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实验大体标本图片和描述
- 格式:doc
- 大小:17.52 MB
- 文档页数:21
照片名称:肾干酪样坏死照片描述:肾实质破坏,坏死灶呈灰黄色,质地松脆,干燥,似豆腐渣或奶酪样。
钙化处白色、坚实似石灰照片名称:肾干酪样坏死(背面)照片名称:心肌肥大照片描述:高血压行心脏病,左心室心肌肥厚,质地坚实,乳头肌、肉柱变粗变圆,心腔可无明显扩张(向心性肥大)照片名称:慢性胆囊炎照片描述:可见其体积明显增大,表面失去正常光泽,切面观胆囊壁明显增厚,呈灰白色,质地坚实。
胆囊粘膜皱襞平坦。
标本胆囊腔可见胆结石照片名称:DSCN4458照片名称:DSCN4459照片名称:脂肪肝照片描述:肝体积略增大,包膜紧张光滑,边缘变钝,切面外翻,浅黄色,质地柔软。
有油腻感照片名称:肺出血性梗死照片描述:肺叶切面标本。
见肺组织周边部分有暗红色、质地坚实、边缘整齐、境界清楚的出血性病灶,尖端朝向器官中心,底部靠近脏器外表的形态照片名称:心肌肥大照片名称:脾包膜玻璃样变伴脾充血性肿大照片描述:脾包膜不规则增厚,灰白色,坚实干燥,致密,边界清楚,周围见红色充血出血带。
表面可见到灰白色更死区,稍隆起。
陈旧性梗死区已经机化。
,形成瘢痕凹陷。
照片名称:脾充血性肿大照片名称:足干性坏疽照片描述:足前半部坏死,范围较大,其体积缩小,干燥皱缩呈黑色,似木炭,有的足趾以脱落,坏疽区域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照片名称:慢性肺淤血照片描述:标本为一侧肺切面,肺脏体积缩小,呈棕褐色,肺膜皱缩且失去正常光泽,边缘锐利。
切面的质地变得较为坚实,灰红色酥松海绵状正常外观消失。
在灰褐色的致密组织中可见大小不等的棕褐色半点呈不规则散在分布。
靠近肺门的淋巴结与支气管周围尤为明显照片名称:慢性肺淤血照片名称:肝多发性脓肿照片描述:在肝的切面可见许多大小不一、散在分布的黄白色小脓肿。
脓肿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有的标本脓液已经流失,有的标本因固定液的作用脓液浓缩。
有些小脓肿相互融合形成较大的脓肿。
照片名称:肝多发性脓肿(背面观)照片名称:脂肪肝照片描述:肝冠状切标本、外观肝体积明显缩小、变形,被膜皱缩,边缘锐利,重量减轻,质地柔软,甚至可折叠,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照片名称:咽喉及气管白喉照片描述:标本为儿童的舌、咽、气管,支气管和肺。
病理学实验⼤体标本图⽚和描述左⼼室肥⼤(⼼肌肥⼤)⼼脏体积增⼤,室壁厚达2.0厘⽶⼼肌萎缩⼼脏体积缩⼩,左⼼室壁变薄,冠状动脉主⼲及其分⽀呈蛇形弯曲肾盂积⽔肾外形体积增⼤,切⾯肾盂及肾盏均扩⼤成囊状,可见⼀褐⾊结⽯脂肪肝肝体积增⼤,包膜紧,边缘钝圆。
表⾯及切⾯均呈⼟黄⾊,质软。
肝混浊肿胀切⾯边缘略有外翻,孔隙部位略显塌陷肺胸膜玻璃样变胸膜部分明显增厚、⾊灰⽩,质韧,似半透明感肋⾻上胸膜玻璃样变肋⾻上胸膜增厚,灰⽩⾊,质韧脾梗死切⾯可见有不规则坏死灶,表⾯上可见灰⽩⾊病灶⾜⼲性坏疽⾜前1/3呈⿊褐⾊,⼲燥,体积略⼩,与正常组织间有较明显的分界线肺结核及空洞形成近肺尖部见⼀1.5X2厘⽶坏死灶槟榔肝切⾯上见红黄相间的斑纹,状似中药槟榔慢性脾淤⾎脾脏体积明显增⼤,重量增加,包膜紧脑出⾎囊及侧脑室区域,有约6X5厘⽶的,形状不规则的⿊褐⾊病灶下肢⼩静脉⾎栓形成静脉管腔有暗红⾊条状固体物质填充肺动脉⾎栓栓塞肺动脉可见有暗红⾊块状物填塞于其中肾癌及肺动脉癌栓栓塞右肾明显增⼤,下极有⼀较⼤、灰⽩⾊、类圆形肿块。
肺动脉左分⽀有⼀灰⽩⾊栓⼦蛔⾍栓塞顺右⼼室上端切⼝可见⼀条蛔⾍正由右⼼室钻⼊肺动脉肠出⾎性梗死(肠扭转)肠袢呈灰褐⾊、⽆光泽、⼲燥、质脆急性重型肝炎体积明显缩⼩,包膜皱缩,边缘锐薄,左叶尤为显著绒⽑⼼表⾯有⼤量纤维素渗出,细索状,似绒⽑纤维素性结肠炎(痢疾)整个粘膜⾯因有纤维素蛋⽩假膜附着,呈糠⽪样外观⼤叶性肺炎肺的上叶体积增⼤,⾊灰⽩,实变细菌性肝脓肿切⾯见有若⼲个⼤⼩不⼀的空腔肺多发性⼩脓肿肺表⾯可见散在分布的境界较清楚的约⽶粒⼤⼩的病灶,呈暗红⾊化脓性脑膜炎体积⼤的为异常脑,脑沟、脑回不明显化脓性阑尾炎阑尾肿⼤变粗,浆膜⾎管扩充⾎,表⾯被覆⼀层脓性渗出物⽽显得粗糙坏疽性阑尾炎浆膜⾯覆盖⼤量脓性渗出物。
阑尾的⼀段显著变粗,部分已坏疽呈⿊灰⾊慢性胆囊炎胆囊体积增⼤,胆囊壁明显增厚,有蛔⾍体脂肪瘤分叶状,⾊黄,质软乳腺癌切⾯见形状不规则结节状肿块。
心的大体对比心肌肥大:心脏体积明显大于正常心脏,重量增加,各房室均扩大,尤以左心室为甚。
切面可见左心室扩张,心室壁明显增厚,乳头肌、肉柱肥大变粗。
心肌萎缩:心肌体积变小,心外膜微皱略增厚,表面冠状动脉弯曲呈蛇行状。
切面可见左心室壁变薄,心肌呈棕褐色。
肺心病:心脏体积明显增大,心尖钝圆。
标本主要显示右心,切面见右心室和右心房扩张,右心室壁明显增厚,肺动脉瓣下2cm处心肌壁厚度超过5mm(正常3—4mm),肺动脉圆锥膨隆,肉柱和乳头肌变粗。
左心腔、心瓣膜及心外膜未见明显病变。
肝的大体对比肝细胞水肿:肝脏体积增大,被膜紧张。
边缘变钝。
切面不平,肝实质明显隆起,固有管道结构相对凹陷回缩,颜色灰白、浑浊,失去正常光泽犹如沸水烫过状。
肝脂肪变性:肝脏体积增大,被膜紧张,表面光滑,边缘较钝。
表面、切面呈浅黄色。
切面稍隆,有油腻感,边缘略外翻。
新鲜标本刀切时有油珠。
慢性肝淤血(槟榔肝):肝脏体积增大,表面光滑,包膜紧张,边缘较钝。
包膜下肝组织呈红黄色斑纹状。
切面见肝组织呈深褐色与灰黄色相间的斑纹,状似槟榔的切面,故称槟榔肝。
门脉性肝硬化:肝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凹凸不平,可见突出表面大小较一致的颗粒(最大者直径不超过1cm),切面亦可见多数散在圆形,椭圆形,大小相似的黄色小结节,结节之间可见增生的结缔组织包绕。
坏死后性肝硬化:肝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变形、表面凹凸不平,可见多数大小不一的结节。
直径躲在0.5—1.5cm之间,切面亦可见大小不一结节,结节间纤维间隔较宽,宽窄不一,呈灰白色。
血吸虫性肝硬化:肝脏体积小,质地硬,表面不平,有凹陷的浅沟纹分割成大小不等稍隆起区。
切面见增生的结缔组织沿门静脉分支呈树枝状分布,称为干线型肝硬化。
另可见一脓肿,约8X10cm大小,脓肿壁粗糙呈破絮状。
肝脓肿:肝脏切面有三个空腔,其中两个脓液已流失,另一个内有蛔虫,腔内壁有脓肿膜形成。
脓肿中心可见黑白色脓性坏死物,脓肿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脓肿壁,呈灰白色。
第一张:亚急性黄色肝萎缩
第二张: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
第三张:小结节性肝硬化
第四张:槟榔肝
第五张:肝浊肿
第六张:肝海绵状血管瘤
第七张:急性黄色肝萎缩
第八张:大叶性肺炎左肺上叶实变
第九张:慢性支气管扩张症及肺气肿
第十张:支气管肺炎
第十一张:多发性肺脓肿
第十二张: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第十三张:膀胱移行上皮乳头状癌
第十四张:颗粒性固缩肾(大家注意哦,颗粒性固缩肾有两个标本哦)
第十五张:慢性肾盂肾炎
第十六张:肾积水所致肾压迫性萎缩
第十七张:肾结核伴空洞形成
第十八张:心肌褐色萎缩
第十九张:主动脉粥样硬化伴心脏离心性肥大
第二十张:主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十一张:二尖瓣关闭不全引起球形心
第二十二张:直肠癌(溃疡型)
第二十三张:肠套叠所致肠出血性梗死
第二十四张:食管癌(溃疡型)
第二十五张: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
第二十六张:卵巢Krukenberg瘤
第二十七张:卵巢良性畸胎瘤
第二十八张:葡萄胎
第二十九张:溃疡型胃癌
第三十张:胃溃疡
第三十一张:股骨下端骨肉瘤
第三十二张:胫骨上端骨肉瘤
第三十三张:慢性淤血性脾肿大
第三十四张:脾贫血性梗死
第三十五张: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
第三十六张:脂肪瘤
第三十七张:恶性黑色素瘤
第三十八张:恶性黑色素脑转移
第三十九张:化脓性脑膜炎(流脑)
第四十张:巨块型肝癌。
实验一大体标本及显微镜标本的观察方法及步骤病理解剖学每一次课堂讲授之后,均配合一次实习。
每次实习的内容基本与讲课内容相同。
而整个病理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实习的内容,主要是观察从病理尸体解剖及活检中取得的大体标本及显微镜标本。
此外还有尸体解剖及一部份动物实验。
因此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观察大体标本及显微镜标本的方法,才能求得很好的实习效果。
1、大体标本的观察方法及步骤:1 先观察标本是那一种脏器,脏器的那一部分(如肺的上叶);有时标本是从活的病人身体病变部分手术切取的,这种标本常不易见到完整的正常脏器,此时就要查明标本是取自那一种脏器或那一部分组织。
2 观察标本脏器的体积(大小)及重量:实质性脏器(如肝、肾、脾)应注意是否肿大或缩小;有腔脏器(如心、胃、肠)应注意其内腔是否扩大或变窄?腔壁变薄或增厚?腔中有何内容物?3 观察器官的形状:注意有否变形(如肝硬化时,肝变为结节状)。
4 观察脏器的表面及切面:观察脏器的表面及切面的下列各种变化:①颜色(暗红或苍白,淡黄或棕黄,灰色或黑色等,但应注意标本是天然颜色抑或福尔马林液固定)。
②光滑度(平滑或粗糙)③湿润度(湿润或干燥)④透明度(正常脏器包膜“浆膜”菲薄而半透亮)⑤光泽度⑥硬度(硬、软、韧、或脆等)5 病灶(即脏器中病变部分)的观察:①分布及位置:在脏器的那一部分?弥漫或局部?②数目:弥散性或局灶性?单个或多个?③大小:体积=“长×宽×高”,并以厘米为单位。
但为明了起见,也常用实物之大小形容之。
如粟粒大,芝麻大,绿豆大,黄豆大,花生米大,鸡蛋大,拳头大,儿头大等。
④形状:乳头状、菜花状、息肉状、蕈状、结节状、囊状等。
⑤颜色:红色表示病灶内含血液,黄色表示含有脂肪或类脂,绿色或黄绿色表示含有胆汁等。
⑥和周围组织关系:界线明显或模糊,有否压迫或破坏周围组织等。
6 诊断:根据观察到的病理变化,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找出诊断依据,作出大体标本之诊断。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肺气肿的病理变化,掌握肺气肿的病理诊断要点,提高病理诊断能力。
二、实验材料1. 肺气肿患者的肺组织标本;2. 显微镜;3. 常规病理制片材料;4. 相关病理学图谱。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肺气肿患者肺组织的大体形态;2. 制作肺气肿患者肺组织的石蜡切片;3. 在显微镜下观察肺气肿患者肺组织的病理变化;4. 结合病理学图谱,对肺气肿患者的病理变化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1. 大体形态观察肺气肿患者肺组织体积显著增大,表面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大泡,边缘钝圆,色泽灰白。
肺组织柔软而弹性差,触之捻发音增强。
2. 显微镜观察(1)肺泡扩张:肺泡明显扩大,间隔变窄、断裂,扩张的肺泡融合成较大的囊腔。
(2)肺毛细血管床减少:肺泡壁毛细血管明显减少,肺小动脉内膜呈纤维性增厚。
(3)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炎症: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可见慢性炎症,包括炎症细胞浸润、上皮细胞损伤等。
(4)肺泡壁弹性减退:肺泡壁变薄,肺泡间隔变窄或断裂,肺泡孔扩大。
(5)肺组织供血减少: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肺组织供血减少,导致营养障碍。
3. 病理学图谱对照根据病理学图谱,本实验观察到的肺气肿病理变化与肺气肿的病理特点相符。
五、讨论与分析1. 肺气肿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肺泡的过度膨胀和破坏,导致肺功能受损。
2. 肺泡扩张、间隔变窄、断裂,肺泡融合成囊腔是肺气肿的主要病理特征。
3. 肺毛细血管床减少、肺组织供血减少是肺气肿的并发症之一。
4. 慢性支气管炎症、肺泡壁弹性减退、肺组织供血减少等病理变化是肺气肿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5. 本实验观察到的肺气肿病理变化与临床诊断相符,为临床诊断肺气肿提供了病理学依据。
六、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肺气肿的病理变化,提高了病理诊断能力。
肺气肿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其病理特点主要包括肺泡扩张、间隔变窄、断裂,肺毛细血管床减少,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炎症等。
在临床诊断中,结合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提高肺气肿的诊断准确性。
左心室肥大(心肌肥大)
心脏体积增大,室壁厚达2.0厘米
心肌萎缩
心脏体积缩小,左心室壁变薄,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呈蛇形弯曲
肾盂积水
肾外形体积增大,切面肾盂及肾盏均扩大成囊状,可见一褐色结石
脂肪肝
肝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边缘钝圆。
表面及切面均呈土黄色,质软。
肝混浊肿胀
切面边缘略有外翻,孔隙部位略显塌陷
肺胸膜玻璃样变
胸膜部分明显增厚、色灰白,质韧,似半透明感
肋骨上胸膜玻璃样变
肋骨上胸膜增厚,灰白色,质韧
脾梗死
切面可见有不规则坏死灶,表面上可见灰白色病灶
足干性坏疽
足前1/3呈黑褐色,干燥,体积略小,与正常组织间有较明显的分界线
肺结核及空洞形成
近肺尖部见一1.5X2厘米坏死灶
槟榔肝
切面上见红黄相间的斑纹,状似中药槟榔
慢性脾淤血
脾脏体积明显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
脑出血
内囊及侧脑室区域,有约6X5厘米的,形状不规则的黑褐色病灶
下肢小静脉内血栓形成
静脉管腔内有暗红色条状固体物质填充
肺动脉血栓栓塞
肺动脉内可见有暗红色块状物填塞于其中
肾癌及肺动脉癌栓栓塞
右肾明显增大,下极有一较大、灰白色、类圆形肿块。
肺动脉左分支内有一灰白色栓子
蛔虫栓塞
顺右心室上端切口可见一条蛔虫正由右心室钻入肺动脉
肠出血性梗死(肠扭转)
肠袢呈灰褐色、无光泽、干燥、质脆
急性重型肝炎
体积明显缩小,包膜皱缩,边缘锐薄,左叶尤为显著
绒毛心
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渗出,细索状,似绒毛
纤维素性结肠炎(痢疾)
整个粘膜面因有纤维素蛋白假膜附着,呈糠皮样外观
大叶性肺炎
肺的上叶体积增大,色灰白,实变
细菌性肝脓肿
切面见有若干个大小不一的空腔
肺多发性小脓肿
肺表面可见散在分布的境界较清楚的约米粒大小的病灶,呈暗红色
化脓性脑膜炎
体积大的为异常脑,脑沟、脑回不明显
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肿大变粗,浆膜血管扩张充血,表面被覆一层脓性渗出物而显得粗糙
坏疽性阑尾炎
浆膜面覆盖大量脓性渗出物。
阑尾的一段显著变粗,部分已坏疽呈黑灰色
慢性胆囊炎
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明显增厚,内有蛔虫体
脂肪瘤
分叶状,色黄,质软
乳腺癌
切面见形状不规则结节状肿块。
肿瘤灰白色,质坚实,边缘不整齐并向脂肪组织内呈树枝状浸润
皮肤乳头状瘤
扁圆球形并有蒂与之相连接,表面凹凸不平,似松塔状
皮肤癌
表面凹凸不平,灰白色,伴育出血,坏死,呈菜花状
肺转移癌
切面边缘处可见多个散在的大小不一的灰白色圆形、椭圆形结节,界限清晰
胃癌伴淋巴结转移
胃小弯侧见有溃疡,胃大小弯出均见有肿大的淋巴结
甲状腺腺瘤
有完整的包膜,切面呈棕红色和灰白色相间
直肠癌
部分肠壁增厚,肠壁狭窄
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壁内及浆膜面见有数个大小不等的肿物,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肿瘤的切面呈编制状
纤维瘤
包膜完整,色灰白,质地坚硬。
切面可见纵横交错的纤维束呈编织状
纤维肉瘤
切面呈灰白色,质地细腻似鱼肉状
骨肉瘤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切面较细腻,色灰白,似鱼肉状
畸胎瘤
囊内充满淡黄色的皮脂及毛发
可见数个白色的牙齿和黑色的甲状腺组织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三个半月瓣均变厚、变短及变形,左心室腔明显扩张
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心脏体积明显增大,左室壁显著增厚,可见似鱼嘴样外观二尖瓣狭窄继发左房右室肥大扩张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主动脉瓣明显增厚,卷缩,上面可见大小不一多个息肉状疣赘物
主动脉粥样硬化
灰黄色粥糜样坏死物
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表面有凹凸不平之粥样硬化斑块,内侧壁呈半月状增厚,管腔变小
室壁瘤
左心室前壁明显扩张,壁变薄
支气管扩张
病变支气管呈囊状或圆柱状扩张,腔内充满灰白色半透明状内容物
肺气肿
切面上有蜂窝状区
肺心病
肥大的心尖由右心室构成,右心室壁明显增厚,腔亦明显扩张,均大于左心室
小叶性肺炎
肺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性散在分布的病灶,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
原发性肺癌
肺尖可见灰白色肿块
慢性胃溃疡
边缘整齐,溃疡底部较平坦,边缘粘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溃疡型胃癌
胃小弯有一3X4厘米的溃疡,形状不规则,呈喷火口状,周围皱襞已消失,底部粗糙不平
门脉性肝硬变
肝脏体积缩小,表面呈结节状,结节直径在0.2—0.8厘米之间。
纤维间隔厚薄比较均匀
坏死后性肝硬变
肝表面及切面结节大小不一,且较大,有的直径超过1厘米,纤维间隔较厚且厚膜不均匀
原发性肝癌
切面亦见有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有些中心或整个已破碎
急性肾小球肾炎
表面切面的颜色略红,故有“大红肾”之称,切面可见肾皮质增厚,皮髓分界明显
慢性肾小球肾炎
体积显著缩小,质量减轻,颜色苍白,表面见许多大小不一致的细颗粒,称“颗粒性固缩肾”,皮髓分界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