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西北大学社会学考研分数线、参考书、报录比及经验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904.50 KB
- 文档页数:5
西北大学考研好考吗
西北大学的考研难度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的学习能力、准备情况和考试技巧。
然而,西北大学作为中国的985高校,其考研竞争压力一般较大。
因此,考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准备水平。
西北大学的考研科目有一般的政治、外语以及专业课。
政治科目相对来说较为基础,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并且要善于运用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外语科目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包括词汇量的积累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专业课是考生需要攻克的重点,需要系统地学习和复习相关的学科知识。
为了应对西北大学考研,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首先,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
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和教材,注重理论的积累和实践的运用。
第三,多做模拟试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最后,做好心理调适,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稳定的情绪状态。
总之,西北大学的考研难度较高,但只要考生合理准备,全力以赴,相信一定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爱考宝典】2020年西北大学文学院考研介绍、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分数线、报录比西北大学文学院,肇端于1902年陕西大学堂所设中学门与西学门辖属之文语科。
1923年国立西北大学时期,设立了文学院,1924年鲁迅先生曾受邀讲学于此。
1937年西北联合大学成立,其文理学院下设国文系,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复名国立西北大学,再设文学院。
1949年后,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改称中文系。
1994年在中文系基础上,成立了文学艺术传播学院。
2001年恢复文学院。
学院现设中国语言文学系、广播电影电视系、汉语国际教育系和大学语文教学部。
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宗教学、美学硕士学位点,以及汉语国际教育、艺术学专业硕士学位点和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汉语国际教学、戏剧影视文学4个本科专业。
中国语言文学为陕西省一级重点学科,陕西文学古今演变研究为陕西省特色学科。
汉语言文学为教育部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
中国文艺评论(西北大学)基地为首批国家级文艺研究基地,汉唐文化与陕西文学发展研究中心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现在岗教职工70人,在读本科生800人、博硕士研究生300人、在站博士后10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位于古来上善之地的西北大学文学院,承继周秦汉唐传统文化精神,不断汲取和传播近现代文明,民主包容,守正创新,培育英才。
诗人牛汉、雷抒雁,作家贾平凹、迟子建,编剧张子良,导演黄建新,学者何西来、王富仁、薛天纬、党圣元,均毕业于本院。
学院被誉为“唐代文学研究重镇”、“作家摇篮”。
专业目录参考书目分数线学校名称:西北大学学院名称:文学院年份:2018专业代码:050101专业名称:文艺学总分:353.00小科(满分=100分):55.0 大科(满分>100分):83.0。
西北大学社会学考研西北大学社会学考研500字西北大学社会学考研专业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专业,因为社会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旨在研究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社会心理等。
社会学研究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社会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北大学作为我国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其社会学考研专业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研究资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西北大学社会学考研专业具有优秀的师资力量。
西北大学社会学系拥有一支由很多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专业老师组成的教师队伍。
这些老师大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实力,他们在社会学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和影响力。
在这个专业环境下,考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其次,西北大学社会学考研专业具备先进的研究设备和实验平台。
西北大学社会学系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图书馆和数据库,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资源支持。
学生可以在这些设施的支持下,开展独立的社会学研究,并且得到及时的指导和评价。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质量。
再次,西北大学社会学考研专业注重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西北大学社会学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学习期间将有机会参加实地调研、社会实践和学术会议等活动,通过亲身参与,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培养综合素质。
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西北大学社会学考研专业具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条件,注重学术研究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通过选择西北大学社会学考研专业,学生将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年份学院专业报录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推免人数2013文学院文艺学7228.57%/ 2013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33824.24%/2013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2627.27%/2013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7457.14%/2013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630.00%/2013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6233.33%/2013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722027.78%/2013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381128.95%/ 2013文学院宗教学8225.00%/ 2013文学院美学191052.63%/2011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无机化学351234.29%/2011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析化学632336.51%/2011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有机化学1152925.22%/2011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3133.33%/2011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化学271244.44%/2011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5728.00%/2010专业学位中心(专业硕士)工商管理69333648.48%/2010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析化学662537.88%/2010料科学学院无机化学451635.56%/2010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8337.50%/2010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有机化学972828.87%/2010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7829.63%/2010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化学301240.00%/2009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学14428.57%02009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9333.33%02009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10330.00%02009公共管理学院图书馆学13430.77%12009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712028.17%22009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1193327.73%12009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9222.22%22009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8225.00%02009公共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381026.32%22009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4125.00%02006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701318.57%/2006料科学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6519.23%/2006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7635.29%/2006城市与环境学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01033.33%/2006数学系计算数学38615.79%/2006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16425.00%/2006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学9444.44%/2006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44818.18%/2006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2485321.37%/2006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5480.00%/2006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15426.67%/2006文学院文艺学411024.39%/2006外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461226.09%/2006艺术学院美术学33927.27%/2006专业学位中心(专业硕士)工商管理34815043.10%/2006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351131.43%/2006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9666.67%/2006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1524328.29%/2006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学31412.90%/2006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25832.00%/2006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22522.73%/2006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7635.29%/2006经济管理学院经济思想史7114.29%/2006城市与环境学院区域经济学2150.00%/2006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15320.00%/2006数学系基础数学521732.69%/2006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51248.00%/2006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381539.47%/2006地质学系(含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工程12433.33%/2006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53916.98%/2006物理所、物理系、光子所理论物理13323.08%/2006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8675.00%/2006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52815.38%/2006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22522.73%/2006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学611016.39%/2006地质学系(含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古生物学与地层学5360.00%/2006化工学院应用化学25936.00%/ 2006法学院国际法学471021.28%/2006经济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12325.00%/2006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862731.40%/2006外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53611.32%/2006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30413.33%/2006经济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11436.36%/2006地质学系(含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纪地质学3133.33%/2006经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16637.50%/2006化工学院化学工艺20735.00%/2006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34720.59%/2006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43818.60%/2006地质学系(含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构造地质学12650.00%/2006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分析化学30930.00%/2006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35514.29%/2006物理所、物理系、光子所光学421638.10%/2006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271037.04%/2006生命科学学院中药学311445.16%/2006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87910.34%/2006经济管理学院西方经济学29413.79%/2006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史3133.33%/2006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无机化学361233.33%/2006化工学院生物化工21942.86%/2006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301033.33%/2006数学系应用数学431534.88%/2006城市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学201050.00%/2006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791215.19%/2006新闻学院传播学25624.00%/ 2006化工学院食品科学581017.24%/2006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44613.64%/2006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29413.79%/2006公共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27518.52%/2006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417.14%/2006新闻学院新闻学1262519.84%/ 2006法学院民商法学23626.09%/ 2006法学院经济法学751520.00%/2006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8450.00%/2006经济管理学院财政学55814.55%/2006(含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矿产普查与勘探14535.71%/2006地质学系(含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化学22836.36%/2006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路与系统31825.81%/2006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24625.00%/2006化工学院工业催化7685.71%/ 2006中东所国际关系5120.00%/2006经济管理学院世界经济8225.00%/2006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77911.69%/2006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9688.33%/2006物理所、物理系、光子所凝聚态物理20735.00%/2006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873135.63%/2006经济管理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6350.00%/2006地质学系(含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411741.46%/2006(含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8562.50%/2006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物理化学15746.67%/2006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有机化学35822.86%/2006化工学院化学工程24937.50%/2006经济管理学院数量经济学18316.67%/。
西北大学社会学考研西北大学社会学考研指南1. 择校及专业选择在准备西北大学社会学考研之前,首先要了解该校的社会学专业情况,包括该学校社会学的学科方向、师资力量和研究成果等。
同时,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
2. 考研政策了解了解西北大学社会学考研的招生政策、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
及早准备,避免错过报名和准备时间。
3. 学习准备建议提前开始准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根据考研大纲,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重点复习社会学的基础理论与常见考点。
充分利用教材、辅导书和在线资源等学习资料。
4. 多练习题使用往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进行练习,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
做题时注意时间控制和答题思路,培养答题的敏捷性和准确性。
5. 提前复习在考前的一段时间,重点复习社会学的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做好笔记和总结,方便巩固记忆和复习。
6. 模拟考试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考试能力和答题水平。
模拟考试可以帮助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提高。
7. 注意健康考研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合理安排时间休息和运动,并适当缓解压力。
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优秀的成绩。
8. 面试准备如若进入面试环节,准备个人陈述和相关问题的回答。
熟悉面试流程和注意事项,展现出自信和扎实的学术功底。
9. 持之以恒考研是一个漫长而繁重的过程,需要坚持和耐心。
不论成绩如何,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
综上所述,准备西北大学社会学考研需要有系统的学习计划、诚实对待自己的学术能力和不断进步的态度。
相信自己的实力,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收获成功。
考研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考研指南
西北大学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所享有盛誉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如今,考研已成为许多本科生继续深造的首选,而西北大学也吸引了众多考生的目光。
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西北大学考研的重要信息。
首先,西北大学考研学科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
每个学科都拥有一支资深的教师团队,并提供优质的研究环境和设施。
在申请之前,建议考生对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
其次,西北大学考研的报名时间通常在每年的十一月至十二月之间,具体时间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考生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明、学位证书、成绩单等,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申请。
同时,根据不同学科的要求,考生还需要参加相应的入学考试或面试。
再次,西北大学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考虑学术成绩、个人能力、科研潜力等因素。
因此,除了良好的学术表现外,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对于考生来说也十分重要。
考生可以通过实习、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后,西北大学为考研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奖励和资助政策。
在学术方面,西北大学设立了优秀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和特聘教授
导师制度,以鼓励学术创新和卓越科研成果。
在生活方面,学校还提供了住宿和补助等福利,为考研生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总而言之,西北大学考研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发展机会的选择。
希望考生能够在准备过程中认真备考,明确自己的目标,为自己的未来铺就一条成功之路。
祝愿大家都能在西北大学考研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fromcode=9822 2020西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考研经验
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考试,只有前期付出了,考场上你才可以是最棒的!学姐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取西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初试成绩高达405分,各位考研er们快来看看学姐是如何备考的吧~
专业课复习规划如下:
第一轮:3月份—暑假开始这期间所有课本我看了两遍,第二遍开始整理笔记。
这时候的笔记比较少,相当于骨骼。
第二轮:暑假时开始背笔记,建立起大致的逻辑框架。
我一般是背一章笔记,看一章课本,同时把笔记不完整的地方补充完善,个人感觉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注意,暑假看课本要精读,因为西北大学现当代和外国文学的综合是有填空题的,平时积累很重要。
另外暑假可以适当看看参考书,崇文书局的参考书就可以,毕竟参考书要比课本重点明确。
第三轮:暑假结束,开始第三轮复习,这时候暑假打基础比较扎实的话会轻松一些。
10月份之前再看一遍课本,10月开始拿出研途宝真题,真题的价值是难以限量的,要反复研究。
近些年的易考点是哪些部分,最好能按题型罗列出来。
10月根据历年真题提供的信息再过1遍课本,把易考点整理出来,用于之后冲刺。
第四轮:11月开始疯狂背诵,至少要把最基本的知识背到滚瓜烂熟。
12月进入最后的冲刺,要分配给政治更多的时间,专业课想事无巨细地复习时间不够了,这时候只能抓重点,选择你认为的重中之重,强化背诵。
这时候前期的笔记就相当重要了,挑选笔记中的重点,最好倒背如流。
考研很痛苦很煎熬,但咬咬牙也就坚持下去了,各位加油!。
西安西北大学考研报录比
近年来,西安西北大学考研报录比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
从数据来看,报名人数持续增加,录取人数相对有限。
这一现象凸显出该校的考研竞争激烈程度,也使得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首先,西安西北大学作为一所名校,吸引了大量优秀的考生报名参加考研。
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学术声誉无疑是吸引考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且,该校的师资力量雄厚,研究实力强大,为考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研究平台。
这些优势使得西安西北大学成为许多考生心仪的目标。
其次,随着社会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因此,报名人数的增加也让西安西北大学的考研竞争变得激烈。
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然而,与报名人数的增加相比,西安西北大学的录取人数相对较少。
这也意味着录取的难度增加,许多优秀的考生可能因此而失去入学的机会。
因此,考生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备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学术能力,以增加录取的机会。
综上所述,西安西北大学的考研报录比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体现出该校的考研竞争激烈程度。
考生们需要认清形势,合理规划备考时间和方法,提高自身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录取机会。
2020西北大学社会学考研分数线、参考书、报录比及经验汇总
院校介绍
学院资料室现有藏书3余万册,可供教师和学生借阅;先进的计算机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哲学与应用心理学实验室、社工实验室等等可供师生使用。
长期以来,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与国内外一些著名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每年都有许多著名学者定期或不定期来学院举办学术讲座或参加学术研讨会,学院与省内外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美国、英国等国家志愿教学人员不定期前来学院从事专业外语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现有教职工5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8人,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讲师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
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已初步形成适合学院快速发展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哲学和社会工作2个本科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学科;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博士点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点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1个,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学、中国哲学、科技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
等12个二级硕士点。
现有本科生2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人。
招生目录
参考书
629 社会学概论 1.《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社会研究方法》(第四版),风笑天著,中国人民大出版社,2013年版。
818 西方社会学理论 1.《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四版),侯钧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分数线
经验分享
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全面撒网,构建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为夯实专业课基础做好铺垫,为提升专业素养打下基础。
社会学&公共关系学考研初试专业课参考书目现代社会学社会学导论社会心理学三本,每一本都有大部分的理论学起来有趣且枯燥,这就需要运用良好的方法复习。
虽然只有三本书,但知识点繁杂,只有边看书边写下来,才能更好的梳理出脉络。
当然这绝不是让大家原原本本的抄书,而是要做笔记。
有很多同学可能觉得做笔记会比较浪费时间,但是考生如果看一遍什么都记不住再回头去看第二遍,通过反复阅读来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其实更浪费时间。
楼主就是自己做笔记,复习的时候背自己的笔记,自己在做笔记的时候能够更认真更投入的看书,亲手做的笔记将来背
起来上手也会比较快,答题时候也比较方便。
至于做笔记的方法,建议大家可以参考高分师兄师姐的笔记。
同时,自己还要认真研究真题,要对真题有非常好的把握。
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把书上容易考到的要点摘抄下来,再把要点下面解释的部分给提炼出来。
大家在做笔记时还要有意识的思考一下,如果在考试的时候考到这个知识点时该怎么答,比如名词解释是答五十字好,还是答五百字好,简答题的套路是什么,论述题该怎么答,这样你才能做出一份比较好的笔记。
还有做的笔记一定不要草率,因为如果你的笔记做的比较成功的话,就成功地把书由厚变薄,以后的复习就可以拿着你的笔记去背,真正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笔记做的不好的话,则会费时费力,事倍功半。
社会学专业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