书法第一课
- 格式:pptx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30
课题:砚边闲步(共 2 课时)课型:单调课教法:赏识、讲解、练习与思虑沟通联合教课目的:1、理解书法的审美价值。
2、认识书法发展史。
3、认识书法工具资料。
4、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课重点:认识书法发展史。
教课难点:感觉、理解书法的审美价值。
教课准备: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和书写工具资料;学生准备教材,毛笔等练习工具。
教课流程第一课时一、设景激趣、导入新课1、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毛笔、墨、米格纸、教材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课过程中有一个优秀的学习氛围。
2、用课件演示书法艺术在学校的应用:校名、楼名、馆名、亭名、文化墙、文化石及校园书法活动等,指引学生察看、赏识,并让学买卖识到书法就在自己的身旁,与自己的生活息息有关,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重的兴趣。
并指出:本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一下有关书法的基础知识。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第一课砚边闲步二、合作研究、感悟新知高中书法教材第一课《砚边闲步》讲的是书法艺术的基础知识,安排 2 节课的学习时间,主要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必定认识。
(一)教师向学生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两个问题:1、书法的含义及审美特色?2、汉字与书法的关系及书法发展简史?(二)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教材文字内容、赏识教材所刊书法图片,感悟新知。
(三)教师重点讲解(点播幻灯片)幻灯片一:书法的定义和审美价值·书法定义:书法是特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一门以线造型的视觉艺术。
·书法审美价值:1、外在的直观形式美(包含笔法、结体、章法和墨法)2、内在的深层意蕴美(包含真理、感情)幻灯片二:汉字与书法发展简史1、古文字系统:陶器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小篆(是不自觉书法期间,统称为篆书)2、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是自觉书法期间)幻灯片三:主要书体的形式特色1、甲骨文:是指商、周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2、金文:是指商、周时钟、鼎等青铜器上的镌铸文字,亦称钟鼎文、大篆。
书法第一课有趣导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3.初步了解书法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技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
难点,如何通过有趣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书法学习中来。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书法起源和发展历史的资料;2.教师准备书法作品的图片或书法作品的实物;3.教师准备书法工具,如毛笔、墨水、纸张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书法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并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到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2.学习(30分钟)。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书法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技巧,让学生初步了解书法的书写规范和技巧。
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书法之美,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3.练习(40分钟)。
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使用毛笔、墨水和纸张进行书法练习,让学生体验书法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和兴趣。
4.总结(10分钟)。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初步了解了书法的基本笔画和书写技巧,培养了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有趣的导入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书法,激发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热情。
书法第一课公开课教案(范文五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书法第一课公开课教案(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书法第一课公开课教案(范文五篇)》。
第一篇:小学毛笔书法公开课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学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五):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五):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笔画竖钩、捺仍应提示。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出范字“田“的笔顺,并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其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
老师板书课题:第十五课笔顺规则(五):先里头,后封口。
老师和同学小结范字”田“的具体写法:(1)先写第一二笔,再写第三四笔,最后第五笔封口,人们常把这种笔顺称为“先进人后关门”。
(2)“田”字里的白空比较均匀(即布白均匀,这一术语可不说)。
(3)这个字呈梯形(学生没学过梯形,可说出方形,下边稍小一点即可)。
(4)让学生说出几个先里头后封口这种笔顺的字(日、目、国等)。
老师出示挂图“水”字,请学生看后,说出笔顺,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先中间后两边”,然后老师板书(在课题的“先里头后封口”的后边)先中间后两边。
老师和同学一起分析“水”字:(1)先写中间的第一笔竖钩,再写左边的第二笔横撇,最后写第三笔短撇,第四笔捺。
老师提示一下竖钩、捺的写法。
竖钩在竖中线上,撇短,捺长,第三笔短撇要直。
(2)这个字从整体看呈“圆”形。
硬笔部分强调:书写的字和字头像。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五课作业,学生书写时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学生书写时的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假期多练字。
本学期课程结束,老师可抽时间,搞一个作业展,这样能激发学生学写字的兴趣。
第二篇:小学毛笔书法公开课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钩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时:1课时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毛笔书法的基本工具和材料,掌握基本的执笔方法。
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毛笔,初步学会书写简单的汉字。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毛笔书法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正确的执笔方法。
教学难点:1. 毛笔的正确使用和笔画的书写技巧。
2. 书写时的姿势和呼吸调节。
教学准备:1. 毛笔、宣纸、墨汁、砚台、水盂等书法工具。
2. 书法教材、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艺术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二、基础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毛笔书法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包括毛笔、宣纸、墨汁、砚台、水盂等。
2. 介绍毛笔的种类、用途和选购技巧。
三、执笔方法教学1. 教师示范正确的执笔方法,强调手指、手腕、手臂的协调运用。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执笔,教师个别指导。
四、书写技巧指导1. 教师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展示正确的书写顺序。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书写简单的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五、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书写心得。
六、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执笔方法和书写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书写,每天至少完成一篇毛笔字。
2. 家长签字确认,教师定期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书写姿势,及时纠正不良习惯。
2.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建议。
3.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书法教育的教学质量,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我校特举办了书法第一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对书法教学的认识,探讨书法教学的有效方法,为今后的书法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活动时间2022年9月30日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参与人员1. 书法教研组全体成员2. 其他语文教师3. 邀请的书法专家五、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2. 课堂观摩3. 教学研讨4. 专家点评5. 总结发言六、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确定教学内容:本次书法第一课的教学内容为毛笔字的握笔姿势和基本笔画。
(2)制定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了解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培养良好的书法习惯。
(3)设计教学环节:包括导入、示范、练习、点评等环节。
2. 课堂观摩由书法教研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具体教学环节如下:(1)导入:通过欣赏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师现场示范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基本笔画书写方法。
(3)练习: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点评: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3. 教学研讨(1)教师分享教学心得:在课堂观摩环节结束后,参与课堂观摩的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包括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反应、教学效果等方面。
(2)讨论教学方法:教研组成员就课堂观摩中呈现的教学方法进行讨论,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3)探讨教学评价:针对书法教学的特点,讨论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
4. 专家点评邀请的书法专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主要内容包括:(1)肯定了教师在课堂观摩中的表现,认为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
(2)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如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
(3)强调了书法教学的重要性,鼓励教师继续深入学习书法知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5. 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1)本次教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教师们对书法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授课过程:一、执笔1、对毛笔的认识我们谁都见过毛笔。
在我国,创立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
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
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 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笔。
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由于这样,毛笔书写才富饶魅力。
(1)毛笔的种类依照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
硬毫笔主若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
软毫笔主要采纳羊毛或鸡毛制成(又叫羊毫、鸡毫),特点是弹性小、娇嫩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饶变化。
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如白云笔)。
按笔头的大小来分,毛笔可以分为大字笔、中字笔和小字笔。
比大字笔大的还有提笔、斗笔、揸笔等。
依照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
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众多,要依照不同样的字体和写字的大小,以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
(2)毛笔的构造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
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
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觉挥着不同样的作用。
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
(3)毛笔的选择无论什么种类的毛笔,都要求质量要好,选料制作优异。
衡量毛笔质量的标准是四个字,即:尖、齐、圆、健。
“尖”指锋颖尖,笔锋收得拢。
“齐”是指笔毫化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
齐说明选毫纯净,制作优异。
“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
圆则笔毫能聚中,可八面出锋。
“健”指笔锋劲健,富饶弹性。
拥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齐、圆、健”被称为毛笔“四德” 。
(4)毛笔的“周围八方”——如米字格中“米”字所指的八个方向。
笔毫为锥体,分“周围八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响它的“周围八方” 。
书法第一课教学总结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字文化的精髓之一。
对于初学者来说,书法的学习也是一项非常基础且重要的任务,因为它不仅能够提高写字的美感,还能够锻炼人的耐心和专注力。
本文将总结一下书法第一课教学内容及体会。
一、基础知识在书法第一课的教学中,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书法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书法的起源、发展历史、书法的分类、笔画的基本要素、正楷字的发展、笔画的结构等等,这些背景知识的介绍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非常有用。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书法是有始有终,从刚开始的慢慢磨墨、垫纸、准备笔杆等,到后面的跟着老师一步步练习,到最后一笔一画的认真呈现作品,整个过程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细心,这是书法的精髓。
二、基本笔法在学习完基础知识之后,我们开始了书法的具体实践,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基本的书法笔法。
我们首先跟着老师练习了“横、竖、撇、捺”四个基本笔画,尝试模仿老师的动作,理解并掌握笔法的基本特点。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逐渐明白了笔法的要领,逐渐感受到了笔法的魅力所在。
三、范字练习在练习基本笔法之后,老师为我们分发了范字,并向我们演示了如何正确使用笔墨书写。
我们一起认真观察老师演示的每个步骤,逐个分析和理解,然后跟着老师一起演练,逐渐提高写字的技巧,让每个笔画的重心更加准确、连贯。
四、体会与总结通过本次书法第一课的学习,我们深刻意识到书法是一门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艺术。
我们感受到书法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也体会到了写字对于我们精神世界的独特熏陶。
最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通过不断练习和学习,我们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同时也是在深化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
总之,本次书法第一课的学习让我们初步掌握了书法基础知识、基本笔法以及范字的练习技巧。
我们要继续努力学习和练习,逐渐深化自己的书法造诣,从而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