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机械运动
- 格式:pptx
- 大小:5.56 MB
- 文档页数:118
2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一般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是任意的,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3.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计算公式:v=s/t 变形t=s/v,单位:米/秒(m/s)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千米/小时(km/h)2.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比较速度大小的常用方法: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例如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快,例如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
4.注意事项:计算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v 、s 、t必须对应同一个物体。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最好参与计算过程。
5.单位换算要掌握。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1.特点: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变。
2.图像特征:v-t 图像:时间改变,速度不变。
s-t 图像:时间改变,路程也随之改变,但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变。
5.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只能用平均速度进行粗略描述,公式为例题讲解:1. 例1.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诗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A.岸边和行船B.行船和岸边C.都是行船D.都是岸边【试题难度】:A级【例题分析】:解决这类问题要明确研究对象和参照物,选取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后,要根据所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的变化。
第一讲机械运动班级姓名知识点1 测量、长度、质量、时间的方法和读数例题1(1)小红家上月5日自来水表的读数为344m3,本月5日自来水表各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水表的示数是______m3,所以一个月来她家用去______m3水(精确到m3即可).(2)如图是根据广西北海市一家宾馆中所挂钟表的照片绘制的示意图,图中秒针、分针和标有24个数字的转盘都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根据钟表的示数,这张照片是在北京时间(按24小时制计时)_____时_____分_____秒拍摄的。
知识点2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例题2造纸厂生产的纸是紧密地绕成筒状的,如图所示是它的横截面.从它的标签上知道,纸的厚度为d.但是,要想知道纸的总长度有一定的困难.因为纸很薄且卷绕的很紧,所以无法数出绕的层数;又因为纸筒上卷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请你设计一个简易的测量方案,估测卷纸筒上所卷绕的纸的总长度L(用相应的字母表示您在测量过程中所测的量,最后写出计算纸的长度的表达式).知识点3 利用时间与速度图像分析例题3如图所示,甲,乙,丙为三个光滑线型轨道,带孔的光滑小球套在光滑轨道上,并沿轨道的顶端滑动.轨道的高度和总长度相同.将小球从轨道的顶端由静止开始释放,经过时间t滑到轨道的底端,则关于时间t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小球所用时间最少B. 乙图中小球所用时间最少C. 丙图中小球所用时间最少D. 甲,乙,丙三个图中小球所用的时间相同例题4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V 1≠V 2);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V 1≠V 2).则( )A. 甲车先到达B. 乙车先到达C. 甲、乙同时到达D. 不能确定知识点4 相对运动问题的分析和计算例题5 有两艘潜艇一前一后,两者相距L ,且两者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v 同向前进。
第一讲机械运动、参照物的应用一、参照物1、定义: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注意(1)任意性:参照物的选取是,即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的物体。
(2)排己性:不能选择所研究的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3)不唯一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4)方便性: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加说明。
(5)假定性:参照物一旦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不动的(6)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7)静止是相对的:我们所说某物静止的,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没有选取参照物,而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没有任何意义。
【例1】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小红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若说她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湖岸B.岸边的树C.湖水D.游艇【例2】中秋的夜晚,小华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小华选择的参照物是.【例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乘船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彩云B.轻舟C.高山D.两岸【例4】小林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他是的.二、机械运动1、定义: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① ② (2)速度①定义:在物理学中,把 和 之比叫做速度 公式:t s =v , 变形vs =t ,vt =s ②物理意义: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③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运输中单位 。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3、匀速直线运动:①定义: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 1. 长度单位及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 、m 、dm 、cm 、mm 、µm 、nm .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所示);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 与c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113+1+151km=101010cm=10cm=10cm ⨯⨯;又如要知道nm 与d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311331181nm=10101010dm=10dm=10dm ---------⨯⨯⨯.知识点2.正确选择、使用刻度尺、认识长度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 ,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 、量程是150mm 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 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例题:1、下列各物体中接近130厘米的是:( )A .体温表长度;B .乒乓球的直径;C .课桌高;D .写字台长度.《2、用塑料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A .偏大B .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练习:一本书的厚度为8 ;课桌的高度约为80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 ;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 ;教室门的宽度是。
#知识点3.测量结果的记录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