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沟通 第七讲
- 格式:ppt
- 大小:489.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七章非语言沟通第一节:身体语言第二节:面部表情第三节:空间第十章手势,眼神,空间和触摸通过本章学习,你将能够:·结合你管理沟通的经验,发掘身体语言的重要意义;·注意手的动作,它显示你及对方的内心世界;·发现眼神传情达意的秘密;·了解把握空间距离的分寸;·了解不同触摸方式泄露的秘密引言人们相互之间除了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沟通外,还运用其他的方式,如通过手势、眼神、空间、触摸等进行沟通。
在通俗文化中,这些非语言的沟通方式通常被归为一类,称为“身体语言”。
学术界把这种类型的沟通称为“身体沟通”或“非言语沟通”。
如果说人的语言是人的思想的物质外壳,那么,人体语言可以说是人的行为和情感的物质外壳。
人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一种广义的语言,按照美国物理学家、人类学家雇尔的看法:无声语言所显示的含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深刻得多,因为有声语言往往把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大部分,甚至是绝大部分隐藏起来。
弗洛伊德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要了解说话人的深层心理,即无意识领域,单凭语言是不可靠的,因为人类语言传达的意思大多属于理性层面。
经理性加工后表达出来的语言往往不能率直地表露一个人的真正意向,这就是所谓说出来的言语并不等于存在于心中的语言。
人的动作比理性更能表现人的“情感和欲望”。
当一个人说他爱你时,可能是发自内心的,也可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向你撒谎;一个人在奉承你时,心中很可能对你恨之入骨。
人体语言则不同。
人体语言大都发自内心深处,极难压抑和掩盖。
更何况,据学者统计,一个人每天平均用于讲后的时间只有 10—11 分钟,平均每句话又只占 2.5 秒。
而人们在面对面交谈时,其有声部分低于 35%,65%的信息沟通是无声的。
另据统计,一条信息传递的全部效果中,只有 7%是词语,38%是声音,而 55%的信息是无声的。
因而我们可以断言,与有声语言相比,身体语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