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基础知识普及
- 格式:ppt
- 大小:19.53 MB
- 文档页数:5
工程计量十大知识点总结1.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工程测量是工程计量学的基础,它包括线性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等内容。
在工程计量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如何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工程测量、如何进行误差校正和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
2. 工程测量的几何原理工程测量的几何原理是工程计量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主要包括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利用几何原理进行工程测量,以及如何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工作。
3. 工程数量计算工程数量计算是工程计量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工程项目的各种数量计算,如土方工程量计算、混凝土工程量计算、砌筑工程量计算等。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数量计算的方法和技巧,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数量计算准确无误。
4. 工程估算和预算工程估算和预算是工程计量学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成本估算、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进行工程项目的成本估算和预算编制,以及如何进行成本控制,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5. 工程变更管理工程变更管理是工程计量学的重要知识点,它主要包括工程项目变更的识别、评估和处理等内容。
学生需要熟悉工程变更管理的相关流程和方法,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变更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6. 工程技术经济分析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是工程计量学的重点内容,它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投资评价、效益评价和风险分析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进行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以及如何进行投资决策,确保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7. 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计量学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进行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8. 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是工程计量学的重要知识点,它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编制、进度控制和进度评定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进行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管理,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9. 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合同管理是工程计量学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工程合同的签订、履行和变更等内容。
1基础知识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球表面(包括空中、地面和海底)点位关系的一门科学。
工程建设三阶段:勘测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
一、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及作用:(1) 地形测图,亦称测定(测绘)它是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和工具,将地面上局部区域的地物和地面起伏得形状、大小,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测绘成地形图,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服务。
(2) 施工放样,亦称测设(放样)它是将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尺寸测设于地面,作为施工依据,并在施工过程中,配合工程进度进行一系列测量工作,以保证工程质量。
(3) 变形测量对于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物,在施工和运营期间,要定期进行变形观测,了解其变形规律,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二、地面点位的确定:确定地面上一点的空间位置,需要用三个量来表示,在测量工作中,是用地面点在基准面(参考椭球面)上的投影位置坐标和该点沿投影方向到基准面(大地水准面)的距离来表示的。
三、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1)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在半径为10km 的范围内,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即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2)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当距离为100m 时,在高程方面的误差就接近1mm ,这对高程测量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是必须予以考虑的,即尽管距离很短,也不能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四、测量基本工作: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
五、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其目的是:防止测量误差的积累,保证测量精度;同时由于建立了统一的控制网,把碎部测量划分成几部分来进行,可以加快测量进度。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水准面:设想由一个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曲面上处处和铅锤方向相垂直,这个静止的海水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海水受潮汐影响,时涨时落,所以水准面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重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中点位投影和计算点位高度得基准面。
工程测量课程知识点总结一、测量仪器的概念及使用1.测距仪:测距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距离的仪器,包括激光测距仪、光学测距仪、仪表测距仪等。
测距仪的使用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出建筑物的长度、高度、宽度等。
2.经纬仪: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理位置的仪器,通常用于测量地面上点的方位角和高差。
经纬仪的使用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建筑物的地理位置,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3.水准仪:水准仪是一种用于测量高程的仪器,在建筑测量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准仪的使用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地面的高程,为建筑物的修建提供了重要数据。
4.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集光学、机械、电子和计算机于一体的复合仪器,它可以同时测高、测角、测距和计算坐标。
在工程测量中,全站仪的使用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出建筑物的各种参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5.三角测量仪:三角测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通常用于测量建筑物的水平、垂直与倾斜角度。
三角测量仪的使用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建筑物的角度,为建筑施工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以上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对于工程测量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利用测量技术对建筑现场的地貌、地形、地势等进行详细测量和记录,以便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形数据。
1.地形测量的方法:地形测量主要包括了野外测量和室内数据处理两个部分。
野外测量主要是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测量,包括了测距、测高、测角等;室内数据处理主要是将野外测量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编辑、计算等工作,得出地形测量的成果图、报告及相关数据。
2.地形测量的仪器:地形测量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了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经纬仪等。
这些仪器在地形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形数据。
3.地形测量的数据处理:地形测量所得的大量数据需要经过仔细的处理和计算,包括了平面坐标计算、高程计算、地形图绘制、等高线图绘制等。
工程测量基本知识工程测量学,研究工程建设在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运行管理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各项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技术。
工程测量的任务包括建立测量控制网;提供规划设计所需要的地形图、断面图和其他有关资料;工程施工放样,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工程运行管理期间的沉陷、位移、变形等安全监测工作。
一、基础知识测量工作中,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用坐标和高程来表示(确定)的。
表示地面点平面位置的常用坐标有地理坐标、平面直角坐标,小范围内也可用极坐标;高程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也称海拔。
目前,我国以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大地水准面。
1985年决定采用新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我国的高程起算面,称为“1985年黄海高程系”。
之前,我国曾以天津大沽平均海水面作为大地水准面.距离、水平角及高程是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三个基本几何要素,则距离测(丈)量、水平角测量及高程测量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结合工作实际,本着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原则,现重点学习距离丈量、普通水准测量(高程、视距、断面测量).二、距离丈量地面点的平面位置是该点投影到水平面上的位置,因此,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距离丈量一般是丈量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如果测得的是倾斜距离,就要进行折算。
(一)距离丈量常用工具距离丈量常用的工具有钢尺、皮尺、绳尺、花杆、测钎等。
丈量精度要求高时,一般使用钢尺;精度要求低时,可用皮尺或绳尺;花杆主要是用来标志位置、标定方向;测钎用来标志位置或记数已测过的整尺次数. (二)平坦地面一般精度的距离丈量丈量平坦地面上两点(应设有明显的标志)之间的水平距离,由两人各持尺子的一端,从一点量向另一点,当两点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尺段时,后面的人(后尺手)对准起始刻度、并指挥前面的人(前尺手)调整丈量方向与两点连线一致,目估调整使尺子水平并拉紧,然后标示出尺子终点位置,依次逐尺段进行测量、标记、记录和计算,最终求得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当两点之间的距离不足一个尺段时,可直接拉紧、调平,并分别读取起止点读数,然后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或一端对准起始刻度、另一端直接测读水平距离数。
工程测量知识点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和高程,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的学科。
2、测量学的任务有(测图、测设、用图)。
3、处于自由静止状态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通过任何高度的一个点都有一个水准面,因而水准面有(无数)个。
4大地水准面: 平均海平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5、(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6高程: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
7、一般而言,普通测量工作的目的就是(测定地球表面的地形并绘制成图)8、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9、测量的基本工作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10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
11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又找不到完全消除其影响的办法,观测结果中就不可避免存在着偶然误差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为了检核观测值中有无错误,提高成果的质量,必须进行多余观测,即观测值的个数多于确定未知量所必须的个数。
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出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水准测量核心、目的、关键分别是水准测量核心是测定高差,目的是推算高程,关键是视线水平。
3、DS3型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构成。
4水准仪使用的步骤:水准仪使用的步骤为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5水准路线有(1)闭合水准路线(2)附合水准路线(3)支水准路线6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与两尺距离大致相等处进行观测?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曲面,只有当水准仪的视线与之水平时,才能测出两点间的真正高差。
在实际测量中,一般采取前后视线距离大致相等来抵消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误差。
7、水准仪应满足1)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的竖轴;(2)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3)水准轴平行于视准轴。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工程测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就像是工程的眼睛,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提供了精确的数据和可靠的依据。
无论是修建高楼大厦、桥梁隧道,还是铺设道路、开发矿产资源,都离不开工程测量的支持。
那么,什么是工程测量?它又包含哪些基础知识呢?工程测量是一门研究地球空间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种测量手段和技术,获取地面点的位置、高程、角度、距离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工程建设提供所需的各种数据和图纸。
一、测量仪器要进行工程测量,首先离不开各种测量仪器。
常见的测量仪器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和 GPS 接收机等。
水准仪主要用于测量地面点的高程。
它通过水准测量的方法,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从而计算出两点之间的高差,进而求出待测点的高程。
水准仪的精度通常以每千米往返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来表示,如 DS3 水准仪,表示每千米往返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不超过±3mm。
经纬仪则用于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
水平角是指地面上两条相交直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竖直角是指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经纬仪通过测量这些角度,可以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它能够同时测量角度、距离和高差,并自动计算出待测点的坐标和高程。
全站仪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PS 接收机则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来进行测量的仪器。
GPS 是一种卫星导航系统,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可以精确地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GPS 接收机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测量方法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坐标测量等。
水准测量是测定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需要在两点之间设置若干个水准点,然后通过水准仪依次测量相邻两点之间的高差,最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测量工程需要什么知识点测量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涉及到测量、测绘和相关领域的技术和方法。
在工程领域中,测量工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物理量的测量和分析,测量工程师能够为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下面将逐步介绍测量工程所需的知识点。
1.数学基础知识:测量工程的基础是数学。
熟练掌握代数、几何、三角学和微积分等数学知识对于测量工程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数学知识将用于计算和解决测量问题,例如测量误差的分析和校正。
2.物理学基础知识:测量工程也需要一定的物理学基础知识。
了解力学、光学、电磁学和声学等物理学原理将帮助测量工程师理解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测量仪器与设备:测量工程师需要熟悉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例如,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和GPS等。
了解这些仪器和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能够根据具体测量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
4.测量数据分析与处理:测量工程师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这包括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误差分析和校正。
同时,熟练掌握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如Matlab或Python等也是必备的技能。
5.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测量工程中的重要工具。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提高工程项目的规划和管理效率。
6.工程测量理论:了解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是测量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包括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分类、基准面的选择和建立、测量数据的精度要求等。
这些理论知识将指导测量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的决策和操作。
7.工程测量实践:除了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也是测量工程师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参与实际测量项目,了解现场测量的方法和技巧,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实际操作流程。
综上所述,测量工程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仪器设备、数据处理、GIS、工程测量理论和实践等多个知识点。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测量工程师才能准确、可靠地完成各类测量任务,并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和保障。
工程测量学基础知识总结(1)工程建设的三个阶段1规划设计阶段2建筑施工阶段3运营管理阶段(2)工程测量学就是研究各项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虽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工程建设中规划设计所需各种比例尺地形图这个问题。
(3)数字地面模型(dtm)是表示地面起伏形态和地表景观的一系列离散点或规则点的坐标值集合的总称。
(4)在测绘领域,用一系列地面点的x,y坐标及其相联系的高程表示区域地面形状的模型,称为数字高程模型(dem)。
(5)铁路、公路、输电线路以及输油(汽)管道等均属于线性工程,它们的中线通称线路。
(6)铁路勘测设计的过程:1方案研究2屯秋3初步设计4定测5施工设计(7)屯秋就是初步设计阶段的勘测工作,其主要任务就是提供更多沿线小比例尺放射状地形图以及地质和水文方面的资料(纸上定线)。
(8)定测的主要任务是把初步设计中选定的线路中线测设到实地上。
(9)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有草测、初测和定测工作。
(10)公路的结构共同组成:路基,路面,桥涵,隧道,路线交叉和沿线设施等。
(11)根据线路工程的作业内容,线路测量具备全系列线性,阶段性和渐近性的特点。
(12)导线点的布设要求:1导线点宜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且前后相互通视。
2导线点应选在开阔的地方,以便作为图根控制,进行地形测量。
3导线点间的距离要适中。
4导线点应尽可能接近将来的线路的位置,以便为定测时所利用。
5桥梁及隧道两端附近,严重地质不良地段以及越岭垭口处应设置导线点。
(13)基平测量就是沿线路架设水准点。
2中平测量就是测量导线点及中桩高程。
(14)将纸上线路测设至实地上的工作称作中线测量。
(15)线路纵断面的测绘:(16)水下地形测绘技术说明书的内容为:1任务的来源、性质、技术要求,测区的自然地理特点,技术设计的依据及原有测量成果的采用情况。
2各施测控制点的等级,标石及造埋数量,水深测量图幅,测深面积及障碍物的大致分布情况。
第1章水准面是重力等位面,可理解为自由静止的水面,是一个类似球状的封闭曲面,水准面有无数多个。
与平均海水面吻合程度最高的水准面称之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大地体即为地球的物理形状。
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可理解为自由静止的等密度海水在恒温、恒压、无潮汐、无波浪情况下向陆地内部延伸后所形成的封闭海水面。
国家水准面就是符合国家基本地理特征和需求的水准面,具有国家惟一性,国家水准面是一个国家统一的高程起算面“1956黄海高程系统”的水准原点高程为72.289m“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m。
“高程系统”不同时应根据“水准原点”高程差换算为同一个系统。
参考椭球的定义是体量与地球大致相当的椭圆绕短轴旋转180°所形成的封闭球体,球的表面称为参考椭球面,球的实体称为参考椭球体长半径a、短半径b和扁率α就构成了参考椭球的最重要的几何要素,α=(a-b)/ a 。
人们将与大地体吻合程度最高的参考椭球作为地球的数学形状,并称之为总地球椭球,具有惟一性。
国家椭球就是符合国家基本地理特征和需求的参考椭球,具有国家惟一性,国家椭球是一个国家统一坐标系统的基础框架(即经纬度的衡量基准)。
把地球近似当作圆球看待,半径R取6371km。
测区范围较小时把球面视为平面R=(a+a+b)/3。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构建必须进行大地定位,大地定位包括椭球定位和定向2项工作。
椭球定位是指确定椭球中心的位置。
椭球定向是指确定椭球旋转轴的方向,不论是局部定位还是地心定位都应满足两个平行条件,一是椭球短轴平行于地球自转轴;二是大地起始子午面平行于天文起始子午面。
地面点位表达方式主要有5种,分别是大地坐标+高程;天文坐标+高程;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高程;独立平面直角坐标+高程;三维地心坐标。
大地坐标是以参考椭球和法线为依据构建起来的。
天文坐标是以大地体和垂线(铅垂线)为依据构建起来的。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是以高斯---克吕格投影为基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高斯---克吕格投影是将椭球面变成平面的一种地图投影方式,属于数学函数投影(正形投影)而不是几何投影。
建筑工程测量知识点总结1,测量学的定义: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形状大小,确定地球表面空间点位,以及对空间点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储存管理的科学。
2,按照研究范围及技术手段不同,测量学分: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
地形测量学,工程测量学,3,测定: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曾地形图,供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规划设计及科学研究使用地面图纸,4测设:将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图纸地面5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测绘大比例地形图,建筑物或后筑物的施工放样,绘制竣工总品面图,观测建筑物的沉降变形。
6大地水准面:我们可以假设地球的整体形状是被海水所包围的球体,即设想将静止的海水向整个陆地延伸,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来代替地球表面此封面为大地水准面。
7水平面:地球上任何自由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准面,水准面有无数个,水准面的特性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基准线即铅垂线基准面即大地水准面8绝对高程:在一般的测量工作中都已大地水准面作为高撑起算的基准面,因此,地面任一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就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9相对高程:当测区附近暂没有国家高程点可联测时,也可临时假设定一个水准面作为该区的高程算面。
上坡为正,下坡为负。
)高差:地面两点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10数学坐标与测量坐标的区别:坐标轴不同,测量坐标系横轴为Y 轴,纵轴为X轴,而数学坐标系相反。
象限顺序不同,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以顺时针方向开始。
角度起始不同。
角度不同。
11A,B两点的高差与B,A,两点的高差,绝对值相反,符号相反,即Ha,b=Hb-Ha=-Ha-Hb=-Hba12地球曲率对测量工作的影响:对距离的影响,对水准角的影响,对高程的影响。
13测量的基本类容:高差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14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线控之后粹部,前一步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部工作的原则。
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与学习路径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是一门涉及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应用的学科,它在国民经济和国土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从事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的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体系和学习路径。
本文将介绍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体系和学习路径,并指导学生如何系统地学习该专业。
一、基础知识体系1. 地理学基础知识地理学是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基石,主要包括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的地貌、地球的经纬度坐标等基础知识。
学生应该了解地球的各种结构和特征,以及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此外,还需要学习地球坐标系统和地球坐标转换等地理信息相关的知识。
2. 测量学基础知识测量学是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误差理论、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校准等。
学生应该学习如何进行精确的测量,并能够分析和处理测量数据,确保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3. 遥感学基础知识遥感学是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遥感图像的获取和解译、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学生应该学习如何使用遥感技术获取地理空间信息,并能够解译和分析遥感图像,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4.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工具和平台,主要用于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可视化。
学生应该学习如何使用GIS软件进行地理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分析,以及如何设计和开发GIS应用系统。
5.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工程测量是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领域,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测量、土地测量、建筑物测量等。
学生应该学习各种工程测量的方法和技术,并能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准确的测量。
二、学习路径1. 建立扎实的数理基础测绘工程技术专业需要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学生在大学阶段应该注重数学和物理的学习,建立扎实的数理基础。
数学方面,应该学好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课程;物理方面,应该学好大学物理和大地测量学等课程。
建筑工程测量基础知识建筑工程测量作为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涉及到测绘、空间定位、土地规划、施工等方面,旨在保证建筑物的准确建造和施工质量的控制。
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带领读者进入这个领域,并了解其重要性与应用。
一、测量与测绘的区别与联系测量和测绘是建筑工程测量的两个重要概念。
测量是指利用工具和技术手段对事物的长度、角度、高程等进行精确测量和定量表达的过程。
而测绘是指根据测量结果,通过绘制图件、制作平面图、立体图等进行空间位置与形状的记录和表达。
可以说,测量是测绘的基础,而测绘则是对测量结果的补充和展示。
二、建筑工程测量的分类与应用1. 平面测量平面测量是建筑工程测量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用于确定建筑物或场地在平面上的位置、形状以及各种要素的测量。
平面测量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场地测量、土地规划、道路工程等。
2. 高程测量高程测量是指对建筑物或地理地貌中某点的垂直高度进行测量。
在建筑工程中,高程测量的主要应用是为了控制建筑物的高度和施工深度,并对地基进行评估和设计。
3. 角度测量角度测量用于确定建筑物或地理地貌中不同方向之间的夹角。
在建筑工程中,角度测量常常用于测定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对建筑物进行定位和布局。
三、建筑工程测量的工具与技术1. 测量仪器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等。
全站仪作为最常用的测量仪器,可以实现高度、角度和距离的同时测量,大大提升了测量的精确度和效率。
2.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测量中,通过卫星信号来确定地理位置。
它不受地形、林木以及其他障碍物的影响,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目标位置,为建筑工程的布局和导航提供了重要支持。
3. 激光扫描仪激光扫描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通过激光束的扫描来获取建筑物或地形的三维数据。
它能够快速获得大量数据,并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
第一章建筑工程测量基础知识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平面坐标系和高程系的建立过程,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工作特点,测量误差的来源和衡量精度的指标。
地球的表面极不规则,为了在地球的表面进行测量和计算,人们就把地球总的形状看做是被海水包围的球体。
设想有一个静止的、没有潮汐风浪等影响的海洋表面,向陆地延伸并处处保持与铅垂线方向正交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大地体就代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在小范围内,为计算方便,可把地球视为圆球,其半径只为6371km。
由于地球内部质量分布不均匀,大地水准面实际上是一个有微小起伏、不规则的、很难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的复杂曲面。
为了解决投影计算问题,人们选择了一个与大地体形状和大小较为接近的、能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的旋转椭球来代替大地体,通过定位使旋转椭球与大地体的相对位置固定下来,我们称这个旋转椭球为参考椭球。
参考椭球的表面是一个规则的数学曲面,它是测量计算和投影制图所依据的面。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都与一定的坐标系统相对应。
在高低起伏的地球自然表面上,地面点的位置通常以坐标和高程来表示。
用大地经度L和大地纬度B 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投影位置的坐标,称为大地坐标。
大地坐标是球面坐标,用它表示地面点的位置形象、直观,但其观测和计算都比较复杂。
地球是一个不可展的曲面,在局部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与施工中,更多的则是需要把它投影到某个平面上来,使测量计算与绘图变得容易。
我国采用的是高斯一克吕格正形投影,高斯正形投影是将地球按经线划分成带,称为投影带。
投影带是从起始子午线开始,每隔经度6°划分为一带,自西向东将整个地球划分为60个带。
在由高斯投影而成的平面上,中央子午线和赤道均为直线,两者互相垂直。
以中央子午线为坐标系纵轴上,以赤道为横轴y,其交点为O,便构成此带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国位于北半球,x坐标均为正值,而y坐标则有正有负,对于6°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最大的y坐标负值为-36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