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2019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2019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2019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

认识毒品及危害

三.教学难点

青少年如何防毒拒毒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P P T课件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45分钟)

六.教学过程

1.开头自我介绍,之后部分播放具有警示效果的《毒品的危害》视频,主要针对中学生,把学生代入情境,引起心灵的震撼。对于小学生,可以播放极简动画短片《上瘾》,让孩子们生动直观的了解上瘾是什么样的过程及反应,并提问各位同学:如果让它们给动画片中的几维鸟续写一个结局,他们会怎么写?吸引同学们投入P P T知识的学习中并引起思考。

2.通过自己工作中管控的吸毒人员的切身感受,向同学们介绍毒品的种类和毒品的危害。重点讲解新精神活性物质的隐蔽性,欺骗性和危害性,简单介绍被管制的九大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其中穿插毒品知识的有奖问答和小游戏,师生互动妙趣横生,寓教于乐。

3.教授同学们一些防毒拒毒的实用方法,谨慎交友,有技巧地对引诱和胁迫说“不”。打消对毒品的好奇心,提高警惕,避免上当。

七.总结

播放纪录片《毒品危害之——大凉山的孤儿们》,让同学们体会到自己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吸毒不但害己,还无形中毁坏了家庭,后果很严重。首先通过众所周知的明星吸毒自毁前程的典型案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今后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然后通过同学们熟悉的影视作品《湄公河行动》和《破冰行动》,让同学们知道“之所以你觉得现实安好,是因为有人帮你把黑暗挡在了外面。”从而引发同学们对缉毒警察出生入死,拼尽全力,打击毒品犯罪的壮举肃然起敬。最后,请班长到讲台来带领大家一起做禁毒宣誓!请大家一起携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洪山区禁毒社工:黄蔚

预防毒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教学内容

预防毒品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班主任工作2009-12-14 12:04 阅读20 评论0 字号:大大中中小小 教育形式:主题班会 教育目的: 1、借助本次活动,了解毒品知识。 2、深刻认识、理解毒品等社会问题对个人乃至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3、学习一些预防和抵制的措施和方法,从生理和心理上建立和巩固对毒品等恶习的防线,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完善人格,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 教育过程: 一、引入 腾飞中也“阴暗”(视频:播放——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腾飞面貌。)班主任: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大跨步的走向世界,昂首行进在科技之林。在吃饱喝足后,人民精神生活又有了新的向往和梦想。如何释放休闲的激情和苦闷?于是一些娱乐场所酒吧、舞厅、迪厅成了精神栖息的家园,可是这里往往隐藏着享乐主义的精神垃圾——毒、赌、色,这些堪称摧毁一个人思想意识和精神的“糖衣炮弹”!今天我们先来认识第一颗令人生畏的“炮弹”——毒。下面我们掌声欢迎主持人上台为我们主持这次主题班会! 二、认识——毒品真面目 主持人:几斤烟土可使一个民族沦为亡国奴,真可谓触目惊心,悚人毛发。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竟会被它所支配,驱使左右,乃至俯首称臣。下面我们就一睹它的容貌。 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 (一)毒品的种类介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危害介绍。(结合图片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a摧毁人的消化功能b摧毁人的神经系统c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最新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语文教师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教案 班会主题: 关爱生命远离毒品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 2、毒品的危害及着重讲毒品对人体的伤害。 3、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 4、青少年如何拒绝吸毒及防毒常用的措施。 5、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抵制毒品的诱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通过课堂案例分析和结合学生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让学生更加认识到毒品对人的危害,从而培养学生有强烈的思想远离毒品,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保护自己,抵制毒品的诱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引起学生远离毒品的强烈意识,学会如何拒绝吸毒及防毒常用的措施,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保护自己的安全。 活动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 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 学生分组辩论。 老师小结归纳 教学过程: 导入: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哪月哪日吗?(6月26日) 今天,我们进入毒品预防安全教育。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好好的珍爱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生活远远远离毒品。 教授: 什么是毒品呢?你对毒品的了解有多少呢?

一、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 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辅助材料: 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它对呼吸中枢 有叫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 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冰毒: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5、摇头丸: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6、可卡因: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计量。则可导致死亡。 新型毒品:病毒、K粉,摇头丸、咖啡因等。 二、毒品的危害(学生自己讨论,老师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小结) 1、吸毒摧残人生 A.对身体的危害 (1)大脑病变: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毒品能直接改变人脑中部分化学物质的结构,破坏、扰乱人体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有的甚至毒害、损伤神经组织。 (2)心脏病变:毒品毒害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对循环系统的毒害表现为血压下降,心动过缓。 (3)瘦弱不堪:吸毒者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张力提高,蠕动减弱,出现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食欲不振,甚至完全丧失营养摄入严重不足。

最新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精品文档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教案毛团小学【教学目标】、通过图片故事和案例分析,教育和引导小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增1 强青少年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自觉树立远离毒品的意识,提高2 学生抗毒拒毒的能力。 3、弘扬禁毒精神,让学生学会如何抵制毒品。【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看资料、图片、录像、表演、讨论、探究等形式使学生认清毒品的1 危害,学会如何抵制毒品,健康成长。(重点)(难点)2、在很短的时间内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抵御毒品的能力。【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一)认识鸦片、憎恨毒品 1、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花。你喜欢什么花? 2、(大屏幕出现罂粟花)同学们,看,这花美不美?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它的名字叫罂粟。有人说罂粟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但它流出的却是罪恶的浆液——鸦片。 3、知道鸦片是什么吗? 鸦片俗名大烟,是一种毒品。是用罂粟果的汁烘干制成的。一旦吸食鸦片,人们往往不能控制因而上瘾。以前,中国是没有鸦片的,正是英国殖民主义用鸦片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低价出售鸦片,使得鸦片在中国风行。仅仅进口鸦片这一项开支,清政府每年就有几百几千万两的白银外流。那时的中国在鸦片的毒害下,民不聊生,国家成了列强分割的对象。这时候有一位伟大的禁烟领袖,他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不畏强权,带领官兵在虎门销毁了两百多万斤鸦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林则徐) (二)出示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二、了解种类,认清危害。 (一)鸦片害人害己,后来引发的鸦片战争更让中国一蹶不振,我们对鸦片深恶痛绝。除了鸦片,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毒品啊? (二)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毒品和有关资料。 1、什么是毒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种类:(在出示每一种毒品名称课件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其特性) 讲解:(让学生看幻灯片)毒品的品种很多 (1)鸦片:罂粟花一罂栗果一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在解放前有的称鸦片为“福寿膏”。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2)吗啡:是由鸦片制成的,其麻醉药力是鸦片的10—20倍,能对大脑皮层起抑

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教案说课讲解

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故事和案例分析,教育和引导小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增强青少年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自觉树立远离毒品的意识,提高学生抗毒拒毒的能力。 3、弘扬禁毒精神,让学生学会如何抵制毒品。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一)认识鸦片、憎恨毒品 1、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花。你喜欢什么花? 2、(大屏幕出现罂粟花)同学们,看,这花美不美?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它的名字叫罂粟。有人说罂粟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但它流出的却是罪恶的浆液——鸦片。 3、知道鸦片是什么吗? 鸦片俗名大烟,是一种毒品。是用罂粟果的汁烘干制成的。一旦吸食鸦片,人们往往不能控制因而上瘾。以前,中国是没有鸦片的,正是英国殖民主义用鸦片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低价出售鸦片,使得鸦片在中国风行。仅仅进口鸦片这一项开支,清政府每年就有几百几千万两的白银外流。那时的中国在鸦片的毒害下,民不聊生,国家成了列强分割的对象。这时候有一位伟大的禁烟领袖,他不畏强权,带领官兵在虎门销毁了两百多万斤鸦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林则徐) (二)出示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二、了解种类,认清危害。 (一)鸦片害人害己,后来引发的鸦片战争更让中国一蹶不振,我们对鸦片深恶痛绝。除了鸦片,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毒品啊?

(二)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毒品和有关资料。 1、什么是毒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种类:(在出示每一种毒品名称课件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其特性)讲解:(让学生看幻灯片)毒品的品种很多 (1)鸦片:罂粟花一罂栗果一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在解放前有的称鸦片为“福寿膏”。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2)吗啡:是由鸦片制成的,其麻醉药力是鸦片的10—20倍,能对大脑皮层起抑制作用导致毒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在吗啡中加入化学品制成。海洛因的成瘾性和毒性都比吗啡强4—5倍。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将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4)冰毒:无味、透明的结晶体,学名是甲基苯丙胺。有极强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毒性剧烈。能使人精神偏执、行为失控,严重损害人体功能。 (5)摇头丸:属于苯丙胺兴奋剂,是由冰毒和其它化学物质组成,服食后会出现摇头晃脑的重复动作,处于幻觉、妄想状态,导致精神分裂、心律不齐等多种疾病。 (6)大麻:源于大麻科属植物,主要含有四氢大麻酚,俗称“迷幻烟”。吸食大麻会使人脑功能失调,记忆力受损,心跳过速,免疫力降低。 (7)其它常见的有:麻古、可卡因、杜冷丁、氯胺酮(K粉)、三唑化、咖啡因、安钠咖等。 3、毒品的危害 (1)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 (2)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最新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河口镇中心小学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二(1)班 活动主题: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 2、了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 3、了解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 4、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抵制毒品的诱惑。 活动过程: 教师讲述: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的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一)、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辅助材料(图片): 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

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它对呼吸中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冰毒: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5、摇头丸: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6、可卡因: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计量。则可导致死亡。 (二)、毒品的危害(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 1、毒品毁人毁健康: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及循环系统,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 活动主题: 远离毒品关爱未来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 2、毒品对人体的危害。 3、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 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抵制毒品的诱惑 活动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 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 学生分组辩论。 老师小结归纳 教学过程: 开场白: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一、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 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辅助材料: 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它对呼吸中枢 有叫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 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冰毒: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5、摇头丸: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6、可卡因: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计量。则可导致死亡。 二、毒品的危害(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艾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三、毒品的成瘾性(老师先介绍两篇案例) 毒品的成瘾性是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欲望,并反复的使用毒品,以取得快感,或避免出现痛苦,使吸毒者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病态状况,可分为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两种。 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这是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神经效应,毒品使用者处于一种追求使用毒品的强烈欲念下有一种渴求,这种欲念强迫吸毒者不顾一切去寻求毒品,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身体依赖性:又叫生理依赖性,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这时候身体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状态,一旦停止使用毒品后,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戒断症状,以海洛因为例,其戒断症状表现为打呵欠,流泪、流涕,皮肤起鸡皮疙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睦洲中学赵艳玲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毒品的一些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预防毒品的一些基本知识;懂得毒品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 2、提高学生对毒品的警惕性;增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预防毒品的基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 二、学习重点 青少年如何提高对毒品的预防能力。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合作讨论。 四、教学过程: “毒品猛于虎”,相信这句话大家听说过了,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是十分恶劣的,但是,很多同学对毒品的认识还不够准确,往往认为毒品就是大烟和海洛因,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使大家能够更加清醒的认识毒品的危害性,从而提高警惕,增强禁毒意识,自觉抵制毒品,积极参与和支持禁毒宣传、预防教育和防范工作,坚持与毒品违法犯罪做斗争。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健康茁壮地成长,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和对家庭都有贡献的人。 禁毒的宣传在现实生活中已经相当普及,不知同学们这方面了解多少。接下来老师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你对毒品有哪些认识?着重谈谈其危害性。(学生独自思考) 一、毒品的基本知识 1、问题一:什么是毒品?(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介绍)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

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老师做一个随堂调查,“你知道毒品的种类有哪些”?学生举例,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来。最后,看幻灯片介绍几种毒品。 毒品是指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前最常见、最主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杜冷丁、甲基苯丙胺(冰毒)、可卡因、摇头丸、K 粉等。(出示资料,让学生了解) 二、毒品的危害 1、问题二:毒品危害大吗?到底有多可怕?(学生充分展开讨论,畅所欲言) 2、下面,让我们通过两个青少年染毒的案例来进一步清醒的认识毒品的危害。(出示案例) 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在多媒体中输入并显示:毒品的危害:A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残、自杀、摧残人生,加速死亡;B对家庭的危害: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毁灭家庭;C对社会的危害: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治安、诱发刑事犯罪。(学生们看到有自己讨论的结果显示在屏幕上,个个都有成就感,此时出示详细毒品危害的阅读材料,以巩固新知识。) 三、青少年如何进行预防 学生展开活动探究:青少年如何拒绝毒品 (教师过渡:我们青少年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青少年成为吸毒的高发人群。所以,增强自身的防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我防范六点:1、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 3、不听信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小学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小学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小学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响水镇金江学校梁海芬 一、抵制毒品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学生活动,让学生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2、让学生学会如何抵制毒品,用健康正确的观念引导自己健康成长。 三、教学重点:如何抵制毒品,健康成长。 四、教学方法: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案例一:XX年末,我国有超过100万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加上隐性吸毒者,估计中国实际存在的吸毒者有远超出这个数字。在册吸毒人员中,以青年人为主,近69.3%是青少年,其中16岁以下的就有1万多人,最小的不到10岁。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生:(略)师:我国目前吸毒人员数量较多,而且呈低龄化的趋势。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毒品对我们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让青少年更加深刻地认识毒品的危害,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抵制毒品的意识就显得至关重要。新课:青少年处于人生的转折期,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

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会导致青少年吸毒呢?一、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漫画赏析:朋友之间的(课件展示)(请同学从中归纳原因)生:(略)师:交友不慎。如果在较密切的朋友中有吸毒的人,则青少年吸毒的可能性就比其他青少年要大。 案例二:据江苏某所统计,在朋友的引诱下,因好奇而吸毒的青少年占收治人员的45%。昆明市强制所曾调查过205名25岁以下的的吸毒原因,结果因“好奇”吸毒的约占70%。 案例一:罗琦9岁时,父母离婚,她与外婆一起生活,连妈妈都很少见到。13岁喜欢上霹雳舞,辍学进了一个私人组织的歌舞团。1992年,17岁的罗琦独自到闯天下,很快成为一个乐队的主力歌手。第二年,因与人争执,左眼被打瞎,仅仅两个月后,她就以一首《选择坚强》,重新回到歌坛。正当她红遍全国时,在圈内朋友的影响下,她开始吸毒了。 根据这两个案例,请同学们归纳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生:(略)师:这两个案例体现了:盲目好奇;解除烦闷,摆脱困境这两个原因。除此以外,还有不良家庭及的影响、摆阔气,赶时髦、追求,寻求刺激等等。青少年社会经验少,自控力差,容易轻信他人,特殊时期的叛逆心理等这些因素会使得青少年容易受到毒品的侵害。因此,青少年要学会一些方法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

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第一课时拒绝毒品拥抱阳光 教学目标: 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了解戒毒难的问题所在,了解毒品对人的影响不仅是生理而且是心理的。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认识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教学难点: 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具准备: 宣传短片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用课件引入课题,探讨我国对禁毒的重视以及什么是毒品? 二、什么是毒品? 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几种毒品介绍 课前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有关毒品的资料,包括属性及危害等,然后为其他同学介绍。教师只作补充。(让学生动手,能使学生更积极的去关注这个问题。而同时,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会看到很多关于毒品的其他介绍,类似毒品让人自残的相片,或是毒品令人家破人亡的照片等等。这样能更加震撼他们的心灵。) 四、吸毒的原因分析 [讨论发言]吸毒的原因有哪些? [总结]根据调查,吸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好奇心驱使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寻找刺激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5、环境影响多见于家庭亲友,所谓近墨者黑。 6、负面生活事件影响对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发生。夫妻感情不和、失恋、父母离异、事业受挫、经营破产、失业待业等引起的苦闷、情绪低落,以毒麻醉,解脱苦恼。 7、医源性成瘾由于国家对于麻醉品控制较多,现在医源性阿片类药物成瘾已不多见。 可以看出,许多人开始吸毒都不是因为身体的需要,而是因为心理好奇的驱使。每个人对毒品大概都有好奇心,但是,每个人也都潜在的存在能自我控制的力量。我们学习毒品的危害,是为了让大家能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或是类似的好奇心时,运用好自己那种控制自己的力量,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五、毒品的危害 阐述]吸毒成瘾是每个吸毒者的必然结局。吸毒者服用毒品后,对毒品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依赖,若突然中断毒品的供给,吸毒者会出现"戒断症状",在重复使用毒品后,这些症状会很快消失,同时由于服用毒品之后,能产生某种舒服畅快的感觉,从而使得吸毒者不断地追求它。不同的毒品吸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并产生戒断症状,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可因吸毒过量导致死亡。此外,由于毒品对全身各个系统的影响,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还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从而变得不顾亲情、人性泯灭、道德沦丧,甚至为获取毒资铤而走险、违法犯罪、危害社会。 [案例]儿女染毒瘾亲人泪满襟 某某同志是着名的老红军。其儿子从1993年染上毒瘾后,两年时间吸掉家中10多万元的资产。在无钱吸毒的情况下,1995年3月,吸毒成瘾的儿子偷走英雄父亲的一枚军功章,拿到广州换回1克毒品,其父泪流满面地找到公安局,要求公安机关无论花多大代价都要追回军功章。他说“儿子不要可以,军功章是党和国家荣誉的象征,是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阐述] 毒品的危害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生理危害。 2、心理危害。 同样的,戒毒业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生理戒毒比较容易,而心理戒毒比较困难。对毒的心理依赖,让很多人在戒毒多次后仍然选择继续吸。(用一些屡次戒毒不成功的案例来说明问题。)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毒品预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主题: 远离毒品关爱未来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 2、毒品对人体的危害。 3、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 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抵制毒品的诱惑 活动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 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 学生分组辩论。 老师小结归纳 序: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一、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辅助材料: 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它对呼吸中枢有叫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冰毒: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5、摇头丸: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6、可卡因: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计量。则可导致死亡。 二、毒品的危害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艾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三、毒品的成瘾性(老师先介绍两篇案例) 毒品的成瘾性是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欲望,并反复的使用毒品,以取得快感,或避免出现痛苦,使吸毒者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病态状况,可分为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两种。 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这是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神经效应,毒品使用者处于一种追求使用毒品的强烈欲念下有一种渴求,这种欲念强迫吸毒者不顾一切去寻求毒品,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身体依赖性:又叫生理依赖性,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这时候身体必须在足量毒品维

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

关口小学六(2)班毒品预防教育课教案教学内容:当前禁毒形势、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 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播放“缉毒英雄”视频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当前的禁毒形势。 师:刚才同学们观看了一段视频,视频的内容介绍了什么?你了解到什么? 二、出示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三、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回答) (课间出示)

1、什么是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种类:(在出示每一种毒品名称课件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其特性) (1)鸦片:罂粟花一罂栗果一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在解放前有的称鸦片为“福寿膏”。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2)吗啡:是由鸦片制成的,其麻醉药力是鸦片的10—20倍,能对大脑皮层起抑制作用导致毒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在吗啡中加入化学品制成。海洛因的成瘾性和毒性都比吗啡强4—5倍。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将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4)冰毒:无味、透明的结晶体,学名是甲基苯丙胺。有极强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毒性剧烈。能使人精神偏执、行为失控,严重损害人体功能。 (5)摇头丸:属于苯丙胺兴奋剂,是由冰毒和其它化学物质组成,服食后会出现摇头晃脑的重复动作,处于幻觉、妄想状态,导致精神分裂、心律不齐等多种疾病。 (6)大麻:源于大麻科属植物,主要含有四氢大麻酚,俗称“迷幻烟”。吸食大麻会使人脑功能失调,记忆力受损,心跳过速,免疫力降低。

2019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2019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 认识毒品及危害 三.教学难点 青少年如何防毒拒毒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P P T课件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45分钟) 六.教学过程 1.开头自我介绍,之后部分播放具有警示效果的《毒品的危害》视频,主要针对中学生,把学生代入情境,引起心灵的震撼。对于小学生,可以播放极简动画短片《上瘾》,让孩子们生动直观的了解上瘾是什么样的过程及反应,并提问各位同学:如果让它们给动画片中的几维鸟续写一个结局,他们会怎么写?吸引同学们投入P P T知识的学习中并引起思考。 2.通过自己工作中管控的吸毒人员的切身感受,向同学们介绍毒品的种类和毒品的危害。重点讲解新精神活性物质的隐蔽性,欺骗性和危害性,简单介绍被管制的九大类新精神活性物质。其中穿插毒品知识的有奖问答和小游戏,师生互动妙趣横生,寓教于乐。 3.教授同学们一些防毒拒毒的实用方法,谨慎交友,有技巧地对引诱和胁迫说“不”。打消对毒品的好奇心,提高警惕,避免上当。 七.总结 播放纪录片《毒品危害之——大凉山的孤儿们》,让同学们体会到自己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吸毒不但害己,还无形中毁坏了家庭,后果很严重。首先通过众所周知的明星吸毒自毁前程的典型案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今后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方向,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然后通过同学们熟悉的影视作品《湄公河行动》和《破冰行动》,让同学们知道“之所以你觉得现实安好,是因为有人帮你把黑暗挡在了外面。”从而引发同学们对缉毒警察出生入死,拼尽全力,打击毒品犯罪的壮举肃然起敬。最后,请班长到讲台来带领大家一起做禁毒宣誓!请大家一起携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洪山区禁毒社工:黄蔚

[精选]拒绝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拒绝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是学校集体活动中最主要的组织活动之一。在班主任领导和指导下或者是同学自发的,以班级为单位,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组织的对全班同学开展教育的活动。以下是由PQ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拒绝毒品主题班会 ,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1、对常见毒品的认识 2、毒品对身心的危害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4、我国取得的一些禁毒成果 5、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准备工作:开展班会前让全体的同学观看了学校组织的有关预防毒品专题教育的vcd,并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特别是班干部们要准备好

,要求每位同学要写好观后感,在班会上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观后感进行简短的几分钟发言。 首先由班主任组织开场,说明本节课的主要目的以及主要的实施流程。提出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要求,以便班会课进行的有序、有节奏。 毒品、艾滋病、暴力犯罪像瘟疫一样成为当代社会的“国际公害”。其中,毒品犯罪更是以其极大的危害性困扰着世界上许多国家。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是国际禁毒日。今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远离毒品,关爱未来”,前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在新华社的一些消息里面,陆续透露了一些现在全球禁毒工作的情况,比如说前两天联合国禁毒署的执行主任科斯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候就说,现在据联合国禁毒署估计,目前全世界大概有1.85亿人来吸毒,其中1.47亿人是吸食大麻,另外还有3300万人吸食安非他命类的兴奋剂。应该说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的禁毒斗争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今天借此班会,能够对毒品进一步的认识,以及吸毒的危害。我们要消灭毒品。毒不是我们要的结果,只要我们都远离毒品,我们的未来就是美好明天。 1、鸦片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芙蓉”等。它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属于初级毒品,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是吗啡、可待因等。

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各位小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有一个机会向大家介绍有关预防毒 品侵害方面的知识。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的商人经不起毒品暴利的诱惑又开始大肆生产、销售毒品,毒品已成为全世界的一大公害,我国也是毒品的严重受害国。小朋友们在电影、电视中也看到过有关贩毒、吸毒的场景,大多数同学都可能只是听说过毒品有多么可怕,有多么的危险,但是对毒品真正的系统的了解不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毒品”,有什么危害。 一、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毒品 大家都知道哪些毒品名称呢? 用专业的术语讲,“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也就是我国法律对毒品下的定义。 简单地说,把握什么是毒品,关键有两条:一个是它能使人成瘾,产生强烈的生理和精神上的依赖性,一旦吸食或以其它方法使用(如注射)就难以放弃,也很难戒断;另一点,就是毒品严重危害人的生理和精神健康,直至导致死亡。 常见的毒品都有哪些呢? 鸦片,俗称大烟。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皮,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风干,变成棕褐色的粘稠状物,就 是鸦片。因产地不同而呈黑色或褐色,味苦,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 文档

晕目眩、恶心或头痛,但随后可体验到一种伴随着疯狂幻觉的欣快感。容易上瘾。 我们从戒毒人那里了解到这种“欣快感”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身体感到轻快,像躺在棉花上,飘在空中,有飘飘欲仙的愉快感,同时还会有难以形容的舒服的感觉,并且这种感觉给我们的大脑留下很深的印象,甚至希望永远这样下去 吗啡是从鸦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在鸦片中含量10%左右,为无色或白色结晶粉末状,比鸦片容易成瘾。长期使用会引起精神障碍、就是我们说的精神失常,过量使用会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海洛因俗称白粉,它是由吗啡和醋酸酐反应而制成的,医学上曾广泛用于麻醉镇痛,但成瘾快,极难戒断。长期使用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并导致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海洛因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是我国目前监控、查禁的最重要的毒品之一。 冰毒:无臭,带苦味的透明晶体,因外观像碎冰而得名,故被称为“冰”。冰毒的精神依赖性很强,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表现出狂躁、好斗、产生错觉,从而引发暴力行为。 摇头丸:是冰毒的衍生物,制作工艺和程序简单,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滥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外观多呈片剂,五颜六色。服用后会产生中枢神经强烈兴奋,出现摇头和妄动,并可诱发精神分裂症及急性心脑疾病,精神依赖性强。 文档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禁毒教案一为什么要禁毒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高中)教案 第一课为什么要禁毒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国禁毒工作的严峻形势,从而了解我国禁毒工 作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毒品与人生的发展,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 意识; 3、让学生了解禁毒与大家存在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世界观;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意识。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图片、手机及网络等。 三、教学形式: 学生网络搜索禁毒相关内容;讨论、交流、师生互动。 四、教学过程: 1、在黑板上写出题目:为什么要禁毒? (教师讲解)列出数据: 2018 年 6 月 26 日,联合国最新发布的《世界毒品报告》指出,毒品市场正在扩大,可卡因和鸦片产量达到绝对纪录高点,在多个方面构成多重挑战。 因此,对全世界来说,禁毒形势都不容乐观!

2、我国禁毒工作形势严峻 数据:截至 2017 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 255.3 万名(不含戒断三年未发现复吸人数、死亡人数和离境人数),同比增长 1.9%,增幅较上一年下降 5 个百分点。 (1)中国毒品来源于境外输入和国内制造。 (2)合成毒品变异加快,新型毒品不断出现。 (3)贩毒手段更智能,互联网成贩毒人员交易平台。 (4)毒品不断更新换代,宣传力度不够或者不及时,很多人 对毒品认识不足,容易上当受骗而吸毒。 (学生活动) 根据大家收集的资料,请说说你所知道的毒品有哪些? 你所了解的哪些场所容易有人吸毒? 你所了解的毒品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你所了解的有哪些人因为吸毒而导致其人生发生转变? (教师讲解) 3、毒品与人生发展 全世界每年有 20 万人死于吸毒,1000 万人因吸毒失去劳动能力。吸毒者的平均寿命比一般人短10--15 年,25%的吸毒成瘾者会在开始吸毒 10--20 年后死亡。吸海洛因的人平均可活时间为3--5 年,体质差的不到一年就毙命。 案例: ( 1)柯震东吸毒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毒品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青少年涉毒的原因和毒品防范措施; 2. 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能够自觉拒绝和远离毒品; 3. 培养学生对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并形成宣传毒品危害的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青少年涉毒的原因,了解防范毒品的方法,形成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难点:形成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数据 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 小结:毒品的危害之大实在可怕,我们不能成为其中一员。 二、青少年涉毒原因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但对毒品无知,是他们误入毒海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 1、好奇心驱使: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上当受骗: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3、追求享乐: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4、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5、负面生活事件影响:对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发生。苦闷、

预防毒品教育教案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觉悟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进制下列内容搜集资料A 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吸毒成瘾的途径;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 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教学难点: 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给学生学习一些关于毒品危害的事例、视频,看完后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①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②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③. 二、进入专门的禁毒网,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吸毒成瘾的途径;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1、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①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