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八下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单元测试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八下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单元测试

八下第四单元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法律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在哪里限制自由。”这句话表明()

A.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B.法律确认和保护的自由可以随意行使

C.离开法律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D.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没有任何约束

2.下面对“珍视自由”认识错误的一项 ( )

A.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B.依法行使权利

C.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D.可以不受限制的为所欲为

3.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对其含义认识错误的是 ( )

A.平等是相对的平等 B.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C.平等是绝对的平等 D.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4.柏拉图说:“对一切人的不加区别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这启示我们()

A.要追求绝对平等

B.要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对不同情况要差别对待

5.下列做法能体现法律上平等的有()

①男女同工同酬②一次选举一人一票,所以不能受委托投票

③老人、残疾人等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

④《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未成年人、孕期的妇女等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②任何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③任何公民,只要违法犯罪,一律追究刑事责任

④任何公民,一律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德国有句谚语:“高贵的血和普通的血都是一样的颜色。”这句话说明 ( )

A.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

B.人与人的天赋没有差别,都是一样的

C.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没有不平等现象

D.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歧视现象

8.庄子说“物无贵贱,平等无私”,韩愈说“一视同仁”,这些名言警句都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做到()

A.平等相待 B.诚信做人 C.自强不息 D.宽容他人

9.《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中提出为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制定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就学政策,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升学考试政策。社会公平如此重要,是因为公平()

①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②使人们依法享有的权利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③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④使每个人的各种利益都得到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 近年来,我国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全面推开。实施上述举措是因为公正的社会制度()

A.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B.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获得同等的利益

C.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和谐的社会生活

11.“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这是因为( )

A.社会正义是我们追求的共同目标

B.正义制度受到所有的社会成员的认同

C.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组成了正义制度

D.有了正义的制度,才能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

12.国务院关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指出:“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维护公平的重要性在于 ( )

①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②教育发展需要绝对公平③公平体现着人们对权利的尊

重④公平能为个人发展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上述规定 ( )

A.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正气和匡扶正义

B.能够避免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发生

C.能够完全打消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

D.必将唤醒社会良知,彻底扭转社会风气

14. 唤醒“撤销监护权”法条的未成年人守护者张世峰,敢于对错案说“不”的检察官彭少勇,坚持9年跟踪报道、推动“呼格吉勒图案”再审的新华社记者汤计,行程6万公里、足迹遍布边疆的法律援助律师马兰……这些“年度法治人物”,用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启示我们 ( )

①每个人都要学法、守法、用法和护法②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③任何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④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从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

手,这样做()

①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②能够杜绝各种违背社会公平正义的现象③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④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下列事件中能体现公平的是( )

A.乙通过考试作弊拿到了奖学金

B.丁因哥哥抢劫被判刑而受到同学的歧视。

C.丙未参与微课比赛,却获得微课评比二等奖

D.甲努力学习,团结同学,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被评为该校“三好学生”

二、实践创新

17.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据此举办了一次探究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话自由】

甲:我国公民享有各种自由,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由,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乙:自由有度,我们不能触碰法律底线,要有必要的限制。

(1)你同意上述哪位同学的观点?为什么?

【谈平等】

(2)结合图片内容,利用所学知识请回答:

①上述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平等怎样的含义?

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践行平等?

18.某校八年级(1)班正在开展“崇尚法治精神,维护公平正义”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的第三个价值取向,是公正。公正,就是公平与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最大公约数之一,也是集结最广泛的社会力量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突破改革瓶颈的关键因素。

(1)为什么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4分)

(2)从个人的角度看,我们如何守护正义?(5分)

(3)从国家的角度看,如何守护正义?(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D

5.C

6.B

7.A

8.A

9.B 10.D 11.D 12.B 13.A 14.D 15.C 16.D

17(1)同意乙的观点。

①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④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不受非法干涉。

(2)答:

第一幅反映了平等的含义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第二幅反映了平等的含义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3)答:

①要反对特权;

②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④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中。

18.(1)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2分)

③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④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⑤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⑥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4分,回答任意四点即可)

(2)①需要勇气和智慧,一方面要敢于斗争,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②见义智为方法: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如及时拨打110报警、大声呼救、记住歹徒相貌和去向、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5分)

(3)司法维护正义。①司法机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②平等对待当事人③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