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中语文 5.14《诸子喻山水》课件 沪教版必修3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18
一教学目标领悟诸子言论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二课文探究第一则孔子所强调是一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
这是儒家精神的重要一端。
孔子本人就具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志力。
《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荀子》上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后来的《列子》上讲述的“愚公移山”的故事也是在强调人的韧性战斗。
这些思想与孔子的精神内核保持高度一致。
可见自强不息的精神已成中华民族的共识。
这方面的说法还很多,《诗经》上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成语里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说法。
西方人强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能中国人的功利性心更重,更喜欢看重结果。
第二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民族精神当中很早就强调包容的意识。
从山水当中古人就得到了启示,这并非是韩非的发现。
与韩非同时的李斯在《谏逐客书》里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意思与韩非完全一样。
《易经》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也是强调包容性的一面。
韩非和别人略有不同的是,他更强调治国的一面,这和他的法家思想是一致的。
第三则《管子》应归入杂家,杂取了儒法道名诸家的思想。
《管子》中最有名的话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阐述得很明白,仍然给今日的社会治理带来启发。
《管子》的这一则与韩非的有些重复,仍然是有山水得到“包容”启迪。
比起韩非来,《管子》又加了“士”这一层,不但治国,还讲了治学,在面上又得到了扩大。
山水影响心胸襟怀,影响禀气品格,实在是不小。
第四则儒家习惯把君子分为两种,仁者与智者。
仁者强调道德的完善,智者偏于智慧的通达。
其实在最高的层面上,仁者与智者他们自然会在“山顶”会合。
仁智有分,不过在特定的背景下强调其特殊性而已。
山的厚重,宽博,安静,从容,确实具有仁厚的特点。
水的灵动不拘,变化恣肆,不择地而流,确实像智慧的化身。
诸子喻山水(二)
班级姓名
本课知识点:
一、熟记课文中的名句,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疏通课文,初步感知文意,了解先贤在山水中寄寓的人生体验和生命哲理
二、练习:
1.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解释:
辞:厌;
划线句和韩非子语录中“,”的含义是一样的。
这则语录其实是告诉人们。
2.知者为什么乐水?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中“舍”解释为,这句话告诉人们
4、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
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
解释:
盈:苟:耻:
孟子借回答弟子徐辟的提问,以水来喻,要求人们像水一样
5、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
言。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
找出本段中的活用及文言句式
这则语录的含义是:
课后作业
一、翻译4-8段。
9、天下莫柔弱于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板书:孔子、孟子、韩非、管仲喻山水的哲理和目的:孔子:喻品质:持之以恒。
劝勉坚持不懈、自强不息。
韩非:喻治国:治国要宽容,要有大视野、大胸怀。
管仲:喻治国治学:兼容并包。
立国、治学要海纳百川。
孔子:喻性情:孔子:喻时光、喻品德:时光易逝,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进取。
孟子:喻品德:务本求实,不断进取,自强不息。
孟子:喻为人治学:为人治学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治学要基础扎实,要循序渐进。
老子:喻品质:包容,善处万物之下。
老子:喻治世之术:为政“贵柔”孙子:喻用兵:用兵“避实而击虚”,要顺应敌人的变化而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作业布置教后反思。
《诸子喻山水》练习(一)读《论语》,识成语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5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6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7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1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4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15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1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18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9叶公问政。
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20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2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倾听天籁亲近自然——《诸子喻山水》拓展阅读(沪教版高二必修备课资料)(一)一滴水(英)拉加托斯这一滴水也许是尼格拉瀑布的一部分,它也许曾经有过显赫的奇迹呢。
也许只是脸盆里的一个肥皂泡,但它却有洗净劳动者污垢的功效。
也许搞到威士忌里去,成为天才家所梦想不到的快乐的对象。
再也许这是一滴圣水,洒在新生婴儿身上,来祝福他的长命。
也许这个一滴水,你把它烧开,是给伯母玛丽喝的茶。
茶的味儿非常香,很能赢得她的喜欢。
她也许把你的缺点都忘掉了,马上唤她的律师来,正式承认你做她的继承人呢。
这一滴水也许是人脸孔上的汗,所以也许会含蕴有劳动、烦恼甚至痛苦的意思。
也许可能是你爱人嘴唇上表示愉快和舒服的东西。
也许知识天上落下来的一滴雨。
也许是快乐得发狂的一滴泪;不然,就是痛苦得哭出声来的一滴泪。
一滴水而已……麻雀喝了,使它得到片刻的精神安慰。
可是一下子,麻雀会忘记了的。
再也许,只是花丛里的一滴小露水,被花的小口吸进去之后,这花便给一个可爱的小姑娘采去了,做了香水,洒在身上,这水就成了她的爱人迷惑地追求她的东西。
你别小看了它。
它,一滴水,本身简直就是宇宙的缩影。
(《视野》2007年06期)【简评】一滴水,本身简直就是宇宙的缩影。
世界各地的水,都在天天上演着各自的奇迹:一种美丽的经历。
人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一滴水就能想出很多很多的东西:一滴水,一份情,没有水,哪来的我们,水就是圣水。
作者这样写,更加生动地激发了人的爱水热情。
这也符合小品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二)玫瑰树根(智利)加•米斯特拉尔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种,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见过呢。
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