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及必要的防范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摘要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繁殖力强、传播速度快、生态适应性广等特点,对生物多样性有很强的破坏作用,是江苏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
本文分析了扬州市邗江区各乡镇(街道、园区)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现状,介绍了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应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除技术,有效控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邗江区的蔓延,基本实现了“零星发生区及时清剿,大片发生区不扩散”,并提出了加强生物防治和建立专业化防除队伍等建议,以期为防止加拿大一枝黄花等有害生物蔓延和危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现状;防除对策;治理建议;江苏扬州;邗江区中图分类号S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03-0139-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扬州市邗江区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左希董红刚陈银凤耿跃陈凤梅爱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扬州225009)邗江区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腹部,是江苏省扬州市下辖区,现辖10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536km 2,其中耕地面积1.51万hm 2。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有巨大潜在威胁的外来有害生物,被列为江苏省补充植物检疫对象[1]。
起初,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观赏植物被引入,常用于插花;但引种后逸生为恶性杂草,主要生长在河滩、荒地、公路两旁、农田边、农村住宅四周,是多年生植物,根状茎发达,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生长优势明显,生态适应性广阔,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他植物死亡,从而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可谓是“黄花过处寸草不生”[2]。
近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邗江区发生面积呈扩大态势,但随着防除力度不断加大,区内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传播、扩散得到有效控制,发生面积明显缩小。
1发生现状1.1发生蔓延快邗江区自2000年左右零星始见加拿大一枝黄花,10余年间此杂草在区内迅速繁殖蔓延,侵占土地,导致邗江区各镇(街道、园区)均有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危害。
“最毒”加拿大一枝黄花,见到它立即清除!CLICK TO FOLLOW US最近,“加拿大一枝黄花”火上了热搜,多地下达清漅令,组织人员,集中力量对其开展全的面清除行动。
这个“黄花”究竟有怎样的威力?为什么它被称为“生态杀手”?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加拿大一枝黄花来自遥远的北美洲,属桔梗目多年生菊科植物,生长茂密,植株高大,花色鲜黄,虽有一定观赏性,但危害性更大。
据有关资料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已在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苏、江西、四川等多地被发现,给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构成了严重威胁。
01侵占性强加拿大一枝黄花非常霸道,根系能分泌出一种有毒的物质,破坏土壤微生物平衡,抑制其他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造成本土植物不断凋亡,就连绿化灌木遇上它也成片死亡。
可谓是黄花过处寸草不生,被称为“生态杀手”、“恶魔之花”。
据统计,近几十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已导致我国30多种乡土植物物种消亡,且呈爆发态势。
02繁殖力强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既能通过种子进行繁殖,也能根茎进行繁殖。
单棵植株一年可产生2万多粒种子,种子借风力快速传播扩散;同时地下根茎也在不断向四周辐射伸展生长,形成新的植株。
第一年可能只有零星几棵,但第二年,第三年就会连片发生。
它们利用身高优势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争空间、争水分,破坏生态,蚕食肥力,直至周边其它植物死亡,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03生命力强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状茎发达,根系深扎,耐旱、耐瘠薄,没有天敌制约,生长期长,在深秋其它杂草枯萎或停止生长时,加拿大一枝黄花依然长势茂盛,花朵怒放,并且地下根茎继续横走,不断侵占扩大领地,排挤其它植物。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习性加拿大一枝黄花曾在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后逐渐逸生成恶性杂草,高大茂密,秋季开花。
每年3月份开始萌发4-9月份为营养生长7月初植株通常高达1.5-3米10月中下旬开花11月底至12月中旬果实成熟加拿大一枝黄花幼苗与成株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土一枝黄花的区别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高大,根状茎发达,花序单面生长,只着生于花序分枝的一侧,呈蝎尾状,瘦果全部具细柔毛。
尊敬的xxx领导:您好!感谢您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工作的重视,并给予我校相关专家交流的机会。
针对这一问题,本人结合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经验,整理出以下建议和答复:一、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1. 提高黄花防治研究的资金投入,增加专门研究机构的支持,推动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从而提高防治技术和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加强对黄花防治工作的监测和预测,及时掌握黄花的传播规律和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和推广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新型防治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防治效果。
二、加强政府引导和统筹协调1. 建立健全黄花防治相关政策法规,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利,形成多部门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
2. 加强对黄花防除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市民对黄花的认识和防治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
3. 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黄花防治经验,不断提高我国黄花防治工作的水平。
三、加强技术和装备支持1. 提高黄花防治的技术装备水平,加强对防治机械和器材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防治的效率和效果。
2. 发展智能化的防治系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黄花防治的精准度和预测能力。
3. 开展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加强对防治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四、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1. 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交流,共同研究解决黄花防治工作中的关键问题,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2. 参与国际会议和展览,展示我国在黄花防治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扩大国际影响力,为我国黄花防治工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以上为本人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工作的建议和答复,希望对相关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也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指导。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交流,恳请阁下随时与本人通联。
谢谢!此致敬礼尊敬的xxx领导:感谢您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工作的重视,并给予我校相关专家交流的机会。
警惕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蔓延作者:陈娟朱春联来源:《现代园艺》2009年第07期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又名金棒草、黄莺、麒麟草,属双子叶菊科一枝黄花属,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加拿大和美国,20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上海、南京等地,现已成为我国东南地区一种常见的外来杂草。
至今除西藏、青海和内蒙古等地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的报道,并且呈进一步快速扩散的态势。
因其具有极强的繁殖和环境适应能力,防除极其困难,严重威胁农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已被我国列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应引起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1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粗壮,成株平均高度2m以上,主根较明显,须根细且密布,根状茎发达,具1年生地上茎和多年生地下水平生长的根状茎,黄色头状花序小,在花序分枝上排列成蝎尾状,再组合成大型顶生圆锥花序,连萼瘦果长约1mm,上具3~4cm白色冠毛。
每年3月份开始出苗生长,7-11月开花,以种子和地下根茎繁殖,种子粒小籽多,每株成株可产生约2万粒种子,种子上有冠毛,可随风或气流作远距离传播,每株地下有4~15条根状茎,以根颈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伸展生长,最长近1m,其上长有2-3个或多个分枝,顶端有芽,来年春天能长成无性系小株,1株植株在第2年就又能形成一丛或一小片。
加拿大一枝黄花喜温、耐干旱、耐肥、耐贫瘠,主要分布于荒地路边、疏林果园、绿化地等生境。
2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性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较高的柠檬烯、蒎烯等萜类为主要成分的精油含量,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其植株的地上与地下部分提取液、根际土壤水提取液都有能抑制或影响周围植物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元素;除精油外,它所含的黄酮等酚性成分,可以激发周围植物体内产生氧自由基毒害根系细胞,导致入侵生境中其他植物的死亡。
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繁殖力和竞争力,能够快速侵占空间,形成单生优势种群,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入侵地植被的生态系统。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及其综合治理措施摘要通过调查,加拿大一枝黄花自2004年入侵金坛市以来,扩展迅速,目前该市有零星发生、分散发生和连片发生3种分布状况。
为了控制其扩散蔓延,开展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和防除技术试验,初步掌握了其分布生长特性和综合治理方法。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防治措施;江苏金坛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是一种传播和扩散极快的外来有害生物,我市2004年首次在公路边发现,当时为零星发生;调查全市,有7个镇10个村发生,面积约6.7hm2。
2007年已发展至388.1hm2。
近几年虽经防除,植株密度有所下降,但发生范围仍呈逐年扩大趋势,对我市的农业生产和生态构成了潜在威胁。
1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一年生地上茎和多年生地下水平生长的根状茎,直立茎高0.3~3.5m。
茎杆粗壮,基部光滑,上部被短柔毛及糙毛。
上部叶呈披针形,长5~15cm,有明显的3出脉,无柄或下部叶有柄。
蝎尾状圆锥花序,顶生,长10~50cm,具向外伸展的分枝,分枝上侧密生黄色头状花序。
每株植株地下具4~15条根状茎,以根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伸展生长,顶端有芽。
加拿大一枝黄花既可种子繁殖,又可地下茎繁殖。
种子一般3月开始萌发,地下茎及近地表茎上的芽在10~11月萌发。
4~9月为营养生长期,前期生长比较缓慢,6月生长速度加快,7月初植株高达1m以上。
9月下旬开始开花,10月中下旬进入开花盛期,11月底至12月中旬果实成熟,1株植株可形成2万粒左右种子。
但土深超过2cm的种子一般不能出苗。
2发生概况2.1传入方式入侵我市的加拿大一枝黄花首先是种子借助风力、通过卡车等运输工具在公路边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厂区定居。
2004年发现的10个点上有8个点是厂区,仅2个点是公路边;至2007年调查发现的厂区8个点上已连片生长。
定居后便通过根茎繁殖向周边空地上扩张蔓延,特别是被征用的闲散空地上也由零星生长发展成连片生长。
加拿大一枝黄花有什么危害初冬季节,除了变色的树木外,野外最耀眼的颜色莫过于一簇簇盛开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了。
在有些地方,这种黄花可长到3米高,它们顶端的锥状花序上数以万计的细密小花从上至下渐次开放,在空旷的田野开出了舍我其谁的霸道气息。
最近关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报道特别多,全国有多个地方对它开启了“剿灭”行动。
因为强大的繁殖能力,加拿大一枝黄花被称为“毒草”,有它存在的地方,其它植物便很难获得生长空间,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在芜湖,这种野蛮生长的植物也成为农业、园林等部门的持续清除对象。
一花掉开处百花殂一株植物,为何会让各地兴师动众来对待?这还要从它的自身说起。
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外来物种,老家在北美的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等地。
因为花型迷人、色泽靓丽,人们常常将它用作插花中的配花。
年,加拿大一枝黄花做为观赏植物导入我国。
人工后逸生至野外,在河滩、荒地、公路两旁、农田边等自然环境中,加拿大一枝黄花肆意生长,逐渐沦为四处扩散的野草,年被列为《中国外来侵略物种名单》。
那么,在北美老家,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不是早就泛滥成灾了呢?事实上,在加拿大、美国等地,既有以它为食物的上百种昆虫,也有抑制其生长的菌类,所以当地的生态能够保持平衡。
到了异国他乡,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两大天敌不复存在,它便毫无节制地大肆蔓延。
做为野草,具有不屈不挠的生命力,对生长环境不放不挑随处乌显然就是优点,但它的产卵能力太过不可思议,在不断扩大自身种群的同时,遏制其它植物的生长,逐渐沦为一名“生态恶棍”,有著“黄花过处片花不取”的臭名。
芜湖市园林管理处规划科工程师刘洁介绍,加拿大一枝黄花虽然被称为“毒草”,但其实它自身并没有毒性,而是它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繁殖快。
单株加拿大一枝黄花就能产生大量种子,可随风进行远距离传播。
它发达的根状茎,可进行无性繁殖,就算将它的根茎“斩草除根”切断,那些断裂的根茎也能重新生成新的植株,快速近距离扩散。
“加拿大一枝黄花一旦定植就会抑制周围其它植物生长,形成单一群落,与周围植物争光争肥。
浅述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湄潭地区的生物特性及防治方法【摘要】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在湄潭地区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简介和在湄潭地区的引入情况。
然后对其生物特性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生长习性和繁殖能力。
接着分析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了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最后探讨了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方法,提出了可行的控制策略。
结论部分总结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湄潭地区的生物特性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未来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湄潭地区、生物特性、生长习性、繁殖能力、生态环境影响、防治方法、防治意义、工作展望1. 引言1.1 加拿大一枝黄花简介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又称为加拿大一枝蒿、加拿大黄花,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植株高度可达1-1.5米,叶片呈长圆形,花朵为黄色的小菊花状,开放时极具观赏价值。
加拿大一枝黄花喜欢生长在光照充足、湿润的环境中,在湄潭地区已经广泛引入栽培。
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生长力,能够快速繁殖并在短时间内形成茂密的群落。
其繁殖方式主要包括种子繁殖和地下茎繁殖,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在日常生长过程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较为宽松,适应性强,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生长茂盛。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湄潭地区的引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快速生长和繁殖能力使其易于形成密集的群落,并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其种群数量,防止其扩散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2 湄潭地区引入情况湄潭地区是中国贵州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贵阳市以南、遵义市以西的交界处。
近年来,由于气候适宜和土壤条件优越,湄潭地区引入了一些外来物种,其中就包括加拿大一枝黄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洲,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和美国地区。
关于福寿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的议案1.引言1.1 概述福寿螺和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两个重要生态问题。
福寿螺是一种入侵性生物,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它们以其繁殖力强、传播途径广等特点,迅速扩散并危害了许多水域。
加拿大一枝黄花则是一种入侵性植物,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它们生长迅速、竞争力强,在入侵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面临严重威胁。
本议案拟对福寿螺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发展。
首先,通过对福寿螺的生态特征和危害传播途径的研究,我们将深入分析其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威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奠定基础。
其次,我们将探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入侵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减少其对当地植物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通过本议案的研究和阐述,我们将进一步认识到福寿螺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更加清楚它们所带来的危害。
我们将总结出对福寿螺和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有效防治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对可行的防治措施,以期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以此为基础,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福寿螺和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治的重视,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机制,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推动对这两个生态问题的有效治理。
只有通过持续的合作和努力,我们才能够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福寿螺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并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关于福寿螺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的详细内容。
其中,2.1部分详细介绍了福寿螺的生态特征以及其危害和传播途径;2.2部分则阐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入侵影响和相应的防治方法。
结论部分对福寿螺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建议,以期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不同除草剂及其复配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效果评价
加拿大一枝黄花(Ranunculus acris L.)是一种常见的杂草,广泛分布于加拿大的田间地头、草坪和荒地等地。
由于其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一旦大量繁殖,将会给农田和草坪的正常生长造成很大的威胁。
人们常常需要使用除草剂来防止和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
本文旨在评价不同除草剂及其复配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
我们需要了解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除草剂的敏感性。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易于繁殖。
其花期长,可以开花至夏季末期。
该杂草对光照要求不高,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
在农田和草坪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常常以一团团的群落形式生长,对农作物和草坪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除草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不尽相同。
一种常用的除草剂是草甘膦(glyphosate),这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广泛应用于田间的防除工作。
研究表明,草甘膦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较好。
在适当的浓度下,喷洒草甘膦可以快速杀死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止其对农田和草坪的侵害。
草甘膦对一些有用的植物也有较高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环境。
除了单一的除草剂,研究还发现复配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更好。
草甘膦和草铵膦的复配剂可以兼顾两者的优点,提高防除效果。
一些植物提取物也被用作复配剂,例如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on)提取物和凯撒蒿(Artemisia princeps)提取物。
这些植物提取物具有较低的毒性,并且可以增强除草剂的防除效果。
农家科技38加拿大一枝黄花识别及防除技术加拿大一枝黄花为桔梗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属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原产于北美洲,已入侵我国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广西、浙江等地,可造成农田、果园、荒地、公路、护坡等多个生态环境的破坏。
2021年,加拿大一枝黄花陆续在重庆市的南岸、渝北、荣昌等多地被发现。
一、识别特征1.花序。
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大型圆锥花序。
头状花序小,单面着生(我国本土的一枝黄花花序是周面着生),呈蝎尾状排列于花轴向上一侧,形成开展的圆锥花序,长4~6毫米。
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3~4毫米,微黄色。
缘花舌状,雌性,长3~4毫米,10~17朵。
中央管状花,两性,长2.5~3毫米。
2.根茎叶。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系为直根系,主根欠发达,自根茎向下有许多白色细根,根状茎白色,横走地表面的常带紫红色,具分叉。
茎直立,全部或仅上部被短柔毛和糙毛,成株下部茎半木质化,茎上部色泽绿色,中下部紫红色或棕黄色,高度可达2.5米(本土一枝黄花植株矮小,通常不超过1米)。
叶互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2.5厘米,深绿色,先端渐尖或钝,基部楔形,大多边缘具小锐齿,叶片正面粗糙,背面相对光滑,中下部叶片常随植株生长而脱落,留下脱落痕迹。
3.果实和种子。
瘦果具白色冠毛,每成株具有2万~3万粒种子,种子极细小,千粒重为0.07克。
二、传播方式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传播方式有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两类。
自然传播是指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子随大风、暴雨扩散或其种子、块茎借助水体流动、动物携带等方式传播和扩散。
人为传播是指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新鲜切花流通到全国各加拿大一枝黄花蔓延迅速农家科技39地,当鲜花萎蔫之后被人为随意丢弃助长其扩散蔓延的行为;或是其地下根茎、瘦果随耕作农机具、交通工具、建筑机械等传播和扩散。
三、危害性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根系非常发达,会抢夺土壤中的水分、肥料及其他营养物质,侵占本土作物生存空间,有“一花开尽百花绝”的说法,也被称为植物界的“霸王花”。
浅述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湄潭地区的生物特性及防治方法
加拿大一枝黄花(Oxalis stricta)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被列为湄潭地区
的入侵物种。
它的生命力很强,可以在多种生境中生长,包括草地、花园、道路边缘、森
林边缘和其他干燥或湿润的草地和土地上。
下面将简单介绍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湄潭地区的
生物特性及防治方法。
一、生物特性
1.外形特征: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叶子呈心形或三叶状,叶子长2至12厘米,叶柄长3至21厘米。
花朵为淡黄色或白色,具有五个花瓣和五个萼片,直径约1厘米。
2.繁殖方式: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主要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种子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并通过风、水、动物和人的传播散布到其他地方。
3.适应能力:加拿大一枝黄花适应多种温度和湿度条件,对土壤质量和养分要求不高,可以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繁殖。
二、防治方法
1.机械方法:对于小面积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以手工除草或使用除草机将其割除。
对于大面积的入侵可以使用覆盖物,如塑料薄膜、草席等覆盖在植物上,以阻止阳光和空
气的进入,阻止植物生长。
2.化学方法: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剂可以有效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但需要注意草甘膦
对其他植物的影响。
3.生物控制:使用生物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生物控制。
例如使用地下线虫和天敌,
如二长喙半翅目昆虫等,来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繁殖。
综上所述,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湄潭地区是一种入侵物种,其主要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
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机械、化学和生物控制方法,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稳
定。
加拿大一枝黄花简介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菊科黄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北美一枝黄花,黄莺、麒麟草等。
一枝黄花属在中国有四种,除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外,其余的一枝黄花、毛果一枝黄花、钝苞一枝黄花为本土物种。
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高度为20厘米到2.5米不等,花期在10月中下旬,花朵为艳黄色,花形亮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其种子在11月底至12月成熟。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列《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二批),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的一员。
1、繁殖能力强
加拿大一枝黄花平均每株一枝有1500多个头状花序,每个头状花序能长出10-15个种子,生长季一株就能产出2万多粒种子,且种子可以像蒲公英种子一样随风漂移,容易大范围扩散。
此外加拿大一枝黄花根茎可以无性繁殖,其根就像竹子的根一样,在地下四处蔓延,两三年后就迅速成片。
2、危害本土植物
加拿大一枝黄花被称为“生态杀手”“霸王花”等,具有极强的生长竞争能力,会跟本土植物抢夺水分、营养、生
长空间,造成本土植物消亡,而其却越长越多,泛滥成灾,在2005年研究报告中,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海发生面积达到了7千多公顷,共造成30多种本地植物消亡。
3、影响生态环境平衡
加拿大一枝黄花生态环境适应能力极强,由于是引进的物质,目前在国内没有天敌,现在加拿大一枝黄花逐渐从温带向赤道扩张,对生态环境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的威胁,成为入侵危害物种。
关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的调查报告加拿大一枝黄花,又名金棒草。
原产北美洲东北部,我国于1935年被部分人作为观赏植物引进,最开始的时候是作为庭园的花卉,被人种植在上海、南京等地方,但没想到后来却逸生到了野外。
20 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河滩、路边荒地、铁路两侧、农田边住宅旁、绿化地带的恶性杂草。
由于它的适应性极强,在我国又缺少天敌,因此在当地物种中有极强的竞争力,形成了快速繁殖、急剧蔓延的势头。
曾经在浙江、上海、江西等地疯狂生长,对原有的生态环境危害巨大,被列为典型的恶性杂草。
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基部光滑,上部被短柔毛及糙毛,下部一般无分枝,常成紫黑色,密生短的硬毛;根系发达,但根系人土较浅,侧根分布广,地下有横走的根状茎:花深黄色,小型头状花序排列在侧成穗状,再由多数穗状集成顶生圆锥状。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阳性植物,喜欢凉爽而且干燥的土壤环境,具有耐寒、热、瘠等特点,在我国多省的各类土壤中都可以生长,对环境适应性极强。
它的繁殖方式是利用种子或者地下的根状茎,从山野、林地,一直到沼泽地带都可以繁殖生长。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每年的3月份开始萌发,4 ~9月份是营养生长的时段,到7月份初期,植株通常高达1米以上,10月中下旬开花,11 月底到12月中旬果子就成熟了。
加拿大一枝黄花每株在地下都有3~ 15条根状茎,根状茎是其中心,然后向四面八方都可以辐射伸展生长,而且最长近1米,其上长有2~3个或多个分枝,顶端会长出芽,根状茎里储存有养分。
到第二年的时候,每个根状茎顶端芽就会生长为植株,一棵植株在第二年就能形成一丛或一小片,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
近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许多地区迅速扩散蔓延,由于它具有极强的种群优势、繁殖能力和快速占有空间的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压抑其它植物的生长,在许多地区迅速形成单生优势,不仅导致了生态的失衡,还破坏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严重威胁着生态和农业生产的安全。
有关资料显示,曾在我国已有江苏省等13个省市发现有这种可怕的植物,并出现了生态上的灾害性后果。
不同除草剂及其复配剂对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效果评价加拿大一枝黄花(Cirsium arvense)是一种危害农业生产的有害杂草,其覆盖面积广,能够严重抑制作物生长发育,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因此,对于这种有害杂草的防治尤为重要。
不同的除草剂及其复配剂可以对加拿大一枝黄花产生不同的防除效果,本文对此进行评价。
1. 阿特努(Atrazine)阿特努是一种广谱高效的三嗪类杀草剂,它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其靶标酶系统,阻断草本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阿特努在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抑制其生长和繁殖,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草本植物抵抗性的产生。
2. 氟乐灵(Fluroxypyr)氟乐灵是一种新型的磺苯脲类杀草剂,可以通过根、茎、叶部吸收,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显著的效果。
这种草甘膦抑制了靶标植物的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产生和转运,从而抑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发育,并能通过土壤持久活性维持长效防除。
3. 百草枯(Glyphosate)百草枯是一种广谱非选择性杀草剂,能够有效的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在杂草枯灭速度、防治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均表现优异,能够持久在土壤中保持杀菌效果,防治效果明显。
但因为在一些生产环境中,可能会对非靶标物种造成不良影响,所以需要注意合理使用。
4. 复配剂除草剂的掺杂使用已成为目前杂草防治的重要策略之一。
例如,硫酸铵加氯硝定(AMS+CN)是一种常用的复配剂方案,通过增加杀菌剂在草本植物中的渗透力和吸收速度,加速除草剂在环境中的转化和降解,可以延长其药效,在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阿特努、氟乐灵和百草枯都是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常用的杀草剂。
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控制其生长发育。
此外,通过合理掺杂使用除草剂复配剂,能够提高除草剂的防治效果,减少其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杭州师范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生命科学导论》试卷 校区 学院 专业 班级 教室 上课时间: 星期 姓名 学号
试题:一枝黄花是外来物种,在杭州市已有大量出现。为什么一枝黄花能够入侵?已经显现的和潜在的危害有哪些?对于外来物种入侵我们该如何防范?请根据生态学理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阐述。
浅谈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及必要的防范措施 摘要: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如今已大量繁殖,它在我国江、浙、沪、粤等省市扩展迅速,并对当地的植物生长、生态的平衡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本文旨在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例,谈一谈外来物种过度繁殖对当地生态的危害,并根据生态学的知识,为当地的防范提供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一枝黄花 生态平衡 外来物种
(一) 一枝黄花的介绍 一枝黄花(学名:Solidago decurrens )是一个多型性的种,叶形与花序式有极大变化。喜生长于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宜栽种于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可采用种子、分株等方法繁殖。全草入药,性味辛、苦,微温,能袪风清热、解毒清肿等。它是原产于北美的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的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及陕西南部、台湾等地广为分布,现已成为威胁极大地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指的“一枝黄花”主要是指加拿大一枝黄花。一枝黄花属在全世界有约125种,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少数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中国有4种,南北均有;浙江有2种,即为加拿大一枝黄花与一枝黄花。一枝黄花是乡土植物,发生量小,不常见,而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一种外来物种,现已过度繁殖,是一种恶性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又被称作植物界的“霸王花”,有专家甚至用“一山不能容二虎”形容过它。可见,它作为一种恶性杂草对生态的影响与破坏之大。本文主要以加拿大一枝黄花为讨论对象。下文为了表述方便,笔者将加拿大一枝黄花简称为一枝黄花。 在1935年,一枝黄花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被引进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河滩、路边荒地、铁路两侧、农田边、平原城镇住宅旁生长的恶性杂草。一枝黄花具有适应能力强,繁殖迅速的特点。它不仅能依靠种子繁殖,更能通过地下根茎进行无性繁殖,因此其根状茎顶端的芽和40%的种子都能萌发成独立的植株。而除此之外,一枝黄花不仅具有快速繁殖、快速占有空间的能力,它的根还会分泌一些物质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这更是它的危害所在。 (二) 现已显现的、潜在的危害 关注时事的人们会发现,大大小小的报纸中都相继的出现了“一枝黄花”这样的名词。甚至在网络上,你只要简单的搜索,便能在各个新闻网站找到关于“铲除一枝黄花”的相关信息。有的专家称其为植物界的“霸王花”,更有人将其形象的成为“生态杀手”,而在报道中更有类似于“一枝黄花堪比SARS”这样的标题。尽管这些说法都略带夸张的手法,然而这些描述、这些报道都在一次次的向人们敲响警钟,铲除一枝黄花势在必行。 一枝黄花作为一个“入侵”植物,已经在我国的各省市疯狂的生长,它不仅仅占据了其它植物的养分、光照、生长空间,更对生态的稳定与平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今,在一些地区,“一枝黄花”是一道越来越触目的风景,它疯狂的滋长,给农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损失,也给农民带来了不少的烦恼。 根据各省市的报道与真实情况来看,一枝黄花作为一种外来物种,不仅产生了许多显在的危害,并存在着许多的潜在危害,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植物的危害 首先,破坏了对物种的多样性。 一枝黄花虽然看起来娇美、鲜艳,但是它扎根的地方,必定寸草不生。研究表明,在同一片生态林中,没有被“一枝黄花”入侵的区域,地表覆盖的植物品种不下30种;而“一枝黄花”生长密集的区域,其它植物都消失了。它不仅争肥、争水、争空间和争日照的能力特别强,在生长过程中,它更会挥发出一种萜类化合物,而这种物质能抑制周围其它植物生长,可以造成当地土著植物的消亡,从而破坏生态平衡。它由于缺乏天敌,因此具有超强的生长优势,缺少了天敌的限制,使得它毫无束缚的生长,将“毒手”伸向每一寸土地,而它分泌的物质导致了其他植物的死亡,因此在它生长的区域容易形成单生群落,破坏了当地的物种多样性。据报道,这种植物“近20年来已导致上海地区30多种植物物种消亡,严重影响原有植被,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其次,一枝黄花虽暂时未对林木产生直接影响,但已使护林植被遭受毁灭性打击。 一枝黄花凭借“风媒”的传播作用,现已在我国的许多省份肆意的蔓延疯长。它对各地生态平衡的破坏是不可置疑的。虽然现在它还未对林木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当地护林植被已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若不加以及时的铲除,一枝黄花的持续疯长将对水土流失产生推动作用,护林植被的一再破坏将严重的影响生态环境,逐步导致生态隐患。 再者,一枝黄花将成为一个重大的生态隐患,可能诱发巨大的生态危机。 由于一直黄花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十分的强,同时在我国又缺少天敌。因此,只要它的种子一落地,便开始疯狂的生长、繁衍、传播,毫无限制。而它的疯长又将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使得它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因此,若现在还不加以限制,加以铲除,虽然它将会受到环境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制的生长,但是那个时候,其他植物已经毫无“立身之地”。这不仅仅影响植物的多样性,也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及土壤的质量。若是不加以制止,将来会影响的也不仅仅是物种的多样性,更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大问题。因此,及时的加以铲除,加以限制是现在的首要任务。 (2) 对人类的危害 首先,使农作物的数量、质量受到影响,给农民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损失。 各地的报纸都不留余力地道出了一枝黄花对农作物的影响。一枝黄花在自耕地的扩散相比无人耕耘的荒地要好得多。虽然农民会及时的加以铲除,但一枝黄花仍然对农作物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一枝黄花的“侵入”,一方面占去了农作物大量的光照、生存空间、土壤养分;另一方面,它在生长期间散发出来的萜类化合物,也抑制了农作物地生长,这导致了农作物的减产。除了这主要的两个方面,一枝黄花的入侵还使得农作物的病虫害呈“多”、“高”态势,这些不利的影响与危害,使得农作物减产,甚至绝产。而作为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农作物,它的减产与绝产必然对农民的生活、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经济上,一枝黄花的“入侵”给农民的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其次,花粉的大量扩散,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影响。 由于一枝黄花是大片生长的,花粉量很大,而空中飘散的花粉,会给过敏体质的人带来一些身体上的不适,如皮肤瘙痒、咽喉肿痛、眼睛流泪等,这也是一枝黄花的扩散对人类健康的一大影响。但目前研究还未发现,一枝黄花在其它方面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
(三) 疯狂滋长的原因 第一,繁殖能力强,是一枝黄花疯狂滋长的重要原因。一枝黄花不仅能够通过种子来进行繁殖,更能通过地下根茎进行无性繁殖,因此其根状茎顶端的芽和40%的种子都能萌发成独立的植株。 第二,生长能力强,能迅速形成单生优势,极易排斥其他植物。它耐寒,在生阔叶林缘、林下、灌丛中、山坡草地上及路边都能够很好的生长。 第三,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除了它自身的生长优势之外,它还会在生长的过程中释放萜类化合物来抑制周围其它生物的生长。 第四,缺少天敌,也是一枝黄花疯狂滋长的一大原因,这更是外来物种大量繁殖的共同原因。由于一枝黄花在我国的自然环境中没有抑制因素,没有克制它的天敌,因此无法形成相对平衡循环的生物链。
(四) 防范补救的措施 组织人工清除。组织人工清除是切断种子传播的主要途径。一枝黄花的花期是8-10月,果期10-12月,因此要在种子成熟前进行人工清除,方法为:剪去上部花穗,再挖出地下根和茎,然后集中全部销毁。然而这种方法是对于小范围的零星的发生地块比较具有可行性。 开展复耕复种。实施机器或人工耕翻,不仅能减少种生苗,也能减少部分根生苗,因此通过耕翻与复种相结合,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是一项经济有效、省工节本一举两得的有效措施,当然这种方法不能马上根治,但可以得到缓解的作用。因此对荒地、荒芜农田、旱地进行复耕复种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能清除一枝黄花,也为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利用做出贡献。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集中连片发生地块。 开展药剂清除。使用化学药剂要进行清除,对环境会产生大大小小的影响,但对于集中连片发生地块,采用药剂清除不失为一个较轻松、较省力的方法。采用合适比例的除草剂氧氟·草甘膦能够对一枝黄花的清除产生效果。但若是都用除草剂是不够经济,不够合理的,也会在除杂草之余对农作物造成影响。 控制人为传播。应严格避免将一枝黄花的植株、花穗、种子等繁殖材料带到非发生区,还要杜绝将一枝黄花的残根、残茎的土壤运至异地,造成人为传播。研究发现,现在传播的方式主要是风、其次还有昆虫、水流等,然而一些花店的商家为了经济效益,采用一枝黄花来装饰,从而替代满天星,这种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化弊为利。据有关新闻报道,一枝黄花虽然对环境产生了许多的不利影响,破坏了物种的多样性,但是,它却成为了兔子的“佳肴”。兔子吃了一枝黄花不仅没有不良反应,反而很喜欢。后又有人将“一枝黄花”变废为宝,使其成为了猪的饲料。同时,科研人员经过一系列实验,测定了“一枝黄花”的有效成分,确认“一枝黄花”可以作为兔子、羊、牛等家畜的饲料,这不失为一个好消息。虽然这对一枝黄花的清除做不出多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可以化弊端为优势,这不仅解决了生态的问题,更能促进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可谓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