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2
裸子植物1.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2.种子的胚具有2至多个子叶3.多数为直根系4.根尖顶端多为两层原始细胞5.都是木本,多乔木6.单轴分枝式占优势7.茎端无原套-原体8.次生木质部组成成分比较简单,有管胞,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有木射线,木薄壁组织或有或无9.管胞有大型单列或双列的具缘纹孔,有眉条,有纹孔塞,有交叉纹孔场(松柏类)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或含有射线管胞11.茎中常有树脂道12.韧皮部一般无筛管和伴细胞,有筛细胞和蛋白质细胞,韧皮薄壁组织常聚集成群,很少有韧皮纤维13.维管束为无限维管束14.形成层细胞比较长,平均长度约为3.6毫米15.形成层不表现出叠生层次16.营养叶的形态构造比较简单,多为针形和鳞片形,构造上多具旱生叶的特征17.叶通常无叶鞘和托叶18.有孢子叶球,而无真正的花19.孢子叶球的孢子叶呈螺旋状排列20.主要是风媒传粉,传粉时有传粉滴21.花粉管是用于吸收珠心的养料或输送精子,有些种类的精子具鞭毛(如苏铁)。
传粉和受精的间隔时间长22.配子体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雌配子体永远被包裹在胚珠里23.雄配子体比较复杂,多样化,有原叶细胞24.雌配子体都起源于一个单倍体的大孢子25.雌配子体的最初发育阶段的游离核数目很多,时间长。
产生颈卵器26.胚胎开始发生时有游离核时期27.无双受精作用,受精时有新细胞质形成28.胚乳就是雌配子体(母本的),很发达,受精作用前就存在,是单倍体29.胚珠具有一层珠被30.大多数种子内有强烈的多胚现象31.不形成果实被子植物1.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内2.种子的胚具有1或2个子叶3.直根系和须根系均有4.根尖顶端多为3层原始细胞5.有草本也有木本6.主要是合轴分枝式和假二叉分枝式7.茎端具原套-原体8.次生木质部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有导管、管胞、木射线、木纤维和木薄壁组织9.有细小而多的具缘纹孔,无眉条,无纹孔塞,无交叉纹孔场10.木射线仅由薄壁组织细胞组成11.茎中通常无树脂道12.韧皮部通常有筛管和伴细胞,韧皮薄壁组织分布多样化,常有韧皮纤维13.无限维管束与有限维管束均有14.形成层细胞比较短,平均长度约为0.6毫米15.有叠生形成层和非叠生形成层两种类型16.营养叶的形态多种多样,构造复杂,旱生、水生和中生叶的类型均有17.叶通常有叶鞘或托叶18.具有真正的花19.花的各组成成分多呈轮状排列20.有风媒、水媒、虫媒和鸟媒传粉,传粉时无传粉滴21.花粉管是用于输送精子,精子不具鞭毛,传粉和受精的间隔时间短22.配子体更退化,只有几个细胞,完全寄生在孢子体上23.雄配子体比较简单,一致,无原叶细胞24.雌配子体的起源有单孢型、双孢型、四孢型25.雌配子体的最初发育阶段的游离核数目少时间短,不产生颈卵器26.胚胎开始发生时无游离核时期27.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所特有。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在所有种子植物中还可以再分为两类,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这两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种子这一构造,但这两类植物又有许多重要区别。
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种子生在果实里面,除了当果实成熟后裂开时,它的种子是不外露的,如苹果、大豆即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则不同,它没有果实这一构造。
它的种子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决不会把种子紧密地包被起来。
在马尾松的枝条上,会结出许多红棕色尖卵形的松球,当仔细观察时,会看到它是由许多木质鳞片所形成,它们之间相互覆盖。
如果把鳞片剥开,可以看到在每一鳞片下覆盖住两粒有翅的种子。
在有些裸子植物中,如银杏,它的种子外面,连覆盖的鳞片也不存在,种子着生在一长柄上,自始至终处于裸露状态。
具有这些特性的植物,都称为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实包被住。
但当我们检查某一植物是属于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时,并不都要去察看一下它们种子的情况,通常从其他一些特点来判断。
首先看它是草本还是木本植物,如果是草本植物,那毫无疑问,一定是被子植物,因为裸子植物全部是木本植物。
如果碰到的是木本植物,那么先看看有没有花,有花的则是被子植物,因为裸子植物是不开花的。
如果碰到没有花的木本植物,则可看叶片,裸子植物的叶片,除了银杏以外,叶形通常狭小,呈针形、鳞形、条形、锥形等。
银杏叶片虽宽,但呈展开的折扇状,叶脉二叉分枝,也很容易识别。
其他少数裸子植物叶片稍宽一些,也仅仅呈狭披针形。
这一部分叶片稍宽的裸子植物也不会同被子植物相混,因为这些裸子植物的叶脉,除中脉外,侧脉都不明显,叶片质地也较厚,都是常绿植物。
草本植物草本植物的植物体木质部较不发达至不发达,茎多汁,较柔软。
按草本植物生活周期的长短,可分为一般为一年生、二年生植物或多年生。
草本植物多数在生长季节终了时,其整体部分死亡,包括一年生和二年生的草本植物,如水稻,萝卜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每年死去,而地下部分的根、根状茎及鳞茎等能生活多年,如天竺葵等。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分类辨识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两大类,它们的分类辨识对于植物学研究以及园艺工作非常重要。
被子植物是指种子上有一层保护覆盖物,如花、果实,而裸子植物则是指种子裸露在外,没有任何覆盖层。
在形态上,被子植物的花多为双子叶花,而裸子植物的花多为单子叶花;被子植物的叶子常常有叶柄,而裸子植物的叶子则很少有叶柄。
在生态学上,被子植物是陆地上最主要的植物群体,而裸子植物则主要分布在温带和寒带的地区。
因此,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分类辨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 1 -。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被子植物是草本植物或者木本植物,裸子植物全部是木本植物。
2、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没有子房和花柱柱头等,胚珠裸露在外,形成的种子没有果皮,只有种皮或假种皮,
被子植物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内。
被子植物在形态上具有不同于裸子植物所具有的孢子叶球的花;胚珠被包藏于闭合的子房内,由子房发育成果实。
3、裸子植物根尖顶端多为两层原始细胞,被子植物根尖顶端多为3层原始细胞。
4、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
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和种子,没有花、果实这两个器官。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两种植物种子的外表进行判断。
顾名思义,裸子植物之所以被这么称呼,是因为种子是裸露在外的。
但是被子植物的种子就像是盖了一层被子,有一层专门的果皮进行包裹,只有果皮破裂里面的种子才能显露出来。
其次,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还有一个区别,就是看器官分化。
裸子植物只有专门的根茎叶,但是并没有花和果实两种器官,但是被子植物则进化出了专门的花和果实。
最后,因为被子植物多进化出了两个器官,所以说在很多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是目前地球上最高级的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是植物界中四大不同类型的植物,它们在形态、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将对这四类植物进行详细的介绍和比较。
一、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指植物的种子裸露在雌蕊(子房包围的生殖器官)外面,不包裹在果实内部。
裸子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一大类,主要包括松树、杉树、银杏等。
裸子植物在进化上比被子植物更为原始,它们通常具有木质茎和复叶,根系发达。
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指植物的种子包裹在果实内部,成熟后可以散发出各种各样的香味。
被子植物占据了植物界中绝大部分的种类,包括了花草、果树等。
被子植物在进化上比裸子植物更为先进,它们具有花朵、果实和不同类型的叶片。
三、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一类古老的植物,其具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部分特征,但与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蕨类植物的生殖器官通常是孢子囊或孢子囊裙,它们不具有真正的种子,繁殖方式也不同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是一类原始的植物,其生活在水中或其附近的湿润环境中。
藻类植物通常具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体型,不具有真正的根、茎和叶。
藻类植物在植物界中的分类位置较为特殊,它们和其他三类植物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是植物界中四大不同类型的植物,它们在形态、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了解这些植物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植物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是植物界中四大不同类型的植物。
它们在形态、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四类植物进行更详细的介绍和比较,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一、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为古老的一类植物。
它的名字来源于其种子裸露在雌蕊(子房包围的生殖器官)外面,不包裹在果实内部。
裸子植物在生物进化上比被子植物更为原始,在地球上已存在了几亿年的时间。
裸子植物主要包括松树、杉树、银杏等,它们具有木质茎和复叶,根系发达。
中国保存裸子植物种类最多的原因
1、我国有四种地形特点:
南方地区:终年温和湿润.成因:位于低纬度地区,全年的温度较高,且沿海,多降水.所以形成了这种气候特点.
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成因:位于中纬度地区,因此冬季的气温较低又因为大部分在内陆再加上干燥而寒冷的冬季风.所以形成了这种气候特点.
西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成因:深居内陆,离海较远,含水汽的暖湿气流无法到达,再加上周围有高大的山脉的阻隔,所以形成了这种气候特点.
青藏地区:四季如冬.成因:海拔太高,因此气温太低,再加上山脉对夏季风的阻碍作用.所以形成了这种气候特点.
上述为我国的小环境,因此虽然在冰川时期但是由于小环境的影响很多裸子植物可以存活下来。
2、中国地域面积大,所以地广物博。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进化特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两大主要的植物类群,它们在进化特征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以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进化特征为标题,分别介绍它们的特点和演化历程。
一、裸子植物的进化特征裸子植物是最古老的植物类群之一,它们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数亿年的时间。
裸子植物的进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种子的特点: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在外,没有被果实包裹。
这是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最显著的区别之一。
裸子植物的种子通常由一个种子壳包裹,保护种子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叶片的形态:裸子植物的叶片形态多样,有针状叶、鳞片状叶和扁平叶等。
这些叶片形态的差异反映了裸子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3.木质化程度:裸子植物的茎干和根系通常具有较高的木质化程度,有利于植物在干旱和恶劣环境下的生存。
4.花的结构:裸子植物的花结构相对简单,通常只包含雄蕊和雌蕊,缺乏花瓣和花萼等辅助结构。
5.繁殖方式:裸子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通过种子进行,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二、被子植物的进化特征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成功的植物类群之一,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陆地。
被子植物的进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种子的特点:被子植物的种子被果实包裹,可以在果实的保护下完成发育和传播。
这种种子保护的方式增加了种子的存活率,并且有助于种子的传播。
2.叶片的形态:被子植物的叶片形态多样,可以分为单叶和复叶两种类型。
复叶的叶片形态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了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
3.木质化程度:被子植物的茎干和根系通常具有较高的木质化程度,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支撑。
4.花的结构:被子植物的花结构复杂多样,通常包含花瓣、花萼、雄蕊和雌蕊等多种结构。
这些结构的存在有助于吸引传粉媒介,增加了植物的繁殖成功率。
5.繁殖方式:被子植物的繁殖方式多样,除了种子繁殖外,还可以通过无性繁殖进行。
这种多样的繁殖方式有助于被子植物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进化特征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1、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在于裸子植物的表面是裸露的,没有
果皮的,如银杉、水杉等;而被子植物则是被果皮包裹的,如我们常吃的
苹果、桃子等。
裸子植物的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子,不形成果实;被
子植物种子的胚有一个或两个子叶,形成果实。
2、裸子植物:生活中常见的裸子植物有松树、柏树、银杏树等,它
们属于高大的乔木,也有一些是灌木。
在中国分布也比较广泛,也可以做
成盆景放在家里。
至于这种植物的特点是种子在外皮被覆盖时不结果,处
于暴露状态,也不能形成果实0
3、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分为两类,分别是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
物纲,是植物界最大和最先进的一门。
有真正的花是被子植物的独特特征,所以它也被称为开花植物。
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开花植物大多是被子植物,如谷物、豆类、块茎、水果和蔬菜等。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在所有种子植物中还可以再分为两类,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这两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种子这一构造,但这两类植物又有许多重要区别。
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被子植物的种子生在果实里面,除了当果实成熟后裂开时,它的种子是不外露的,如苹果、大豆即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则不同,它没有果实这一构造。
它的种子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决不会把种子紧密地包被起来。
在马尾松的枝条上,会结出许多红棕色尖卵形的松球,当仔细观察时,会看到它是由许多木质鳞片所形成,它们之间相互覆盖。
如果把鳞片剥开,可以看到在每一鳞片下覆盖住两粒有翅的种子。
在有些裸子植物中,如银杏,它的种子外面,连覆盖的鳞片也不存在,种子着生在一长柄上,自始至终处于裸露状态。
具有这些特性的植物,都称为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实包被住。
但当我们检查某一植物是属于被子植物还是裸子植物时,并不都要去察看一下它们种子的情况,通常从其他一些特点来判断。
首先看它是草本还是木本植物,如果是草本植物,那毫无疑问,一定是被子植物,因为裸子植物全部是木本植物。
如果碰到的是木本植物,那么先看看有没有花,有花的则是被子植物,因为裸子植物是不开花的。
如果碰到没有花的木本植物,则可看叶片,裸子植物的叶片,除了银杏以外,叶形通常狭小,呈针形、鳞形、条形、锥形等。
银杏叶片虽宽,但呈展开的折扇状,叶脉二叉分枝,也很容易识别。
其他少数裸子植物叶片稍宽一些,也仅仅呈狭披针形。
这一部分叶片稍宽的裸子植物也不会同被子植物相混,因为这些裸子植物的叶脉,除中脉外,侧脉都不明显,叶片质地也较厚,都是常绿植物。
草本 (Herb) 是一类植物的总称,但并非植物科学分类中的一个单元,与草本植物相对应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
有草质茎地植物。
茎地地上部分在生长期终了时就枯死。
(木的含量比木本植物少。
)
植物体木质部较不发达至不发达,茎多汁,较柔软。
按草本植物生活周期的长短,可分为:
1.一年生草本(annual) 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就可完成生活周期的,即当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水稻、大豆、番茄等。
2. 二年生草本(biennial) 第一年生长季(秋季)仅长营养器官,到第二年生长季(春季)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冬小麦、甜菜、蚕豆等。
3. 多年生草本(perennial herb) 能生活二年以上的草本植物。
有些植物的地下部分为多年生,如宿根或根茎、鳞茎、块根等变态器官,而地上部分每年死亡,待第二年春又从地下部分长出新枝,开花结实, 如藕、洋葱、芋、甘薯、大丽菊等;另外有一些植物的地上和地下部分都为多年生的,经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仍不枯死,并能多次结实,如万年青、麦门冬等。
草本植物中,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的习性,有时会随地理纬度及栽培习惯的改变而变异,如小麦和大麦在秋播时为二年生草本,在春播时则成为一年生草本;又如棉花及蓖麻在江浙一带为一年生草本,而在低纬度的南方可长成多年生草本。
根据植物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
1、木本植物:茎含有大量的木质,一般比较坚硬。
它们又可分为:
乔木: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树木
灌木: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由基部分枝,如:月季、蔷薇、紫荆等。
2、草本植物:茎含有木质较少。
这类植物又可分为:
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活周期在本年内完成,并结束其生命,开花结果。
如:水稻、棉花等。
二年生草本植物:生活周期跨越两个年份,即第一年生长,第二年才开花结果后枯死。
如:白菜、萝卜、冬小麦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的地下部分能生活多年,每年都发芽生长。
如:大理菊、马铃薯、甘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