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4)
- 格式:ppt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7
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情节和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
(二)能力目标把握文章主线展开深入阅读,在阅读中感知内容要点,领悟文章情感。
(三)情感目标在再现历史画面和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激发对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恨和对英勇的南斯拉夫人民的由衷敬佩,真正领悟和平与幸福的重要,同时能关注现实,提高警惕,树立自强意识。
二、重点、难点:1.把握叙事性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
2.领会文章的主题。
3.培养阅读创新的能力,感受作品中情真意切的语言。
三、文本解读分析:(一)导入战争带给聂华苓“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的大声疾呼,提笔写下这篇文章时,她不禁引用了法国哲学家萨特的一段话作为题记。
“沉重”又“美丽”,为什么萨特会有这样矛盾的感受?通常来说,题记是正文的灵魂,引文与正文往往在观点与情感上也是一致的,在文中作者也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作者的感受也是这样矛盾,这都是为什么呢?仔细阅读文章,结合课文内容,你肯定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会有自己的深切感受。
(二)寻读,析一析“历史”与“现实”1. 分别寻找文中写“历史”与写“现实”的内容,将它们联系起来并分析其作用。
第一部分中作者参加的南斯拉夫人民集会,悼念在二战中被纳粹杀死的300个孩子时,眼中所看到的情景为现实。
而莫马·迪密为作者作的回顾和解释基本展现了几十年前的历史。
作者以凄风、苦雨、静默的人群、白色的石雕、老人木然的眼神……来烘托集会的沉重,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是多么地悲惨,同时借莫马·迪密之口引出那段令人发指的历史,二者的交错出现使那些悲惨、沉痛之感相互烘托,同时让人体味现实,反思历史,产生了立体交融的效果,如同影视镜头的来回切换,使历史与现实沟通、融合,深化了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2.为什么说“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将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
聂华芩《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文解析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
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到了。
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
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
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
(①开头为何要引用萨特的话?有何好处?)——萨特【段析】写作者参观克拉库耶伐次的总体感受。
这段话是全文的一个引子,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品味】“发泄”写出了纳粹惨绝人寰的本性。
“沉重”写出了作者对克拉库耶伐次事件的沉重悲哀的心理。
“美丽”写出了作者对这一事件中南斯拉夫人民表现出的英勇的民族精神的崇敬和赞美。
一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②连用了四个句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段析】描写当天的天气,渲染了悲哀的气氛。
【品味】“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
天地亦与人同哀,连用四个短句,使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
这样的开头让读者一开始就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气氛。
老年、青年、孩子们,一群群涌向.....那青青山坡——那儿就是1941年10月21日300个孩子被纳粹集体残杀的地方。
【段析】交代300个孩子被纳粹残杀的时间和地点以及人们来到纪念地的情形。
【品味】“一群群”写出人数之多。
“涌向”写出人潮之大。
南斯拉夫小说家莫马·迪密其为我撑着雨伞,我们在窄窄的山路上边走边谈。
“自从1945年起,每年10月21日,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克拉库耶伐次,悼念被纳粹杀死的300个孩子。
”莫马告诉我。
【段析】交代南斯拉夫人民开始纪念这一沉痛事件的时间,表明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一沉痛的历史。
【品味】“成千上万”,指人的数量之多。
“四面八方”,指范围之广。
破折号表示话语的中断。
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文原文及赏析《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文原文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的爱是无处不在的。
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是我们却很少能够感受到。
下面是一篇名为《亲爱的爸爸妈妈》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感受父母的爱吧。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我是一个快乐的孩子,因为有你们的爱,我的生活充满了幸福和温暖。
每天早上,你们都会早早地起床,为我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
每次我生病,你们都会紧张地照顾我,直到我康复。
你们不仅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最大的支持者。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谢谢你们的爱!你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
你们的爱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
我会好好学习,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为你们争光。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也希望你们能够健康、快乐。
我会尽我所能,帮你们分担家务,让你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休息和享受生活。
你们的幸福,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这篇《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通过孩子的口吻,表达了对父母深深的感激和爱意。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父母的爱,懂得回报。
赏析这篇文章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孩子对父母的感恩和敬爱。
通过描述父母为孩子所做的日常琐事,表现了父母无私的爱和付出。
同时,孩子也表达了对父母的关心和祝愿,展现了亲情的温暖和力量。
此外,这篇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使得读者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和感受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孩子的视角,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父母的爱和付出,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总之,《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文章,用真挚的感情和朴素的语言,展现了亲情的伟大和温暖,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和回报父母的爱。
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教学目标】1.把握主题“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2.体会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提高警惕,防止悲剧重演。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文章的中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语我们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当我们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时,得到的是父母亲切的回应和呵护,但是,在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当300个孩子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时,随之而来的却是法西斯匪徒灭绝人性的枪声。
现在我们就来读读华裔作家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去认识法西斯强盗的凶残,感受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
<二>整体把握1.复述课文内容。
提示:抓住文中记叙的要素梳理情节。
2.课文主体部分可分为几个片断?提示:概括起来,四个部分记述纪念活动的四个片断:(1)来到纪念地(2)看纪念演出(3)参加座谈会(4)参观纪念馆3.除了与纪念活动有关的文字,作者还写了些什么?有什么用意?提示:(1)课文还联系到南京大屠杀。
作为华裔作家,一颗“中国心”使她想到了南京大屠杀,那更是惨绝人寰的杀戮,被害者达30万人,日本法西斯匪徒的疯狂,更是灭绝人性,惨无人道。
作者把西方与东方联系起来,在宽广的层面上突出世界和平这个主题。
(2)另外,课文还写到一位西德作家和一位日本作家的发言。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赢得了人们的宽容和尊重。
日本作家则是自私的狡辩,想为日本军国主义开脱罪责,只能引来人们的反感与冷落。
作者这样写,意在警示人们: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仍为侵略辩护,这潜伏着新的危险。
<三>合作探究1.“沉重记忆”指什么?“美丽的记忆”又指什么?提示:“沉重记忆”指纳粹党在克拉库耶伐次埋葬了七千多被残杀的人。
“美丽的记忆”指克拉库耶伐次的人民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所表现出来的整个民族的英勇。
2.“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看着这些可爱的笑脸,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的,常常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
但70年前,在南斯拉夫的美丽小城克拉库耶伐次,伴随着这声最温暖的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冰冷的枪声,让人撕心裂肺……人在流血,土地在流泪,惨绝人寰,那一刻,“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今天,让我们随着华裔作家聂华苓一起,去探访这座小城:克拉库耶伐次,去重温那沉重而美丽的回忆……二、朗读感知,整体把握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听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生字难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3、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语言准确概括主体部分的内容。
一、来到纪念地二、看纪念演出三、参加座谈会四、参观纪念馆4、两人小组合作讨论: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四人小组思考、讨论后教师点拨)1、在正文前面的引文中,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试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萨特这样说的原因。
2、请在第二个片断中找出表达作者感受或观点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A、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找出写“历史”和“现实”的内容联系起来分析。
你怎样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 B:“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几句话的内涵)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感情表达得极为顿挫、急迫。
四、诵读课文,揣摩语言1、残酷的战争让许多无辜的塞尔维亚人失去宝贵的生命,令人沉重。
然而,在战争中塞尔维亚人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精神又让人感到是多么的美丽。
请从文中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诵读品味。
(学生自由探讨,教师适当点拨)A、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我们把这句话的个别词换成“和风细雨,天高气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1.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1.3提高朗读、默读、复述等基本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合作探究,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情感。
2.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不同表达方式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3.1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庭的美好情感。
3.2增强学生对家庭、亲情、友情等价值观的认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主题,感受课文情感。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1.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情感。
1.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不同表达方式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对父母的爱。
1.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2.自主学习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学生查找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做好笔记。
3.课堂讲解3.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3.2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主题。
4.课堂讨论4.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情感。
4.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课文主题。
1.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有哪些表达爱的方式?2.合作探究2.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2.2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比较阅读3.1引导学生比较课文中的不同表达方式,感受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3.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4.课堂小结4.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爱传递给身边的人?第三课时1.导入新课1.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对父母的爱。
1.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爱传递给身边的人?2.课堂活动2.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
2.2学生分享自己的表演感受。
3.课堂讨论3.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亲情、友情等情感。
3.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5亲爱的爸爸妈妈【教与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法西斯的残酷暴行。
(2)学习本文选材典型、构思精巧、富于情感的写法。
(3)培养学生问题探究、口语表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搜集整理资料,提取概括主要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各国人民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共同心声,培养热爱和平保卫和平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与学重点】体会作者情感,领会“世间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的主题。
【学法指导】课前充分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资料,选择专题进行探究。
文本学习过程重视对立比较法的使用。
整个学习过程以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
【教与学课时】一课时【教与学设想】《亲爱的爸爸妈妈》是华裔女作家聂华苓的一篇记叙性散文,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文章记叙了女作家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参加一场悼念集会(二战时,德国纳粹在此屠杀了300多名孩子,每年10月21日南斯拉夫人民都会自发赶到当年的屠杀地举行集会,悼念那段悲惨的历史。
)的所见所闻所感。
全文由引文和四小节正文组成,篇幅较长,内容较复杂,文章脉络不甚明显,此外许多含义丰富的语句散见于文中,需要细细揣摩,而这些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而言都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寻找一个适当的切入点,层层引导。
本次教学预备由课文引文中“沉重”与“美丽”这一对矛盾字眼入手,解读正文的四小章节,有效串联起相对散漫、跳跃的文章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四小章节间的内在联系。
围绕“沉重”与“美丽”指导学生进行感性品读,进而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思想内涵,层层深入,理性地把握本文主题,即牢记历史、直面现实、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同时对学生进行适度有效的思考与表达训练。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从文题入手通过二战残暴画面迅速进入教学情境,感悟文章寄寓的强烈感情。
乍看到这个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多么温馨的字眼,仿佛听到了依偎在父母身旁撒娇的孩子幸福的呢喃;可接着读下去,这种幸福却被酸楚、苦涩甚至愤怒绝望代替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课标点击]1.知识与能力:(1)积累课后的词语和课文中的美句;(2)理解并掌握本文引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关键字词的表达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剖析]萨特的一段话里说记忆是“沉重”的,这容易理解,为什么又说“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呢?“美丽的记忆”后面一句就说明了为什么“美丽”,要注意“整个民族的英勇”一句,这是说,面对法西斯屠刀,南斯拉夫人宁死不屈。
有一位老师,“纳粹要他合作,他说:‘开枪吧!我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所谓“合作”就是要他做民族的叛徒,这位老师是有民族气节的,他毫不畏惧,大义凛然。
课文第四部分摘录的遗言,表现了无辜的平民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仍然怀着强烈的爱向生者倾吐心声和愿望,没有人向刽子手乞怜。
还有一位工人要“孩子们为父报仇”。
他们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美的,令人崇敬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发散训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
荒谬()纳粹()蜿蜒()恍惚()屹立()憧憬()2.解释下列词语。
杀戮:憧憬:健忘:屹立:3.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人已满山满谷。
人潮仍沿着山路__________。
(泻下走下涌来滚来)[中考巡礼](2005嘉兴)1.《嘉兴日报》“视听阅读”版开设了一个新栏日“读书访谈录”,首期话题围绕“读名著”展开,将邀请诗人、作家为嘉宾。
假如你仵为中学生代表主持本次访谈,请你围绕这个话题设计两个问题向嘉宾提问。
要求紧扣话题,表述简明扼要。
(4分)2.嘉兴南湖己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使南湖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红色品牌,是每个嘉兴人的愿望。
为此,电视台向市民征集金点子。
市民纷纷用发手机短信的形式,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
请你从发扬红色草命圣地光荣传统,或凸显历史名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角度,也写一条短信。
要求简明扼要,60字以内。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课标与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本课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组元,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本文则是谴责非正义战争的残酷,通过记述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残酷的历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呼声:世间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本文选材精当,语言优美流畅,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能力,能够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文章大意,但对语言文字的表达及运用还不熟够练,对词语在语言环境意义和作用,理解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准确。
学生已经学习了四篇有关战争的文章,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已经有所了解,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情感趋向,但对历史理解不够深入。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情节和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2、领会文章的主题。
借助阅读文本和有关资料,筛选、归纳、整合信息,进行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培养阅读创新的能力,感受作品情真意切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整理有关战争,特别是二战中战领国对被占领国实行残暴统治的有关资料,为阅读文本,贮蓄情感做准备。
通过听录音和朗读相结合的方式,在听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情感,并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提出自己的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再现历史的画面和重温历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的恨和对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对生活热爱的由衷敬佩,真正领悟和平与幸福的重要。
【教学重点】本文是如何精心选材的【教学难点】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教学媒体】采用情境描绘法、矛盾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课件:《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肃穆、荒谬、健忘”等词语,理解其词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作家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3.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
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叙事脉络。
2.把握引文与正文的联系,力求从主要方面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如何快速准确全面地理解文意的方法。
3.揣摩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领会语言的深层含义,增强语感,提高理解力。
德育目标文章控诉法西斯罪行,并向全人类提出警示:要和平,不要战争。
学习本文,让学生铭记历史,正视现实,呼唤和平,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把握引文与正文,正文四个部分的联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1.朗读法。
文章语言精美,含蓄蕴藉,只有在不断的朗读中,才能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以学生独立探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点拨引导,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探究文章主体四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整体感知文意;理解引文与正文的意义关联,准确全面地理解文意;揣摩语言,体味其丰富的内涵,增强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如恶魔一样吞噬了无数的生灵。
法西斯如泯灭人性的怪兽,如一部开动着的*机器,中国南京30万不眠的英灵,南斯拉夫7000个善良的灵魂,仍在无声地控诉着法西斯的罪恶。
历史为之颤栗,然而历史不能遗忘,罪恶不能遗忘。
今天我们学习《亲爱的爸爸妈妈》,去感受南斯拉夫每年10月21日举行的盛大祭奠活动那“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设计(二)在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声稚嫩的呼唤而来的,常常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
但在这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却是灭绝人性的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