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冷态动力场试验
- 格式:ppt
- 大小:609.50 KB
- 文档页数:20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目的:测定流化床的空床阻力和料层阻力特性,找出临界流化风量,为锅炉的热态运行提供参考资料,从而保证锅炉燃烧安全,防止床面结焦和设备烧损,保证汽温汽压稳定。
试验内容及方法:(1).一、二次风主风道的风量标定。
(2).空床阻力特性试验:在布风板不铺床料的情况下,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调整一次风量,记录布风板压差值,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布风板阻力与风量关系曲线。
(3).料层厚度与床压的关系试验:在一定的风量下(一般选取设计运行风量),床料静止高度分别为500mm、600mm、700mm、800mm,记录床压值,绘制料层厚度与床压的关系曲线。
(4).临界流化风量试验:临界流化风量是锅炉运行特别是低负荷运行时的最低风量值,低于此值就有结渣的可能性。
选择不同的静止料层高度500mm、600mm、700mm、800mm测量临界流化风量,记录床压和风量等值,绘制相应料层厚度的床压和风量曲线。
(5).流化质量试验:在床料流化状态下,突然停止送风,观察床料的平整程度,从而确定布风板布风的均匀性,如有不均,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锅炉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的有关规定:(1).锅炉水压试验分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和超水压试验。
工作压力水压试验为汽包工作压力;超水压试验为1.25倍汽包工作压力。
(2).工作压力水压试验:锅炉在大、小修或承压部件检修后应进行额定工作压力水压试验。
此试验应由专责人指挥,运行人操作,检修人员检查。
(3).超压试验,1.25倍工作压力必须经总工程师批准。
(4).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超压试验:a.新安装锅炉投产前;b.停炉一年后恢复投产前;c.承压受热面,大面积检修可更换,(如水冷壁更换总数达50%以上,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成组更换时);d.锅炉严重缺水引起受热面大面积变形;e.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设备可靠性有怀疑时。
(5).水压试验压力:工作压力11.0MPa(汽包压力);超压试验13.75MPa(汽包压力1.25倍;(6).水压试验进水温度应在30~70℃。
目录1目的2适用范围3引用标准4术语/定义5职责6作业程序7报告和记录8 危险源9 危险源控制修改记录1 目的检查燃烧器制造、安装质量。
掌握炉内空气动力场特性,找出存在的问题,为热态运行、燃烧调整提供依据。
进行一、二次风风门档板试验,掌握其特性。
对送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和排粉风机进行运行考验。
2 适用范围火力发电厂煤粉锅炉。
3 引用标准3.1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3.2 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3.3锅炉制造厂有关技术标准。
4 术语/定义4.1 本要求采用GB/T19000—2000 idt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术语及其定义。
4.2 必要时指顾客、总工、总公司领导要求时。
5 职责5.1 本所热动室锅炉技术岗位工作人员为本作业的承担者。
5.2 工作负责人的职责:必要时编写试验方案,现场试验人员的安排、试验测点安装验收与试验场所安全监督、试验指挥与协调、现场结果的确认和必要时最终试验报告的编写。
5.3 试验参加人员的职责:负责试验仪器的准备、监督试验测点安全、试验测试与记录、数据分析和整理,配合负责人搜集资料。
6 作业程序6.1 本作业承担者的基本要求6.1.1 本作业承担者应熟悉锅炉主、辅机结构性能及其运行的专业知识。
6.1.2 本作业一般为5—8人,其中工作负责人1名。
工作负责人应具有本岗初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并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参加者应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人员。
6.2 试验方案的制定6.2.1 工作负责人接到任务后应立即收集试验机组锅炉的有关资料,必要时制定出本试验方案。
6.2.2 试验方案的内容应包括:试验目的、锅炉设备概况、试验方法、试验内容、试验条件(包括试验平台、通道、照明和测点布置、加工、安装等要求)、试验组织分工、安全措施。
6.2.3 试验方案须经科室负责人审核,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批准,并经顾客方认可后形成文件。
一、试验目的1、确定燃烧系统的配风均匀程度,确定旋流燃烧器一、二次风配风的均匀性,确定风烟系统风门挡板的风量特性。
2、确定燃烧器及燃烧系统的阻力特性。
3、确定燃烧器的流体动力特性。
4、研究炉膛火焰充满度及炉膛结焦的空气动力场原理。
5、研究锅炉燃烧对受热面壁温影响、汽温偏差影响以及非正常工况燃烧的空气动力特性。
二、试验前准备工作1、在根据试验观察及试验要求,炉膛应该铺设足够保证安全的脚手架,脚手架不应该影响炉内气流特性,应该装设足够的炉内照明,便于试验观察。
2、试验前2小时启动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对炉膛进行吹扫,确保试验时炉膛内部环境不至于太恶劣,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3、在试验前要对燃烧器喷口、风烟系统挡板进行全面的测量、校对,保证试验真实,能正确模拟出锅炉内部空气动力场情况。
三、试验监测内容1、观测炉膛气流的充满度充满度一般用有效气流面积占整个炉膛截面积之比计算,充满度越大说明炉内涡流区域越小,炉膛利用率越高则且气流在炉膛内的流动阻力也越小。
2、观测炉内气流动态气流是否冲刷墙壁,若存在,炉膛容易结焦或产生高温腐蚀;气流在炉膛断面上的分布的均匀性,若存在偏斜时,则会造成偏斜一侧的温度过高,气温产生偏差,受热面超温,结焦等不正常情况的发生。
3、观测炉内射流相互干扰情况燃烧器内、外二次风以及一次风、中心风的相互干扰情况。
四、观测方法1、飘带法优点:这是空气动力场试验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可用长飘带显示气流方向,用短飘带显示微风区、回流区,用飘带网观察某一截面的全面气流情况;缺点:在微风区用飘带指示气流方向的敏感性差,若飘带过长,则指示气流方向的准确性差,做记录时,工作量较大。
2、烟花示踪法将烟花置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内并点燃,喷出的烟花轨迹即为炉内气流的运动轨迹,通过观察、照相、摄像等方法记录下烟花在一、二、次风射流中的轨迹,以此直观观察和分析该燃烧器及炉膛的空气动力工况。
蒙南发电厂2×60MW机组#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科学研究院签字页会签:批准:审核:编制:前言蒙南发电厂#1锅炉系杭州锅炉集团制造的NG-240/9.8 -M1 型单汽包、自然循环、固态排渣煤粉锅炉。
配置 2套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乏气送粉制粉系统。
为了解炉内空气动力工况,探索合理的热态运行方式,根据调试要求,由我院负责进行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2 设备简介2.1 机组主要技术规范锅炉主要技术规范型号:NG- 240/9.8 - M1过热蒸气量:240 t/h汽包工作压力:11.28 MPa过热蒸气压力:9.8 MPa过热蒸气温度:540 ℃给水温度:229 ℃排烟温度:135 ℃燃料计算耗量:36630 Kg/h设计锅炉效率:91.5 %2.2燃料特性2.2 燃烧设备简介锅炉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炉膛截面尺寸(二侧水冷壁中心线间距离)8690*8210mm,设计假想切圆直径为Φ600mm。
一次风设计风速28m/s,风温60℃;二次风设计风速45m/s,风温309℃。
一、二次风喷口间隔布置。
一次风喷口分3层。
一次风比为32%二次风比为60%。
3 试验目的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是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的试验方法。
它可以用来确定锅炉燃烧系统的配风均匀程度;确定各风门挡板的风量特性;确定燃烧器的流体动力特性;了解一、二次风的混合情况;确定四角燃烧切圆的大小;确定影响炉膛充满度的各项因素等。
通过以上工作探索出合理的热态运行方式。
4 试验内容及方法4.1燃烧器安装角测量进行正式试验前对燃烧器安装角进行测量。
测量采用三角形法即在燃烧器喷口处构造一水平方向的三角形,测量三角形各边边长,应用三角形余弦定理计算出喷口与水冷壁夹角,进而检查燃烧器安装角度。
4.2 一、二次风速测量一、二次风速测量试验的目的是测量一、二次风喷口风速,确保冷态下一、二次风速进入自模化区, 一、二次风冷热态动量比相等。
教你如何做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试验目的1确定燃烧系统的配风均匀程度,确定旋流燃烧器一、二次风配风的均匀性,确定风烟系统风门挡板的风量特性。
2确定燃烧器及燃烧系统的阻力特性。
3确定燃烧器的流体动力特性。
4研究炉膛火焰充满度及炉膛结焦的空气动力场原理。
5研究锅炉燃烧对受热面壁温影响、汽温偏差影响以及非正常工况燃烧的空气动力特性。
试验前准备工作在根据试验观察及试验要求,炉膛应该铺设足够保证安全的脚手架,脚手架不应该影响炉内气流特性,应该装设足够的炉内照明,便于试验观察。
试验前2小时启动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对炉膛进行吹扫,确保试验时炉膛内部环境不至于太恶劣,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在试验前要对燃烧器喷口、风烟系统挡板进行全面的测量、校对,保证试验真实,能正确模拟出锅炉内部空气动力场情况。
试验监测内容一、观测炉膛气流的充满度充满度一般用有效气流面积占整个炉膛截面积之比计算,充满度越大说明炉内涡流区域越小,炉膛利用率越高则且气流在炉膛内的流动阻力也越小。
二、观测炉内气流动态气流是否冲刷墙壁,若存在,炉膛容易结焦或产生高温腐蚀;气流在炉膛断面上的分布的均匀性,若存在偏斜时,则会造成偏斜一侧的温度过高,气温产生偏差,受热面超温,结焦等不正常情况的发生。
三、观测炉内射流相互干扰情况燃烧器内、外二次风以及一次风、中心风的相互干扰情况。
观测方法飘带法1 优点:这是空气动力场试验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可用长飘带显示气流方向,用短飘带显示微风区、回流区,用飘带网观察某一截面的全面气流情况;缺点:在微风区用飘带指示气流方向的敏感性差,若飘带过长,则指示气流方向的准确性差,做记录时,工作量较大。
飘带网截面长飘带显示气流烟花示踪法将烟花置于燃烧器一次风喷口内并点燃,喷出的烟花轨迹即为炉内气流的运动轨迹,通过观察、照相、摄像等方法记录下烟花在一、二、次风射流中的轨迹,以此直观观察和分析该燃烧器及炉膛的空气动力工况。
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研究超临界W火焰锅炉是一种目前发电行业广泛应用的高效锅炉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冷态空气动力场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进行600MW 超临界W火焰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和结论等方面对该研究进行详细阐述。
试验目的:1.研究超临界W火焰锅炉冷态空气动力特性,为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
2.分析不同运行参数下的锅炉冷态空气动力特性,为优化锅炉操作参数提供参考。
3.探究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分布,为燃烧设备的布置提供指导。
试验方法:1.设计试验方案,确定试验的主要参数和技术路线。
2.搭建试验平台,包括超临界W火焰锅炉模型和相应的测量设备。
3.进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系统检查、设备预热等。
4.开始试验,按照设计方案逐步调整试验参数,记录相关数据。
5.分析试验数据,得出结论。
试验结果:通过试验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锅炉冷态空气动力特性随不同运行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不同负荷、锅炉风速等参数对冷态空气动力场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2.高负荷运行下,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集中在锅炉中下部,空气流动速度较快;低负荷运行下,空气流动速度较慢,动力场分布较均匀。
3.随着锅炉风速的增加,冷态空气动力场的流速增加,流动方向逐渐趋于锅炉底部。
结论:基于以上试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锅炉冷态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合理设置运行参数,以提高锅炉的效率和性能。
2.在高负荷运行下,应合理布置燃烧设备和风道,使冷态空气动力场分布均匀,避免流动速度过快而导致不稳定运行。
3.锅炉底部是冷态空气动力场的汇聚区,需要采取措施避免过大的动力场对燃烧设备造成损坏。
总结:本研究通过600MW超临界W火焰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锅炉冷态空气动力特性对锅炉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这对于优化锅炉设计、运行参数的设置以及燃烧设备的布置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炉冷态动力场试验调试措施摘要本调试措施依据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及机组调试合同的要求,主要针对酒钢嘉峪关2×350MW热电联产工程锅炉冷态动力场调试工作提出具体方案。
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给出了锅炉冷态动力场调试中的设备系统概述、编制依据、调试范围、组织与分工、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调试项目及程序、调试质量的检验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等相关技术措施。
关键词锅炉冷态试验;一次风速调平;风量标定;燃烧器;分系统目录1设备简介 (1)1.1锅炉主要技术参数 (1)1.2引风机主要技术参数 (2)1.3送风机主要技术参数 (3)1.4一次风机主要技术参数 (4)2编制依据 (4)3调试范围 (5)4组织与分工 (5)4.1生产单位 (5)4.2施工单位 (5)4.3调试单位 (6)4.4监理单位 (6)5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6)6调试项目及程序 (7)6.1风烟、制粉系统严密性检查试验 (7)6.2锅炉冷态通风试验 (7)6.3 烟风、制粉、燃烧系统风门、挡板调整特性试验 (8)6.4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风速调平 (8)6.5 磨煤机入口混合风风量测量装置标定 (8)6.6 锅炉热二次风风量测量装置标定 (9)6.7 燃烧系统静态检查、逻辑传动、逻辑验收 (9)6.8锅炉冷态动力场试验 (10)7调试质量的检验标准 (10)8安全注意事项 (11)9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12)10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12)11 试验所需的仪器、仪表及物品 (13)酒钢嘉峪关2×350MW热电联产工程5号锅炉冷态动力场试验调试措施1设备简介酒钢嘉峪关2×350MW自备热电联产工程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前煤仓布置、紧身封闭、全钢悬吊结构π型锅炉。
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正压直吹系统,每炉配5台磨煤机,燃用设计煤种时,四台运行一台备用;燃用校核煤种时,五台运行;煤粉细度为R90≤18%,均匀性指数n=1.0。
蒸汽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一、概述所谓空气动力场主要是指燃烧设备及炉膛内部的空气(包括空气携带的燃料)以及燃烧产物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值的分布状况。
蒸汽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与炉膛空气动力场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
组织良好的空气动力场可以保证蒸汽锅炉燃烧稳定、燃尽迅速。
这样可保持经济而可靠的燃烧从而合蒸汽锅炉能高效而安全地运行。
蒸汽锅炉投产前对蒸汽锅炉所做的烟风系统联调、蒸汽锅炉烟风严密性试验及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通过试验检查设备及其安装能否达到蒸汽锅炉正常运行所需的空气动力场要求,为蒸汽锅炉的首次点火创造条件,为以后蒸汽锅炉的热态运行及燃烧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1. 试验项目(1) 蒸汽锅炉烟风系统联调(2) 烟风严密性试验(3) 标定风量测量装置的流量系数(4) 风机性能测试(5) 布风板阻力特性试验(6) 炉膛出口烟气分配均匀性测量(7) 料层阻力特性试验(8) 布风均匀性试验(9) 测定临界流化风量(10)回料阀特性调整试验(11)冷渣器冷态试验2.调试方法、工艺或流程在现场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首先进行烟风系统联调及烟风系统的严密性试验,确保试验系统工作正常,然后在蒸汽锅炉冷态条件下,调整有关参数并加入一定量启动床料进行蒸汽锅炉冷态各项试验。
3.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1)蒸汽锅炉本体、烟风系统、J阀、给煤系统、冷渣器等安装完毕,并通过验收合格;(2)一次风机、二次风机、J阀风机、吸风机等各重要风机分部试运转合格;(3)烟风系统的伺服机构能准确投用;(4)检查并清理炉膛及布风板,检查风帽安装是否牢固,并逐个清理风帽小孔,检查风帽小孔与耐火层的距离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耐火层应平整;(5)试验所需启动床料已备齐(6)所有转动部件附近无杂物,且影响通风试验的脚手架已拆除;(7)冷态试验所需要的测点全部安装完毕(8)与蒸汽锅炉烟风系统有关的热工表计齐全并能准确投用;(9)测点处无固定平台或扶梯者,应按试验要求搭设牢固的脚手架,各测点处应有足够的照明;(10)试验所需的仪器、材料、工具等准备完毕。
炉内冷态动力场试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炉膛内钢丝及脚手架基本要求:
1、在最下层喷嘴(一次风口中心线)下1500mm处截面沿着炉膛
四周搭设跳板,并在截面沿炉膛中心搭设十字形跳板,并在跳板周边搭设防护网及防护架杆,保证实验人员在跳板上可安全正常行走。
2、在四角喷嘴处搭设爬梯至最上层喷口,其各横档处在两喷嘴的
夹缝处(不影响气流从喷口处正常喷出)以脚手架不遮挡燃烧器口,适合测试人员攀登为宜。
3、在下一次风口中心标高处的两侧墙的中心和前后墙中心拉设一
十字网面(用#10钢丝,花兰螺丝拉紧),并在十字网面中心向四面水冷壁每隔300mm悬挂一根长度为250mm的飘带(多采用细布条或丝绳),保证在气流通过时可随气流正常飘浮。
4、在炉膛内部距离水冷壁前、后墙和左、右墙中心线100mm处拉
设钢丝,共计4根。
炉内钢丝拉设示意图见下图
二炉内动力场试验期间应保证照明正常。
注:1 粗实线均为钢丝绳;
2 图中所示飘带悬挂处并不完全,自十字网面中心向四周水冷壁每隔300mm均应悬挂
飘带。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数据在热态调整中的应用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是燃烧室大角度变á演化轨迹的重要试验,是利用数据指导锅炉性能热态调整的基础之一。
本文就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数据在热态调整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一、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技术
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通常采用雷诺数较低的模型试验,微封闭环境下的室外模型试验,真空室内模型试验等,来模拟锅炉燃烧室的冷态空气动力场。
试验往往复杂,涉及的空气流动物理现象多,试验内容也相对复杂,一般包括:入口压力分布测量,出口压力分布测量,燃烧室速度动场实验,速度垂直切面测量等。
1、试验数据作为参数之一可以指导热态调整。
通过获得的锅炉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结果,可以分析数据,对锅炉性能进行参数计算,体现出热力损失、空气流动特性以及屏息和细火特性;
2、试验数据还可以指导热态燃烧参数的调整。
根据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数据,可以推算出燃烧最佳位置和比例,从而指导热态调整;
3、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数据还可以为寻找最佳运行条件奠定基础。
通过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数据,可以比较理想的最佳空气流动条件,为锅炉热态调整提供参考,保证最佳运行条件。
#6锅炉冷态通风及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方案编写:初审:审核:批准:目录1.编制依据 (1)2.调试目的 (1)3.调试对象和范围 (1)4.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和准备工作 (3)5.调试方法、工艺和流程 (3)6.各单位分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编制依据1.1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1.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3 《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年版)》1.4 《电厂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篇(1996年版)》1.5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1.6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锅炉篇(1996年版)》1.7 制造厂、设计院提供的系统设备图纸、设备说明书、计算数据汇总表。
1.8 锅炉系统其它制造商有关系统及设备资料2.调试目的本方案仅适用于扬州发电有限公司#6机组投产前对锅炉所做的锅炉严密性及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锅炉冷态通风和空气动力场试验主要是为了测试锅炉烟风系统和炉膛冷态下的空气动力特性,摸清烟、风系统阻力构成情况,检验冷态烟风系统的动态参数,为热态运行控制各烟风流量、调整各风机运行工况和风量分配、保证合理的燃烧提供依据,使其能满足机组整套启动需要。
3.调试对象和范围XXX工程(2×300MW )#6锅炉的风烟系统配置两台离心式一次风机。
配置两台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配置两台静叶可调单级轴流式引风机,每台风机配有一套独立的润滑油及冷却风机系统。
配置两台三分仓结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锅炉燃烧器二次风系统采用两侧大风箱结构,由二次风门控制各燃烧器喷嘴风量。
经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的送风热风,作为二次风送至燃烧器风箱。
一次风机出口一次风一部分经空气预热器加热成为热一次风,另一部分作为一次风温调节冷风与热一次风混合,送至磨煤机入口,合格煤粉被输送至煤粉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