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用题综合训练
- 格式:pdf
- 大小:613.53 KB
- 文档页数:12
语用专题训练1-------成语填空语用专题训练1--成语填空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尕秀美景果然①。
蓝天下,绵延无尽的广袤绿野甚是养眼,更有一颗颗黑珍珠点缀其间——那是黑牦牛在悠然享受着“日光浴”。
宽敞的柏油路穿村而过,独具风情的藏家民居鳞次栉比,房前屋后的格桑花迎风盛开。
旧貌换新颜,②的尕秀村获评国家4A级景区,旅游业发展③。
帐篷城建起来了,藏家乐开起来了,牧民们在家门口当上了民宿老板。
贡保甲很快意识到,在家乡创业的机会来了——但不是火热的民宿,而是“寻常”的牦牛。
“通过奶制品的加工和销售,延长牦牛产业链,增加兄弟姐妹们的收入!”贡保甲④。
经过半年筹备,2022年9月,合作社正式投入运营,收购周边23户牧民的牦牛奶,经过巴氏杀菌后配送给客户。
贡保甲自己设计了“藏家尕秀”品牌,提出了“不加一滴水、只送当日奶”的产品理念,在短视频App等平台宣传、推广,推出微信小程序方便消费者下单。
经过合作社的标准化加工、品牌化销售,牛奶的售价从一斤5元左右提高到一斤9元左右,酥油的售价从一斤32元左右提高到一斤45元左右,牧民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利润——小小合作社,让贡保甲心心念念的价值增值终于成了现实。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了“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
儒家则以人文主义为价值取向,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等相应的内容。
如此,儒道两种相反的价值取向,互补互促,①,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
语用专题训练-------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伊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很多人废寝忘食地追电视剧《狂飙》。
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部剧的收视率和口碑一路狂飙。
该剧采用正叙与倒叙交叉的手法,表现时代发展变迁下的社会图景。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与政法系统进步,黑恶势力在人情社会中崛起,在法治社会中覆灭,最终被一网打尽。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着社会的摔打,经历了良心的拷问。
创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抽丝剥茧地讲述黑恶势力不断攀附权贵,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一代代警察前仆后继,与黑恶势力搏击到底的经历,彰显出国家清除黑恶势力的决心,更昭示着弊绝风清的治国盛景已然到来,彰显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众多实力派演员的演绎,赋予了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他们身上都带着各自的社会身份特点与个人生活痕迹,无论是发型着装还是行为动作,都极其自然、贴合,同时又具有代表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剧作营造了丰厚的、多层次的戏剧场景,提高了观众的代入感。
1.请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了!国家版本馆以“一总三分”的格局。
充分展现了大国形象和新时代的风采,俯瞰京华的中央总馆,北望渭川的西安分馆,放怀江南的杭州分馆,臂挽流溪的广州分馆,向普罗大众讲述文明的故事。
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展品,让人叹为观止。
有记载“版”字的商代版方鼎,有铭刻着“中国”的何尊,有苏轼行草楷书法的宋拓本《西楼苏帖》,还有刻着《长恨歌》的清代象牙扇骨,等等。
历朝历代的瑰宝荟萃一堂,彰显了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除了展示外,版本馆还具有保藏功能。
保藏区里收藏了数千年间各种类型的版本,如陶石、碧骨、金属、竹木、纸张、数字媒体等。
版本上所承载的信息反映出了丰富多元的社会风貌。
可见,建立专门的国家版本馆,征集、收藏各类图书典籍和具有文化与时代印记的资料、器物等,必能进一步彰显国家形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语言运用题综合训练(96分)1.请用一句话概括出“围龙屋”的特点。
(24个字内)(6分)围龙屋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
现在的福建、广东一带的围龙屋,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历史。
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
历史上,客家本是中原汉人,他们南迁至闽粤赣边区山区后,为防止土著和盗匪的打劫及猛兽的袭击,他们建造的土楼、围屋,皆防范严密,甚为安全。
围龙屋里面的每一个房间,厅堂,天井,都以走廊,巷道,楼梯相通,住户生活方便。
然而,它们对外则是全封闭的。
土楼一般只开一个正门一个后门,或一个正门两个侧门,围屋,围龙屋的各横屋,半环形围屋,皆设有门楼。
答:【答案】.【答案示例:(客家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具有安全性、合族聚居性、封闭性、坚固性等特点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富有中原特色、安全性、合族聚居性、封闭性、坚固性、典型客家民居”每点1分句子不连贯酌扣1分)】【解析】略2.将下面这条简讯改为“一句话消息”。
(30个字内)入夏以来,由于持续高温少雨,黑龙江全省旱情急剧发展,受灾面积不断扩大。
7月3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抗旱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号召全省上下要充分认识当前抗旱救灾工作的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动员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紧急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抗灾夺丰收。
进入6月份,特别是6月中旬以来,全省持续高温,降水异常偏少。
6月下旬虽有几次较大阵性降雨过程,局部旱情得到缓解。
但由于进入7月份以来持续高温,降水异常偏少,东部三江平原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夏伏连旱,旱情快速发展,形势异常严峻,全省受旱面积急剧扩大,旱灾程度不断加重。
旱情发展之快、伏旱面积之大均为历史罕见。
针对严峻的旱情,会议指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要提高认识,紧急动员,立即将省委、省政府的抗旱精神传达贯彻到基层抗旱第一线;要克服靠天等雨的侥幸心理和畏难情绪,坚定抗灾夺丰收的信心。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组合训练题型归纳一、否定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一座完善的建筑,必须具有三个要素:适用、坚固、美观。
建筑本身常常是时代环境的写照。
建筑里会反映各时代的智识、技能、思想、制度、习惯,①。
因此,适用是指建筑要适合于当时当地人民生活习惯、气候环境。
天然材料种类很多,但不一定都被人选用,被选用的材料,更不一定是最坚固、最易驾驭的。
石料本身比木料坚固,然在中国用木达到了高度的圆满,②,且建筑上的各种问题常不能独用石料解决,即有用石料处亦常发生弊病,反比木质的部分容易损毁。
建筑上的美,浅而易见的,当然是轮廓、色彩、材质等,③,如长与短之比,平面上各大小部分之比较分配,立体上各体积各部分之轻重均等,正所谓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
建筑主要是为解决生活上各种实际问题而结构出来的物体,所以无论美的精神多缥缈,建筑上的美都不能脱离合理的结构而独立。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③21.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
二、双音节词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以往判断一件纺织品是不是丝绸,①。
先是形貌,将织物置于显微镜下,就能明显地看出其特征;其次是结构,②,而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各不相同,运用光谱分析,可以明确其是否是丝绸;最后是成分,丝绸是由十八种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③,也可以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
而三星堆遗址中的丝绸呈现泥化、矿化和灰化的状态,已经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纺织品范畴,上述常规方法难以奏效。
此时,丝绸微痕检测技术进入大众视野。
遗址中的丝绸残留物也许非常微弱,但即便抗原(丝绸的分子标识物丝素蛋白)浓度很低,抗体(丝素蛋白抗体)也能在复杂环境中突破重重障碍,找到抗原并与之结合。
检测时不需要大型设备,测试结果立等可取。
与大型仪器动辄几百块甚至上千块的样品测试单价相比,这种方法的测试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推广。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3年新高考1卷)(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忘记重要信息而懊恼,幻想着要是能过目不忘该多好啊!其实,我们更应该庆幸 A ,因为遗忘可以降低记忆带来的认知负荷,使认知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
而超强记忆力往往是以牺牲抽象、泛化能力为代价的。
从下面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有一位记者,①拥有人们只能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
②他虽然能轻松地记住一长串数字,③却发现不了其中的规律;④他脑海里充满各种孤立的事实,⑤却不能归纳出一些模式将它们组织起来。
⑥这促使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⑦甚至复杂一点的句子。
⑧记忆大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⑨虽然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⑩听课的时候也很难集中注意力。
也许正是牺牲了一部分记忆,我们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网络时代,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B ,毕竟互联网随时可以帮我们查阅。
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
通过一些训练提升记忆力,也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
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
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
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2022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2022新题型)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训练(三)第一组(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叶片的“吐水现象”很常见,在清晨的草地上,常常可以看到叶片的边缘上悬挂着一颗颗晶莹的水珠。
( )为什么植物会吐水呢?天气很热的时候,空气如果很湿润,植物发达的根仍然在大量吸水,到了夜晚气温下降的时候,叶片上的气孔关闭了,水分就不能从叶片上的小孔里蒸发出去了。
这样一来,植物“喝”进来的水越聚越多,超过了它的需要。
于是,过多的水分就从叶尖或叶子的边缘分泌出去,形成水珠,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吐水现象”。
农民常常把庄稼的吐水量,衡量庄稼是壮苗或弱苗的标准。
为什么吐水量大就是壮苗,反之就是弱苗呢?原来,根系越发达,吸水量就越大,只有根系发达,植物才能茁壮成长。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这是叶子“吐”出来的水,而不是露水。
B.水珠是叶子“吐”出来的水,不是露水。
C.水珠不是露水,而是叶子“吐”出来的水。
D.这不是露水,而是叶子“吐”出来的水。
2.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B.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C.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D.无事不登三宝殿。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
__①__ ,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
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
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语用专题训练------语病修改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中医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
②中医治疗针对寒和湿,注重调节机体平衡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对抗“疫戾”之气。
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针对确诊患者推出了中医治疗通用方“清肺排毒汤”。
④“清肺排毒汤”可以改善患者发热、乏力、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⑤使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⑥从而阻断病情,⑦大大降低了重症转化率、病亡率。
2.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日前发布的2020年年度收视合分析,②在央视综合频道2020年12月27日起开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跨过鸭绿江》,③仅凭前7集,就以2.086%的收视率成为2020年下半年黄金档电视剧收视冠军。
④2021年该剧继续高歌猛进,⑤据CSM 全国网数据显示,⑥截至目前,⑦《跨过鸭绿江》平均收视份额约5.29%,⑧豆瓣评分高达8.8分之巨。
⑨这部剧也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⑩抗美援朝老战士后代和众多业内外人士都对该剧给予了高度评价。
3.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须从制度上遏制餐饮浪费现象不再出现,并将其纳入法治轨道来治理。
②具体而言,是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作用;③二是要针对餐饮浪费行为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④三是要加强对餐饮经营者的法律监管,禁止其设置最低消费额,⑤建立节俭消费提示,营造良好的餐饮消费环境;⑥四是要加强餐饮行业规范,⑦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相应的餐饮企业管理、餐饮消费、餐厨垃圾处理等标准。
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不久前,中国广告协会实施并发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
②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网络直播营销业态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语用综合题专练A.“民以食为天”,指的不仅是百姓对食物的盲目热情,更是传统农耕社会生存压力的写照。
B.“民以食为天”,指的不仅是百姓对食物的盲目热情,而且是传统农耕社会生存压力的写照。
C.“民以食为天”,指的不是百姓对食物的盲目热情,更是传统农耕社会生存压力的写照。
D.“民以食为天”,指的不是百姓对食物的盲目热情,而是传统农耕社会生存压力的写照。
18.将文中画横线句改写成“中华美食美好、华丽、精致、坚韧、顽强、隐忍,中国美食文化古老悠远、厚积新成”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1.①无论是唐还是宋②幸存传世者凤毛麟角③巾帼英雄没有缺席2.“主旋律”原指多声部演唱或演奏的音乐中,一个声部所唱或所奏的主要曲调,其他声部只起润色、丰富、烘托、补充的作用(或者指一部音乐作品或乐章的旋律主题),文中用来形容弘扬爱国主义、人文精神成为当时宋词创作的核心主题,既通俗易懂,又形象贴切,达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3.词到南宋,日臻成熟,洗尽了铅华,拓宽了视野,更加自由而多侧面地观照社会人生。
4.迫在眉睫功不可没情有独钟5.“保驾护航”运用了比拟,点“竹”成金化用了“点石成金”,“有形之手”运用了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工业制造、科技创新、市场政策在环保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6.这种价值包含促进动能转换、技术更迭、消费升级的智慧,具有助推乡村振兴、打造美丽乡村的情怀,体现推动全球实现更加绿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担当。
7.A落地生根B喜闻乐见C娓娓道来8.广东依托全省几万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①语序不当,“几万个”应置于“全省”之后;②结构混乱,“受到广泛好评”应另起一句,或者把“推出了”改为“推出的”。
9.①“接地气”突出了宣讲语言贴近实标,通俗易懂的特点,使广大干部群众易于消化接受。
②“带露珠”突出了宣讲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能使广大干部群众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
语用专题训练------长句短句互换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博物馆文创开发呈现井喷态势,新模式、新玩法层出不穷。
相比于高高在上的、不可触碰的文物,博物馆文创更能俯下身段与公众主动对话。
“文是根本,创是生命。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出圈”的博物馆文创品,大都建立在对文化内涵的准确把握与创意的考究打磨上。
在保留文物原型自身特点的同时,对铜奔马昂首嘶鸣的形象做了卡通化处理的“马踏飞燕”设计团队的大胆创意拉近了文物与大众的距离。
挖掘产品背后的文化价值,结合当下社会语境,以独具匠心的思想表达带给人们情感共鸣,是成功的文创产品普遍具有的特点。
当然,文创产品只有实现销售,才能在根本上实现其价值。
国内的博物馆商店,有的人流攒动,观众购买踊跃;有的则是门庭冷落,商品无人问津。
之所以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是因为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博物馆文创产品作为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发展前景广阔。
1.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良好的视力,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0.2%。
2020年以来,学生居家上网课的时间和频次增多,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上升到52.7%,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日益呈现高发、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
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迫在眉睫。
保护好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必须破除认识误区。
据相关研究,若是用眼过度等原因导致的假性近视,及时去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并通过科学的方法介入,视力是有可能恢复的!如果真性近视已经发生,则需要通过配戴眼镜,手术等方式进行矫正,但这只能起到延缓、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作用,无法达到彻底恢复或治愈的效果。
现实中,一些机构和商家瞄准家长们的焦虑心理,推出号称恢复视力、治愈近视的产品和服务,严重误导儿童青少年及家长。
【2022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2022新题型)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训练(二)第一组(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
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
“__①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__②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__③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__④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填上恰当的诗句,符合原文意境的一项是()(3分)A.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B.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C.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D.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②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