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TP项目答辩演示文稿1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70
2014年第四次“国家级、省级SRTP”结题验收答辩
注意事项及分组
1.2014年第四次“国家级SRTP”“省级SRTP”结题验收分两个校区进行。
四牌楼校区
时间:2014年12月18日下午14:00;地点:中山院312、413
九龙湖校区:
时间:2014年12月19日下午13:00;地点:教三203
2.学生展示7分钟,专家提问3分钟;
3.答辩人由评审专家现场从项目组成员中随机指定;
4.请答辩人提前到场将PPT拷到电脑上;并准备3份项目成果简介供现场专家评阅;
5.答辩时项目全体成员应在讲台接受询问;
6.请参加答辩的人员将手机调成振动,主动维护现场秩序;
7.本次答辩共分3组,详细的答辩顺序见附件。
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2014年12月18日
附件:
四牌楼校区结题项目顺序一览表
九龙湖校区结题项目顺序一览表。
讲稿我们组srtp的课题名称是典型高陡顺层边坡降雨致灾过程模拟与分析。
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背景介绍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200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7751起,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汛期,5~9月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总数占全年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85.9%。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降雨是边坡失稳的主要诱发因素。
因此,结合高陡顺层边坡降雨致灾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开展典型高陡顺层边坡降雨致灾过程模拟与机理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项目简介本课题以我国西南山区典型高陡顺层边坡为地质原型,采用降雨模型试验与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模拟西南山区典型高陡顺层边坡降雨致灾过程,研究在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相关因子的变化规律,探寻典型高陡顺层边坡及支挡结构的变形失稳机理。
主要研究内容(1)不同含水量条件下软弱夹层带的粘聚力C、内摩擦角φ的变化规律;(2)连续强降雨条件下顺层边坡软弱夹层倾角、厚度对稳定性的影响分析;(3)连续强降雨条件下边坡支挡结构的应力、应变、位移与稳定性相关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特色与创新(1)归纳总结出西南高陡顺层边坡降雨诱发失稳边坡的类型和破坏特征,得出影响高陡顺层边坡降雨致灾的主控影响因素;(2)获得连续强降雨与高陡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初步规律与认识;(3)建立支挡结构的应力、应变及变形与顺层边坡稳定性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模拟过程本试验计划进行三组模拟试验,分别为:<1> 自然边坡模型试验<2> 支挡方式为锚杆框架梁的人工开挖边坡<3> 支挡方式为锚杆框架梁加抗滑桩的人工开挖边坡模型试验相似比及基本系数依据本边坡的模拟范围,以及所采用的模型槽的大小。
对于岩土体几何相似比C l =50,为重点考虑岩土体在自重应力场作用下产生的滑坡推力,本次试验中岩土体的重度相似比取Cγ=1,对于抗滑桩和锚杆框架结构几何相似比C l=50,而重度相似比取Cγ=1.5。
srtp答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系的XX,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我所参与的SRTP(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想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的SRTP项目。
我的项目名称是“XX”,主要研究的方向是XX。
我选择了这个项目,是因为XX领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方向,我希望通过参与SRTP项目,深入了解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并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研究和实践:第一阶段是文献阅读和资料收集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花了很多时间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业书籍,了解了国内外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
通过这些阅读,我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充实的理论支持。
第二阶段是实验设计和数据采集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根据前期的文献阅读和资料收集,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我的研究假设。
我参与了实验的搭建和数据的采集工作,在不断地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设置实验参数、采集数据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这个阶段的实验结果为我后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三阶段是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结果用图表的方式展示出来。
通过数据的分析,我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规律和趋势,并与前期的文献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这个阶段的数据分析对我理解研究问题的本质意义和提出新的问题有很大帮助。
第四阶段是结果总结和报告撰写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对整个项目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撰写了一份完整的报告。
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我不仅要清晰地陈述我的研究内容和结果,还要合理地表达我的思路和观点。
这个阶段的报告撰写对我提高科研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这个SRTP项目,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科研方法,还培养了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不断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我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并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
2018年第一次“国家级、省级SRTP”结题验收答辩注意事项及分组
1.2018年第一次“国家级、省级SRTP”项目验收答辩将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
区进行。
2.学生展示7分钟,专家提问5分钟;
3.请答辩人提前到场将PPT拷到电脑上;并准备3份项目成果简介供现场
专家评阅;
4.答辩时项目全体成员应在讲台接受询问;
5.请参加答辩的人员将手机调成振动,主动维护现场秩序;
6.本次答辩共分6组,详细的答辩分组顺序见附件。
7.时间地点:
时间:2018年3月24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201/202/203/204/301/302/
附件1:2018年第一次“国家级、省级SRTP”项目结题验收答辩分组
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2018年3月21日
附件1:2018年第一次“国家级、省级SRTP”项目结题验收答辩分组第一组:时间:2018年3月24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201
第二组:时间:2018年3月24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202
第四组:时间:2018年3月24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204
第六组:时间:2018年3月24日上午9:00 地点:九龙湖校区教三-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