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钟表的国王
- 格式:ppt
- 大小:5.53 MB
- 文档页数:13
大班语言《喜欢钟表的国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喜欢钟表的国王》。
教材内容主要围绕一个喜欢钟表的国王展开,讲述了国王因为过于喜欢钟表,而导致国家陷入混乱的故事。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主题,懂得珍惜时间。
3. 帮助幼儿认识时钟,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理解故事主题,学会珍惜时间。
难点:让幼儿认识时钟,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时钟模型、钟表贴纸。
2.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张白纸,一支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聆听故事《喜欢钟表的国王》。
在故事结束后,提问幼儿:“你们喜欢钟表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故事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国王因为喜欢钟表而造成的国家混乱,让幼儿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提问幼儿:“你们认为时间重要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认识到时间对生活的影响。
3. 认识时钟(5分钟)教师出示时钟模型,向幼儿讲解时钟的构造,包括时针、分针、秒针等。
同时,让幼儿观察时钟的运行,了解时间的流逝。
4. 钟表贴纸游戏(5分钟)教师将钟表贴纸分发给每位幼儿,让幼儿在白纸上贴出自己喜欢的钟表。
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认识钟表,巩固时间概念。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时间的练习题,如:“1时是什么时候?”“7时该做什么?”让幼儿回答,检查幼儿对时间概念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喜欢钟表的国王》板书内容:1. 故事梗概:国王喜欢钟表,导致国家混乱。
2. 时间的重要性:认识时间、珍惜时间。
3. 认识时钟:时针、分针、秒针等。
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自己喜欢的钟表,并标注时间。
答案:略2. 和家长一起制定一天的时间表,合理安排时间。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喜欢钟表的国王》让幼儿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喜欢钟表的国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数学乐园》第四章《认识时间》第三节《喜欢钟表的国王》。
本节课将围绕钟表的认知,教授幼儿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以及数字,学会读取整点时间,并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时间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钟表的构造,认识时针、分针和数字,能够读取整点时间。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时间感知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认识时针、分针,读取整点时间。
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情景,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时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故事卡片、磁性教具、时钟贴纸。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故事《喜欢钟表的国王》导入,讲述一个国王喜欢钟表,他的王国里每个人都非常珍惜时间,按时作息,生活有序。
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2. 讲解钟表知识(10分钟)(1)展示钟表模型,让幼儿观察钟表的构造,引导幼儿说出时针、分针、秒针。
(2)讲解时针、分针的作用,让幼儿学会读取整点时间。
(3)通过磁性教具演示,让幼儿观察时针、分针的转动,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请幼儿观察时钟,说出当前时间。
(2)引导幼儿观察时针、分针的位置,学会读取整点时间。
4. 随堂练习(5分钟)(1)发放时钟贴纸,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练习读取整点时间。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珍惜时间,遵守时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喜欢钟表的国王》2. 板书内容:(1)钟表构造:时针、分针、秒针(2)读取整点时间: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制作完成后,请幼儿向家长说明每个时间点的读取方法。
大班绘本:《喜欢钟表的国王》
XX课件大班绘本《喜欢钟表的国王》活动目标:在绘本的情境中,帮助幼儿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概念,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大胆表达,表述。
活动准备:有关故事的自制钟只。
活动过程:一认识钟表。
出示一个钟,问幼儿: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二欣赏故事,熟悉故事情节。
交代故事名称。
幼儿分析讨论,感受故事情境,理解故事内容。
感受没有时钟给生活带来的麻烦。
说一说: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一段情节?认识时钟,知道故事里发生的时间点。
三游戏《几点啦》。
通过介绍,让幼儿知道时间和自己日常生活的关系。
早上什么时候起床?中午什么时候吃饭?晚上什么时候睡觉?……幼儿自己操作时钟。
四结束。
我们要做一个守时的人。
XX课件。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喜欢钟表国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认识时间》第三节《喜欢钟表国王》。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钟表时针、分针和秒针;学会看懂整点和半点时间;通过故事情景,培养幼儿对时间观念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认识钟表时针、分针和秒针,学会看懂整点和半点时间。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时间观念,提高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时针、分针和秒针运行规律,学会看懂整点和半点时间。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时间观念,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钟表模型、磁性教具。
2. 学具:幼儿用钟表拼图、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故事《喜欢钟表国王》,让幼儿对钟表产生兴趣。
故事讲述一个国王非常喜欢钟表,他宫殿里摆满各种各样钟表。
有一天,国王举行一场关于钟表宴会,邀请许多大臣和百姓参加。
在宴会上,国王出一道题目,谁能准确地告诉他现在时间,就能得到一份神秘礼物。
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利用课件和钟表模型,讲解钟表时针、分针和秒针运行规律,让幼儿学会看懂整点和半点时间。
通过提问、回答方式,检查幼儿对知识点掌握。
3. 随堂练习(5分钟)发放幼儿用钟表拼图,让幼儿自己动手拼出整点和半点时间,加强幼儿对时间观念认识。
4.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5. 小组讨论(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用磁性教具摆出不同时间,然后让其他小组猜时间,增强幼儿观察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喜欢钟表国王》2. 内容:时针、分针、秒针认识;整点和半点识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钟表,并标出正确时间。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引导。
大班语言《喜欢钟表的国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钟表王国》,详细内容围绕“喜欢钟表的国王”这一主题,通过故事导入,学习钟表的认知及时间的简单表达,培养幼儿对时间观念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学会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并能够简单表达时间。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守时、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钟表的基本结构,学会表达时间。
难点:理解钟表上时针、分针的关系,正确表达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型钟表模型、故事课件、钟表图片。
学具:幼儿用钟表、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大型钟表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钟表的外观,激发幼儿对钟表的兴趣。
2. 故事导入(10分钟)教师讲述《喜欢钟表的国王》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钟表和时间的关系。
3. 新知识学习(1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钟表的结构,讲解时针、分针的作用。
(2)教师示范如何看钟表,并引导幼儿学习表达时间。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几个不同时间的钟表图片,引导幼儿识别并表达时间。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一个钟表,教师随机调整时针、分针的位置,幼儿识别并表达时间。
六、板书设计1. 钟表的基本结构:时针、分针、秒针。
2. 时间表达:整点、半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家长协助,让孩子观察家里的钟表,记录下每天起床、吃饭、睡觉的时间,并能够用所学知识表达出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实践操作、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对钟表和时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课后可以引导家长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安排,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习惯。
同时,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延伸,教授幼儿如何通过钟表制定简单的作息时间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大班语言《喜欢钟表的国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时间》,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喜欢钟表的国王》。
通过该故事,让幼儿了解钟表的作用,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能够准确说出钟表的各个部分。
2. 通过故事让幼儿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培养珍惜时间的观念。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钟表的作用和时间的概念。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时间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故事图片、时钟教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请幼儿观看钟表模型,引导幼儿说出钟表的各个部分。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吗?”2. 故事讲解(1)教师讲述故事《喜欢钟表的国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时间的变化。
(2)通过故事让幼儿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时钟教具,演示如何看时间。
(2)请幼儿实际操作,学会看时间。
4. 随堂练习(1)教师提问:“故事中,国王为什么喜欢钟表?”(2)请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制作钟表,加深对钟表的认识。
(2)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在家中观察钟表,记录时间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喜欢钟表的国王》2. 板书内容:(1)钟表的各个部分(2)时间的重要性(3)如何看时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钟表,记录一天中三个不同时间点,并描述自己在那个时间点做的事情。
2. 答案示例:时间一:早上7点,起床刷牙。
时间二:中午12点,吃午饭。
时间三:晚上8点,听故事睡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喜欢钟表的国王》让幼儿了解了钟表的作用,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让幼儿在实际中掌握时间的概念。
课后,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时间现象,如季节变化、植物生长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观念。
幼儿园大班教案《喜欢钟表的国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数学乐园》第四章《认识时间》,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喜欢钟表的国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钟表的组成,学会看懂整点时间,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钟表的组成,知道钟表上的数字和指针分别表示什么。
2. 技能目标:让幼儿能够看懂整点时间,并能用钟表表示出来。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钟表上数字和指针的关系,学会看懂整点时间。
2. 教学重点:认识钟表的组成,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挂图、PPT。
2. 学具:每组一个钟表、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喜欢钟表的国王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钟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 认识钟表(10分钟)(1)展示钟表模型,让幼儿观察钟表的组成。
(2)讲解钟表上的数字和指针分别表示什么。
(3)出示挂图,让幼儿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3. 学会看懂整点时间(1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看懂整点时间。
(2)请幼儿用钟表模型尝试表示整点时间。
(3)进行互动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5分钟)(1)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钟表。
(2)请幼儿上台展示作品,并说出钟表上的时间。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喜欢钟表的国王》2. 板书内容:(1)钟表的组成:数字、指针(2)整点时间表示方法:指针指向数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个自己喜欢的钟表。
2. 答案:(1)略(2)指针指向对应的数字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践、互动等环节,让幼儿对钟表有了基本的认识,学会看懂整点时间。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幼儿园大班教案《喜欢钟表的国王》5篇幼儿园大班教案《喜欢钟表的国王》5篇幼儿园大班教案《喜欢钟表的国王》1作品赏析(一)内容简介喜欢钟表的滴答滴答国的国王,有一天起了贪心,把王国里所有的钟表都收罗到自己的房间里,因为他想一个人占有所有的钟表。
整个王国里没有钟表,大家都不知道时间,从而引发了很多混乱……(二)主题分析《喜欢钟表的国王》讲述了一个狂热喜爱钟表的国王,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疯狂收罗了全国的钟表,却因此给生活带来了困扰。
在经历了整个事件后,读者和国王一同感受到了钟表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孩子关注时钟,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
(三)情节分析国王因为喜欢钟表,而将全国的钟表都收藏起来,独自欣赏,却没想到没有钟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
这时,国王才理解钟表真正的作用和重要性。
随后,他把所有的钟表归还给人们,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小读者对钟表产生了关注,了解其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初步感知了时间的重要性。
(四)角色分析滴答滴答王国的国王有个特别的爱好,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钟表,于是他派人把全国的钟表都收来王宫独自欣赏。
其实生活中,人们也总是这样,希望尽可能多地占有自己心仪的物品,而不顾及其他。
国王的贪心,使得人们的生活乱作一团,就连他自己的生活也受到了干扰,这才意识到钟表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欣赏,更是为生活带来便捷。
读到此处,小读者们不仅感悟到钟表的作用,同时也能对自己贪心的欲望稍加抑制吧!(五)图画分析钟表是此图画书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当国王沉浸于欣赏钟表的喜悦时,每一个画面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钟表。
而当百姓的生活中没有钟表时,画面中的钟表也全然不见了,国王的眉头也因此而紧锁。
在画面中,幼儿可以根据人物写实的表情,猜测到人物内心的情绪变化,同时理解钟表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六)语言分析故事以记叙的方式交代着事件发生的进程,并运用了对话形式丰富故事的内容和趣味性,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国王对钟表的痴迷、大家对钟表的渴望和对国王贪心行为的无奈,使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很好地领会故事的主旨。
大班语言《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钟表》,详细内容围绕“喜欢钟表的国王”这一主题展开。
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钟表的基本构成和作用,学会珍惜时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钟表的作用,懂得珍惜时间。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钟表的组成和作用,时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学会珍惜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故事挂图、PPT、音乐播放器。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钟表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钟表的形状、颜色和数字。
引导幼儿思考钟表的作用。
2. 故事分享(10分钟)讲述《喜欢钟表的国王》的故事,让幼儿了解钟表的组成部分和作用,培养时间观念。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讲解如何认识钟表,学会看时间。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自己如何认识钟表和看时间的方法。
2)动手操作:每组用画纸、彩笔制作一个钟表,并在钟表上标出正确的时间。
5. 儿歌学唱(5分钟)教唱《珍惜时间的歌》,让幼儿在歌声中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6. 游戏环节(15分钟)1)“找时间”:教师出示一个时间,幼儿在教室内寻找对应的钟表。
2)“时间接力”:分组进行,每组按顺序报出正确的时间,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六、板书设计1. 钟表的组成部分和作用2. 认识钟表,学会看时间3. 儿歌《珍惜时间的歌》4. 游戏环节:找时间、时间接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制作一个钟表,并在钟表上标出正确的时间。
2. 答案:完成后的钟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钟表的组成和作用。
主题说明
《喜欢钟表的国王》讲述了一个狂热喜爱钟表的国王,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 疯狂收罗了全国的钟表,独自欣赏,使得全国上下产生了混乱的局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在经历了整个事件后,国王才理解钟表真正的作用和重要性,随后,他把所有的钟表归还给人们,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从而引导孩子关注时钟,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
从绘本中,我们发现一天的活动与时间有着重要的关系,离开时间,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就会失去一定次序性。
其次,绘本中,各种各样的钟也让读者大开眼界。
核心价值:1.团结与合作 2.智慧与专注 3.探索与发现 4.坚持与毅力5.尊重与成长6.宽容与理解主题目标
1.初步感知并体验故事中国王的因一时的贪念,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他在发现错误后知错能改的良好品质。
2.理解故事中人们在不同场景中出现的不和谐状态表现,如动作、神态、表情等的描述,初步懂得时间的重要性。
3.多方面感知和体验故事中的不同时间与生活工作的关系,加深幼儿对时间概念的认识,能大胆用歌词、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体验想象与创作的乐趣。
4.能自主结伴开展创作活动,活动时能够初步把握时间节奏,分工协作、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共同完成任务。
5.尝试参与剧本的排练,能和同伴根据故事情节商量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根据圣诞王国里的不同场景创编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6.对于自己参与的体验活动表现出自信,不喜欢依赖别人,敢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与表现。
7.愿意尝试多种方法来区分时间,并能和同伴友好合作,相互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喜欢钟表的国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趣味数学》第四章《时间和钟表》的第一节内容,主要详细内容为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学会看懂整点时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能准确说出整点时间。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时间观念的认识,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时针、分针的运动关系,学会看懂整点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能准确说出整点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图片、PPT课件。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位喜欢钟表的国王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时间,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钟表模型,引导幼儿观察钟表的外形、颜色、指针等。
(2)讲解时针、分针的概念,让幼儿了解时针、分针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不同时间的钟表,让幼儿观察、分析并说出整点时间。
4. 随堂练习(5分钟)发放幼儿用书,让幼儿在书上完成对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5分钟)(1)如何快速识别整点时间?(2)时针、分针的运动关系是怎样的?7. 拓展延伸(5分钟)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画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喜欢的钟表,并标出整点时间。
六、板书设计1. 《喜欢钟表的国王》2. 内容:(1)钟表的认识(2)时针、分针的识别(3)整点时间的读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钟表上标出你喜欢的整点时间。
(2)用自己的话描述时针、分针的运动关系。
2. 答案:(1)略(2)时针、分针的运动关系:当时针指向12时,分针指向60;当时针指向1时,分针指向5;当时针指向2时,分针指向10;以此类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较好地掌握了时针、分针的认识和整点时间的读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喜欢钟表的国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数学乐园》第四章《时间和钟表》,详细内容为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学会看整点时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幼儿看整点时间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通过故事情景和实践活动,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关系,学会看整点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钟表的基本结构,掌握时针、分针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故事课件、磁性教具、挂图。
学具:幼儿用书、钟表拼图、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故事《喜欢钟表的国王》,引导幼儿关注钟表,激发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展示钟表模型,讲解时针、分针的名称及特点。
(2)示范如何看整点时间,让幼儿跟随老师一起学习。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磁性教具和挂图,展示不同时间点的钟表,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学会看整点时间。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幼儿用书,让幼儿完成书中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钟表拼图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喜欢钟表的国王》2. 内容:(1)钟表的基本结构:时针、分针、秒针(2)整点时间的认识:1时、2时、3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钟表,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时间点,并画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践和练习,让幼儿对钟表有了基本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时针、分针的运转关系,加强个别指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关系,学会看整点时间。
2. 例题讲解:通过磁性教具和挂图,展示不同时间点的钟表,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学会看整点时间。
大班语言教案:喜欢钟表的国王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钟表的基本知识,知道国王喜欢钟表的原因。
2.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倾听、理解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钟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喜欢钟表的国王》:国王喜欢各种各样的钟表,他的大臣们为了迎合国王,不断地制作新型的钟表。
有一天,一个聪明的大臣发明了一种能自动报时的钟表,国王非常喜欢。
2. 钟表的认识:教幼儿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以及了解它们的作用。
3. 学习钟表的报时:让幼儿学会看钟表,知道什么时候是几点、几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钟表的基本知识,学会看钟表。
2.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钟表的报时方法,能够准确地告诉别人现在的时间。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喜欢钟表的国王》2. 钟表模型:各种类型的钟表3. 计时器:用于演示时间的流逝4. 挂图:钟表的各个部分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引导他们说出钟表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2. 讲述故事《喜欢钟表的国王》:通过课件展示故事内容,让幼儿倾听、理解故事情节,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国王喜欢钟表。
3. 学习钟表的认识:出示各种类型的钟表,让幼儿观察、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4. 学习钟表的报时: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学会看钟表,知道什么时候是几点、几分。
5. 实践活动:让幼儿自己设计一款钟表,并学会给它报时。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教会家长认识钟表,一起实践报时。
六、教学延伸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钟表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设计的钟表,互相学习、交流。
七、教学评价1. 幼儿能熟练地认识钟表,准确地报时。
3. 家长对幼儿学习钟表的参与度及满意度。
八、教学反馈1. 教师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家长通过与教师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大班语言:喜欢钟表的国王大班语言:喜欢钟表的国王一、设计构思:1.教材来源:《喜欢钟表的国王》主要讲述了一个狂热喜爱钟表的国王,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疯狂收罗了全国的钟表,却因此给生活带来了困扰。
在经历了整个事件后,让幼儿感受到钟表的重要性,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关注时钟,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而时间是抽象的概念,通过画钟表让幼儿知道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钟。
2.重难点:重点是在故事的情景中,帮助幼儿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是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概念,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大胆的表达表述。
3.设计理念:在幼儿进入大班后,许多规则性的常识需要提到有关时间的概念,但是如何使幼儿体会到时间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呢?《喜欢钟表的国王》一书讲述了一个喜欢钟表的国王,达到了贪心的程度,因此发生了许多令人不愉快的事件,最终他感受到了钟表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做法不正确。
借助故事和利用一分钟来画钟表可以帮助孩子们从钟表里发现时间,从时间的概念里获得成长与体验。
4.活动流程:认识钟表,了解钟的结构和用途——欣赏故事《喜欢钟表的国王》思考和讲述——提升经验——了解时间的重要性,感受1分钟。
二、活动目标:1.在故事的情景中,了解时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建立时间概念,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大胆的表达表述。
3.知道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钟。
三、活动准备:PPT课件、白纸和笔(幼儿数量)、一分钟的音乐四、活动过程:(一)认识钟表,了解钟的结构和用途。
1.出示一个圆,提问:这个圆像什么?什么圆圆的东西一下子就会让我们想到了解时间?(钟)2.教师提问:如果把圆变成钟表还需要添加什么?有哪些数字?数字排列有规律吗?长针叫什么?短针叫什么?时钟上的数字12和6有什么关系呢?(对称)数字3和9呢?(环节自评:在幼儿回答说:“数字”时再次提问:“这些数字有怎么样的顺序?”通过提问的层层递进,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的欲望,更加清楚的知道钟上的数字是按顺序排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