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培训试题2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0
光谱一级考试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仪最适合用于分析固体样品?A. 原子吸收光谱仪B. 原子发射光谱仪C. 红外光谱仪D. 紫外-可见光谱仪答案:C2. 光谱分析中,下列哪种元素的检测限最低?A. 钠(Na)B. 钾(K)C. 铁(Fe)D. 铜(Cu)答案:D3. 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哪种物质的吸收峰通常位于200-400nm之间?A. 芳香族化合物B. 脂肪族化合物C. 糖类D. 蛋白质答案:A4. 红外光谱中,羰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通常位于哪个波数范围内?A. 1000-1200 cm^-1B. 1200-1600 cm^-1C. 1600-1850 cm^-1D. 1850-2000 cm^-1答案:C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火焰原子化器的温度通常是多少?A. 1000-1500°CB. 1500-2000°CC. 2000-2500°CD. 2500-3000°C答案:B6.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哪种元素的发射光谱最亮?A. 钠(Na)B. 钾(K)C. 钙(Ca)D. 镁(Mg)答案:A7.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样品最适合进行定量分析?A. 气体样品B. 液体样品C. 固体样品D. 悬浮液样品答案:B8. 红外光谱分析中,下列哪种官能团的吸收峰通常位于3000-3600 cm^-1?A. 羟基(OH)B. 羰基(C=O)C. 羧基(COOH)D. 氨基(NH2)答案:A9.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源最适合用于分析痕量元素?A. 空心阴极灯B. 氘灯C. 钨灯D. 卤素灯答案:A10. 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吸收峰通常位于400-700nm之间?A. 芳香族化合物B. 脂肪族化合物C. 糖类D. 蛋白质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光谱分析中,________光谱仪可以用于分析样品中的金属元素。
光谱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光谱分析中,波长最长的是()。
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微波答案:C解析:光谱中波长最长的是红外光,波长范围大约在700纳米到1毫米之间。
2. 光谱分析中,波长最短的是()。
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X射线答案:D解析:X射线的波长最短,大约在0.01纳米到10纳米之间。
3. 光谱分析中,哪种光的波长范围与可见光最接近?()A. 紫外光B. 近红外光C. 远红外光D. 微波答案:B解析:近红外光的波长范围与可见光最接近,大约在700纳米到2500纳米之间。
4. 光谱分析中,哪种光的波长范围最宽?()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微波答案:D解析:微波的波长范围最宽,从1毫米到1米不等。
5. 光谱分析中,哪种光的波长最短,能量最高?()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伽马射线答案:D解析:伽马射线的波长最短,能量最高,波长小于0.01纳米。
二、多选题6. 光谱分析中,以下哪些是光谱分析的常用技术?()A. 原子吸收光谱B. 原子发射光谱C. 红外光谱D. 核磁共振光谱答案:ABCD解析: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都是光谱分析中常用的技术。
7. 光谱分析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光谱的产生?()A. 光源B. 样品C. 仪器D. 环境条件答案:ABCD解析:光源、样品、仪器和环境条件都会影响光谱的产生。
8. 光谱分析中,以下哪些是光谱分析的优点?()A. 灵敏度高B. 选择性好C. 操作简便D. 可以进行无损检测答案:ABCD解析:光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和可以进行无损检测等优点。
三、判断题9. 光谱分析中,所有类型的光都是电磁波。
()答案:√解析:光谱分析中涉及的光,包括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等,都是电磁波的一种形式。
10. 光谱分析中,波长越长,能量越高。
()答案:×解析:光谱分析中,波长越短,能量越高。
光谱二级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仪适用于远距离分析?A. 单通道光谱仪B. 多通道光谱仪C. 连续光谱仪D. 离散光谱仪答案:B2. 在光谱分析中,哪个波长范围通常用于分析金属元素?A. 紫外区B. 可见区C. 红外区D. 微波区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光谱分析中的常用溶剂?A. 乙醇B. 丙酮C. 正己烷D. 水答案:D4. 光谱分析中,哪个参数可以用来描述光谱的分辨率?A. 波长B. 波长范围C. 光谱带宽D. 光谱强度5.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源最适合?A. 连续光源B. 线光源C. 点光源D. 面光源答案:B6. 光谱分析中,哪个设备用于将样品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A. 检测器B. 光源C. 单色器D. 样品池答案:B7. 在光谱分析中,哪个参数与检测器的灵敏度有关?A. 量子效率B. 波长C. 光谱带宽D. 光源强度答案:A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光谱分析中的常用滤光片材料?A. 玻璃B. 石英C. 塑料D. 金属答案:D9. 在光谱分析中,哪个设备用于选择特定波长的光?B. 单色器C. 检测器D. 样品池答案:B10. 光谱分析中,哪个参数与样品的浓度无关?A. 吸收度B. 透射比C. 光谱带宽D. 光谱强度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题,满分5分)1. 光谱分析中,样品的____和____是影响分析结果的两个重要因素。
答案:浓度、基体效应2.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____是样品原子激发的主要方式。
答案:热激发3. 光谱分析中,____是指光谱仪能够分辨的最小波长差。
答案:分辨率4. 在光谱分析中,____是指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
答案:吸收度5. 光谱分析中,____是指样品对光的透过能力。
答案:透射比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满分10分)1. 简述光谱分析中,连续光源和线光源的区别。
光谱培训试题2光谱培训试题2一、填空题1.原子发射光谱是由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跃迁产生的,线光谱的形成缘故是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
2.发射光谱分析中各元素的谱线强度与光源的温度关系是各元素具有其最佳温度,当光源温度为一定时,其元素的原子发射谱线强度与原子浓度成正比。
3.将试样进行发射光谱分析的过程有:A。
激发B 复合光的分解C 跃迁D 检测E 蒸发按先后次序排列应为:E A C B -D4.1926年的内标法的显现,使光谱分析能够进行定量分析。
5.目前看谱镜中常用的色散元件有棱镜、光栅。
6.实际看谱分析时,从光栏中看到的有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7.看谱分析最好在绿色区进行,因为该色区对人眼灵敏度最高。
8看谱半定量分析适合元素低浓度分析,看谱分析误差时10%——20%9.看谱分析中所用的看见光波长范畴是390——700nm.10.钢10CrMo910,相当于中国材料号12Cr2Mo,其中Cr、Mo 平均含量分不为Cr2.25%、Mo1%。
二、选择题: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常采纳内标法,其目的是为了提升灵敏度 B. 提升准确度C. 减少化学干扰D. 减少背景在下述那种情形下应选用原子发射光谱法而不选用其他方法检测。
A.汽油中的铅B. 煤中的钠C.小麦中的硒D. 高纯金属中的杂质元素.3.看谱分析最好选择在人眼灵敏度高绿色区进行,该色区波长范畴是A.440—470nm B.495—581nm C.470—600nm D.500—650nm4.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跃迁,辐射出的谱线是A.连续的线连续的线光谱B.不连续的线光谱C. 带光谱D. 连续光谱5.看谱分析难熔元素时,需要A.预燃及燃弧时刻要短B. .预燃时刻短,燃弧时刻长C. .预燃及燃弧时刻要长D. 预燃时刻长,燃弧时刻短三、是非题看谱分析能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原子中每个轨道上能级的能值差不多上确定的。
正常情形下电子总是在能级最低的轨道上运行,这时的原子状态称作基态√原子是元素的具体存在,是体现元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填空题(二级)1.(光电转换器)的作用是完成光电信号的转换,即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为以后的信号处理做准备。
2.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背景校正方法主要有:氘灯背景校正法、(塞曼效应法,空心阴极灯自吸收校正法)。
3.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主要检测检测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4.(原子吸收光谱仪),是基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光谱分析仪器。
5.原子吸收光谱仪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辐射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与控制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
6.等离子体光源的优点有:多元素同时测定、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基体效应小等;缺点是(谱线重叠干扰,大多数非金属元素难以得到灵敏的光谱线)。
7.原子发射光谱是原子外层电子受热能、辐射能或与其他粒子碰撞获得能量跃迁到较高的(激发态),再由高能态回到较低能态或者(基态跃迁)时,以辐射形式释放出其激发能而产生的光谱。
8.(光学系统)是将光源发射出来的具有各种波长的辐射能按波长顺序展开,以获得光谱。
简答题1;简述直读光谱分析中标准样品,标准化样品,控制样品的作用。
(一级、二级)答:(1)标准样品:是为绘制工作曲线用的,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应与分析样品相近似,应包括分析元素含量范围,并保持适当的浓度梯度,分析元素的含量系用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
(2)标准化样品:是用来修正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仪器测量值对校准曲线的偏离,要求均匀并能得到稳定的谱线强度。
(3)控制样品:与分析样品有相似的冶金加工过程、相近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用于对分析样品测定结果进行校正。
可用于类型标准化修正。
2;简述标准物质在分析工作中的主要作用。
答:1)刻度和校准仪器;2)评价测试方法;3)作为测定工作标准;4)建立测量体系的质量保证;5)在商业贸易中的应用;6)测量结果的可溯源性;7)统一量值;3;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答:1使用相同或者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或者校准2留存样品重复测或者校准3样品不同特性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4审查报告结果5实验室内对比6盲样测试7使用标准物质或质量控制物质8使用其他已校准能够提供可溯源结果的仪器9检测设备功能的复查10适用时,使用核查或者工作标准,并制作控制图11测量设备期间核查。
光谱培训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谱分析中,波长最长的是: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红外光D. X射线答案:C2. 光谱仪中,用于将光分散成不同波长的部件是:A. 光源B. 探测器C. 分光器D. 滤光片答案:C3. 下列哪种物质在紫外光谱中不会产生吸收峰?A. 氢气B. 氧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答案:C4. 光谱分析中,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A. 波长B. 吸收度C. 光谱带宽D. 光强答案:B5. 光谱仪的分辨率是指:A.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小波长变化B.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大波长变化C.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小光强变化D.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大光强变化答案:A6. 光谱分析中,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A. 波长B. 吸收度C. 光谱带宽D. 光强答案:A7. 光谱仪的灵敏度是指:A.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小波长变化B.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大波长变化C.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小光强变化D. 光谱仪能够检测到的最大光强变化答案:C8. 在光谱分析中,如果样品的浓度增加,其吸收峰会:A. 变宽B. 变窄C. 变高D. 变低答案:C9. 下列哪种光源不适合用于光谱分析?A. 氙灯B. 钨灯C. 激光D. LED答案:B10. 在光谱分析中,样品的制备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是:A. 可以忽略B. 非常重要C. 无关紧要D. 有时重要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谱分析中,波长最短的是________。
答案:伽马射线2. 光谱仪中,用于检测不同波长光强度的部件是________。
答案:探测器3. 光谱分析中,样品的浓度与吸收峰的________成正比。
答案:高度4. 光谱分析中,样品的________会影响光谱仪的分辨率。
答案:颗粒大小5. 光谱分析中,如果样品的浓度增加,其吸收峰的________会增加。
答案:面积6. 光谱分析中,样品的________会影响光谱仪的灵敏度。
光谱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光的传播媒介?A. 空气B. 铁杆C. 砖头D. 水答案解析:选项A 的空气是光的传播媒介,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但空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光传播媒介之一。
2. 光学中,折射率指的是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之比。
根据此定义,哪个介质的折射率为1?A. 水B. 空气C. 真空D. 玻璃答案解析:选项C 的真空的折射率为1,因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3. 下列哪个选项是光的三原色?A. 红、绿、蓝B. 黑、白、灰C. 黄、青、紫D. 橙、黄、紫答案解析:选项A 的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通过适当的混合,可以形成所有其他颜色。
二、填空题1. 光的频率通常使用单位为_________衡量。
答案:赫兹(Hz)解析:光的频率指的是光的振动次数,单位为赫兹。
2. 光的波长通常使用单位为_________衡量。
答案:纳米(nn)解析:光的波长指的是光的波动周期,单位为纳米。
三、解答题1. 请解释全反射现象并举例说明。
答案解析:全反射现象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某一临界角时,光将完全反射回原介质而无折射现象。
常见的例子是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入射角超过48.6°时光发生全反射。
2. 简述光的干涉现象。
答案解析: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互叠加时产生的明暗交替的条纹现象。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如果它们的相位差为整数倍的波长,则会产生亮条纹;如果相位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则会产生暗条纹。
光的干涉现象包括两种类型:衍射干涉和干涉。
3. 请解释什么是色散现象。
答案解析:色散现象是指各种波长的光在经过光学介质时,由于介质对不同波长光的折射率不同,导致不同波长光的折射角不同,从而使光分离成不同颜色的现象。
常见的例子是光线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
四、应用题1. 你站在一片静止的湖面前,湖水中的一片树影投射到湖面上形成倒影。
光谱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谱分析中,哪一种类型的光谱是由分子振动能级跃迁产生的?A. 紫外光谱B. 红外光谱C. 原子吸收光谱D. 核磁共振光谱答案:B2. 以下哪种仪器是用于测量原子吸收光谱的?A. 质谱仪B. 红外光谱仪C. 原子吸收光谱仪D. 紫外分光光度计答案:C3. 在光谱分析中,下列哪种物质不适合作为溶剂?A. 水B. 乙醇C. 四氯化碳D. 硫酸答案:D二、填空题1. 光谱分析中,_________光谱可以用于鉴定物质的化学结构。
答案:红外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样品的_________对分析结果有很大影响。
答案:基体效应3. 光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答案:比尔-朗伯定律三、简答题1. 简述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的原理。
答案: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的原理是基于物质分子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
当物质分子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后,分子中的电子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从而产生吸收光谱。
通过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强度,可以确定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2. 解释什么是光谱分析中的“指纹区”。
答案:在红外光谱分析中,“指纹区”指的是光谱中波数在1300-400 cm^-1之间的区域。
这个区域的光谱特征复杂,每个分子都有独特的吸收峰组合,因此可以用来作为分子的“指纹”,用于分子结构的鉴定和区分。
四、计算题1. 如果一个样品在波长为500nm处的吸光度为0.5,根据比尔-朗伯定律,计算该样品在该波长下的摩尔吸光系数。
答案:摩尔吸光系数(ε)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ε = A / (c * l),其中A是吸光度,c是浓度(mol/L),l是光程长度(cm)。
假设光程长度为1cm,浓度为0.1 mol/L,则摩尔吸光系数ε = 0.5 / (0.1 * 1) = 5 L/(mol*cm)。
2.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如果一个样品的浓度为0.01 mol/L,其在波长为300nm处的吸光度为0.1,计算该波长下样品的摩尔吸光系数。
光谱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谱分析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光谱分析的特点?A. 灵敏度高B. 选择性好C. 操作复杂D. 应用范围广答案:C2. 光谱分析中使用的仪器通常包括哪些部分?A. 光源B. 单色器C. 检测器D. 所有选项答案:D3.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通常使用的光源是:A. 连续光源B. 空心阴极灯C. 钨灯D. 氘灯答案:B二、填空题4. 光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物质分子或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产生能量跃迁的现象。
答案:吸收光谱5. 光谱分析仪器中的_________是用来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的设备。
答案:检测器三、简答题6. 简述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答案: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分子或原子在受到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时,会吸收与其能级差相对应的光能,从而发生能量跃迁。
通过测量这些吸收的光的波长和强度,可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浓度。
7. 光谱分析有哪些主要类型?答案:光谱分析的主要类型包括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分子吸收光谱分析、分子发射光谱分析等。
四、计算题8. 假设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某元素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比尔-朗伯定律表示为 A = k * c,其中 A 是吸光度,c 是浓度,k 是比例常数。
如果已知 A1 = 0.5,c1 = 10 ppm,求 A2 和 c2 的值,当 k 保持不变。
答案:首先计算比例常数 k = A1 / c1 = 0.5 / 10 = 0.05。
然后,如果 A2 = 1.0,根据比尔-朗伯定律,c2 = A2 / k = 1.0 / 0.05 =20 ppm。
五、论述题9. 论述光谱分析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光谱分析在环境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水质分析、土壤成分的测定等。
其重要性体现在能够提供快速、准确、无损的检测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评估环境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光谱分析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可以提供元素的定性信息?A. 原子吸收光谱B. 原子发射光谱C. 紫外-可见光谱D. 红外光谱答案:B2. 光谱分析中,哪种仪器可以用于测量原子吸收光谱?A. 质谱仪B. 色谱仪C. 原子吸收光谱仪D. 红外光谱仪答案:C3. 在光谱分析中,如果一个元素的光谱线强度增加,可能意味着什么?A. 元素的浓度增加B. 元素的浓度减少C. 光源的强度增加D. 检测器的灵敏度增加答案:A4. 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振动能级?A. 紫外-可见光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光谱D. 质谱答案:B5. 在光谱分析中,哪种现象会导致光谱线的分裂?A. 多普勒效应B. 斯塔克效应C. 塞曼效应D. 拉曼效应答案:B6. 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可以用于研究分子的电子能级?A. 紫外-可见光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光谱D. 质谱答案:A7. 在光谱分析中,哪种仪器可以用于测量分子的振动能级?A. 质谱仪B. 色谱仪C. 红外光谱仪D. 核磁共振仪答案:C8. 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可以用来研究分子的转动能级?A. 紫外-可见光谱B. 红外光谱C. 微波光谱D. 核磁共振光谱答案:C9. 在光谱分析中,哪种现象会导致光谱线的位移?A. 多普勒效应B. 斯塔克效应C. 塞曼效应D. 拉曼效应答案:A10. 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可以用于研究分子的电子能级和振动能级?A. 紫外-可见光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光谱D. 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谱分析中,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原子从______能级跃迁到______能级时释放的能量。
答案:高;低2. 光谱分析中,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原子从______能级吸收能量跃迁到______能级。
答案:低;高3. 红外光谱分析中,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通常伴随着______的变化。
光谱二级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满分20分)1. 光谱分析中,波长最长的可见光是:A. 红光B. 橙光C. 黄光D. 绿光答案:A2. 光谱仪中,用于分离不同波长光的部件是:A. 光源B. 单色器C. 检测器D. 显示器答案:B3. 以下哪种物质在紫外光谱中不会产生吸收峰:A. 苯B. 乙醇C. 甲烷D. 萘答案:C4.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基态原子吸收的特征辐射是:A. 连续光谱B. 线状光谱C. 带状光谱D. 非特征辐射答案:B5. 在红外光谱中,碳氢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通常出现在:A. 1000-1500 cm^-1B. 2500-3500 cm^-1C. 1500-2500 cm^-1D. 3500-4000 cm^-1答案:C6. 荧光光谱法中,荧光的产生是由于:A. 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B. 电子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C. 电子在激发态间的跃迁D. 电子从基态跃迁到另一基态答案:B7.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M+)表示:A.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B. 分子失去一个质子C. 分子失去一个中子D.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和质子答案:A8. 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学位移的单位是:A. HzB. ppmC. cm^-1D. nm答案:B9. 拉曼光谱中,散射光与入射光频率相同的部分称为:A. 瑞利散射B. 拉曼散射C. 非弹性散射D. 弹性散射答案:D10. 以下哪种仪器不适用于表面分析:A. 扫描电子显微镜B. 原子力显微镜C. 红外光谱仪D.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满分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光谱分析的灵敏度:A. 光源强度B. 样品浓度C. 仪器分辨率D. 操作者技能答案:A, B, C2. 质谱分析中,以下哪些离子属于碎片离子:A. M+B. M-H^+C. M-CH3+D. M-COOH+答案:B, C, D3. 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固体样品的表面分析:A. X射线光电子能谱B. 红外光谱C. 原子力显微镜D. 扫描电子显微镜答案:A, C, D4.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核磁共振氢谱的化学位移:A. 电子云密度B. 磁场强度C. 样品温度D. 溶剂极性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现象与拉曼光谱有关:A. 瑞利散射B. 拉曼散射C. 荧光D. 光致发光答案: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题,满分15分)1.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利用两相间分配的分析方法是(D)A、光学分析法B、电化学分析法C、热分析法D、色谱分析法3、下列哪种分析方法是以散射光谱为基础的?(D)A、原子发射光谱B、X荧光光谱法C、原子吸收光谱D、拉曼光谱法4、下列分析方法中,哪一个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D)A、电导分析法B、极谱法C、色谱法D、伏安法5、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灵敏度一般(A)A、比化学分析高B、比化学分析低C、相差不大D、不能判断6、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准确度一般(B)A、比化学分析高B、比化学分析低C、相差不大D、不能判断7、仪器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比较,其优点是(ACDE)A、灵敏度高B、准确度高C、速度快D、易自动化E、选择性高8、下列分析方法中,属于光学分析法的是(AB)A、发射光谱法B、分光光度法C、电位分析法D、气相色谱法E、极谱法9、对某种物质进行分析,选择分析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E)A、分析结果要求的准确度B、分析结果要求的精确度C、具有的设备条件D、成本核算E、工作人员工作经验10、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是(ABCDE)A、仪器结构的改善B、计算机化C、多机连用D、新仪器分析法E、自动化二、填空题1、仪器分析法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具有简便、快捷、灵敏,易于实现自动操作等特点。
3、测量物质试液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称电化学分析法。
4、属于电化学分析法的有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极谱、电解、库伦分析法。
5、光学分析法是一类重要的仪器分析法.它主要根据物质发射和吸收电磁波以及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
三、名词解释1、化学分析是基于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2、仪器分析是基于测量某些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及其变化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与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四、简答题1、定量分析方法的评定指标有哪些?答: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灵敏度、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等指标.2、检出限的定义及意义?答:定义,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能够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意义:方法的灵敏度越高,精密度越好,检出限就越低。
光谱二级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光谱分析中,以下哪种仪器用于测量物质的光谱?A. 质谱仪B. 核磁共振仪C. 光谱仪D. 电子显微镜答案:C2. 光谱分析中,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哪种物理原理?A. 原子的发射光谱B. 原子的荧光光谱C. 原子的拉曼光谱D. 原子的吸收光谱答案:D3. 在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可以提供分子振动信息?A. 紫外-可见光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光谱D. 质谱答案:B4. 以下哪种物质的光谱分析不需要使用分光光度计?A. 溶液中的金属离子B. 固体样品的红外光谱C. 气体样品的拉曼光谱D. 蛋白质的紫外光谱答案:C5. 光谱分析中,哪种技术可以用于确定分子的空间结构?A. 质谱B. 红外光谱C. 核磁共振光谱D. 紫外-可见光谱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 光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物质在特定波长处的吸收或发射强度。
答案:光谱线2.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分子中化学键振动的能级跃迁。
答案:振动能级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_________是指原子从基态吸收能量跃迁到激发态的过程。
答案:共振吸收4. 光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物质在特定波长处的发射强度。
答案:发射光谱5. 拉曼光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分子振动能级的非弹性散射。
答案:拉曼散射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1. 简述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主要区别。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处的吸收强度,而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测量物质在激发状态下发射的光谱。
吸收光谱法通常用于定量分析,而发射光谱法则用于定性分析。
2. 红外光谱分析中,如何通过谱带的位置和强度来识别不同的化学键?答案: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不同的化学键对应于特定的振动频率,这些频率在红外光谱中表现为特定的吸收峰。
通过比较谱带的位置和强度,可以识别出样品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
X荧光光谱仪培训测试题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RoHs指令检测的元素及其管控范围_____2.仪器指示灯分别代表:____________3.测试软件的名称为:___4.测量模式有:________,选择____.5.仪器预热时间一般为:__,测试时间为:__;当待机__以上需重新预热;测试时当计数率低于__时,需将测量时间改为__.6.初始化需要放入__,峰通道为:__,当不是此值时需再次初始化直到它为正确值,初始化一般做__次;选侧不同的曲线前需重新初始化,一般__小时需初始化一次.7.测试塑料类型的样品时间为__,前200S测__,需在系统-系统设置-检测元素-测量塑料中的CrCl含量选项前打勾.8.测试时将样品放入测试窗口,轻轻的合上盖子,确认___已闭合好,软件上点开始测量,输入____,选择相应的____.9.测试完成时会自动弹出____,需点击____,测试报告才会生成;____,____此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做相应的修改.10.仪器工作的温度范围是:___,当超出__℃时仪器会报警,并自动停止测量,起到保护仪器的作用.二.问答题1. 简述仪器操作的步骤2. 列举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 仪器数据如何恢复?答案:一.填空题1. Pb<1000.Cd<100.Cr<1000.Hg<1000.Br<1000.2.绿色是220V电源,黄色是高压工作3.Mearohs20084.自动测量,手动测量,手动测量5.1800S,200S,4H,1000,300S6.Ag银校正片,1105,3次,1-2H7.400S,CrCl8.微动开关,样品名称,校正曲线9.检测结果,保存报告,报告设置,标准设置10.15-30℃,45℃二.问答题1.开机—预热—初始化—测试2.A.不要碰触探测器,即使是擦拭也不要。
B.测试样品轻拿轻放,盖子轻开轻关,确保微动开关闭合良好C.每天测试样品前一定要预热初始化D.测试过程中,黄灯亮时不能打开盖子3.进F盘,解压缩备份的数据,将解压出来的所有文件复制,粘贴到Mearohs软件的安装文件夹中,取代所有的文件。
光谱二级考试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光谱分析中,下列哪种物质对可见光的吸收最强?A. 红宝石B. 蓝宝石C. 绿宝石D. 紫水晶答案:A2. 光谱分析中,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发射光谱显示元素的发射线,吸收光谱显示元素的吸收线B. 发射光谱显示元素的吸收线,吸收光谱显示元素的发射线C. 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都显示元素的吸收线D. 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都显示元素的发射线答案:A3. 在光谱分析中,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是由于:A. 原子内部电子的跃迁B. 原子核的衰变C. 原子核与电子的相互作用D. 原子核的裂变答案:A4. 光谱分析中,下列哪种仪器用于测量物质的光谱?A. 质谱仪B. 光谱仪C. 色谱仪D. 电泳仪答案:B5. 光谱分析中,下列哪种元素的光谱线最简单?A. 氢B. 氦C. 锂D. 铍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光谱分析中,________光谱是指物质在高温下发出的光谱。
答案:发射2. 在光谱分析中,________光谱是指物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形成的光谱。
答案:吸收3. 光谱分析中,________是指原子内部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答案:光谱线4. 光谱分析中,________是指原子或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发出的一系列特征光谱线。
答案:光谱5. 在光谱分析中,________是指物质在特定波长光的照射下,吸收特定波长光的能力。
答案:选择性吸收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光谱分析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答案:光谱分析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来鉴定物质的组成,确定物质的浓度,研究化学反应的机理,以及监测环境污染物等。
通过分析物质的光谱特征,可以准确地识别和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2. 描述光谱分析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
光谱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0题,每题3分)1、光谱室室内温度要求___________,湿度多少___________,电源稳压器指示要稳定在___________。
2、每个来样检测__________次,选取接近数据的___________出据报告。
3、判定检测结果是否合格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出现不合格炉次时需要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通知浇注分厂。
5、光谱检测完出据的检测报告单分别留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清洗透镜时用__________浸泡,再用__________擦干净,直至无光斑。
7、类型标准化应该__________进行一次,校准结果记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
8、激发试样时,激发点不得__________,距边缘不小于__________。
9、真空泵油__________更换一次。
10、新购进的高纯氩纯度标准是________,分压力表调节在_____左右。
二、判断题(5题,每题4分)1、样品不能太大,磨面要新鲜,纹理清晰。
()2、当氩气总量使用到1MP时,需要更换氩气。
()3、遇到突然断电或接到停电通知时,直接将总电源开闭。
()4、制备好的试样温度要控制一致,不能过热或过冷(以不烫手为宜),样品表面不应有带有水气。
()5、仪器长时间关机想启用时,提前开启空调,待室内温度、湿度满足要求后再开启仪器。
()三、选择题(5题,每题4分)1、影响激发点的因素有()。
(多选)A、氩气纯度B、氩气管气路是否畅通C、氩气表分压是否合适D、试样的的磨样质量2、光谱过滤器芯()更换一次。
A、7个工作日B、10个工作日C、15个工作日D、30个工作日3、每次更换真空泵油时要求加油至液面()处为准。
更换时必须将原有真空泵油全部清除并在后续加入少量新油以彻底清除杂质。
光谱一级考试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光谱仪主要用于测量物质的发射光谱?A. 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荧光光谱仪D. 红外光谱仪答案:A2. 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哪种物质的吸收峰通常位于200-400nm的范围内?A. 芳香烃B. 羧酸C. 醇类D. 烷烃答案:A3. 以下哪种仪器不是基于原子吸收光谱原理的?A.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B.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C.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D.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仪答案:C4. 荧光光谱分析中,激发光和发射光的波长关系是什么?A. 激发光波长等于发射光波长B. 激发光波长大于发射光波长C. 激发光波长小于发射光波长D. 激发光波长与发射光波长无关答案:B5. 红外光谱中,哪种类型的化学键通常会产生较强的吸收峰?A. 单键B. 双键C. 三键D. 芳香环答案:B6.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哪种元素的测定对火焰温度最敏感?A. 钠B. 钾C. 钙D. 铁答案:D7. 以下哪种物质不适合使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A. 维生素CB. 叶绿素C. 蛋白质D. 葡萄糖答案:D8. 在荧光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荧光物质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A. 荧光素B. 罗丹明C. 荧光染料D. 荧光蛋白答案:D9. 红外光谱中,哪种化学键的吸收峰通常位于3000-3600cm^-1的范围内?A. C-H键B. C=C键C. C=O键D. N-H键答案:A10.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哪种类型的干扰会导致分析结果偏高?A. 物理干扰B. 化学干扰C. 电离干扰D. 光谱干扰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谱分析中,________是指物质在特定波长下吸收光的能力。
答案:吸光度2. 在紫外-可见光谱中,________是衡量物质吸收光强度的物理量。
答案:摩尔吸光系数3. 荧光光谱分析中,________是指荧光物质在激发光照射下发出的光。
光谱培训试题2一、填空题1.原子发射光谱是由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跃迁产生的,线光谱的形成缘故是原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
2.发射光谱分析中各元素的谱线强度与光源的温度关系是各元素具有其最佳温度,当光源温度为一定时,其元素的原子发射谱线强度与原子浓度成正比。
3.将试样进行发射光谱分析的过程有:A。
激发B 复合光的分解C 跃迁 D 检测 E 蒸发按先后次序排列应为:E A C B -D4.1926年的内标法的显现,使光谱分析能够进行定量分析。
5.目前看谱镜中常用的色散元件有棱镜、光栅。
6.实际看谱分析时,从光栏中看到的有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7.看谱分析最好在绿色区进行,因为该色区对人眼灵敏度最高。
8看谱半定量分析适合元素低浓度分析,看谱分析误差时10%——20%9.看谱分析中所用的看见光波长范畴是390——700nm.10.钢10CrMo910,相当于中国材料号12Cr2Mo,其中Cr、Mo平均含量分不为Cr2.25%、Mo1%。
二、选择题: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常采纳内标法,其目的是为了提升灵敏度 B. 提升准确度C. 减少化学干扰D. 减少背景在下述那种情形下应选用原子发射光谱法而不选用其他方法检测。
A.汽油中的铅B. 煤中的钠C.小麦中的硒D. 高纯金属中的杂质元素.3.看谱分析最好选择在人眼灵敏度高绿色区进行,该色区波长范畴是A.440—470nm B.495—581nm C.470—600nm D.500—650nm4.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跃迁,辐射出的谱线是A.连续的线连续的线光谱B.不连续的线光谱C. 带光谱D. 连续光谱5.看谱分析难熔元素时,需要A.预燃及燃弧时刻要短B. .预燃时刻短,燃弧时刻长C. .预燃及燃弧时刻要长D. 预燃时刻长,燃弧时刻短三、是非题看谱分析能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原子中每个轨道上能级的能值差不多上确定的。
正常情形下电子总是在能级最低的轨道上运行,这时的原子状态称作基态√原子是元素的具体存在,是体现元素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性质可不能发生变化。
√激发态是一种不稳固的状态,外层电子要跃迁回低能级,并发射出光能。
√原子或离子外层电子跃迁,发射出的线光谱是连续的。
×元素谱线显现的难易取决于激发电位,而与电离电位无关。
×定性分析时选取高灵敏度分析线是为了防止漏测低能量元素。
√在分析有色金属时使用铁电极是为了引入丰富的铁谱线。
√试样中某元素含量越高,则看谱分析该元素时进行半定量越准确。
×元素中原子在激发(电弧、火花)状态下,每种元素的原子发出自己特有的光谱。
按照产生谱线的波长能够决定纲中含有那些元素。
√四、咨询答题:1 .简述原子发射光谱产生的过程答:原子发射光谱是以电能或火焰作用于气态原子的外层电子,当原子外层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后,就会使外层电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激发态)。
原子外层电子处于激发态时是不稳固的,它的寿命小于10--8秒。
当它从高能级回到低能级时,就要开释出余外的能量。
此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通常发射出紫外光或可见光,即为原子发射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要紧部件是什么?答: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要紧部件可分为:光源光源具有使试样蒸发、解离、原子化和激发、跃迁产生光辐射的重要作用。
目前常用的光源有直流电弧、交流电弧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等。
分光元件有棱镜和光栅。
检测器多位光电倍增管。
什么叫看谱分析?答:看谱分析是由于光源的作用,激发产生的谱线通过棱镜或光栅进行分光,然后由人眼进行鉴不的过程。
看谱分析的分析误差可能性?答:1.激发部位不对2.电极污染3.试件表面没处理。
4.分析条件与分光标志的条件不符5.引燃时刻太短6.强光直射。
7.第三元素存在引起的干扰。
看谱分析法的优缺点。
优点:1.快速方便,容易把握。
2.设备简单。
3灵敏度高。
4应用范畴广5.对样的破坏小。
6能同时测出多个元素,分析速度快。
7排污少,费用省。
缺点:1材料不平均时代表性差2 人眼误差3受环境条件阻碍大。
罗马金公式的物理意义?答:I=acb。
a为常数b为指数c百分含量a 当试样中元素浓度低时,b≈1,I=ac元素浓度与谱线强度成正比适合半定量。
b.当元素浓度高时,0<b<I. I=abc曲线AB没有自吸。
元素浓度C与I 不成正比,不适合半定量分析。
C.当元素浓度专门高时b=0,则I=ac0=a自吸严峻,谱线强度呈饱和状态,更不适合半定量分析。
纯铜电极有什么有点答:1.导电性好2导热性好导热快3不易氧化4灼热程度的连续光谱辐射小。
5能够制的专门纯,加工清理方便。
什么是分析线?什么是对比线?其各有什么作用?答:被分析元素的谱线称为分析线。
对比线是指用作比较的光谱线,通常指差不多元素的谱线。
作用:分析线用作定性、半定量,而对比线用作半定量。
在分析有色金属时,使用电极的作用?答:铁电极能引入丰富的铁线谱。
请大致画出铬2组、钼1组以及钒1组的特点谱线和分析线。
铬2组特点谱线:四条长距离铁谱线。
钼1组特点谱线:三根铁线及中间加一根铁线。
钒1组特点谱线:在紫色区专门容易找到三根亮度专门大的铁线。
什么缘故原子或离子辐射产生的光谱不是连续的?答:由于原子或离子的外层电子在基态和激发态时所处的能级是不连续的(量子化),因此产生的谱线为不连续的线状光谱。
简述光栅和棱镜的分光的原理。
答:光栅的分光原理是用于光的衍射或反射,而棱镜的分光原理是基于构成棱镜的光学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看谱分析时如何选择分析线对?答:i分析线、比较线最好选择在眼镜灵敏度高的区域,尽量不要选择两种意思的交界处,谱线有足够的亮度,且稳固性好。
ii.要注意第三元素的干扰,最好本牌号的标志观测本牌号的试样。
Iii.分析线和比较线匀称性要好。
(同为原子线或离子线)Iv.在分析时,使用的标志灵敏度和准确度要高,要求分析线和比较线有明显的变化,既谱线亮度不呈饱和状态iiv.同一试样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观测。
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有关知识1 力学性能: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的一些性能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
指标要紧有: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
2 硬度:材料抗击局部塑性变形或表面损害的能力。
3 奥氏体A:碳在γ-Fe中的固溶体,在合金钢中是碳和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的固溶体。
晶体:面心立方晶格,在金相组织中呈规则的多边形4 铁素体F: 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a-Fe中的固溶体。
晶体:体心立方晶格。
强度、硬度不高,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5 渗碳体:铁和碳的化合物,又称碳化铁。
常温下铁碳合金中碳大部分以渗碳体存在。
6 珠光体P: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是含碳量0.77%的碳钢转变的产物,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相间排列的片层状组织。
7 马氏体M:是碳在a-Fe中过饱和固溶体。
8 排除应力退火:将工件加热到AC1以下100-200度,保温后缓慢冷却的方法。
目的:排除焊接、冷变形加工、铸造、锻造等加工方法所产生的内应力。
钢化学成分分类: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
为了改善钢的性能,在钢中专门加入了除了铁和碳以外的其它元素,这一类钢称为合金钢.通常加入的合金元素有:锰,铬,镍,钼,铜,铝,硅,钨,钒,铌,锆,钴,钛,硼,氮等.我国合金钢牌号按碳含量,合金元素种类和含量,质量级不和用途来编排.牌号首部用数字表明碳含量,为区不用途,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用两位数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比;高合金钢,不锈耐酸钢,耐热钢用一位数表示含碳量的千分比,当平均含量小于千分之一时用0表示,含碳量小于万分之三时用00表示.牌号的第二部分用元素符号表明钢中要紧合金元素,含量由其后数字标明,当平均含量少于1.5%时不标数字;平均含量为1.5%-2.49%时标数字2; 平均含量为2.5%-3.49%时标数字3. 高级优质合金钢在牌号尾部加A,专门用途的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在牌号尾部加代表用途符号.例如:16MnR 表示合金钢平均含碳量0.16%,平均含锰量小于1.5%,是压力容器专用钢09MnNiDR 表示合金钢平均含碳量0.09%,锰,镍平均含量均小于1.5% 低温压力容器专用钢0Cr18Ni9Ti 表示合金钢属高合金钢,含碳量小于0.1% 含铬量17.5-18. 49% , 含镍量8.5-9.49% 含钛量小于1.5%专门用途碳素钢例如20g g表示锅炉碳素铸钢20R R表示容器ZG200-400 ZG表示铸钢除了碳以外,钢中还含有少量的锰,硅,硫,磷,氢等杂质,这些杂质对钢的性能也产生阻碍:锰Mn 作为脱氧去硫剂加入钢液.锰能溶入铁素体形成置换固溶体,在钢中有增加大度、细化组织、提升韧性的作用。
锰还能够与硫化合成硫化锰,从而减少硫对钢的危害性。
但锰在钢中作为杂质存在时含量较少一样小于0.8%,对钢的性能阻碍并不大。
硅Si 作为脱氧剂加入钢液的。
硅能溶入铁素体,在钢中有提升强度、硬度、弹性的作用,但会使钢的塑性、韧性降低。
硅作为杂质在冷静钢中含量约0.1-0.4%,在沸腾钢中约0.03-0.07%,少量的硅对钢的性能阻碍并不明显。
硫S 是由矿石,生铁和燃料中进入钢内的有害杂质。
硫在铁素体中溶解度极小在钢中要紧以硫化铁形式存在。
硫化铁与铁形成低熔点共晶体(熔点985度)分布于晶界上,当钢材中在800-1200度之间锻轧时,由于低熔点共晶体熔化而使钢材沿晶界开裂,这种现象称“热脆”硫在钢中含量有严格限制,压力容器专用钢材的硫含量不应大于0.020%磷P 要紧来自矿石和生铁,少量的磷溶于铁素体中,可能由于其原子直径比铁大专门多,造成铁素体晶格畸变严峻,从而使钢的塑性和韧性大大降低,专门在低温时,韧性降低专门厉害,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磷在钢中含量的严格限制,压力容器专用钢材磷的含量不应大于0.030%氮N 氧O 氢H 钢在冶炼过程中与空气接触,钢液会吸取一定数量的氮和氧;而钢中氢含量的增加则是由于潮湿的炉料,浇注系统和潮湿的空气。
氮、氧、氢在钢中差不多上有害杂质。
氮会形成气泡和疏松,专门不耐腐蚀。
氧的存在会使钢的强度、塑性、降低,热脆现象加重,疲劳强度下降。
钢中溶入氢,会引起钢的氢脆,产生白点等严峻缺陷。
硅和锰是你合金钢中最常用的强化元素,硅能提升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
在含量低时,锰对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不明显。
铬和镍在低合金钢中用量不大,要紧作用是增大奥氏体钢的过冷度,多而细化组织,取得强化成效。
铬和镍还能增加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改善冲击韧性和降低冷脆转变温度。
钼在铁素体中的最大溶解度可达4%,的明显的固溶强化作用,同时钼又是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
当钼含量转低时形成含钼的复合渗碳体,含量转高时则形成专门碳化物,有利于提升钢的高温强度。
钼能防止钢的回火脆性,在钢中加入0.5%钼,就可抑制回火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