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势类型的级别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级别走势类型与对应均线关系
级别走势类型与均线关系:5分走势类型与20日均线关系,30分走势类型与200日均线关系。
道氏理论中的三种趋势与1F5F30F三大级别对应关系:三种趋势的市场平均寿命架构(结构,力度与时间)与1F5F30F级别走势类型关系。
道氏理论中的趋势线,1-2-3准则,2B准则,四天辅助准则,都可以用在缠论中的各个级别,以及与缠论中的各个级别的结构动能关系。
维克托.斯波朗迪的一段话引用过来告诫自己:
即使你较市场更了解经济的基本面状况,这没任何益处,除非该知识可以让你更精确判断价格趋势的变动。
即使你拥有胜算,你仍然需要掌握市场的心理脉动,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必须顺着市场主要看法驱动的技术趋势。
市场对未来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才是价格的驱动力量。
在我的交易生涯里,缺乏这种认知,对我造成的伤害最为严重。
为此就需要清晰知道我们市场内的主要投资者群体是哪些。
以及这部分主要投资者群体对市场主要看法。
站在这个视角去研究经济基
本面以及政策面和消息面,再结合缠论以及道氏等技术分析理论,才能更精准判断市场价格趋势变动。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标准定义是:某级别的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上涨走势或盘整中中枢)(下跌走势或盘整中中枢)(注:解读中枢的概念,关键是这几词:三个、连续、次级别、重叠。
“三个”:是指“前三个”连续的次级别走势类型,上涨中的中枢从回落的高点算起,下跌形成的中枢从回升的低点算起。
“连续”:这些次级别走势类型是相互连接的。
“次级别”:比如,日线级别的次级别是30或60分钟级别、30分钟的次级别是5分钟级别。
但要注意,“某级别的图”与“某级别的走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某级别的图”(例如日线图、30分钟图)就是通常所说的某周期的图,这里的“级别”相当于道氏理论的“周期”;而“某级别的走势”里的“级别”是缠论所特有的定义,是由中枢的级别所决定。
“重叠”:是这几个次级别走势类型的重叠区间。
注意,次级别的这三个走势类型都是完成的才构成该级别的走势中枢。
)“级别”往往是初学习缠论的人很容易忽视的问题,许多对缠论有怀疑的人,其实就是忘了或者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人,但这个问题却是最关键、最致命的问题。
为所谓没有级别,没有方向,大级别(年线、周线、日线) 就是大方向,小级别( 60F、30F、15F、5F) 就是局部.细节,是小的方向。
大级别走好向上时,小级别的波动就可以用震荡、洗筹来处理,此时必然的选择是持股为主,如果技术可以,就用小级别的买卖点来增加收益,降低成本,如果技术不行,就只能安心持股,否则用小级别的买卖点就有丢失筹码的风险,等待大级别卖点的到来卖掉之后,耐心持币,不小级别的波动而心动,等待大级别的买点到来,如此循环,没有另外。
“级别”是由资金量,性格,系统风险所决定,缠师认为级别如几何的公理,是无须定义的。
事实上,级别无处不在,级别的本质是规模大小,质量差异,100万与1万除了规模区分外,还在于介入的周期不同。
1万可能在1F级别上自由出入,而100万肯定要考虑至少日线“底分型”成立,趋势明朗才可以介入。
两种级别级别是缠论中很缠的问题之一,目力所及,石猴学长和西北人家学长各有佳作分析,本文先对两文作提要,再归纳自己的学习所得。
石猴《级别,谁的级别》/s/blog_4d93559e01000biw.html。
本文区分了两种走势级别:k线图级别和递推级别。
显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级别。
递推级别,就是按照中枢的定义,从最小系统开始,逐步构建起来。
k线图级别,K线走势图的分时级别,比如五分钟,三十分钟等等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对这个客观对象采用不同倍数的显微镜观察的结果。
本博点评:缠说,级别本质上与时间无关,级别是自生成的,级别不对时间做任何承诺。
这三句话,我可以很肯定的说,绝大多数学缠论的人是不理解的。
一说级别,就是一分钟,五分钟,三十分钟,日线,月线,等等,不一而足,仿佛离开了时间的尺度,就不能谈论级别,完全是矮子看戏,盲人摸象,永远不会有正解。
至于更难一点的,为什么说k线图级别只是显微镜的不同倍数显现,并非级别本身,更加不知所云。
这种被显微镜显微镜的人,缠的评论是:“脑子进水太多了!”要想学好缠论,第一步,先弄明白递推级别与k线图级别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回事,然后,在理论上可以进一步继续学习,否则,永远只是糨糊一团。
西北人家学长《不用致谦,我先前的理解也没有错》/s/blog_51fecdb70100btom.html。
本文讲述的是另外两种级别,或者说对同一走势类型两种不同的级别认定。
举例来说,三十分钟K线图上的一个走势类型,是三十分钟级别的,还是五分钟级别的?作者认为,对比本级别笔的级别判断不同,产生两种级别认定。
一,笔是次级别走势类型,则在该级别k线图上根据笔画出的中枢是该级别的,如在三十分钟K线图上根据笔画出来的中枢,就是三十分钟级别的中枢。
二,笔是次次级别的走势类型,则在该级别K线图上根据笔画出来的中枢就是次级别的,如在三十分钟K线图上根据笔画出来的中枢,就是五分钟级别的中枢。
缠也交替使用这两个级别概念,两者之间相差一级。
缠论趋势的级别
缠论趋势的级别有三个,分别是主级别、中级别和小级别。
1. 主级别:主级别是指长期趋势,通常为3个月以上。
在主级别中,价格走势明显,趋势延续时间较长,涨跌幅度较大。
该级别的趋势对交易者来说相对较为重要,因为主级别趋势的确认可以帮助他们预测未来几个月的价格走势。
2. 中级别:中级别是指中期趋势,通常为1个月至3个月。
中级别趋势相对于主级别趋势来说更加短期,并且可能会受到一些短期风险因素的影响。
中级别趋势的确认可以帮助交易者做出更加准确的短期决策。
3. 小级别:小级别是指短期趋势,通常为1个星期至1个月。
小级别趋势对于日内交易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会根据这些短期趋势制定交易计划。
这些短期趋势可能会受到市场的突发事件和其他短期因素的影响。
走势的分类(分笔分段必须走势完美)走势分解,两种方式,缠说的,1,按中枢来,2,按走势来按中枢来,就是扩展分析走势,按走势来,就是同级别分解,两种方法灵活运用,才是分析走势的王道。
2.趋势连接盘整的时候,其后有两个分类,1.中枢扩展 2.出三买卖点趋势下后连接的盘整形态,如果是中枢扩展,可以格式各样,只要9段重叠就可以了,新高新低重叠都是重叠。
3.日线一笔,那指标肯定是至少红绿一次的,红的顶部卖,绿的底部买才对,刚绿就买,一定级别出问题。
日线级别的下完,按照分类,至少知道,不是日线上,就是周线盘(更大级别的中枢结束前面走势)4.走势分析就是不断的分类,永远找到最正确的那个,自然走势就按你分析的走了,你只需要在临界点应对就可以,这是很多学缠的人不清楚的地方,机械化的画个图,然后等着走势按照图走,不可能的,市场怎么走都是对的,你只需要搞定当下面临的分类,然后在分类的临界点操作,就成了5.走势方向不明确前,别乱动,介入点,一定是走势明确的转折点,带量猛攻的那种,小转大就成功了,没量抽筋的,基本会回到中枢继续折腾的,结构结合指标,盘感就能应对,我交易窗口随时打开的,只要你敢攻击,我就多打两分钱,直接成交坐轿子。
6.线段趋势上后下午震荡出1F中枢,那么分类就三种,1,继续上攻出现3买点,构筑1F趋势第二中枢。
2,1F中枢震荡。
3,延伸扩展5F中枢。
就这三种走法,目前市场已经开始选择第三种,那么就按第三种应对。
明白结构,明白分类,然后在分类的临界点确认点操作,就可以了,这就是全部的操作方法。
7.走势分解,起始点不一定就是最高最低点的,小转大就是典型的例子,而且,任何走势只保证一个中枢,背驰段有没有也是不保障的这样,只要你熟练了,一个完成的走势立刻可以看出它的起始点和终结点的,不需要等什么高高低低,关键的问题是,当下你要立即判断出来那个地方就是转折点,走势类型链接里面,盘整可以链接下,那么中枢构筑完了,走势可以立刻终结,为什么要有背驰段。
一个日线上涨线段至少包括了哪些次级别的走势?大盘、个股什么的,先随它们去罢,一个秀场而已,,而我们,是猎手不是观众。
一路下来,我一直讲走在非技术型选手的上行通道中的稳赢(此不缀述),用各级别的日线和周线一眼梳理过去,倒也是尽收眼底地的相当简单。
但在操作中,尤其此次反弹中,会发现,已然错过了诸多强势反弹的个股的疯狂涨幅,怎样才能够有如走在上升通道的起始段一样怀有充足的赢利把握去捡拾这些底部起义的走强个股?这里就有一个技术上的切入点,日线上涨不论反弹还是强势上行,都存在着一个共性,,那就是走势必完美。
换言之,一个日线上涨,不论在上升通道中,还是起始于地板上,这个日线的上涨线段至少包括了哪些次级别的走势呢?分析清晰这个问题,,那么,短线而言,我们需要去把握的就思路十分明确了。
首先,从趋势的走势完美来推:“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
结论1:一个日线上涨趋势必然至少包括两个次级别的三十分中枢,以及离开中枢的次级别走势,形如a+A+b+B+c,其中A、B为三十分中枢“缠中说禅技术分析基本原理二”:任何级别任何完成的走势类型,必然包含一个以上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
结论2:结论1正确“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结论3:结论1正确“缠中说禅走势分解定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
结论4:结论1正确那么,日线上涨趋势应至少包括a+A+b+B+c,其中A、B为三十分中枢,a、b、c为三十分次次级别即一分级别甚至次一分级别的线段,因为离开中枢的线段级别必小于次中枢级别。
所以,这个日线上涨趋势至少包括三个一分级别或次一分级别的上行线段和两个三十分中枢,而一分级别和次一分级别的上涨线段或曰三十分中枢的次级别离开线段,在日线中必表现为上行即日线上涨线段的一部分,,那么三十分中枢在日线中的表现就是主要的波动所在了。
笔段走势中枢级别关系以下编辑内容来源于网络:一、笔段走势关系:5F笔=1F线段;30F笔=5F段=1F走势日笔=30F段=5F走势,(一般在9笔的范围之内,最多13笔,最少3笔,都是奇数笔。
)周笔=日段=30F走势。
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新的级别分类标准,5F笔,30(60)F笔,日线笔,周、月线笔,四个依次递进的级别,每个级别之间的数学关系,是3、5、7、9、11、13这6种。
二、笔段中枢:中枢是由3段次级别的走势的重合构成,3笔重合构成低一级别的5F中枢,而不是本级别。
5F中枢最少由3个1F的走势类型构成,这样,笔、段、走势、中枢就结合在一起。
30F连续有重合的3笔构成5F中枢,段可以用笔中枢判断结束与开始的原因。
三、段中枢:1F段=至少3个有重叠部分的1分笔构成。
5F中枢=至少三个一分钟的有重叠的段构成。
30F中枢:【1】有9段有重叠的1分钟线段构成。
【2】由2个5分钟的走势连接而成,且2个中枢有重叠。
日中枢:【1】有9段有重叠的5分钟线段构成【2】由2个30分钟的走势连接而成,且2个30分钟中枢有重叠。
周中枢:【1】有9段有重叠的30分钟线段构成【2】由2个日线的走势连接而成,且2个日线中枢有重叠。
例:一个日线笔,最少包括3个30(60)分钟笔,最多包括13个30(60)分钟笔,一个下跌日线笔,运行到了13个30(60)分笔时,不管背不背,买。
这四个级别可以进行四级别联立,这样就形成了大笔套小笔,小笔套小小笔的立体操作模式。
为了省事,用两个级别的,如日线和30分钟的,这样既不会太累也效率很高。
有个窍门,买卖点总是在奇数笔的末端上,也就是在3、5、7、9、11、13笔的末端上。
缠论级别详解缠论级别是对股票价格走势形态的判断,它是根据中国技术分析家缠中说禅提出的缠论理论发展而来的。
缠论级别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下面将对每个级别进行详细解析。
一级:一级级别是缠论中的最高级别,代表了股票价格走势中的大趋势。
一级级别的特点是时间跨度较长,通常为几个月甚至几年。
一级级别的走势一般以盘整为主,股票价格在一定区间内波动,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二级:二级级别是在一级级别内部形成的,代表了股票价格走势的中期趋势。
二级级别的特点是时间跨度较短,通常为几周到几个月。
二级级别的走势一般表现为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价格会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间内波动。
三级:三级级别是在二级级别内部形成的,代表了股票价格走势的短期趋势。
三级级别的特点是时间跨度较短,通常为几天到几周。
三级级别的走势一般表现为价格的震荡和调整,上升和下降的幅度较小。
四级:四级级别是在三级级别内部形成的,代表了股票价格走势的短期调整。
四级级别的特点是时间跨度很短,通常为几天或几个交易日。
四级级别的走势一般表现为价格的小幅波动,主要是多空力量的博弈造成的。
五级:五级级别是在四级级别内部形成的,代表了股票价格走势的微调。
五级级别的特点是时间跨度很短,通常为几小时或几十分钟。
五级级别的走势一般表现为价格的小幅反弹或回落,多空力量的微调形成了价格的波动。
在缠论中,不同级别的走势相互交织组合,形成了股票价格走势的复杂图景。
通过对不同级别的分析和判断,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股票价格的走势,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
参考内容:- 《缠中说禅:一本你不得不读的股市技术分析书籍》(作者:缠中说禅)- 《缠论的实战应用与操作指南》(作者:游泳的鱼)- 《缠论实战宝典:一本涵盖全缠系列技术分析的完备教材》(作者:江恩顾问)- 《缠论技术学:补天井缠论全集》(作者:震荡市场缠阻)- 《缠论实战视频教程》(制作:缠中说禅大师)- 《缠中说禅: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与交易策略》(作者:缠中说禅)。
走势级别与走势几何类型9. 不同级别走势类型的几何图解和统一命名该讲座是属于补课性质的,如果对本人前3期讲座全能看明白的,这课意义不大。
但之所以作为一期讲座推出,除了因为该讲座的内容没有在前3期特别强调以外,一些散落在缠君课程和本人以前博文中的一些名词术语也需要重新强调或者统一规范命名,这样,对于大家对后续的其它讲座的阅读理解也更方便。
此外,该期讲座需要大家先把第二期讲座当中的重点即走势连接的同级别分解方式和走势连接的非同级别分解方式的概念和区分再好好理解一下。
9.1 连续三段不重叠的同级别走势在5段走势当中的基本几何图形下图中的每段可以是线段和任意级别的同级别走势:连续三段不重叠的同级别走势在5段走势当中有六种基本图形,其中方向向上的走势对应的三种基本图形如上图的(a)、(b)、(c)三种(即1-4的连续3段不重叠),向下走势对应的另外三种基本图形就是把上图倒转过来就是,就不画图了。
其中,对于上图中的(c)图,其实是一种特殊形式的(a)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同级别分解方式连接下,走势的连接点是按照走势图中的高低点来连接的,(c)图对应的0处只能是出现在走势的历史原点也就是类似上市首日开盘价,因此如果把(c)图历史原点0看作是一个假设从0’开始的向上跳空缺口性质,那么(c)图其实就等价于(a)图了,因此下面只继续介绍(a)图和(b)图。
对于(b)图,由于5以后的走势段必然方向向下,并且一定与3-5的两段走势有重叠区间,也就是说3开始必然形成更大级别中枢了。
对于(a)图,首先1-4的“下上下”三段是没有重叠区间的,另外5的高点大于3,那么(a)图从0-5的走势级别意义和命名就是本期讲座要重点阐述的了。
9.2 线段类上涨和下跌假设9.1中(a)图的每段为线段,那么0-5这种向上走势中相邻的向下线段不能重叠的走势级别称为线段类上涨,其中,0-5的线段类上涨可以按照(a)图中粉红虚线的走势方式一直延续下去直到出现(b)图中的那种不创新高和(a)图中蓝色虚线跌破前高的走势,那么线段类上涨在最近的新高点处结束。
如何确定走势和中枢的级别如果每个走势都非常标准,那就不存在级别不好确定的问题,但由于有扩展、扩张、小转大、同级别、非同级别等等头大的问题,使得级别的确定成为了一个难题。
下面就说几个常见的情况该如何确定级别:1、扩张:由扩张的定义可以知道,扩张是因为两个中枢的波动区间产生了重合,只要产生扩张,中枢级别就升级,中枢区间为两个中枢的波动区间重合的部分,举个例子,世纪星源(000005):从 4 月 12 日下来走了一个某级别的趋势,这个某级别可以不用叫什么几分钟级别,完全可以定义为 N1 级别,到 5 月 23 日时,盘中最高价突然触摸到了 5.54,而第一个中枢的低点,也就是 4 月 27 日那天的低点5.52,这样就产生了重合,因此级别升级,新的大级别中枢区间就是 5.52-5.54。
再来一个例子,华联控股(000036):和世纪星源类似,白色框就是新的大级别的中枢。
扩张不算难,其前提就是首先要确定好扩张之前的级别,扩张发生时,只需将级别放大一级即可。
2、扩展:扩展是由于原来级别的中枢一直延伸出了 9 段,使得级别升级,这个定义简单,难的是有时中枢内部非常复杂,并不知道是不是延伸了9 段。
有个小技巧可以帮助来判断,那就是利用时间周期,假设原中枢是 N1 级别,那么就先看这个 N1 级别的中枢有多少根 K 线,如果扩展的中枢 K 线大于三倍 N1 的 K 线数量,则即可看作中枢扩展。
例如泛海控股(000046)从 2016 年 8 月 18 日开始下跌,第一波到 2016 年 9 月 12 日,之后到 9 月 30 日构筑第一个中枢,该中枢共 13 根 K 线,然后后面一直围绕该中枢震荡,直到 2016 年 12 月 1 日为止,一共 53 根 K 线,那么这里就可以看作中枢已经升级。
3、不同级别走势混杂:这个是最容易搞晕的地方,直接用案例来讲比较直观:这是大盘从3016 点起来的走势,红色的是一分钟级别的走势,黄色的是 5 分钟级别的走势,这不是随口说的,都是从 1 分钟的线段递归出来的,大家可以到1 分钟图中去检验。
走势类型的级别走势类型的级别:一个走势类型中含有的最大级别中枢的级别称为这个走势类型的级别。
走势类型的级别只与其中包含的中枢有关。
例如,包含一个日线中枢的走势类型,那一定是日线级别的盘整,包含两个以上日线中枢的,那一定是日线级别的趋势。
这和连接中枢的走势级别无关。
站在任意一个固定级别里,走势类型是可以被严格划分的。
例如,5分钟走势类型,必须包含也最多包含5分钟级别中枢,至于是1个还是5个,都不影响是5分钟走势类型,只不过可被分类成是5分钟级别的盘整类型还是趋势类型而已。
一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显然不可能包含一个30分钟的中枢,因为按定义,一个单独的5分钟走势类型无论如何延续,也不可能出现一个30分钟的中枢。
要形成一个30分钟的中枢,显然只能是3个以上5分钟走势类型的连接才可能。
缠师答疑:Q:盘整属于走势类型的一种,要靠中枢来定义,而中枢要靠走势类型来定义,该怎样理解?A:递归,最小级别的中枢用三根K线就完了。
然后用类似an+1=f(an)的形式进行下去就可以。
至于,盘整、趋势这些概念,其实没有也可以的,只是将就大家的习惯,唯一有效的就是中枢的概念,其他都是多余的。
走势类型级别的特性级别的独立性:任意某级别,都是一套独立系统,不同级别之间不得组合。
级别的关联性:任意某级别,都是由本级别的次级别组合而来,并为高一级别提供组合部件。
级别在缠论中是极端关键的。
为什么?因为缠论的递归函数是有级别的,是级别依次升大的。
所以,搞不明白级别,根本就学不明白缠论。
Q:请教个问题,5分钟线,15分钟线,30分钟线,日K线显示的信息出现矛盾时,尤其是目前较敏感的时间,应该以5分钟线,15分钟线为准吧?A:怎么会有矛盾信息?例如5分钟出现下跌,日线出现上涨,这能算矛盾吗?站在日线的角度,那5分钟的下跌只构成一个小的回挡。
至于看哪个,关键是你的资金量与操作频率,如果资金量小,频率快的,5分钟图上一旦出现危险,就可以退出来了。
走势级别理解
走势级别是股市走势的一种分类,它是根据股票走势的形态、趋势、波动幅度及其变化等特点进行分类。
走势级别主要分为四个级别:趋势、震荡、横盘和突变。
趋势:股票价格总体呈上升或下跌趋势,期间价格小幅波动,处于连续上涨或下跌趋势的特定阶段。
震荡:股票价格在一定幅度内上下震荡,价格没有明显的趋势,期间价格上下波动范围较小,走势也比较稳定。
横盘:股票价格在一定区间内横盘整理,价格没有明显趋势,期间波动范围较小,走势也比较平稳。
突变:股票价格短期内波动范围很大,呈现高频起伏状态,随机性较强,期间价格快速波动,不易形成趋势。
走势级别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了解股票的走势,进而做出更有利的投资决策。
走势级别与走势类型的级别是二个不同的概念走势级别是指我们看到的不同周期的走势图,如1分钟K线图,5分钟K线图,30分钟K线图等等。
走势级别的不同只是我们观察市场价格走势时所用的单位时间不同而已。
K经图的周期越小,我们能观察到的市场走势波动的细节越多。
K线图的周期越大,等于我们在观察市场走势波动时,忽略的细节越多。
这个细节是指小级别走势的形态结构。
所以缠师把它比喻为我们用于观察市场走势的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
走势类型的级别是指在一个走势类型中所包含的最大级别走势中枢的级别。
走势类型的级别是缠论规定的一个递归生长规则,各级别走势类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
缠论所说的买点买、卖点卖中的买卖点的级别是指走势类型的级别。
在小周期图上可以看到大级别的买卖点,而在大周期图上不一定能看到小级别的买卖点。
比方说在1分钟K线图上能看到任何级别的买卖点,而在周线图上是看不到1分钟走势类型的买卖点的。
一、(走势类型的)级别是自同构性结构自组出来的,或者说是生长出来的一种分类方法。
本质上与时间无关,也不是什么时间结构。
时间只是对(走势类型的)级别分类的一种划分手段,【注:或者说给级别取了一个名字,】比较符合看软件K线图的习惯。
(走势类型的)级别,只是按照缠论的规则,自生长出来的一种分类方法。
它是市场参与者交易过程中,交易心理的自同构性结构的一个生长与衰亡的过程。
自同构性结构就如同基因,按照这个基因,这个图谱,走势就如同有生命般自动生长出不同的级别来,不论构成走势的人如何改变,只要其贪嗔痴疑不改变,只要都是人,那么自同构性结构就存在,(走势类型的)级别的自组性就必须存在。
而所谓的时间结构,本质上和电脑软件上的K线时间周期选择一样。
一个最低级别不到的走势类型,可以生长100年不长成更高(走势类型的)级别的,(走势类型的)级别与时间,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关系。
(走势类型的)级别的关键,就是缠论设计的那套规则。
(走势类型的)级别,本质上不对任何时间结构有任何绝对的承诺,为什么?因为这里没有任何的绝对的理论推导可以保证这一点,(走势类型的)级别被破坏了,就是因为被破坏了,只此而已,并不是因为有什么时间的因素、结构就被破坏了。
⾛势类型的级别和中枢的级别
缠师讲过:⼀个⾛势类型的级别,是由这个⾛势类型中所包含的最⼤级别中枢的级别来确定的。
例如,⼀个30f级别的⾛势类型,⼀定是包含⼀个以上的30f级别的中枢。
但⼀个30f级别的⾛势类型,除了包含30f级别的中枢以外,还有包含“中枢间的连接”。
也就是说:30f级别的⾛势类型=n个30f 级别的中枢+中枢间的连接,构成的。
所以,30f级别的⾛势类型与30f级别的中枢,虽然都是30f级别,但两者不是同⼀性质的东西。
既然不是同⼀性质的东西,⾃然不能互相对⽐。
⽽所有对“c中包含第三类买点”这⼀概念感到模糊,觉得很难以理解的⼈,⼀定是⽤中枢和⾛势类型进⾏了互相对⽐,所造成的误解
或者这样说,⼤家更容易理解:
30f级别⾛势类型的次级别仅仅指的是5f级别⾛势类型
30f级别中枢的次级别仅仅指的是5f级别中枢
决不能说:30f级别中枢的次级别是--5f级别⾛势类型;
也决不能说:30f级别⾛势类型的次级别是--5f级别中枢;
这样说都是错误的。
走势类型的级别
走势类型的级别:一个走势类型中含有的最大级别中枢的级别称为这个走势类型的级别。
走势类型的级别只与其中包含的中枢有关。
例如,包含一个日线中枢的走势类型,那一定是日线级别的盘整,包含两个以上日线中枢的,那一定是日线级别的趋势。
这和连接中枢的走势级别无关。
站在任意一个固定级别里,走势类型是可以被严格划分的。
例如,5分钟走势类型,必须包含也最多包含5分钟级别中枢,至于是1个还是5个,都不影响是5分钟走势类型,只不过可被分类成是5分钟级别的盘整类型还是趋势类型而已。
一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显然不可能包含一个30分钟的中枢,因为按定义,一个单独的5分钟走势类型无论如何延续,也不可能出现一个30分钟的中枢。
要形成一个30分钟的中枢,显然只能是3个以上5分钟走势类型的连接才可能。
缠师答疑:
Q:盘整属于走势类型的一种,要靠中枢来定义,而中枢要靠走势类型来定义,该怎样理解?
A:递归,最小级别的中枢用三根K线就完了。
然后用类似an+1=f(an)的形式进行下去就可以。
至于,盘整、趋势这些概念,其实没有也可以的,只是将就大家的习惯,唯一有效的就是中枢的概念,其他都是多余的。
走势类型级别的特性
级别的独立性:任意某级别,都是一套独立系统,不同级别之间不得组合。
级别的关联性:任意某级别,都是由本级别的次级别组合而来,并为高一级别提供组合部件。
级别在缠论中是极端关键的。
为什么?因为缠论的递归函数是有级别的,是级别依次升大的。
所以,搞不明白级别,根本就学不明白缠论。
Q:请教个问题,5分钟线,15分钟线,30分钟线,日K线显示的信息出现矛盾时,尤其是目前较敏感的时间,应该以5分钟线,15分钟线为准吧?
A:怎么会有矛盾信息?例如5分钟出现下跌,日线出现上涨,这能算矛盾吗?站在日线的角度,那5分钟的下跌只构成一个小的回挡。
至于看哪个,关键是你的资金量与操作频率,如果资金量小,频率快的,5分钟图上一旦出现危险,就可以退出来了。
而对资金量大的,5分钟图的危险没什么意义,除非这种危险演化成日线上的危险。
Q:为什么到目前位置还拿2911 是的中枢来判定?而不拿临
近的中枢呢?
A:这次上来就是两个中枢2858下面一个,2911下面一个,从而形成30分钟级别的上涨,(注:这两个30分中枢震荡高点有重叠,后面走势完成后第二个中枢后移,满足不叠的要求)现在的问题是这个上涨是否延续,还是最后演化成a`+B 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