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测设基础工程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23
民⽤建筑测量基础知识第⼗章民⽤建筑施⼯测量民⽤建筑施⼯测量主要包括放样、基础施⼯测量、墙体⼯程施⼯测量以及使⽤基础⽪数杆和墙体轴线测设等。
第⼀节概述民⽤建筑是指供⼈们居住、⽣活和进⾏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如住宅、医院、办公楼和学校等,民⽤建筑分为单层、低层(2~3层)、多层(4~8层)和⾼层(9层以上)。
因民⽤建筑的类型、结构和层数各不相同,因⽽施⼯测量的⽅法和精度要求也有所不同,民⽤建筑施⼯测量就是按照设计的要求将民⽤建筑的平⾯位置和⾼程测设出来。
施⼯测量的过程主要包括建筑物定位、细部轴线放样、基础施⼯测量和墙体⼯程施⼯测量等。
在进⾏施⼯测量前,应做好以下准备⼯作。
⼀、熟悉设计图纸设计图纸是施⼯测量的主要依据,测设前应充分熟悉各种有关的设计图纸,了解施⼯建筑物与相邻地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物本⾝的内部尺⼨关系,准确⽆误地获取测设⼯作中所需要的各种定位数据。
与测设⼯作有关的设计图纸主要如下。
1.建筑总平⾯图如图10-1所⽰,建筑总平⾯图给出了建筑场地上所有建筑物和道路的平⾯位置及其主要点的坐标,标出了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尺⼨关系,注明了各栋建筑物室内地坪⾼程,是测设建筑物总体位置和⾼程的重要依据。
图10-1 建筑总平⾯图2.建筑平⾯图建筑平⾯图标明了建筑物⾸层、标准层等各楼层的总尺⼨,以及楼层内部各轴线之间的尺⼨关系,如图10-2所⽰,它是测设建筑物细部轴线的依据。
3.基础平⾯图及基础详图如图l0-3所⽰,基础平⾯图及基础详图标明了基础形式、基础平⾯布置、基础中⼼或中线的位置、基础边线与定位轴线之间的尺⼨关系、基础横断⾯的形状和⼤⼩以及基础不同部位的设计标⾼等,它是测设基槽(坑)开挖边线和开挖深度的依据,也是基础定位及细部放样的依据。
图10-2 建筑平⾯图图10-3 基础平⾯图及基础详图4.⽴⾯图和剖⾯图如图l0-4所⽰,⽴⾯图和剖⾯图标明了室内地坪、门窗、楼梯平台、楼板、屋⾯及屋架等的设计⾼程,这些⾼程通常是以±0.000标⾼为起算点的相对⾼程,它是测设建筑物各部位⾼程的依据。
建筑工程测量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 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化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2. 测设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将设计图样上规化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 人们设想以一个静止不动的海水面延伸穿越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包围了整个地球,这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4. 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5. 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6.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7.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
8.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9. 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表示,高差有方向和正负。
二、选择题2. A3. D4. A5. D 6 .D三、简答题1.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 (1)测定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化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
(2)测设测设是指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工具和方法,将设计图样上规化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定与测设相比,两者所用的仪器、方法、原理相同,过程相反。
3. 建筑工程测量是是研究建筑工程在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它的主要任务是:(1)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2)建筑物的施工测量(3)建筑物的变形观测4. 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它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 测量工作需要在统一的基准下才能进行,大地水准面与铅垂线具有唯一性又不失一般性,实践证明它能够提供测量活动稳定的统一基准。
第一章1、测量学包括那些学科?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学、普通测量学。
2、土木工程测量的任务:a、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b、施工测量c、建筑物的变形观测、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一般应用于测区的范围较大,我国采用的是高斯平面投影。
4、绝对高程:地面至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
5、相对高程:由任意水准面起算的地面点高程即地面点至任意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也叫假定高程.6、测量的基本工作:平面直角坐标的测定、高程的测定。
7、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有检核。
第二章1、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水准尺上的读数,直接测得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前视点、后视点:设水准测量方向是从E点往F点进行,规定称 E点为后视点,其尺上读数为后视读数,称F点为前视点,其尺上读数b为前视读数。
3、水准仪的构造:望远镜、水准器和基座。
4、水准仪的使用步骤: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5、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6、水准测量方法:水准测量一般是从已知水准点开始,测至待测点,求出待测点的高程。
a、当两点间相距不远,高差不大,且无视线遮挡时,只需安置一次水准仪就可以测得两点间的高差.b、当两点间相距较远或高差较大或有障碍物遮挡时,不可能仅安置一次仪器就测得两点间的高差,此时,可在水准路线中加设若干个临时过渡立尺点,称为转点,把原水准路线分为若干段,一次连续安装水准仪测定各段高差,最后取各段高差的代数和,即可得到起终点上的高差。
7、水准测量的容许闭合差:三等:f容=±12f容=±4四等:f容=±20f容=±6等外:f容=±40f容=±12其中L表示水准路线单程千米数,n为单程测站数。
8、三四等水准仪的区别:仪器区别,往返区别,离地面高度区别,高差闭合差公式区别. 第三章1、水平角:指一点到两个目标点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夹角。
第十章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单选题1、施工测量必须遵守的原则是(B)。
A.先部后控制B.先控制后部C.从基线到方格网D.从高程到平面2、下列关于施工测设精度要求说法正确的是(C)。
A.钢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低于钢筋砼结构建筑物B.民用建筑、非装配式浇灌施工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工业厂房、装配式建筑物C.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低层建筑物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下列关于施工测量基本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明确定位元素,处理定位元素,测定点位标志B.检查定位元素,对定位元素进行处理,把拟定点位测定到实地C.注意环境结合实际,技术措施灵活可靠D.以上说法都不对4、施工测量的精度最终体现在(B)。
A.测量仪器的精确度B.施工点位的精度C.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D.观测者的技术5、施工测量的精度应根据(A)进行施工测量。
A.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精度要求B.控制点的精度C.地形D.环境6、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B)。
A.测图B.测设C.用图D.识图7、施工测量的内容不包括(C)。
A.控制测量B.放样C.测图D.竣工测量8、施工放样与测图相比,其精度要求(D)。
A.相近B.相同C.相对要低D.相对要高9、测量放线是(C)。
A.测量过程B.放线过程C.测图的逆过程D.测角与丈量过程10、施工测量应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建筑物的(B)。
A.建筑基线B.细部点C.控制点D.高程11、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决定于工程的性质,确定的基本原则是满足限差要求,一般为限差的(C)。
A.1/2B.1/4C.1/6D.1/812、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 A )。
A.水平角、水平距离与高程B.水平角与水平距离C.水平角与高程D.水平距离与高程13、测设的基本工作是测设已知的(B)、水平角和高程。
A.空间距离B.水平距离C.空间坐标D.平面坐标14、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设点的( A )。
⼯程测量学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 ⼯程测量学定义:⼯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程在勘测设计、施⼯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的各种测量⼯作的学科。
⼯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地下、⽔下、空中)具体⼏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法和技术的⼀门应⽤性学科。
2.⼯程测量学包括矿⼭测量学、精密⼯程测量学、⼯程的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
3.变形监测是基础,变形分析是⼿段,变形预报是⽬的。
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是⼯程和设备正常、安全运营的基础保障。
4.⼯程测量按服务对象分:建筑⼯程测量、⽔利⼯程测量、线路⼯程测量、桥隧⼯程测量、地下⼯程的测量、海洋⼯程测量、军事⼯程测量、三维⼯业测量以及矿⼭测量、城市测量等。
5.⼯程测量发展特点:精确、可靠、快速、简便、实时、持续、动态、遥测。
第⼆章⼯程建设各阶段的测量与信息管理1. 1:5000⽐例尺地形图可⽤于⼚址选择、总体规划和⽅案⽐较等的勘测设计;1:2000地形图可⽤于初步设计;1:1000⽐例尺地形图可⽤于施⼯设计;1:500⽐例尺地形图可⽤于地形复杂、建筑物密集、精度要求较⾼的⼯业企业的施⼯设计。
2. ⼯程监理测量在⼯程施⼯阶段特别重要,测量监理起审查、检核和监督作⽤,以保障⼯程的质量和进度。
3. 变形监测包括建⽴变形检测⽹,进⾏⽔平位移、沉降、倾斜、裂缝、挠度、摆动和振动等监测。
第三章⼯程测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法1 测量误差包括: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差偶然误差:随机误差⼤多服从正态分布系统误差:⼤⼩和符号有规律的误差粗差是⼤的偶然误差。
特点:⼤的误差,随机出现,⼤⼩与精度有关,能否被发现与可靠性有关2. 误差分配三个原则:等影响原则、忽略不计原则(当⼀种误差等于或⼩于另⼀种误差的三分之⼀时)和按⽐例分配原则。
3. 测量紧精度与误差是密不可分的,误差⼩则精度⾼,误差⼤则精度低。
4. ⼴义可靠性涉及内容:项⽬⽴项中的可靠性、测量⽅案的可靠性、测量仪器的可靠性、观测值的可靠性、测量系统的可靠性、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建议看书P24)5. ⼴义可靠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义可靠性与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差的关系,与基准的关系,与重复观测的关系,与多余观测的关系,与计量检测的关系。
第十章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单选题1、施工测量必须遵守的原则是(B)。
A.先部后控制B.先控制后部C.从基线到方格网D.从高程到平面2、下列关于施工测设精度要求说法正确的是(C)。
A.钢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低于钢筋砼结构建筑物B.民用建筑、非装配式浇灌施工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工业厂房、装配式建筑物C.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低层建筑物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下列关于施工测量基本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明确定位元素,处理定位元素,测定点位标志B.检查定位元素,对定位元素进行处理,把拟定点位测定到实地C.注意环境结合实际,技术措施灵活可靠D.以上说法都不对4、施工测量的精度最终体现在(B)。
A.测量仪器的精确度B.施工点位的精度C.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D.观测者的技术5、施工测量的精度应根据(A)进行施工测量。
A.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精度要求B.控制点的精度C.地形D.环境6、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B)。
A.测图B.测设C.用图D.识图7、施工测量的内容不包括(C)。
A.控制测量B.放样C.测图D.竣工测量8、施工放样与测图相比,其精度要求(D)。
A.相近B.相同C.相对要低D.相对要高9、测量放线是(C)。
A.测量过程B.放线过程C.测图的逆过程D.测角与丈量过程10、施工测量应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建筑物的(B)。
A.建筑基线B.细部点C.控制点D.高程11、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决定于工程的性质,确定的基本原则是满足限差要求,一般为限差的(C)。
A.1/2B.1/4C.1/6D.1/812、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 A )。
A.水平角、水平距离与高程B.水平角与水平距离C.水平角与高程D.水平距离与高程13、测设的基本工作是测设已知的(B)、水平角和高程。
A.空间距离B.水平距离C.空间坐标D.平面坐标14、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设点的( A )。
第十章 施工测量 (53+8+60+30+34+32+3)一、选择题1、在中线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 。
A .传递方向B .传递高程C . A 和 B 都可以D . A 和 B 都不行答案: (A)2 、 已知 =300°04′, X =14.22m , Y =86.71m ,要测设坐标为 X =42.34m , Y =85.00m 的 A 点, 则仪器安置在 M 点上用极坐标法测设 A 点的测设数据 和S 分别为( ) 。
A .356°31′12″ 28.172mB .266°31′12″ 28.172mC .176°31′12″ 28.172mD .86°31′12″ 28.172m答案: (D)3、在路线右角测定之后, 保持度盘位置不变, 如果后视读数为 32°40′00″, 前视读数为 172°18′12″,则分角线方向的度盘读数是( ) 。
A .51°14′33″B .102°29′06″C .153°43′39″D .204°58′12″答案: (B)4、已知路线的转角为 39°15′,又选定圆曲线的半径为 220m ,则该圆曲线主点测设元素 T , L , E , D 分别为( ) 。
A . 6.19m ; 13.57m ; 150.71m ; 78.45mB . 13.57m ; 150.71m ; 78.45m ; 6.19mC . 78.45m ; 150.71m ; 13.57m ; 6.19mD . 150.71m ; 13.57m ; 78.45m ; 6.19m答案: (C)5、线路水准测量中,基平测量和中平测量各采用( )方法。
A .高差法;视线高法B .高差法;高差法C .视线高法;高差法D .视线高法;视线高法答案: (A) 6、下列选项中,建筑基线一般不布设成( ) 。
第七章施工控制测量1、什么叫施工测量?施工测量包括哪些主要工作,其作用各是什么?答:施工测量,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测量工作。
施工测量的标定到目的是要将工程设计图纸中各项设计元素准确无误地标定到实地上,按照规定要求指导施工。
施工测量主要包括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和施工放样。
施工控制网的作用在于限制施工放样时测量误差的积累,使整个建筑区的建筑物能够在平面及竖向方向正确衔接,以便对工程的总体布置和施工定位起到宏观控制作用,同时便于不同作业区同时施工。
2、能否用测图控制网代替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布设有何必要性?答:一般来说,不行①从点位分布和密度来看,测图控制网不能代替施工控制网。
测图控制网主要目的是为测图服务的,其点位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网形要求和地形情况而定。
施工控制网则是以满足施工放样为目的,根据设计工程建筑物地结构特点来选择控制点位。
②从控制网的精度来看,测图控制网也代不能代替施工控制网。
测图控制网的作用在于使测量误差的累积得到控制,以保证图纸上所测绘的内容精度均匀,使相邻图幅之间正确拼接。
精度较低。
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是根据工程建设的性质决定的,一般应根据设计对建筑限差的要求推算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一般来说,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高于测图控制网。
③从控制点的保存来看,即使测图控制点的点位和精度可以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由于各种原因,也会使原来布置的控制点破坏严重。
因此,除了小型工程或放样精度要求不高的建筑物可以利用。
复杂的大中型工程要先建立测图控制网,施工阶段再建立专用的施工控制网。
3、施工控制网的特点有哪些?答:①控制网点位设置应考虑到施工放样的方便。
②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较高,且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非均匀性。
③常采用施工坐标系统。
④投影面地选择应满足“按控制点坐标反算的两点间长度与两点间实地长度之差应尽可能小”原则。
4、如何理解施工控制网的方向性和非均匀性?答:施工控制网不像测图控制网要求精度均匀,而是常常要求保证某一方向或某几个点相对位置的高精度。
第十章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场地测量、建筑施工测量)单选题1、施工测量必须遵守的原则是(B)。
A.先部后控制B.先控制后部C.从基线到方格网D.从高程到平面2、下列关于施工测设精度要求说法正确的是(C)。
A.钢结构建筑物的测设精度要求低于钢筋砼结构建筑物B.民用建筑、非装配式浇灌施工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工业厂房、装配式建筑物C.高层建筑物的测设精度高于低层建筑物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下列关于施工测量基本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明确定位元素,处理定位元素,测定点位标志B.检查定位元素,对定位元素进行处理,把拟定点位测定到实地C.注意环境结合实际,技术措施灵活可靠D.以上说法都不对4、施工测量的精度最终体现在(B)。
A.测量仪器的精确度B.施工点位的精度C.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D.观测者的技术5、施工测量的精度应根据(A)进行施工测量。
A.工程设计和施工的精度要求B.控制点的精度C.地形D.环境6、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B)。
A.测图B.测设C.用图D.识图7、施工测量的内容不包括(C)。
A.控制测量B.放样C.测图D.竣工测量8、施工放样与测图相比,其精度要求(D)。
A.相近B.相同C.相对要低D.相对要高9、测量放线是(C)。
A.测量过程B.放线过程C.测图的逆过程D.测角与丈量过程10、施工测量应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建筑物的(B)。
A.建筑基线B.细部点C.控制点D.高程11、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决定于工程的性质,确定的基本原则是满足限差要求,一般为限差的(C)。
A.1/2B.1/4C.1/6D.1/812、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 A )。
A.水平角、水平距离与高程B.水平角与水平距离C.水平角与高程D.水平距离与高程13、测设的基本工作是测设已知的(B)、水平角和高程。
A.空间距离B.水平距离C.空间坐标D.平面坐标14、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测设点的( A )。
第十章测量的基本工作内容:掌握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三要素的测设方法;掌握点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及坡度线的测设方法;掌握建筑场地平面控制(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掌握民用建筑、高层建筑定位、放线方法;了解建筑物变形观测、竣工测量方法。
重点:点平面位置及坡度线测设方法;建筑场地平面控制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的测量方法;民用建筑、高层建筑定位、放线方法。
难点:建筑场地平面控制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的测量方法。
§10.1 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一、测设工作的概念1、定义测设,又称放样,是测绘的逆过程。
根据待建建、构筑物各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以控制点为根据,将各特征点在实地桩定出来。
2、测设的基本工作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
3、测设的方法——分直接法和归化法。
归化法定义——为提高精度,先用直接法放样一个点,作为过渡点,接着测量过渡点与已知点之间的关系(边长、角度、高差等),把测算值与设计值比较得差数,最后从过渡点出发,修正这一差数,把点归化到更精确的位置上去。
这种比较精确的放样方法叫归化法。
二、水平距离的测设1、直接法从起点A 直接用钢尺或测距仪在给定方向上,丈量待放样的水平距离,得B 点。
2、归化法用直接法测设出B 点——精密丈量其距离——根据差值,实地改正。
三、水平角的测设1、正倒镜分中法——较精确的直接法。
2、归化法。
步骤如下:(1)用直接法放样出角值,在实地标定过渡点P 。
(2)精确实测<AOP ,得角值,并测量OP 长度为S 。
1)计算归化值。
,式中。
2)从P 出发,在OP的垂直方向上量取值,得P终。
四、高程的测设1、高程点放样的方法在已知点BM 和待放样高程点P 中间位置附近架仪,后视BM 点,读后视读数a ——得视线高Hi =HBM +a ——上、下移动水准尺,使前视读数b=Hi -HP ,并沿尺底画线,得P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