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枝黄花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29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特征特性及防治方法作者:唐善利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01期摘要介绍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危害特点,提出了防治方法,以期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防治方法中图分类号 S45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1-0204-01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分类上属于菊科,一枝黄花属(Soli-dago L.)。
该属全世界有约125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少数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中国有4种,南北均有;浙江有2种,即为加拿大一枝黄花(S. canadensis L.,英文Canada Goldenrop)与一枝黄花(S. decurrens Lour.,英文Common Goldenrop)。
属于裸子植物。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又名黄莺、麒麟草。
这种花色泽亮丽,为加拿大进口花卉,在花市上被称为“幸福草”,常用于插花中的配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据记载: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最初作为庭园花卉栽培于上海、南京一带,后逸生野外。
20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河滩、路边的荒地、铁路的两侧、农田边、平原城镇住宅旁、甚至绿化地带的杂草,并且是恶性杂草。
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要生长在河滩、荒地、公路两旁、农田边、农村住宅四周,植株高1.5~3.0m。
它是多年生植物,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长优势明显,生态适应性广阔,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他植物死亡,从而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1]。
黄花过处寸草不生,故被称为生态杀手、霸王花,被列入中国重要外来有害植物名录[2]。
在泗阳县众兴、李口、临河等镇都有零星分布。
临河镇何庄村胡庄大桥东50m徐淮路南有一处、曹码村盐徐高速34km处有两处,村部东50m有一处。
1加拿大一枝黄花形态特征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及其综合治理措施摘要通过调查,加拿大一枝黄花自2004年入侵金坛市以来,扩展迅速,目前该市有零星发生、分散发生和连片发生3种分布状况。
为了控制其扩散蔓延,开展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和防除技术试验,初步掌握了其分布生长特性和综合治理方法。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防治措施;江苏金坛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是一种传播和扩散极快的外来有害生物,我市2004年首次在公路边发现,当时为零星发生;调查全市,有7个镇10个村发生,面积约6.7hm2。
2007年已发展至388.1hm2。
近几年虽经防除,植株密度有所下降,但发生范围仍呈逐年扩大趋势,对我市的农业生产和生态构成了潜在威胁。
1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一年生地上茎和多年生地下水平生长的根状茎,直立茎高0.3~3.5m。
茎杆粗壮,基部光滑,上部被短柔毛及糙毛。
上部叶呈披针形,长5~15cm,有明显的3出脉,无柄或下部叶有柄。
蝎尾状圆锥花序,顶生,长10~50cm,具向外伸展的分枝,分枝上侧密生黄色头状花序。
每株植株地下具4~15条根状茎,以根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伸展生长,顶端有芽。
加拿大一枝黄花既可种子繁殖,又可地下茎繁殖。
种子一般3月开始萌发,地下茎及近地表茎上的芽在10~11月萌发。
4~9月为营养生长期,前期生长比较缓慢,6月生长速度加快,7月初植株高达1m以上。
9月下旬开始开花,10月中下旬进入开花盛期,11月底至12月中旬果实成熟,1株植株可形成2万粒左右种子。
但土深超过2cm的种子一般不能出苗。
2发生概况2.1传入方式入侵我市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首先是种子借助风力、通过卡车等运输工具在公路边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厂区定居。
2004年发现的10个点上有8个点是厂区,仅2个点是公路边;至2007年调查发现的厂区8个点上已连片生长。
定居后便通过根茎繁殖向周边空地上扩张蔓延,特别是被征用的闲散空地上也由零星生长发展成连片生长。
起源:加拿大一枝黄花,又名黄莺、麒麟草。
这种花色泽亮丽,常用于插花中的配花。
原产北美,隶属菊科一枝黄花属。
我国于1935年引入作为花卉植物,20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成杂草,现已成为华东地区荒地、路边的主要杂草。
分布:主要生长在河滩、荒地、公路两旁、农田边、农村住宅四周,主要分布于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华东省市。
近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有逐渐向周围地区扩散的趋势,据各地媒体报道,昆明、沈阳、大连、天津、成都、兰州、西安、石家庄等地都发现了其踪影。
⏹危害:1.适应性强,容易形成单一群落⏹加拿大一枝黄花在路边、铁路边、绿地、荒地等处均有发生且生长旺盛。
在生长过程中,与其他物种竞争养分、水分和空间。
使与之伴生的一年蓬、毛莨、山莴苣、波斯婆婆纳、雀麦、马兰等植物很快退出竞争。
甚至使绿化灌木成片死亡。
⏹对环境和生态多样性产生严重影响。
⏹ 2.危害农业生产⏹加拿大一枝黄花蚕食棉花田、玉米田、大豆田等,影响这些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 3.化感作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部会分泌一些抑制物质,这些抑制物质可以抑制糖槭幼苗的生长,也抑制包括自身在内的草本植物的发芽。
⏹在丹麦,有研究表明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部有乙炔气体的存在,估计也起抑制其他物种生长的作用。
⏹ 4.防除困难⏹加拿大一枝黄花对不同程度的火烧都有着积极的反应,火灾有利于其种群密度的提高,火会烧掉它的地上部分,但同时也会把其他植物烧死,这样它的地下根状茎和贮藏在土壤中的种子就会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突出的发生特性:•一是繁殖能力极强,无性有性结合;•二是传播能力强,远近结合;•三是生长期长,在其它秋季杂草枯萎或停止生长的时候,加拿大一枝黄花依然茂盛,花黄叶绿,而且地下根茎继续横走,不断蚕食其他杂草的领地,而此时其他杂草已无力与之竞争。
•这三个特点使得它对所到之处本土物种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易成为单一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区。
可谓是黄花过处寸草不生,故被称为生态杀手、霸王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实施方案一、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基本介绍加拿大一支黄花是桔梗目、菊科的植物。
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外来生物。
引种后逸生成杂草,并且是恶性杂草。
常见于城乡荒地、住宅旁、废弃地、厂区、山坡、河坡、免耕地、公路边、铁路沿线、农田边、绿化地带。
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长优势明显,生态适应性广阔,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它植物死亡,从而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二、发生概况(一)传入方式加拿大一支黄花的传播方式一般为两种。
一是种子通过风力或者雨水传播。
二是根茎传播,根状茎以植株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伸展生长,其上的顶芽可以发育成为新的植株。
(二)危害严重性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破坏入侵地生态。
第1年零星生长,次年便能长成连片植株,形成单生优势;二是破坏道路及园林地景观。
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高大,一且入侵公路绿化地、绿化灌木地,易造成景观被明显破坏。
(二)分布现状通过每年春季、秋季2次普查与防除,园区的加拿大一支黄花的总体密度有所下降,零星发生点在减少。
总结园区的加拿大一支黄花的分布面积及范围如下表所示:三、综合防治技术(一)加强宣传强化民众的预防意识,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向民众介绍加拿大一支黄花的形态特征、识别方法、发生日期、防治方法,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防控。
(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加拿大一支黄花的生物学特性,每年春季做好普查工作,查清加拿大一支黄花的发生地区、面积以及周边扩散分布情况,并及时防除;秋季查清加拿大一支黄花的新发生点,掌握动态,铲除零星发生点。
(三)因地制宜的进行防除工作根据长期防治经验,加拿大一支黄花3月随着气温的上升,根茎苗开始萌发,至4月初形成早高峰,这是春季化学防除的最好时期。
10月份是加拿大一支黄花的开花时期,这时便于调查其发生分布情况,同时,也是秋季拔除的最佳时期。
(1)春季治理方案春季是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最佳时期,如在春季进行有效的化学防除和拔除可有效减轻后期的防除压力。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和防治方案加拿大一枝黄花,又称为加拿大马蓝,是一种入侵的外来植物,它很容易在草地、道路、森林和河岸等区域中生长。
尽管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以为人们提供食物和药用价值,但它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系统,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以在加拿大的许多生态系统中生长,包括草地、森林、河岸和海滩等。
当它们生长时,它们会排挤本地植物,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导致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
对农业的危害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农业领域中也是一种威胁。
它可以在田间生长,抢占农作物的生长空间和营养,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
对健康的危害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有毒植物,可以对人和动物造成健康威胁。
它的花和叶子中含有有毒的龙葵素,如果被误食或吸入,会引起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和昏迷等。
二、防治方案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然的生物控制措施来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
这种方法包括引入天敌和寄生虫,以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
然而,这种方法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
这种方法包括采用机械设备、手动割除和地面覆盖等方式,来限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扩散和生长。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物质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
这种方法包括喷洒除草剂和除草剂混合物来杀死加拿大一枝黄花。
然而,化学防治方法也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教育和宣传教育和宣传是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认识和了解,并促进人们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此外,通过宣传,可以加强政府和公众对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重视和投入。
综合防治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综合防治方法是最有效的。
综合防治方法将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结合起来,以最小化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
加拿大一枝黄花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除对策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原产北美,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我市在城区、沙沟镇、安丰镇、荻垛镇等8个乡镇也已查见,发生面积达1020m~,随着调查进一步深入,将会有大量该杂草被发现。
为避免该物种在本市扩散蔓延,对我市原有生态平衡构成威胁,有必要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防除药剂进行筛选,现介绍如下。
1 分布区域据调查加拿大一枝黄花本地发生已经2~3年,是随远距离运输夹带和人为引种而来。
主要分布公路两侧、厂房空地、河堤、公园、绿化带以及部分农田田埂上,其中仅沙沟镇一废弃工厂就发生一枝黄花4000株。
该植物喜阳、耐旱、适应性强,几乎在所有荒地都能生长,甚至连水泥地裂缝、石缝中、石灰堆上也能茂盛生长。
2 伴生物种在加拿大一枝黄花整个生育期,常见伴生杂草种类较少,主要是狗尾草、马唐、鬼针草、芦苇等,尤以狗尾草居多。
在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初期密度较小的地方,能与之伴生的杂草种类比较多,如狗牙根、大巢菜、猪殃殃、水花生等。
随着一枝黄花繁殖蔓延定居逐步形成单一优势种群。
3 生育期观察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多年生的根茎植物,以种子和地下根茎繁殖。
通过定点观察和面上普查,整体情况为:3.1 定点观察点基本情况定点观察点位于市郊一荒地,占地3.4m2,拥有一枝黄花植株134株。
3.2 观察情况3月30日前后出苗;4月14日株高19cm,叶片13~16片;4月28日株高30~35cm,叶片17~25叶;5月14日株高67cm,面上普查部分植株高已达80cm;6月14日株高125cm,面上普查部分株高已达150cm;7月14日株高155cm,其中中间有5株高达160cm;8月26日现花蕾,株高165cm,最高195cm,底部60cm高叶片脱落;9月22日株高170cm,最高280cm,部分植株已开金黄色花;10月8日观察点及面上普查均已开花;盛花期在10月中下旬;11月4日花色变暗,部分种子开始成熟(见表2)。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技术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隶属于菊科(Asteraceae)一枝黄花属(Solidago),又名黄莺、麒麟草。
加拿大一枝黄花起源于北美洲,目前在欧洲、亚洲、美洲的20多个国家有分布。
最早于20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花卉引入我国华东,逃逸后形成入侵。
目前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河南等省份有分布。
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繁殖能力强等特性,入侵后可迅速挤占入侵地区本土植物生存空间,对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等构成重大威胁。
加拿大一枝黄花已被列入 2023 年1 月 1 日正式实施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之中,是我国重点管理的重大农林入侵物种。
当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仍呈迅速扩散蔓延趋势,新的入侵点不断出现。
为做好防控工作,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主要特征(一)生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长根状茎。
茎直立,株高0.3~2.5米,至少上部被短柔毛或糙毛。
叶互生,无柄或下部叶具柄,基生叶与茎下部叶常与花期前枯萎,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5厘米,宽0.5~2.5厘米,边缘具锯齿或波状潜钝齿,具离基三出脉,两面被糙毛;圆锥花序顶生,分枝蝎尾状;瘦果褐色近圆柱形,长约1毫米,被微柔毛;具7条纵棱,冠毛白色,长3~3.5毫米。
花果期7~11月。
我国华东地区11月至次年8月为营养生长期,9~10月植株进入生殖生长阶段,10月初见花,11月初吐冠毛,果实成熟。
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要特征a.景观b.单株c.幼苗d.根e.花f. 果实(二)主要危害。
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迅速、竞争力强、植株高大,入侵后极易形成单一优势群落,其危害主要表现为破坏本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危害道路及园林绿地景观,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发生生境。
主要生长在开阔的、受干扰的生境,如闲置地、疏林地、路边、荒地、路边、农田、果园、苗圃、园林绿地、护坡地等。
加拿大是一个广阔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气候条件,因此黄花的分布也非常广泛。
以下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主要分布情况:
1. 英属哥伦比亚省:英属哥伦比亚省是加拿大最西部的省份,拥有丰富的森林和山岳地形。
黄花在该省广泛分布,特别是在高海拔山区和沿海地区,如大熊雨林和罗克山脉地区。
2. 阿尔伯塔省:阿尔伯塔省位于加拿大的中部,拥有广阔的草原和森林地带。
黄花在该省广泛分布,常见于草原、森林边缘和湿地地区。
3. 安大略省:安大略省是加拿大的最大省份,位于加拿大的东部地区。
黄花在该省分布较广,常见于森林、湖泊和湿地等环境。
4. 魁北克省:魁北克省位于加拿大的东部,拥有优美的风景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黄花在该省的分布范围相对较小,主要分布在森林、湿地和山区地区。
5. 新不伦瑞克省:新不伦瑞克省位于加拿大的东海岸,拥有丰富的森林和沿海地区。
黄花在该省的分布相对较广,常见于森林、湖泊和湿地地区。
除了以上几个省份,黄花还可以在加拿大其他地区找到,如曼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新斯科舍省等。
需要注意的是,黄花的分布也会受到气候、土壤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加拿大一枝黄花概况Solidago canadensis L.菊科一枝黄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
由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多种途径的传播方式,现逐步蔓延发展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恶性外来杂草,并逐步向全国适宜地区辐射蔓延,严重威胁所到之地的生态平衡和农林生产,如不加以控制,势必造成巨大损失。
分布目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苏、浙、沪三地;江西、安徽、湖北、湖南、云南等省均有报道。
目前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沿公路和铁路向沿江省区扩散的格局。
形态特征加拿大一枝黄花成株株高1—4米,一般为2米左右。
主茎直立,近木质化,具根状茎。
单叶,互生。
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叶基楔形,下延至柄,叶柄内侧均具一个锥形腋芽。
中下部腋芽为休眠芽,上部为活动芽,可发育成分枝和花序。
花为金黄色,由无数小型头状花序组成,每株可以形成2万—20万粒种子。
种子室内发芽率为50%左右,可由风传播,或由动物携带传播。
加拿大一枝黄花以根状茎和种子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根状茎以植株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伸展生长,其上的顶芽可以发育成为新的植株。
据观察,一株春季移栽的幼苗可在两年内形成50余株独立的植株。
试验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茎秆插入土中,在合适条件下仍能生长形成完整植株,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危害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本地生态平衡的破坏和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这是由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强大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一,繁殖能力强,无性有性结合;二,传播能力强,远近结合;三,生长期长,在其他秋季杂草枯萎或停止生长的时候,加拿大一枝黄花依然茂盛,花黄叶绿,而且地下根茎继续横走,不断蚕食其他杂草的领地,而此时其他杂草已无力与之竞争。
这三个特点使得它对所到之处本土物种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易成为单一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区。
另外,治理和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2004年11月,江苏省苏州市共拔除并焚烧加拿大一枝黄花约293h米2,总计投入人力11万人次,耗资若干。
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有温度的中药宝典)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为菊科一枝黄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为菊科一枝黄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
由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竞争能力以及多种途径的传播方式,现逐步蔓延发展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恶性外来杂草,并逐步向全国适宜地区辐射蔓延,严重威胁所到之地的生态平衡和农林生产,如不加以控制,势必造成巨大损失。
一、生物学特性加拿大一枝黄花成株株高1—4米,一般为2米左右。
主茎直立,近木质化,具根状茎。
单叶,互生。
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叶基楔形,下延至柄,叶柄内侧均具一个锥形腋芽。
中下部腋芽为休眠芽,上部为活动芽,可发育成分枝和花序。
花为金黄色,由无数小型头状花序组成,每株可以形成2万—20万粒种子。
种子室内发芽率为50%左右,可由风传播,或由动物携带传播。
加拿大一枝黄花以根状茎和种子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根状茎以植株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伸展生长,其上的顶芽可以发育成为新的植株。
据观察,一株春季移栽的幼苗可在两年内形成50余株独立的植株。
试验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茎秆插入土中,在合适条件下仍能生长形成完整植株,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二、生态学特性1、生长习性加拿大一枝黄花常见于荒地、废弃地、厂区、山坡、河坡、免耕地、公路边、铁路旁。
喜阳不耐阴,在高大遮荫的乔木下基本未见正常生长的群落。
耐旱,耐较贫瘠的土壤,因此山坡荒地都能生长良好,甚至在水泥地裂缝、石缝中也能茂盛生长。
而在湿度较大、水分充裕的地区,往往植株较为矮小细弱,叶色偏淡。
2、伴生杂草在加拿大一枝黄花主要生育期,常见的伴生杂草有狗尾草、马唐、甘野菊、鬼针草。
在加拿大一枝黄花密度较稀疏、盖度较小的地方,能与之伴生的还有狗牙根、一年蓬、水花生。
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状茎大多形成于秋季,根芽越冬后在早春恢复生长(在暖冬年份,冬季即可长出次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