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复习考试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10
5◆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卵巢/输卵管,后2合称子宫附件。
◆月经: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18◆卵巢的功能:产生卵子并排卵/分泌年性激素,分别称卵巢的生殖功能/内分泌功能。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及退化。
◆妊娠: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过程,自卵子受精至胎儿及其附属物自母体排出的全过程,约平均38周。
◆着床:受精后6~7日晚期囊胚透明带消失后逐渐埋入且被子宫内膜覆盖的过程。
[条件]①透明带消失②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③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并互相配合④孕妇体内有足量的孕酮。
33◆胎盘功能: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防御功能/合成功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妊娠8~10w血清浓度达峰)32◆胎儿附属物:胎盘/胎膜(绒毛膜/羊膜)/脐带/羊水。
32◆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底蜕膜构成。
◆早期妊娠诊断:停经/早孕反应/尿频/乳房改变/黑加征。
43◆黑加征:妊娠6~7周双合诊检查子宫峡部极软,感觉宫颈与宫体间似不相连称~。
45◆胎动FM:胎儿在子宫内冲击子宫壁的活动。
45◆胎心:妊娠12周后可听到,正常120~160次/min。
46◆胎姿势: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
正常胎姿势为胎头俯屈/颏面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
胎产式:指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两纵轴平行者为纵产式;两纵轴垂直者为横产式;两纵轴交叉呈角度为斜产式。
胎先露:指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纵产式有头先露和臀先露,横产式为肩先露。
胎方位:指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枕先露为枕骨、面先露为颏骨、臀先露为骶骨、肩先露为肩胛骨)与母体骨盆前后左右横的关系。
50◆骨盆外测:髂棘间径(两髂前上棘外缘距离23-26cm)、骼嵴间径(两髂嵴外缘最宽距离25-28cm)、骶耻外径(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距离18-20cm)和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内侧缘距离8.5-9.5cm)。
妇产科学复习题第一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右卵巢动脉是腹主动脉的分支2.子宫的解剖:成年的子宫长7~8cm,宽4~5cm,厚2~3cm3.维持子宫正常位置是:子宫韧带和盆底肌肉筋膜的支托4. 由子宫颈到骨盆侧壁的韧带是:主韧带5. 子宫动脉来自: 腹下动脉6. 子宫最狭窄的部分是: 解剖学内口7. 左侧卵巢动脉不同于右侧卵巢动脉,还可以来自:肾动脉8. 子宫峡部是:子宫颈与子宫体之间最狭窄部分9. 做全子宫及单侧附件切除术时,切断下列哪项最不易损伤输尿管:卵巢固有韧带10. .维持子宫前倾位置的主要韧带是:子宫圆韧带11. 髂内动脉前干分支不直接供血的是: 卵巢12. 骨盆对角径的正常值是:13cm 14. 骨盆出口横径: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15.耻骨弓角度90°16.卵巢囊肿发生蒂扭转时,其蒂的组成是:骨盆漏斗韧带,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17.子宫颈的解剖: a 子宫颈分为阴道上部和阴道部b 宫颈峡部下端是组织学内口c 宫颈粘膜上皮有分泌腺液功能d 青春期宫颈宫体之比为1∶2 18: 骨盆底的组成: a 骨盆底分内、中、外三层,中层又称尿生殖膈b盆隔由肛提肌及其筋膜组成,是支托盆内脏器的最主要成分c尿生殖隔由两层筋膜及一对会阴深横肌组成d骨盆底外层包括肛门外括约肌19. 出现外阴血肿最易发生的部位:大阴唇20.坐骨棘间径平均是10cm 21. 后矢状径是9cm第二单元: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更年期是无排卵功血的最好发时期2月经周期的长短取决:增生期的长短 3. 排卵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 4.孕激素是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前身5雌激素有两峰值,排卵后的峰值较平坦 6.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使宫颈口闭合,粘液减少变稠,拉丝度减少7.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使宫颈口松弛,粘液分泌增加,稀薄,拉丝度增长8. 宫颈粘液最丰富,伸展性最大,羊齿状结晶最高出现在正常月经周期:排卵期9. 正确月经来潮是:体内雌孕激素撤退性出血10.卵巢主要合成雌二醇和雌酮二种雌激素11. 性轴: a FSH在整个周期中都产生,但在排卵前1~2日有峰值b FSH,LH在下丘脑产生的激素控制下分泌c卵巢周期性变化,直接受到下丘脑和垂体控制d 雌激素在月经周期中表现为排卵后的峰值比前面平坦12. 性周期的描述: a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临床表现b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受卵巢激素的影响c卵巢周期性变化直接受垂体,下丘脑的控制e雌激素对下丘脑同样产生正负反馈调节13. 卵巢的功能: a 卵巢分泌雌孕激素和雄激素b 新生儿的卵巢内含有10万多个原始卵泡c妇女一生中有400个左右卵泡发育成熟而排卵d卵巢每月有数个卵泡发育,但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排卵14. 月经周期中宫颈粘液的变化: A 雌激素使宫颈粘液分泌量增多,稀薄而透明C 雌激素使宫颈粘液拉丝度在10cm以上D 孕激素使宫颈粘液中结晶逐步模糊E 排卵期雌激素对宫颈分泌物影响达高峰15. 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a子宫内膜有功能层和基底层b. 功能层受卵巢激素影响而呈周期性变化 c 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d 孕激素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16. 性激素的作用机制: A 雌二醇是雌激素中生物活性最高的一种B 雌激素的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小部为游离状态产生生物活性,二者之间处于动态平衡C 雌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生理作用D 雌激素使孕激素受体含量升高17. 雄激素 A 肾上腺皮质是产生女性雄激素的主要来源B 雄激素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C雄激素在维持女性阴毛、腋毛中起一定的作用E 雄激素在青春期的体格发育过程中有一定影响18 .雌激素: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19孕激素: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第三单元妊娠生理1.卵子从卵巢排出后,正常受精部位:输卵管峡部与壶腹部连接处 2.与卵子相遇时的精子已经是获能精子,而卵子也已是次级卵母细胞3. 妊娠早期卵巢变化的特征是:妊娠黄体功能在孕10周后由胎盘取代4.妊娠晚期无乳汁分泌与母体雌、孕激素水平高有关5.胎盘合成的激素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有特异性β亚基6.正常妊娠期间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7.受精卵着床的必备条件: a 透明带消失b合体滋养细胞形成c囊胚和子宫内膜的发育必须同步d 有足量的孕酮支持8.妊娠期子宫变化: A 妊娠之初,子宫增大以前后径为最明显B 早期妊娠,子宫峡部变软最显著C 妊娠后期,子宫大多有不同程度右旋D足月妊娠时子宫下段可伸长至7~10cm 9.妊娠子宫血液供应: A 随着妊娠进展,子宫动脉及子宫胎盘血管床阻力越来越低B 妊娠晚期左侧卧位子宫胎盘血流供应最好C 子宫收缩时子宫血流量减少D 妊娠期间子宫动脉血流在舒张末期亦不断地向前流10.乳汁形成与分泌的机制: A 雌激素促进乳腺管发育,孕激素刺激乳腺泡发育B 大量雌激素抑制乳汁生成C 催乳素在产后是促使乳汁排出的主要激素D 大量孕激素抑制乳汁生成11.关于胎儿脐带血管氧含量: A 脐静脉含氧量较高B 胎儿下腔静脉血为混合血C胎儿主动脉氧含量较少D胎儿肺静脉氧含量较少12.合体滋养细胞产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3.直接与母血接触的是合体滋养细胞14.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达高峰的时间妊娠8~10周15.垂体分泌的激素在妊娠期增加的垂体生乳素16.妊娠后半期羊水的重要来源是胎儿尿液17.孕妇血容量增加达高峰的时间是孕32~34周18.尿妊娠试验用于过期妊娠诊断容易失败19.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是维持妊娠黄体20.关于妊娠期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A 脑垂体增加B垂体生乳素随妊娠进展而增加,到分娩前达到高峰C胎盘分泌大量雌、孕激素对丘脑下部及脑垂体产生负反馈作用,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D由于胎盘的功能和胎儿肝脏以及肾上腺的作用雌三醇大量合成21.乳头乳晕着色,乳晕上皮脂腺肥大形成一个个小隆起Montgomery结节22.孕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的无痛性收缩Braxton Hicks收缩23脐带血管组成:二条动脉,一条静脉第四单元妊娠诊断1.正常妊娠24周末,子宫底高度在脐上1指2.胎方位是指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3.孕妇尿妊娠试验,开始出现阳性反应,一般是在末次月经后的41~50天4.正常妊娠于12周时,子宫底于耻骨联合上2~3横指5.头先露中最常见的是枕先露6.决定骨盆入口平面大小的主要径线是入口前后径7.在孕妇腹壁上听诊,与母体心率一致的音响是腹主动脉血管杂音9.关于胎盘功能A 促进葡萄糖经胎盘的转移B胎盘以扩散与主动转运方式吸收氨基酸C胎盘催乳素(HPL)阻碍孕妇对葡萄糖的利用D 氨基酸可能从孕妇血浆浓缩10.早孕出现最早及最重要的症状是停经史11.早期妊娠的诊断,B 超探及胎心管搏动最为准确12. 初孕妇初感胎动时间一般在18~20周13. Hegar征是指子宫峡部柔软,宫颈与宫体似不相连14. 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胎产式15 .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16.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平面的胎儿部分为胎先露17. 胎儿通过的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的连线代表骨盆轴第五单元孕期监护及保健1.目前我国采用的围生(产)期是妊娠满28周到产后1周2.首次产前检查,确诊早孕时最合适3.自耻骨联合下缘到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是对角径(骶耻内径)4。
---------------------------------------------------------------最新资料推荐------------------------------------------------------妇产科学考试重点集合【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小时内失血量超过 500 毫升,使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病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部分残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过多,激发失血性休克、贫血及易于感染。
治疗原则: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预防感染。
胎盘植入:由于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因素影响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者。
胎盘粘连: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宫壁不能自行剥离。
在妊娠 8~12 周最易出现不全流产【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阔韧带妊娠;【数胎动】:一般孕妇于 16~20周即能自觉有胎动,但很弱。
12 小时内胎动次数10 次或低于自我测胎动规律的 50%。
如自觉胎动过频或胎动过分剧烈,表示胎儿在宫内严重缺氧,有胎死宫内的危险。
1 / 3【周期性胎心率】是指与子宫收缩有关的胎心率变化。
有加速和减速两种情况,减速又分为 3 种:早期减速、变异减速和晚期减速。
【早期减速】:它的发生与子宫收缩几乎同时开始,子宫收缩后即恢复正常。
正常减速幅度<50 次/分。
这是宫缩时胎头受压,脑血流量一时性减少的表现,不受体位或吸氧而改变。
【变异减速】:宫缩开始后胎心率不一定减慢。
减速与宫缩的关系不恒定,但减速出现后下降幅度大(gt;70 次/分),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恢复也迅速。
这是因为子宫收缩时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所致,嘱孕妇左侧卧位可减轻症状。
【晚期减速】:指子宫收缩开始后一段时间(一般在高峰后)出现胎心率减慢,但下降缓慢,下降幅度<50 次/分,持续时间长,恢复也缓慢,可能是子宫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缺氧的表现。
1.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内生殖: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
输卵管及卵巢被称为子宫附件。
外生殖器:前为耻骨联合,后为会阴。
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
子宫韧带:子宫韧带有4对,即圆韧带、阔韧带、主韧带和宫骶韧带。
圆韧带和宫骶韧带能使子宫保持前倾位置。
子宫峡部: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时长约1cm,其下端与宫颈管内腔相连。
子宫峡部上端因在解剖上较狭窄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粘膜组织于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组织学内口。
骨盆的类型:女性: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
骨盆侧壁直,坐骨棘不突出,耻骨弓较宽,坐骨棘减》10cm.最常见,女性正常骨盆。
扁平型:骨盆入口呈扁椭圆形,入口横泾大于前后径。
耻骨弓宽,骶骨失去正常弯度,骨盆浅,较常见。
类人猿型:骨盆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横泾大于前横泾。
骨盆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坐骨切迹较宽,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
男型:骨盆入口略呈三角,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骶骨较直而前倾。
骨盆呈漏斗形。
盆腔淋巴:髂淋巴组织,髂内外,总淋巴结组织。
2.骶前淋巴组位于骶骨前面。
3.腰淋巴组织位于腹主动脉旁。
女性生殖器官邻近器官:位于阴道前面的尿道,位于子宫前面的膀胱,位于宫颈旁的输尿管和位于阴道及子宫后面的直肠。
阑尾下端有时与右侧输卵管与卵巢贴近。
2.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月经:月经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一种外在标志,是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月经初潮、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月经初潮——女性月经第一次来潮。
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通常28-30日。
经期——月经持续数日,以3-6日居多。
经量——月经总失血量,每月失血量一般不超过80ml,以月经第2、3日出血量最多。
卵巢功能:卵巢为女性性腺,具有两大功能。
生殖功能—排卵;内分泌功能—合成并分泌甾体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少量雄激素)和多肽激素(松弛素、制卵泡素等)。
第一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第一节外生殖器一、女性外生殖器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位于两股内侧间,前为耻骨联合,后为会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统称为外阴1.阴阜:即耻骨联合前方的皮肤隆起,皮下富有脂肪。
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生长阴毛,分布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2.大阴唇:邻近两股内侧的一对纵长隆起的皮肤皱襞,起自阴阜,止于会阴。
大阴唇皮下脂肪层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受伤后易出血形成血肿。
未婚妇女的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经产后向两侧分开。
3.小阴唇:为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
富含神经末梢,故非常敏感。
4.阴蒂:位于两侧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为与男性阴茎相似的海绵体组织,具有勃起性。
它分三部分,前端为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极敏感;中为阴蒂体;后为两个阴蒂脚,附着于两侧耻骨支。
5.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
其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
在此区域内,由前往后依次为尿道外口,阴道口,舟状窝。
其内各部如下:(1)前庭球:又称球海绵体,位于前庭两侧(2)前庭大腺:又称巴多林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球海绵体肌覆盖,如黄豆大,左右各一。
腺管细长,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
性兴奋时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此腺。
若因腺管口闭塞,可形成囊肿或脓肿。
(3)尿道口:位于阴蒂头后下方的前庭前部,略成圆形。
其后壁上有一对并列腺体称为尿道旁腺,此腺常有细菌潜伏。
(4)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位于尿道口后方的前庭后部。
其周缘覆有一层较薄的粘膜,称为处女膜。
膜多在中央有一孔,孔的形状、大小及膜的厚薄因人而异。
处女膜可因性交或剧烈运动而破裂,产后仅留有处女膜痕。
例题:外阴阜外伤以后容易发生血肿的部位是:A.阴阜B.阴蒂C.大阴唇D.小阴唇E.会阴阜答案:C第二节内生殖器一、内生殖器及其功能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二者也称为子宫的附件。
(一)阴道阴道系性交器官,也是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一节妇女一生各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特点根据妇女的年龄和内分泌变化将女性一生分7个阶段(只需掌握分为哪七个期):一、胎儿期☞女性性腺-—卵巢;副中肾管发育成女性生殖道二、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4周内这一段时期卵巢—-幼稚状态出生后一周内可有:1、乳房隆起或少许泌乳2、阴道分泌物少许或为血性这一周内的改变是由于女婴脱离母体内的高激素水平引起的。
三、儿童期是指从出生后4周——12岁左右这段时期:儿童早期、儿童后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抑制状态阴道、子宫、卵巢、输卵管——幼稚状态子宫、卵巢、输卵管的位于腹腔内四、青春期是指从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的生长发育期第一性征发育:生殖器官的发育(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第二性征:音调变高、乳房发育、女性体态月经来潮:月经初潮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性成熟期六、绝经过渡期是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到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七、绝经后期第二节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月经:伴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规律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
月经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13~15岁月经血的特点:经血不凝,暗红色,只有在出血多的情况下出现血凝块。
经血不凝是因为经血内含大量纤维蛋白酶,由于纤溶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从而引起经血不凝。
月经周期:月经周期从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
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日.提前或延后5日左右属正常范围。
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正常月经持续时间为2~7日。
月经血量多于80ml即为病理状态。
第三节卵巢功能及周期变化二、卵巢的周期性改变卵泡=卵细胞+颗粒细胞+卵泡膜卵泡生长过程可以分4个阶段:①始基卵泡②窦前卵泡③窦状卵泡④排卵前卵泡:即成熟卵泡排卵的时间:一般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黄体形成: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黄体发育达最高峰,称成熟黄体,直径一般为1~2cm。
妇产科学重点妇产科学重点一.名词解释(58 个)1. 子宫峡部P7:子宫腔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两侧通输卵管,尖端朝下接子宫颈管。
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1cm,其下端与子宫颈内口相连,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可长达7-10cm。
2. 子宫下段P7 :妊娠12 周以后,子宫峡部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扩展成为子宫腔的一部分,形成子宫下段,妊娠末期可达7-10cm。
3. 月经初潮P17::妊娠12 周以后,子宫峡部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扩展成为子宫腔的一部分,形成子宫下段,妊娠末期可达7-10cm。
4. 月经P18::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
5. 受精P30 :获能的精子与次级卵母细胞相遇于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多数在排卵后数小时内发生,一般不超过24 小时。
晚期囊胚种植于子宫内膜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
6. 精子获能P30 :精液射入阴道后,精子离开精液经子宫颈管,子宫腔进入输卵管腔,在此过程中精子顶体表面糖蛋白被生殖道分泌物中的α、β淀粉酶降解,同时顶体膜结构中胆固醇与磷脂比率和膜电位发生变化,降低顶体膜的稳定性,此过程称为精子获能,需7 小时左右。
7. 顶体反应P30 :卵子从卵巢排出,经输卵管伞部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内与获能的精子相遇,精子头部顶体外模破裂,释放出顶体酶,溶解卵子外围的放射冠和透明带。
8. 透明带反应P30 :精子头部与卵子表面接触,卵子细胞质内的皮质颗粒释放溶酶体酶,引起透明带结构改变,精子受体分子变性,阻止其他精子进入透明带。
9. 着床P30 :大约在受精6-7 日后胚胎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包括定位、黏附、侵入 3 个过程。
10. 脐带P36 :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条索状组织,胎儿借助脐带悬浮于羊水中。
足月妊娠的脐带长30-100 ㎝,平均约55 ㎝,直径0.8-2.0 ㎝。
妇产科学考试复习重难点As a person, we must have independent thoughts and personality.1.输卵管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肌性管道,分为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
2.根据骨盆形状分为4种类型:女型、扁平型、类人猿型、男型。
3.月经周期的调节:下丘脑生殖调节激素、腺垂体生殖激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作用。
4.受精卵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透明带消失、胚泡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胚泡与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且功能协调、孕妇体内有足够数量的孕酮,子宫有一个极短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
5.受精卵着床需要经过:定位、粘附、穿透三个过程。
6.蜕膜的分类:底蜕膜、包蜕膜、真蜕膜。
7.胎儿的附属物有:胎盘、胎膜、脐带、羊水、8.胎盘的功能:气体交换。
营养物质的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分泌激素、防御功能、合成功能。
(主要合成激素和酶,激素有蛋白激素和甾体类激素两大类,蛋白激素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胎盘生乳素甾体类激素有雌激素孕激素。
酶有缩宫素酶。
耐热性胆碱磷酸酶,还能合成前列腺素、多种神经递质和多种细胞因子与生长因子)9.早期妊娠的症状和体征:停经、早孕反应、尿频、乳房变化、妇科检查(黑加征)10.早孕诊断:妊娠试验(hcg)/超声检查、宫颈粘液检查、基础体温11.推算预产期: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分月减3或加9,日数加7.12.骨盆外测量:髂棘间径(23-26cm)髂嵴间径(25-28cm)骶耻外径(18-20cm)坐骨结节间径()出口后失状径(8-9cm)耻骨弓角度(90度)13.骨盆内测量:对角径()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切迹()14.正常胎心率为120-160bpm15.胎心率:加速(胎儿躯干局部或脐静脉暂时受压),减速早期减速、变异减速、晚期减速(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缺氧)16.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无应激实验NST,宫缩素激惹试验OCT17.胎动:与胎盘血管状态关系密切,胎盘功能低下时,胎动《10次/12小时18.决定分娩的因素: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心理因素。
妇产科考试重点一. 单选题1. 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界处。
2. 骨盆的组成:由左右两块髋骨和1块骶骨及1块尾骨组成。
3. 骨盆的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分界线以上部分为假骨盆,又称大骨盆;分界线以下部分为真骨盆,又称小骨盆。
4. 月经血的特征:不凝固。
5. 排卵的时间:排卵多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之前14日左右。
6. 月经史及婚育史的表示方法:(1)月经史:例如11岁初潮,周期27—32日,持续3—6日,可简写为11 3-6/27-32 天;(2)婚育史:例如生育情况:足-早-流-存,若足月产1次,无早产,流产1次,现存子女1人,可记录为1-0-1-1;或者用孕x产x表示,可记录为孕2产1(G2P1)。
7. 盆腔检查中最重要、最常用的的项目是:双合诊。
8. 适用于未婚者的盆腔检查:直肠-腹部诊。
9. 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
11. 下列哪项检查对早孕的诊断较为敏感:HCG测定。
12. 脐带内的血管:一条脐静脉与两条脐动脉。
13. 早孕的确诊方法:超声检查。
14. 围生期的定义:从妊娠满28周至产后1周。
15. 临床上最为多见的胎方位:左枕前位。
16. 预产期的推算:末次月经第一日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
如为阴历,月份仍减3或加9,但日期加15。
17. 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
19. 胎儿娩出后首先应:清理呼吸道。
20. 用于判断新生儿有无窒息及窒息的严重程度的方法:新生儿Apgar评分。
21. 产后出血量一般不超过:300ml。
22. 胎儿体重(g)=宫底高度*腹围+200。
23. 高危妊娠的范畴:高危妊娠评分指标低于70分者。
24. 胎儿窘迫,宫口未完全扩张,嘱产妇取:左侧卧位。
25. 自然流产最常见的原因是:染色体异常。
26. 异位妊娠最常见的原因是:输卵管慢性炎症。
27. 治疗子痫前期和子痫的首选解痉药物:硫酸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