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书法
- 格式:ppt
- 大小:947.50 KB
- 文档页数:12
我与书法相约——《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有无数次启程,从一条航线飞往另一条航线,看万千浮云或是斑斓虹光,感受过美,也经历过痛,在一次次出发与抵达之间,渐渐把整片天空变为自己的世界。
看完了《开学第一课》的“字以溯源”一节,我的脑海中不觉忆起自己与书法相约的情景。
说汉字有独特魅力,确实。
认识汉字,难;写好汉字,更难。
汉字的每一笔一划,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所以写汉字,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把她写工整,更多的,是把她写“好”,而把汉字写“好”,那就是练习书法了。
我与书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爱汉字,爱她的意义丰富;我爱书法,爱她的形体优美。
书法由甲骨文发展到篆书,再到隶书,楷书,行书,发展过程从未间断。
自大班开始,妈妈便教我学写字,当时只觉得别的小朋友都在玩,而我却在一遍又一遍练习这些“枯燥无味”的字,很是无趣,十分不喜。
初始对汉字,只有一种埋怨之情。
后来上了小学,从老师那儿知道有书法考级,觉得很新鲜,而且有很多人报名,我便追风。
没想到,在考级之路上还挺顺利,对写字,也不那么埋怨了。
不知不觉中,我顺利取得了七级合格证书。
见此,妈妈便给我请了一位书法老师。
从那时起,我的书法学习之路才真正开始。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刻苦练习书法,一路所向披靡,很快报考到九级。
在书法学习路上,我认识到书法需要刻苦,更需要灵性。
学习书法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古典诗词歌赋,文人历史,更让你在浮喧嚣尘世中沉心静气,修身养性。
现在的我,更加珍惜练字时的每一刻,我知道,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使我到达梦想的佊岸。
中华文化传承五千多年,其书法传承从未间断。
现在的我在书法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我要继续努力下去,将中华优秀创统发扬光大。
书法第一课公开课教案(范文五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书法第一课公开课教案(范文五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书法第一课公开课教案(范文五篇)》。
第一篇:小学毛笔书法公开课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学写字的兴趣;学会笔顺规则(五):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笔顺规则(五):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笔画竖钩、捺仍应提示。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出范字“田“的笔顺,并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其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
老师板书课题:第十五课笔顺规则(五):先里头,后封口。
老师和同学小结范字”田“的具体写法:(1)先写第一二笔,再写第三四笔,最后第五笔封口,人们常把这种笔顺称为“先进人后关门”。
(2)“田”字里的白空比较均匀(即布白均匀,这一术语可不说)。
(3)这个字呈梯形(学生没学过梯形,可说出方形,下边稍小一点即可)。
(4)让学生说出几个先里头后封口这种笔顺的字(日、目、国等)。
老师出示挂图“水”字,请学生看后,说出笔顺,在老师引导下总结出“先中间后两边”,然后老师板书(在课题的“先里头后封口”的后边)先中间后两边。
老师和同学一起分析“水”字:(1)先写中间的第一笔竖钩,再写左边的第二笔横撇,最后写第三笔短撇,第四笔捺。
老师提示一下竖钩、捺的写法。
竖钩在竖中线上,撇短,捺长,第三笔短撇要直。
(2)这个字从整体看呈“圆”形。
硬笔部分强调:书写的字和字头像。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十五课作业,学生书写时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老师巡视行间,纠正学生书写时的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们假期多练字。
本学期课程结束,老师可抽时间,搞一个作业展,这样能激发学生学写字的兴趣。
第二篇:小学毛笔书法公开课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钩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书法——华夏民族的骄傲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欣赏,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了解书法的主要字体,理解学习书法的意义。
2、通过欣赏、发现,理解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
3、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丰富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修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各种字体的特点,进行大量的欣赏。
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艺术的魅力。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播放古筝曲及古、现代优秀书法家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讲授新课1、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 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一年级第一次作文:第一次上书法课今天是我第一次上书法课。
我非常开心,因为我一直很喜欢书法。
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书法的历史和意义。
他说书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是用特定的笔墨纸砚来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通过练习书法,我们可以培养耐心、专注的能力,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美术造诣。
接下来,老师给我们示范了书法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字。
我看着老师的演示,一笔一画非常工整,仿佛跃然纸上的字句活灵活现。
我心想,我也要像老师一样写出漂亮的汉字。
紧接着,老师发给我们每个人一支毛笔和一块宣纸。
我拿起毛笔,感觉到毛笔的触感非常特别,手感很好。
我按照老师的教导,执笔如剑,轻启毛笔,挥洒着我的书法梦。
起笔、弯转、收笔,每一步都需要我用心感受,手腕灵活地掌控。
刚开始的时候,我手笔颇为生疏,书写的字迹也不够端正。
我并没有灰心,我决心要坚持下去,努力提高。
看着同学们写得认真,老师也很开心。
他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讲解、指导。
他说书法是需要时间和耐心来磨练的,我们要多花时间练习,努力进步。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老师还介绍了楷书和行书的特点和写法。
我们也尝试了用彩墨作画,用不同的笔法描绘出花草鸟兽的形象。
书法课结束时,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热爱书法。
书法让我感到快乐,让我对美更加有了追求。
我明白了书写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我发现,书法并不只是简单的用笔写字,而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表达。
通过书写,我们可以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感悟其中的美和意义。
带着对书法的热爱和渴望,我决定每天都练习书法,争取能写出更好看的字。
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第一次上书法课的经历让我感到非常愉快,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相信,书法将会是我未来成长的伙伴,陪伴着我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书法进校园主题班会课件
《书法进校园》——主题班会课件
一、引言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本次班会课将围绕《书法进校园》这一主题展开,希望通过此次课件,让同学们感受书法之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书法的定义和意义
书法是用毛笔、笔和墨水等工具,以汉字为载体,在纸、绢、陶瓷等材料上写出美观的文字的一种艺术。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三、书法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书法起源非常早,最早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
随着历史的变迁,书法在不同朝代发展出了不同的风格,形成了魏晋、隋唐、宋元等不同的书法流派。
四、书法的魅力
1. 用笔墨写意,表达情感
2. 历史韵味悠远,传承经久不衰
3. 锻炼意志,陶冶性情
五、书法与我们的关系
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学习书法可以提高我们的修养,培养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更能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六、如何学习书法
1. 寻找好老师,认真学习书法基本功
2. 勤练习,反复揣摩名家书法作品
3. 不断积累,勇于创新
七、结语
通过本次班会课件的分享,希望同学们能够对书法有更深刻的了解,也能够引起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让我们一起感受书法之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课硬笔书法刘煜教学内容:写好钢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目的:通过讲解写好钢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写好钢笔字的作用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写好字的意义(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讲解,给出优秀书法作品欣赏)我国教育学家、文字学家、诗人郭沫若早就在1962年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
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
”大书法家沈尹默说:“练字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事务的敏锐和宁静的头脑。
”他们两位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们的话,是一生学字的经验总结,很有道理。
即使在现在电脑普及的时代,钢笔仍是不可取代的主要书写工具。
“字是人的脸面”,因此,从学生时代起开始进行正规的钢笔字训练,将受益终身。
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塑一张高素质第二脸孔;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增一份赢得成功的自信。
你想用潇洒漂亮的字,来装点你美好的人生吗?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二、正确的写字姿势1、头正身直:眼睛和本子距离一尺左右,头要端正,背要伸直、自然,向前微倾,切不可扑向桌子,弯得像大虾。
2、臂开肩平:两臂平放桌面上,两肘相对,左右一样,双肩要平,不可左右高低不同。
3、足安胸舒:胸与课桌要保持一拳距离,不能紧抵桌沿。
要使全身各部位感到舒服,轻松、自然、灵便。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平放地上,不可并拢或一前一后,更不可交叠。
4、本子放正:写字时,本子不能斜放,从上到下书写,本子随之由下往上移动。
否则,会影响保持正确姿势,把桌面文具盒及多余课本放入课桌里。
三、正确的执笔姿势(教师示范,纠正好每一个同学的姿势):正确的执笔方法是三指执笔,五指并用。
1、大姆指、食指、中指轻握笔杆。
食指与大姆指相对不相碰,距笔尖2cm左右。
书法第一课教学总结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字文化的精髓之一。
对于初学者来说,书法的学习也是一项非常基础且重要的任务,因为它不仅能够提高写字的美感,还能够锻炼人的耐心和专注力。
本文将总结一下书法第一课教学内容及体会。
一、基础知识在书法第一课的教学中,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书法的一些基础知识,比如书法的起源、发展历史、书法的分类、笔画的基本要素、正楷字的发展、笔画的结构等等,这些背景知识的介绍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非常有用。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书法是有始有终,从刚开始的慢慢磨墨、垫纸、准备笔杆等,到后面的跟着老师一步步练习,到最后一笔一画的认真呈现作品,整个过程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细心,这是书法的精髓。
二、基本笔法在学习完基础知识之后,我们开始了书法的具体实践,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基本的书法笔法。
我们首先跟着老师练习了“横、竖、撇、捺”四个基本笔画,尝试模仿老师的动作,理解并掌握笔法的基本特点。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们逐渐明白了笔法的要领,逐渐感受到了笔法的魅力所在。
三、范字练习在练习基本笔法之后,老师为我们分发了范字,并向我们演示了如何正确使用笔墨书写。
我们一起认真观察老师演示的每个步骤,逐个分析和理解,然后跟着老师一起演练,逐渐提高写字的技巧,让每个笔画的重心更加准确、连贯。
四、体会与总结通过本次书法第一课的学习,我们深刻意识到书法是一门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艺术。
我们感受到书法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也体会到了写字对于我们精神世界的独特熏陶。
最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通过不断练习和学习,我们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同时也是在深化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
总之,本次书法第一课的学习让我们初步掌握了书法基础知识、基本笔法以及范字的练习技巧。
我们要继续努力学习和练习,逐渐深化自己的书法造诣,从而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