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胰腺癌14共33页
- 格式:ppt
- 大小:3.89 MB
- 文档页数:33
尸检病例讨论(现病史)患者于2018年11月开始上腹部疼痛,2018年3月曾因疼痛加重、食欲锐减入某院诊治,诊断为:上腹部包块,疑为胰腺肿瘤.9月腹痛逐渐加重并呕吐、腹胀。
某医院建议剖腹探查。
由于患者家属不同意而未作,出院。
10月又因腹胀难忍、下肢浮肿加重、不能进食等。
再次入院治疗,诊断为“胰腺肿瘤”。
治疗一个月未见好转,出院。
11月7日入我院消化科。
(体格检查)体温37.7℃、消瘦、贫血,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发现异常。
腹部膨隆,上腹部有压痛,腹水征(+++),下肢明显浮肿,入院后,时有发烧,随之高热。
两肺有啰音。
经抗感染、放腹水等治疗均无效,出现消化道出血、呕血和柏油样便,给予止血敏、输血等方法治疗仍无好转。
患者于2018年11月21日19时50分死亡。
一、病理检查(一)、尸表检查:死者男性,身长157cm,发育尚好,营养不良,极度消瘦。
下肢关节尸僵明显,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鼻腔内有少许红色分泌物。
两下肢有凹陷性水肿.腹部明显隆起。
(二)、内部检查:1.体腔:腹腔:有草黄色半透明液体约4000ml,腹膜粗糙不平,广泛粘连,散在有大小不等的黄豆大的灰白色结节。
肝下缘位于右肋缘。
腹腔大多数脏器互相粘连,其中以胰腺与胃大弯侧、横结肠粘连最为严重。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的互相融合。
2.皮肤:轻度黄染3.头颅及中枢神经系统:无异常4.颈部:无异常5.心血管系统:心:重260克,心外膜光滑。
各瓣膜周径:三尖瓣11cm,肺动脉瓣8cm,主动脉瓣7.5cm,二尖瓣lOcm.各瓣膜薄呈半透明状,右心室壁厚0.5cm,左心室壁厚1.2cm,冠状动脉通畅。
6.呼吸系统:肺:右肺重965克,左肺重705克.两肺表面光滑。
两肺前缘圆钝,指压后遗留压痕。
右肺下叶有斑点状实变区。
7.肝、脾及胆道系统:肝:重1490克,表面光滑,呈淡绿色。
切面见有多个散在的直径为0.2—1.5cm大的灰白色结节,质较实。
胆囊:明显膨大;内充满深绿色粘稠胆汁约lOOml。
一例胰腺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病例讨论(2013.6.19)病例特点:1.患者,女,76岁,身高:156cm,体重:45kg BMI指数:18.492.主诉、现病史和手术史患者近半年来出现大便性状改变,为黄色不成形软便,大便表面有油脂附着,有时混有不消化食物,3-5次/天,无粘液脓血,无腹胀、无恶心、呕吐,有反酸、烧心,病程中患者饮食尚可,消瘦明显,近半年体重下降30-40斤。
入院诊断:胰腺癌,伴有肝硬化。
入院时的血生化检验报告提示:总胆红素:127.9umol/l ↑(正常值3.0~24.0 umol/l),直接胆红素:117.9 umol/l ↑(正常值0.0~10.0 umol/l),谷丙转氨酶:99.7u/l ↑(正常值0.0~50.0 u/l),谷草转氨酶117.9 u/l ↑(正常值0.0~50.0 u/l)白蛋白34.7g/L↓行保肝减黄等治疗措施后5月10日于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完成顺利,术中成功留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患者安返病房,血常规:白细胞10.9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2%↑,红细胞2.80*10^12/L↓,血红蛋白87g/L↓,血小板129*10^9/L,予患者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
入院诊断:胰腺癌、肝硬化出院诊断:胰腺癌、肝硬化3.主要治疗药物:4.辅助检查:5.主要病程:5月11日(D1):患者诉切口疼痛难忍,无畏寒发热,胃肠减压无明显液体引出。
血生化:总胆红素:65.1umol/L.直接胆红素63.9umol/L,间接胆红素 1.2umol/L,白蛋白23.5g/L。
医嘱予以输注白蛋白、抗感染、抑酸、抑酶、抗炎、营养支持。
5月12日(D2):患者诉切口依然疼痛,无畏寒发热,今日增加空肠营养滴入,并行雾化吸入、解痉等治疗,促进排痰,防止肺部并发症,切口予换药处理。
5月13日(D3):患者诉昨日夜间呕吐数次,呕吐出黄色胆汁样液体,无畏寒发热,给予胃管冲洗后引出大量黄色液体,治疗上继续给予营养支持保肝抗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