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势类型结束的标志
- 格式:docx
- 大小:22.62 KB
- 文档页数:2
缠中说禅原⽂⼗九条精髓,你看了后悟出了什么缠中说禅原⽂⼗九条精髓,你看了后悟出了什么缠论原⽂其实是学习缠论的最⼤宝库,但苦于其繁琐难懂,让很多跟随学习原⽂的⼈深陷“千⼈千缠”,但如果你已经有⼀定的基础功底再去看原⽂,我相信你⼀定会从中吸收到它的精髓所在,今天这篇⽂章我们总结了禅师原⽂的19条定理,条条是精髓,学习缠论的你看了这19条精髓后能悟出什么呢?缠中说禅⽆疑是李佛摩尔式的⼈物,从他的⼗九条我们能领悟到什么呢?壹经济⼈不赢钱是废⼈市场从来都是明⽩⼈挣糊涂⼈的钱。
在市场经济中,只要你参与到经济中来,就是经济⼈了,经济⼈当然就以挣钱为⽬的,特别在资本市场中,没有慈善家,只有赢家和输家。
⽽不会赢钱的经济⼈,只是废⼈!⽆论你在其他⽅⾯如何成功,到了市场⾥,赢输就是唯⼀标准,除此之外,都是废话。
贰没有庄家只有赢家⼀般定义中的所谓庄家,就是那些拿着⼤量资⾦,能控制股票⾛势的⼈。
在有关庄家的神话中,庄家被描述成⽆所不能的,既能超越技术指标,更能超越基本⾯,⼤势⼤盘就更不在话下了。
这⾥说的还只是个股的庄家,⾄于国家级的庄家,更成了所谓散户的上帝。
关于这些庄家上帝的传闻在市场中⼀秒钟都不曾消停,构成了常识的谬误流播。
但所谓的庄家,前赴后继,⼫⾻早堆成了⼭。
其实市场没有什么庄家,有的只是赢家和输家!有的只是各种类型的动物,还有极少数的⾼明猎⼿。
市场就是⼀个围猎的游戏,当你只有⼀把⼩⼸箭,你可以去打野兔;当你有了屠龙⼑,抓⼏条蛇来玩当然就没劲了,关键你是否有屠龙⼑?叁你的喜好是死亡陷阱在市场中要⽣存,第⼀条就是在市场中要杜绝⼀切喜好。
市场的诱惑,永远就是通过你的喜好⽽陷你于死亡。
市场中需要的是露⽔之缘⽽不是⽐翼之情,天长地久之类的东西和市场⽆关。
市场中唯⼀值得天长地久的就是赢钱,任何⼀个来市场的⼈,其⽬的就是赢钱,任何与赢钱⽆关的都是废话。
必须明⽩,任何让你买⼊⼀只股票的理由,并不是因为这股票如何好或被忽悠得如何好,只是你企图通过买⼊⽽赢钱,能赢钱的股票就是好的,否则都是废话。
下跌趋势结束的特征
下跌趋势结束的特征包括:
1. 趋势线突破:价格突破了此前的下跌趋势线,并开始朝上运动。
2. 成交量缩小:在趋势结束阶段,下跌趋势的成交量通常会逐渐减少,这表明卖压减弱。
3. 反转形态:出现反转形态,例如底部形态如双底、三底等,或者反转信号如多头背离等,这表明买盘开始增加。
4. 形成支撑位:价格开始在某个水平或区域上方反弹,并形成一段时间的支撑。
5. 技术指标转折:一些常用的技术指标如RSI、MACD等开始出现向上的转折迹象,显示多头力量的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特征可以相互作用,趋势的结束并不一定需要满足所有特征。
因此,结合多种因素综合判断是更为可靠的方法。
走势类型分解和组合最近几年,市场投资者很容易被股票价格走势的各种变化所困扰,他们对股票价格走势的规律性思考越发浓厚。
研究表明,股票价格走势最终会归结为四种类型,它们是涨势、跌势、盘整和双针波动,投资者可以根据这四种走势类型来分析股票,从而获取获利机会。
一,涨势:涨势是指股票价格以连续高位点向上移动的走势类型,可以细分为上升阶段、立足阶段和下降阶段。
上升阶段是指股票连续涨势,价格都在上升,此时可以考虑买入一些价格较低的股票,以便从股票价格上涨中获利;在股票处于立足阶段时,股票价格会保持一定的平稳,投资者可根据技术分析图,观察走势的变化情况,做出买入或卖出的决定。
当股票价格进入调整阶段时,价格会开始下跌,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的行情,在价格到达最低点时卖出,以获得较高的盈利。
二,跌势:跌势是指价格连续下跌的走势类型,分为衰退阶段、稳定阶段和反弹阶段。
衰退阶段是指股票价格连续下跌,此时可以考虑卖出一些价格较高的股票,以便从股票价格下跌中获利;在股票处于稳定阶段时,股票价格会保持一定的平稳,投资者可根据技术分析图,观察走势的变化情况,做出买入或卖出的决定;当股票价格进入反弹阶段时,价格会开始上涨,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的行情,在价格到达最高点时买入,以获得较高的盈利。
三,盘整:盘整是指价格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走势类型,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价格走势的变化,结合技术分析图获取信息,然后做出买入或卖出的决定。
由于价格走势较为平稳,投资者可以在充分观察价格走势,并熟悉市场行情的情况下,做出优秀的买卖决定。
四,双针波动:双针波动是指股票价格在波动走势中有明显的上涨和下跌两个针状的走势,该走势类型较复杂,因此投资者需要仔细观察走势,判断该走势类型是否具有可靠的持续性,以便做出投资交易决定。
在实际投资中,投资者可以从这种走势类型中,获取上涨趋势和下跌趋势,从而获取获利机会。
股票投资技术需要不断完善,只有在深入学习和实践中才能真正提高投资技术水平。
缠论笔结束的判断方法说实话缠论笔结束的判断方法,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最开始的时候以为只要价格反向波动就表示一笔要结束了,结果是大错特错啊。
我按照这个去做交易,亏得那叫一个惨。
后来我才知道,这中间有很多细节被我忽略了。
我试过看相邻三根K线的高低点来判断笔的结束。
比如说,向上笔的时候,我觉得如果中间那根K线的高点低于前后两根K线的高点,就可能是笔要结束了,向下笔则相反。
但这也不是很准确,有时候这种只是小回调,笔还在继续延伸。
再后来,我开始从分型的角度去思考。
一笔结束肯定会形成一个顶分型或者底分型。
一般向上笔结束形成顶分型的时候,顶分型的三根K线中间那根K线的高点要低于另外两根。
这就有点像爬山,到了山顶然后开始往下走了。
但是仅凭这个还不够靠谱,还要看后续的K线是不是能确认这个型。
如果后面出的K线很快就把顶分型又冲破了,那这个分型可能就是假的,笔其实还没结束。
我还注意到成交量在判断笔结束的时候也有点用。
比如说向上笔的时候,量能在慢慢减少,那这就有点危险了,可能这向上的力量快没了,笔要结束了。
不过成交量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主力故意做量,就很容易误导人。
还有一个动作我觉得很重要,就是要不断把判断的范围扩大。
不能只盯着局部的几根K线,要看看大的趋势。
就像看一棵大树,不能只看一个树枝,要从整棵树的角度去看。
如果大趋势是向上的,那某个小的向下波动形成的可能就不是笔的结束,只是一个小回调。
所以我现在判断缠论笔结束的时候,要把分型、K线高低点、量能还有大趋势都综合起来看,虽然这个方法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但是比起我最开始瞎猜的时候已经靠谱多了。
不过我现在还是有些地方不确定,比方说在那种震荡很厉害的行情里,这些方法都有点不好使了,一切都变得很复杂。
我觉得这种时候只能是先退场观望,等趋势稍微明确一点再去做笔结束的判断。
走势终完美: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
二、走势终完美详解走势终完美: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终要完成。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任何走势,无论趋势还是盘整,在图形上最终都要完成。
二、一旦某种走势完成之后,就会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走势。
(一)走势终完美的第一层意思:任何走势,无论趋势还是盘整,在图形上最终都要完成对于第一句话,又有三层意思:1、上涨终将完成;2、下跌终将完成;3、盘整终将完成。
在引入中枢概念之前,缠师对上涨、下跌和盘整都是给过定义的,如下:上涨: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个高点高,最近一个低点也比前一个低点高。
下跌: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个高点低,最近一个低点也比前一个低点低。
盘整: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高,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低;或者最近一个高点比前一高点低,且最近一个低点比前一低点高。
如上图示意图所示,对于上涨,其实上一个上下上连续三笔的走势,只是要求一点,后上必须是创新高的。
对于下跌,其实是一个下上下连续三笔的走势,同时也要求后下必须新低的。
对于盘整,先不说它,主要说一下上涨或下跌。
但这三种走势四种图形形态,都是必然有重叠并构成中枢的。
对于上涨来说,除了中间是反趋势的下跌笔连接方式之外,它还有一种可能性的走法,就是一个盘整,而这个盘整,就是我们习惯上看到的上涨中枢形态。
而对于下跌,除了中间反趋势的上涨一笔连接方式之外,也可以走出一个盘整的连接方式,这就是我们习惯上看到的下跌的中枢形态。
最终,上涨走出了上盘上走法,而下跌则走出了下盘下的走法。
如下图所示。
上面的两个示意思图中,前者为上盘上过程,后者为下盘下过程。
对于前者,两笔同向的上涨,中间不是只有向下的一笔反趋势走势进行的连接,而是三笔的盘整走法,而这三笔盘整就构成了上涨中枢。
后面图中的两笔下,中间也不是单纯的一笔反趋势的上涨一笔进行连接,而是由一个三笔构成的盘整走势进行了连接,而这个盘整走法,就构成了下跌中枢。
而对于一个完成的走势类形成来讲,对于上涨,后上必须创出新高,对于下跌,后下必须创出新低,这时再结束,才算完成,不然,就是原来中枢的延伸过程了。
缠论判断一笔结束的精确方法
缠论是一种技术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价格的波动来预测未来的
趋势。
在缠论中,一笔的结束标志着价格趋势的终止和反转。
那么,
缠论判断一笔结束的精确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要了解一笔的定义。
在缠论中,一笔是由五个单行线的K
线图组成的,其中一个K线图代表一个价格波动的完整起伏。
五个K
线图的价格走势构成一笔。
如果价格达到了一定的阶段性高点或低点,并且后续的K线图价格走势出现明显的反转信号,就可以肯定该笔已
经结束。
其次,还要考虑到缠论中的其他技术指标。
缠论中常用的技术指
标有趋势线、趋势通道、相对强弱指数等等。
这些指标可以辅助判断
一笔是否结束。
例如,趋势线的调整可以标志着价格趋势的终止;趋
势通道的反转信号也可以帮助判定一笔是否结束。
最后,还需要注意市场的波动和趋势的大小。
在小波动的市场中,一笔可能只有几个K线图,而在大波动的市场中,一笔可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K线图。
因此,判断一笔是否结束需要考虑市场的波动和
趋势的大小,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缠论判断一笔结束的精确方法是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结合技术指标进行判断。
只有在价格达到阶段性高点或低点,
并且后续的价格走势出现明显的反转信号时,才能肯定该笔已经结束。
缠论里的走势必完美!如何判断走势结束。
走势必完美不在中枢上,中枢、背驰、买卖点、分级操作的思想才是缠论的核心所在,分析走势必完美,就是分析中枢、背驰、买卖点及分级四个主要问题,这四个主要问题是组成一个走势完美的核心所在。
1,走势完美的相对性。
走势完美只是相对于某级别而言,对于日线级别的一波走势,它的完美不代表周线级别完美。
举个例子,30分钟级从前期2816到现在是一波走势,依然无法确定是否完美,但在5分钟级别,却由好几个完美走势组成。
2,走势完美相对于次级别,必定由三波以上次级别完美走势组成,至少要有一个中枢,同时围绕中枢的两个次级别完美的同方向走势必背驰。
3,某级别的走势完美必定在次级别上形成买卖点。
上面三点,任你在图形上寻找,绝对都是必然存在的现像。
所以可以知道,完美只是相对的,某级别的完美并不代表更高级别的完美(分级)。
走势完美在次级别中必定形成中枢与买卖点。
走势完美必定存在背驰。
走势必完美就是一句废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就像一个人必定会死一样,重要的是组成走势必完美的元素,这些元素决定了走势什么时候会完美是怎样完美的。
一定要记住,完美只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完美,级别不同情况就不同。
否则缠论的当下性就没有意义了。
无论是中枢也好买卖点也好,都是市场合力的结果。
就如阴阳一般,阴之极致阳气变盛,阴必衰之,阳之极反之。
只要市场不倒,市场合力就会存在,又怎会有绝对的完美?绝对的完美代表着终结。
最高级别是道的完美,。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一: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首先,任何走势类型都可能,最极端的就是跳空缺口;其次,也不一定是次级别的,只要是次级别以下,例如跳空缺口,就属于最低级别,如果图上是日线、周线,就不会是次级别了;最后,往往相连走势类型的级别越低,表示其力度越大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二:在盘整中,无论是离开还是返回“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
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三:某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破坏,当且仅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其后的次级别回抽走势不重新回到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内。
这定理三中的两个次级别走势的组合只有三种: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盘整+反趋势。
最用力的破坏,就是:趋势+盘整。
例如在上涨中,如果一个次级别走势向上突破后以一个盘整走势进行整理回抽,那其后的上涨往往比较有力,特别这种突破是在底部区间。
********************问:“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定理中的“次级别以下”是否包括次级别在内?缠中说禅:当然包括问:在趋势中,中枢数值越小,走势越强,缺口是最强的。
是吗?缠中说禅:中枢停留的级别越小,趋势的力度越大,缺口不等于中枢,只是连接中枢的最低级别。
缺口表明离开原来中枢的力量比较大,但如果缺口以后出现一个很大级别的中枢,这就证明其力度有限了。
最强的当然就是缺口后一个5分钟甚至更短的中枢后就继续趋势,这是最强的。
例如,连续直接封涨停是最强的。
为什么?因为缺口后的中枢都是1分钟,最低级别的。
本ID理论可以解释各种现象,各位自己也可以开动脑筋,明白了,很多现象都可以自己去解释,这样才能对理论有更深的认识。
学习缠论:盘整结束的标志就是第三类买卖点
2012-12-23 09:58阅读:50
非常关键的一段话,记在这里好好地体会:
盘整中枢为什么一定要高于趋势的?关键不是盘整还是趋势,而是中枢究竟是什么级别,没有中枢,没有中枢的级别,哪里有什么盘整、趋势以及他们的级别?
这个问题其实说过N次了,盘整结束的标志就是第三类买卖点,而趋势结束的标志就是形成该级别的背驰后对最后一个中枢的回拉,为什么一回拉趋势就肯定完成?因为,一回拉,肯定就有更大级别的中枢形成,所以原来级别的趋势肯定就破坏了。
这个逻辑关系是极端严格的。
那么,我们是否要等到回拉才决定进出?当然可以,可以等回拉后再一次向上,形成所谓的第二类买卖点进行操作。
这种操作,完全可以不用背驰概念,纯粹就用三类买卖点就可以。
当然,实际操作中,可以用背驰,在第一类买卖点操作,为什么?因为背驰后一定回拉,这是本ID理论的一个定理。
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虽然背驰一定回拉这个定理是100%成立了,但即使没有这个定理,本ID的理论依然成立,为什么?因为走势必完美,第一类买卖点后还有第二类买卖点,这是纯图形的,而背驰是动力学的。
趋势开始与结束的标志
趋势的开始和结束可以通过以下标志来确定:
1. 变化点:当数据出现明显的变化点,即由一个趋势转变为另一个趋势时,可以认为趋势开始或结束。
2. 突破点:当数据突破了之前的高点或低点时,可以认为趋势开始或结束。
3. 反转形态:当数据形成一系列反转形态,如头肩顶、头肩底等时,可以认为趋势开始或结束。
4. 持续时间:当趋势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周期,可以认为趋势开始或结束。
5. 技术指标:常用的技术指标,如移动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标等,可以通过交叉、背离等形态来判断趋势的开始或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志只是参考,具体判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不同的市场和时间周期可能会存在不同的标志。
缠论技术15——判断走势类型的完成及背驰-转折浅析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没有走完的情况下,如何判断“不跌破第一段低点”呢?其本质就是:如何判断一个走势类型完成了?这是技术分析里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例如,一旦判断知道了“下跌”的结束,就知道随后必须要面对的是“盘整”与“上涨”,而后两种走势,对于多头来说,都必然产生利润,唯一区别,就是大小与快慢的问题。
这里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难点在于“走势类型的延伸”。
例如一个盘整,三个重叠的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后,盘整就可以随时完成,也就是说,只要三个重叠的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走出来后,盘整随时结束都是完美的,但这可以不结束,可以不断延伸下去,不断围绕这中枢上上下下地延伸下去直到无穷都是可以的。
同样,面对趋势,形成两个依次同向的中枢后,任何趋势都可以随时结束而完美,但也可以不断地延伸下去,形成更多的中枢。
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太常见了,如果这趋势是向上的,会不断上涨,很多人抓不住牛股,经常在第一个中枢时就被震下马,最主要就是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
反之,对于下跌的延伸,是所有抄底者的噩梦。
逃顶、抄底为何难?归根结底就是这“走势类型的延伸”闹的。
如何判别“走势类型延伸”是否结束?这里,必须首先搞清楚,“走势类型延伸”的实质是什么?对于趋势来说,其“延伸”就在于同级别的同向“中枢”不断产生;而对于盘整来说,其“延伸”就在于不能产生新的“中枢”。
由于“走势类型延伸”意味着当下的“走势类型”随时可以完成,因此相应的“类型”必然是确定的,因此“走势类型延伸”是否结束的判断关键就在于是否产生新的“中枢”。
此外,由于趋势至少包含两个“中枢”,而盘整只有一个,因此趋势与盘整的判别关键也就在于是否产生新的“中枢”。
如何判别是否产生新的“中枢”?注意,这里的产生包括产生新的同级别中枢和该级别中枢扩展为更高级别中枢。
以一段1分钟的上涨为例,当有了两个同方向的1分钟中枢,该段上涨就可以随时结束而完美,但也可以不断地延伸下去,形成更多的中枢。
走势的分类(分笔分段必须走势完美)走势分解,两种方式,缠说的,1,按中枢来,2,按走势来按中枢来,就是扩展分析走势,按走势来,就是同级别分解,两种方法灵活运用,才是分析走势的王道。
2.趋势连接盘整的时候,其后有两个分类,1.中枢扩展 2.出三买卖点趋势下后连接的盘整形态,如果是中枢扩展,可以格式各样,只要9段重叠就可以了,新高新低重叠都是重叠。
3.日线一笔,那指标肯定是至少红绿一次的,红的顶部卖,绿的底部买才对,刚绿就买,一定级别出问题。
日线级别的下完,按照分类,至少知道,不是日线上,就是周线盘(更大级别的中枢结束前面走势)4.走势分析就是不断的分类,永远找到最正确的那个,自然走势就按你分析的走了,你只需要在临界点应对就可以,这是很多学缠的人不清楚的地方,机械化的画个图,然后等着走势按照图走,不可能的,市场怎么走都是对的,你只需要搞定当下面临的分类,然后在分类的临界点操作,就成了5.走势方向不明确前,别乱动,介入点,一定是走势明确的转折点,带量猛攻的那种,小转大就成功了,没量抽筋的,基本会回到中枢继续折腾的,结构结合指标,盘感就能应对,我交易窗口随时打开的,只要你敢攻击,我就多打两分钱,直接成交坐轿子。
6.线段趋势上后下午震荡出1F中枢,那么分类就三种,1,继续上攻出现3买点,构筑1F趋势第二中枢。
2,1F中枢震荡。
3,延伸扩展5F中枢。
就这三种走法,目前市场已经开始选择第三种,那么就按第三种应对。
明白结构,明白分类,然后在分类的临界点确认点操作,就可以了,这就是全部的操作方法。
7.走势分解,起始点不一定就是最高最低点的,小转大就是典型的例子,而且,任何走势只保证一个中枢,背驰段有没有也是不保障的这样,只要你熟练了,一个完成的走势立刻可以看出它的起始点和终结点的,不需要等什么高高低低,关键的问题是,当下你要立即判断出来那个地方就是转折点,走势类型链接里面,盘整可以链接下,那么中枢构筑完了,走势可以立刻终结,为什么要有背驰段。
缠论如何判断背驰走势结束?现在,先打开茅台的周线图。
打开茅台周线图,把时间窗口调整到2002年到2006年之间。
在茅台快6年的周线图上,用5周与10周均线构成的买卖系统。
只有第一类和第二类买点各一个,可见,在周线图上,按均线系统构成的买点并不常见,一旦出现必须珍惜。
仔细分析:2002年4月19日那周,茅台进入男上位。
其后在2002年7月9日那周进入男上位的第一吻,前面已经说过,这第一吻后的下跌一般不会构成买点,必须是至少第二吻以后。
其第二吻出现在2003年2月14日那周,是典型的湿温,其后在下跌并没构成背驰,不符合第一类买入点的原则。
背驰:缠师在后文有说,你得用MACD。
然后在2003年6月27日那周构成第三吻,是一个不太强烈的湿吻,其后的下跌就出现了明显的背驰走势。
背驰:用MACD判断。
在MACD图上,绿柱子比上一次的明显缩短,而低位却低于上次绿柱子出现时的低位。
价格出现了新低,但是MACD的面积或者柱状图是走弱的。
如何判断背驰走势结束,最简单的就是当绿柱子缩短,而股价继续创新低,这次,明显地发生在2003年9月26日这一周,意味着底部出现,第一类买点构造完成,可以大举介入了。
这个观察是对周线第一类买点的观察。
原则1. 第一吻让过。
2. 有一次缠绕过程。
3. 绿柱子缩短,而股价继续创新低。
用MACD的面积比较。
MACD指标MACD :两条均线的关系。
MACD公式:DIF = 今日EMA(12)- 今日EMA(26)DEA = 前一日DEA*8/10 + 今日DIF*2/10MACD = 2*(DIF - DEA)短期均线离长期均线越远,MACD柱子越长。
短期均线离长期均线越近,MACD柱子越短。
MACD的算法只是观察市场的一个角度,不能因为MACD变红就去介入。
MACD重点:通过它的算法,知道它在描述什么。
用MACD的柱子长短以及面积大小,来判断背驰是合理的。
【实战干货】如何识别趋势的开始与结束——真传一张纸(内
容很少但是很干)
我上点干货吧(适合还没有交易系统的人),可能有些高手都藏着掖着,毕竟我也不是高手所以无所谓。
趋势开始的标记,就是突破后回踩不破。
趋势结束的标记,就是第二次冲击前高/前低时不再突破。
很好记,这都是裸K的技巧。
下面用实例说明。
下图是黄金,周线,标记有1234个点。
1、突破颈线,可以视为趋势开始的信号之一(注意只是之一);
2、回踩不破(颈线),行情多头趋势成立;
3、不破前高,趋势转震荡,趋势暂时结束(注意是暂时)
4、不破前低,行情形成箱体震荡,无趋势。
破前低,趋势结束。
是不是很简单?
内容并非原创
文中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梁子《职业交易员训练营》实战教学
珍藏50本最有价值的交易类书籍。
如何判断前走势类型的结束及条件这是1分钟图。
0点是这个下跌的开始点。
2528点。
我们看到一直到13点都保持着一笔反弹后。
后一笔又创新低的状态。
所以这下跌就一直延续到今天的13点才结束。
其中7点的向上笔后。
8到9这一笔走势没有创新低。
这里是最有可能实现走势类型转换的。
而10点并没有创新高。
这个类型的转换就失败了。
先讲13点的背驰判断。
可以对一个走势进行结束的判断或背驰的判断。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所谓的背驰点在分清级别的条件下。
就是第一类买卖点了。
想要比较准确的判断。
那就必须长时间的锻炼了。
别无他法。
看0到13的内部结构。
0到5显然是一个类级别趋势下跌。
5点显然是背驰的。
5点后的走势必然是一个盘整走势。
而这个盘整走势有两种分类。
1 形成一个反向线段。
这个反向线段完成一个盘整。
2。
形不成一个反向线段完成盘整。
这里的盘整的形态。
是那种情况。
对后面的走势就很重要了。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
走势上显然是两个同级别走势的连接了。
这个反向线段的成立。
首先确认了前面下跌的结束。
一个新的走势开始了。
这个新的走势只有两种可能。
既一个线段向上延伸并突破。
实现反转。
或继续震荡完成更大级别中枢。
这第一种情况显然是比较好点的走势。
那就是扭转了单边下跌的局面。
将走势从下跌转化为反转或盘整。
而第二种情况。
就他妈的太差了。
虽然也有盘整的形态。
但完全没有改变下跌走势的根本内在性质。
就是说虽然这里有震荡。
也可以有震荡中枢。
但这些都还是在一个下跌线段的延伸中。
同学们一定要分清这里的类似走势的性质上的完全不同。
这对真正明白划分走势的意义是很重要的。
记得当年缠师曾经画过一个有两个类似线段的图让大家分析其中的不同。
大概就是想说明上面的问题。
由于7点开始的反弹没有形成反向的线段。
就是说没有改变了下跌的内在性质。
所以继续下跌就是必然的。
有同学会说。
难道7点开始就不可以实现反转吗?可以。
但一个重要的走势就是必然先形成反转的线段改变下跌状态才可以。
形态上就是10点突破8点。
如何判断走势类型是否结束?如何判断走势类型是否结束?这个问题是所有参与市场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因为,搞明白了这个问题,操作才不会一团糟。
走势类型要判断是否结束,主要依据以下几点:1.标准的趋势背驰点;2.大级别盘整背驰点;3.第3买卖点后的盘整背驰点;对上面的几点详细说一下,当然,前提条件是中枢要能找出来,各类买卖点的定义要熟练,否则比较难明白。
1.标准的趋势背驰点;这是最简单的结束点了,因为这是最标准的走势结束点,但是,市场并不是这么标准的,所以,这种走势只是可遇不可求了。
2.大级别盘整背驰点;比如,参与的级别是5分钟的,那么,如何判断5分钟走势类型是否结束呢?这个时候,如果5分钟走势类型没有第1种情况,那么,利用大级别的盘整背驰来判断是可行的。
前提是大级别中枢必须先形成,比如30分钟的中枢已经是先存在了,那么,就可以判断参与的5分钟走势类型是否和这个中枢的同向5分钟的其他走势段力度上是否是处于一个盘整背驰点了。
如果是,那么,就必须注意参与的这个5分钟走势类型次级别甚至分笔级别的小转大反转情况了,这种情况往往就是刚好形成了5分钟中枢后一个分笔甚至1分钟离开就小转大反转,然后,直接回到30分钟中枢里面。
当然,反转后要注意,如果回不去30分钟的中枢里面,就是盘背形成第3买点的情况了,这种情况搞明白了,参与市场的成功率就更高了。
3.第3买卖点后的盘整背驰点;这里的第3买卖点是参与的5分钟第3买卖点,不是大级别的第3买卖点。
比如,要参与一个5分钟的走势类型,虽然这个走势类型和大级别30分钟的中枢其他同向段的5分钟走势类型比较没有出现盘整背驰情况(也就是没有出现第2种分类情况),这个时候参与的5分钟走势类型出现了一个第3买点且该买点之后的1分钟走势类型出现盘背,那么,后面就要密切关注了,关注什么,如果这个1分钟的盘背导致的后面走势有让参与的5分钟走势类型最近的中枢扩张的可能,就必须在该1分钟回调走势类型完成之后的下一个向上的1分钟走势类型结束的位置离开,因为后面极有可能形成第2个30分钟中枢或者对第1个30分钟中枢进行扩张。
如何确认本级别⾛势的结束?如何确认本级别⾛势的结束?在缠论中,有⼀个定理专门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定理就是“⾛势延续定理⼀”:在更⼤级别缠中说禅⾛势中枢产⽣前,该级别⾛势类型将延续。
也就是说,只能是只具有该级别缠中说禅⾛势中枢的盘整或趋势的延续。
⽽确认本级别⾛势结束的⽅法,也有⼀个定理的⽀持,这个定理就是“⾛势延续定理⼆”:更⼤级别缠中说禅⾛势中枢产⽣,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缠中说禅⾛势中枢产⽣的波动区间产⽣重叠。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把上⾯的理论问题分类成如下三类4种情况来分别研究。
第⼀类:就是背驰只要背驰了,必然产⽣更⼤级别的中枢,原⾛势必然结束。
第⼆类:就是⼩转⼤“⼩转⼤”中⼜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情况:第⼀种情况:⼀个反向⾛势类型回到了原来⾛势类型的最后⼀个中枢⾥。
这样就产⽣了⼀个更⼤级别的中枢,于是原⾛势类型必然结束了。
第⼆种情况:⼀个反向⾛势类型虽然没有回到原来⾛势类型的最后⼀个中枢⾥,但是这个反向⾛势类型中出现了第三类买卖点。
这样就必然要产⽣⼀个更⼤级别的中枢,原⾛势类型必然要结束,这⾥就算是提前预判了。
第三类,就是没有“背驰”,也没有“⼩转⼤”直接“横向扩展”。
这样就产⽣了⼀个更⼤级别的中枢,原⾛势类型必然结束了。
佛说“⽣既是死,死既是⽣”。
⽣死轮回是世间万物恒古不变的发展规律。
⾛势演化⽣长的过程也是这样的。
盘下⾛势类型主动完成后,⽼⾛势的结束过程和新⾛势的完美过程是同时进⾏的,这就是“死既是⽣”,既⽼⾛势类型的结束过程,其实也就是新⾛势类型的完美过程。
我们看上图是上证指数的⽇线图,从5178下来,只有三段⾛势,5178-2850,2850-3684,3684-2969,当下正在从2969开始向上线段的第⼀笔延伸过程中(严格说当下是⽇线上升⼀笔的顶分型构造中)。
我们知道⼀个下跌⾛势要完成,⾄少要有⼀个下跌中枢。
⽽⾛势的下跌中枢是由上-下-上三段构成,当前只有⼀段上2850-3684,⼀段下3684-2969,⾄少还要有⼀段向上的⾛势,才能完成。
走势类型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一个盘整走势和一个趋势走势结束的标志各是什么?会判断了走势的结束点,炒股就简单多了。
-----------------------------
A/众人游戏2010-10-23 19:43
·盘整走势结束:直接出现三类买卖点;
·趋势走势结束:依次出现一、二、三类买卖点;(二、三类可能同时出现)
-----------------------------
B/好朋友2010-10-24 00:12我觉得这个比较正确,不过再补充一点说明,趋势结束的标志:
第二种情况:只出现第三类买卖点
第三种情况:第二个中枢的瞬间波动触及前面一个中枢,这样就构成更大级别的中枢了,原有本级别的趋势也算结束。
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严格的趋势背驰和一、二类买卖点的。
而按同级别分解,本级别的第三类买卖点在之后可能会出现。
----------------------------
C/好朋友2010-10-24 21:43
开始的回答还不够精炼,不涉及背驰和买卖点的概念,运用完全分类的几何结构来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更清楚一些:2011-3-11 23:32
我们看本级别盘整和本级别的趋势可以转换成什么?如图所示:
由于不存在本级别走势转换成次级别走势的可能,因此只能同级别转换或者往高一级别转换。
上图列出了6种转换的途径,显然从定义看,本级别的趋势不会转换成盘整,而由于对中枢数量的限定,本级别走势也不可能直接往高一级别趋势发展,因此,B、D、F不成立,只剩下A、C、E三种可能。
所以答案很明显了:
一、本级别盘整的结束的标志是转换为本级别趋势(C,再产生一个同级别中枢)或者转换为高一级别盘整(A,延伸出9段)
二、本级别趋势结束的标志是转换为高一级别的盘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最后一个中枢的延伸,一种是两个中枢的波动区间产生重叠。
这也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股市的运动就是一个“由小到大”的盘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