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4课件:4.2+3 光的全反射+光导纤维及其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4.63 MB
- 文档页数:46
【创新设计】2013-2014高中物理 4-2.3 光的全反射 光导纤维及其应用 鲁科版选修3-41.关于光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纤是由高级金属制成的,所以它比普通电线容量大B .光纤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但导电性能特别好,所以它比普通电线衰减小C .光纤是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光纤是利用全反射原理来实现光的传导的D .在实际应用中,光纤必须呈笔直状态,因为弯曲的光纤是不能传导光的解析 光导纤维的作用是传导光,它是直径为几微米到一百微米之间的特制玻璃丝,且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载有声音、图象及各种数字信号的激光传播时,在内芯和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光纤具有容量大、衰减小、抗干扰性强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光纤是可以弯曲的.所以,正确选项是C. 答案 C2.某种介质对空气的折射率是2,一束光从该介质射向空气,入射角是60°,则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图中Ⅰ为空气,Ⅱ为介质)( ).解析 由题意知,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由sin C =1n =12,得C =45°<θ1=60°,故在两介质的界面上会发生全反射,只有反射光线,没有折射光线,故选项D 正确. 答案 D3.夏日的太阳光斜照在平坦的沙漠上,我们面对太阳向前看时,常会发现亮光好像是从远处的水面上反射过来一样.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越靠近地面,空气的折射率越大 B .越靠近地面,空气的折射率越小 C .这是光的干涉形成的 D .这是光的衍射形成的解析 在沙漠里,夏天太阳照到沙地上,接近沙面的热空气层比上层空气密度小,折射率也小,从远处物体射向地面的光线,进入折射率小的热空气层时被折射,入射角逐渐增大,也会发生全反射,人们逆着光线看到远处物体的倒景,这就是沙漠里的“蜃景”.B 对. 答案 B4.空气中两条光线a 和b 从方框左侧入射,分别从方框下方和上方射出,其框外光线如图4-2、3-12所示.方框内有两个折射率n =1.5的玻璃全反射棱镜,下图给出了两棱镜四种放置方式的示意图.其中能产生图4-2、3-12 效果的是 ( ).解析 四个选项产生的光路效果如下图:由上图可知B 项正确. 答案 B5.光线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或从玻璃砖射入空气的光路图如图4-2、3-13所示,正确的是(玻璃的折射率为1.5) ( ).图4-2、3-13A .图乙、丙、丁B .图甲、丁C .图乙、丙、甲D .图甲、丙解析 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砖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由玻璃砖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由临界角计算公式得C =arcsin 1n =arcsin 11.5=41°49′,入射角50°大于临界角,将发生全反射,故正确答案是A. 答案 A图4-2、3-16.如图4-2、3-14所示,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C,∠A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A.62B. 2C.32D. 3解析如下图所示,标出相关角度,根据折射率定义有,sin∠1=n sin∠2,n sin∠3=1,已知∠1=45°,又∠2+∠3=90°,解得:n=62.答案 A7.潜水员在水深为h的地方向水面观望时,发现整个天空及远处地面的景物均呈现在水面处的圆形区域内,已知水的临界角为θ,则所观察到的圆形半径为( ).A.h tan θB.h sin θC.htan θD.hsin θ解析如右图所示,水面上景物发出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均在顶角为2 θ的圆锥里,人的眼睛处在圆锥的顶点处,而最远处的景物进入眼睛的光线几乎是紧贴水面,其入射角接近90°,折射角为θ.因此,人看到的景物呈现在人眼上方以O点为圆心、r为半径的水面区域内,由图可知r=h tanθ.答案 A8.一束单色光由左侧射入盛有清水的薄壁圆柱形玻璃杯,如图4-2、3-15所示为过轴线的截面图,调整入射角α,光线恰好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3,求sin α的值.解析当光线在水面发生全反射时有sin C=1n,当光线从左侧射入玻璃杯时,由折射定律有n=sin αsin⎝⎛⎭⎪⎫π2-C,联立以上两式并代入数据可得=73.答案73图4-2、3-14图4-2、3-159.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图4-2、3-1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B .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的传播速度C .单色光1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2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D .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 反射临界角解析 由题图可知,光线1的折射率大,频率高,波长小,在介质中传播速度小,因而产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选项A 、D 正确,B 错误.设玻璃板的宽度为d ,由n =sin θ1sin θ2,在玻璃板中传播的距离l =dcos θ2,传播的速度v =c n,所以光在玻璃板中传播的时间t=l v =d sin θ1c sin θ2cos θ2=2d sin θ1c sin 2θ2,若光线1、2的折射角为θ2和θ2′,满足θ2+θ2′=90°时,有sin 2θ2=sin 2θ2′,两种色光透过玻璃砖的时间相同,所以两束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选项C 错误. 答案 AD10.如图4-2、3-17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2的玻璃柱体,其横截面是圆心角为90°、半径为R 的扇形OAB .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45°入射角照射到OA 上,OB 不透光.若只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上的光,则上有光透出部分的弧长为( ).A.16πR B.14πR C.13πR D.512πR 解析 由sin C =1n可知光在玻璃柱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 =45°.据折射定律可知所有光线从AO 进入玻璃柱后的折射角均为30°.从O 点入射后的折射光线将沿半径从C 点射出.假设从E 点入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到达D 点时刚好发生全反射,则∠ODE=45°.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θ=45°,故弧长=14πR ,故B 正确. 答案 B图4-2、3-16图4-2、3-1711.如图4-2、3-18所示,空气中有一横截面为半圆环的均匀透明柱体,其内圆半径为r ,外圆半径为R ,R =2r .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水平端面A 射入透明柱体,只经过两次全反射就垂直于水平端面B 射出.设透明柱体的折射率为n ,光在透明柱体内传播的时间为t ,若真空中的 光速为c ,则 ( ).A .n 可能为 3B .n 可能为2C .t 可能为22r cD .t 可能为4.8 rc解析 只经过两次全反射可知第一次入射角为45°,反射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全反射可知临界角C ≤45°,再根据n =1sin C 可知n ≥2;光在透明柱体中运动路程为L =4r ,运动时间为t =Lv=4nr c ,则t ≥42r c,C 、D 错误;A 、B 正确.答案 AB12.(2011·天津卷,9)某同学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玻璃砖的位置如图4-2、3-19中实线所示,使大头针P 1、P 2与圆心O 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O 缓慢转动,同时在玻璃砖的直径边一侧观察P 1、P 2的像,且P 2的像挡住P 1的像.如此观察,当玻璃砖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上述现象恰好消失.此时只须测量出________,即可计算玻璃砖的折射率.请用你的测量量表示出 折射率n =________.解析 光线指向圆心入射时不改变传播方向,恰好观察不到P 1、P 2的像时发生全反射,测出玻璃砖直径边绕O 点转过的角度θ,此时入射角θ即为全反射临界角,由sin θ=1n 得n =1sin θ. 答案 玻璃砖直经边绕O 点转过的角度θ1sin θ13.(1)一足够大的水池内盛有某种透明液体,液体的深度为H ,在水池的底部放一点光源S ,其中一条光线以30°入射角射到液体与空气的界面上,图4-2、3-18图4-2、3-19它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5°,如图4-2、3-20所示.求: (1)①液体的折射率; ②液体表面亮斑的面积.(2)光是一种电磁波,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 波长会________(填写“变长”,“变短”、“不变”),如果光的频率为6.7×1014Hz ,空气中光速约为3.0×108m/s ,则在空气中的波长为________ m.解析 (1)①由图知入射角i =30°,折射角r =45°,n =sin r sin i =2=1.414.②若发生全反射,入射角C 应满足sin C =1n,C =45°亮斑半径R =H tan C =H ,亮斑面积S =πH 2. (2)变长 由c =λf 得λ=c f =3×1086.7×1014 m =4.5×10-7m.答案 (1)①1.414 ②πH 2(2)变长 4.5×10-7图4-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