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化 (2)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铜铜基胶体催化剂用于二醇和二甲胺步一胺化制备二叔胺Makoto Imabeppu, Kazunori Kiyoga, Shinji Okamura, Hiroshi Shoho, Shutoku Ebisuzaki and Hiroshi KimuraKokura Synthetic Industries, Ltd.摘要摘要:: 使用Cu / Ni 基胶体催化剂和固体催化剂催化二醇HO-(CH 2)n -OH (n = 6, 8, 9, 10, 12) 和 Me 2NH 一步胺化制备二叔胺 Me 2N-(CH 2)n -NMe 2,二醇的胺化通过连续反应机理经由中间体羟基叔胺Me 2N-(CH 2)n-OH 的形成而进行。
关键词关键词::胺化;烷基二醇;叔胺;Cu / Ni ;胶体催化剂1. 前言本文描述了催化胺化不同的二醇和二甲胺制备二叔胺Me 2N-(CH 2)n -NMe 2,可作为催化剂用于聚氨酯泡沫的生产,打开了癸二酸和1,10-癸二醇作为天然资源应用的新领域。
a . 研究背景蓖麻油是重要的天然油脂之一,印度是最大的生产国,占世界产量的60%。
蓖麻油像椰子油和棕榈油一样构成了它自己的油脂工业。
Scheme1显示了蓖麻油基油脂工业进展中不同的二功能基化合物。
Caster oil Caster oil((蓖麻油)→Recinoleic acid acid ((蓖麻酸)COOMe ↓H 2N -(CH 2)11-COOH (仏/Fujitsu )India India : 60% of the world : 60% of the world productionb y t h e h i g h -t e m p .p y r o l y s i s (c l a s s i c Scheme 1. Various Scheme 1. Various Di Di Di--functional Compound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aster Oil Advancement of Caster Oil--based Oleo based Oleo--Industriespolymer for PCpolyestersH 2/Cu富士通油蓖麻酸通过蓖麻油水解产生,在目前的蓖麻油基油脂工业中是关键的中间体,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12-OH-)和一个双键(9-en )。
含氮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和作为抗菌药剂的用途1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概述含氮杂环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由于氮原子有较高的亲电性、可形成氢键、能较容易地参与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特性,因此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医药、材料、农药、染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很多,以下列举几种常用方法:(1)环合反应:利用两个非环状化合物之间的合成缺陷形成环状化合物的方法。
(2)胺化反应:使用含氮原子的试剂与化合物进行反应,形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方法。
(3)羰基化合反应:将烯烃与羰基化合物反应,通过内偶极环化反应来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
3 含氮杂环化合物作为抗菌药剂的用途由于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药物活性和生物耐受性,因此被广泛用于抗菌药剂的研究中。
(1)喹诺酮类抗菌剂:属于含氮杂环化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并可治疗某些病毒感染引发的二次感染。
(2)头孢菌素类抗菌剂:含有β-内酰胺结构和杂环结构,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广泛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疾病。
(3)氨基糖苷类抗菌剂:由氨基糖和糖苷两个部分组成,含有多个氮杂环结构,对肺炎球菌、沙门氏菌、克雷伯菌等细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4 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除了作为抗菌药剂,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1)染料领域: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变色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染料领域,如靛蓝和缬草红等。
(2)农药领域: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菌等作用,因此被广泛用于农药领域,如吡虫啉、噻菌灵等。
(3)材料领域:含氮杂环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主要应用于金属络合物、光伏材料、光触媒材料及智能材料等方面。
例如,含杂环结构的金属配合物具有发光、电催化及荧光传感等性质。
总结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其优良的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成为可能的抗生素、杀虫剂、防腐剂、荧光传感器、纺织化工、电池电子器件等领域的重要原料之一,因此,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研究和开发将会为人类社会带来广泛的探索空间。
烟嘧磺隆 MSDS1-(4,6-Dimethoxypyrimidin-2-yl)-3-(3-dimethylcarbamoyl-2-pyridylsulf onyl)urea烟嘧磺隆农药中毒急救措施中毒症状:对眼、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一般不会引起全身中毒。
急救治疗:误服时要催吐,无解毒剂,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磺酰脲类药效较高,且易产生药害,因此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标签上的说明用药烟嘧磺隆性质、用途与生产工艺作用特点烟嘧磺隆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可被植物的茎叶和根部吸收并迅速传导,通过抑制植物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阻止支链氨基酸绩氨酸、亮氨酸与异亮氨酸合成进而阻止细胞分裂,使敏感植物停止生长。
杂草受害症状为心叶变黄、失绿、白化,然后其它叶由上到下依次变黄。
一般在施药后3~4天可以看到杂草受害症状,一年生杂草1~3 周死亡,6叶以下多年生阔叶杂草受抑制,停止生长,失去同玉米的竞争能力。
高剂量也可使多年生杂草死亡。
防治对象稗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反枝苋、马齿苋、苘麻、田旋花、刺儿菜、苣荬菜、金狗尾草、野黍、龙葵、香薷、苍耳、鸭跖草、风花菜、遏蓝菜、问荆、蒿属、大蓟、野燕麦等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阔叶杂草。
应用技术使用时期玉米苗后2~5叶期,一年生杂草2~4叶期,多年生杂草6叶期以前,大多数杂草出齐时施药,除草效果最好,对玉米也安全。
在土壤水分、空气温度适宜时,有利于杂草对药剂的吸收传导。
长期干旱、低温和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5%时不宜施药。
一般应选早晚气温低、风小时施药;干旱时施药最好加大表面活性剂。
长期干旱如近期有雨,待雨过后田间湿度改善,再施药或有灌水条件的灌后再施药,虽然施药时间拖后,但除草效果会比雨前施药好。
人工施药最好选用扇形喷头,顺垄施药,一次喷一条垄,定喷头高度、压力、行走速度,不能左右用动施药,以保证喷洒均匀。
登记作物:玉米注意事项1.不同玉米品种对药剂的敏感性有差异,其安全性顺序为马齿型>硬质玉米>爆裂玉米>甜玉米。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胺的烷基化与亚胺化反应胺(amine)是含有氮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可分为一级胺、二级胺、三级胺等不同类型。
在有机化学中,烷基化和亚胺化是两种常见的反应类型。
本文将对胺的烷基化和亚胺化反应进行总结。
一、烷基化反应烷基化是指将烷基基团引入到胺分子中,形成相应的烷基胺化合物。
1. 一级胺的烷基化反应一级胺(R-NH2)的烷基化反应一般使用烃基卤代烷(R’-X)作为烷化试剂,常见的反应类型有SN2和亲电取代两种。
(1)SN2机理在碱性条件下,亲电取代反应被基质上的氢氧根离子(OH-)或醇根离子(RO-)催化。
反应机理如下:R-NH2 + R’-X → R-NH-R’ + X-其中,R代表烃基,X代表卤素。
(2)亲电取代机理在酸性条件下,亲电取代反应被一个亲电试剂催化,如硫酸酯(RO-SO3H)或酰氯(RCOCl)等。
反应机理如下:R-NH2 + R’-X → R-NH-R’ + HX二级胺(R-NHR’)的烷基化反应与一级胺类似,也可以使用烃基卤代烷作为烷化试剂。
反应机理如下:R-NHR’ + R’’-X → R-NHRR’’ + X-其中,R、R’、R’’代表烃基,X代表卤素。
3. 三级胺的烷基化反应三级胺(R-NR’R’’)的烷基化反应一般使用烃基卤代烷作为烷化试剂,反应机理与一、二级胺相似。
二、亚胺化反应亚胺(imine)是胺与醛或酮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通常亚胺化反应会生成亚胺和水。
1. 一级胺的亚胺化反应一级胺(R-NH2)的亚胺化反应一般与酮(R’’-C(=O)-R’’)或醛(R’’-C(=O)-H)反应,反应机理如下:R-NH2 + R’’-C(=O)-R’’ → R-N=C(R’’)-R’’ + H2O其中,R代表烃基,R’’代表有机基团。
2. 二级胺的亚胺化反应二级胺(R-NHR’)的亚胺化反应与一级胺类似,也可以与酮或醛反应生成亚胺和水。
三级胺(R-NR’R’’)的亚胺化反应一般与酮或醛反应生成亚胺和水。
化学反应过程的危险性及基本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反应过程,应以有活性物料参与或产生的化学反应,能释放大量反应热,又在高温、高压和汽液两相平衡状态下进行的化学反应为主要重点、分析研究反应失控的条件,反应失控的后果及防止反应失控的措施。
危险化学反应过程主要有卤化、硝化、磺化、氧化、还原、氢化、水解、电解、催化、裂化、氯化、烷基化、重氮化、胺化、聚合、碱熔等反应过程。
一、氧化反应绝大多数氧化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这些反应很多都是易燃易爆物质(如甲烷、乙烯、甲醇、氨等)与空气或氧气参加,其物料配比接近爆炸下限。
倘若配比及反应温度控制失调即能发生爆炸燃烧。
在氧化反应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氧化剂的投料量(即适当的配料比),氧化剂的加料速度也不宜过快。
要有良好的搅拌和冷却装置,防止温升过快、过高。
此外,还要防止由于设备、物料含有的杂质而引起的不良副反应。
二、还原反应还原反应种类很多,虽然多数还原反应的反应过程比较缓和,但是许多还原反应会产生氢气或使用氢气,增加了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从而使防火防爆问题突出;另外有些反应使用的还原剂和催化剂具有很大的燃烧爆炸危险性。
无论是初生态氢还原、还是用催化加氢,都是在氢气存在下,并在加热加压下进行。
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如果操作失误或设备泄漏,都极易引起爆炸。
操作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流量。
厂房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且应采用轻质屋顶。
开设天窗或风帽,使氢气易于飘逸,尾气排放管要高出房顶并设阻火器。
高温高压下的氢对金属有渗碳作用,易造成氢腐蚀,所以对设备和管道的选材要符合要求。
对设备和管道要定期检测,以防事故。
三、硝化反应硝化反应是生产染料、药物及某些炸药的重要反应。
常用的硝化剂是浓硝酸或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物(俗称混酸)。
硝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硝化反应速率越快,放出的热量越多,极易造成温度失控而爆炸。
所以硝化反应器要有良好的冷却和搅拌,不得中途停水断电及搅拌系统发生故障。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7年第36卷第4期·1294·化 工 进展连续催化胺化制备四甲基乙二胺催化剂吴军,钱俊峰,孙富安,吴中,崔爱军,何明阳,陈群(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江苏省精细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江苏 常州 213164)摘要:以Cu/Ni 为主活性组分,研制出适合于N ,N -二甲基乙醇胺(DMEA )固定床连续催化胺化制备N ,N ,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 )复合催化剂。
考察了催化剂载体类型、铜镍摩尔比、负载量、助剂、焙烧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通过实验得出催化剂较佳的制备条件为:以γ-Al 2O 3球为载体,摩尔比Cu ∶Ni ∶Mn=4∶1∶0.2,负载量20%,500℃下焙烧6h 。
在反应温度240℃、常压、胺醇摩尔比1∶1、空速0.12h –1、氢气流量30mL/min 反应条件下,DMEA 转化率和TMEDA 选择性分别达到92.8%和82.9%;通过固定床连续500h 寿命测试,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稳定在90%和80%以上,显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N ,N -二甲基乙醇胺;N ,N ,N’,N’-四甲基乙二胺;催化剂;固定床;加氢中图分类号:TQ0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7)04–1294–07 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7.04.019Study on catalyst for continuous catalytic amination of TMEDAWU Jun ,QIAN Junfeng ,SUN Fu’an ,WU Zhong ,CUI Aijun ,HE Mingyang ,CHEN Qun(Key Laboratory of Fine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School of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Jiangsu ,China )Abstract :A compound catalyst with Cu/Ni as the main activate component is applied for continuous catalytic amination DMEA to TMEDA. The influences of catalyst carrier type ,Cu/Ni molar ratio ,loading amount ,additives ,roasting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talyst were investigated. The best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f the catalyst were as follows :with the γ-Al 2O 3 ball as the carrier ,Cu ∶Ni ∶Mn=4∶1∶0.2(mole ratio ),the load amount 20%,and roasting 6h at 500℃.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240℃,atmospheric pressure ,amine alcohol molarratio 1∶1,space velocity of 0.12h –1,hydrogen speed of 30 mL/min ,the conversion rate of DMEA and the selectivity of TMEDA could achieve 92.8% and 82.9%,respectively. Through 500h life test ,the conversion rate and selectivity were stable and maintained at above 90% and 80%,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talyst had excellent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Key words :DMEA ;TMEDA ;catalyst ;fixed-bed ;hydrogenationN ,N ,N ′,N ′-TMEDA 为无色透明液体,略有氨味,能与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混溶。
二甲胺1. 简介二甲胺(Dimethylamine,简称DM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3)2NH。
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二甲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溶剂,在农业、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2. 物理性质•分子式:(CH3)2NH•分子量:45.08 g/mol•外观:无色气体•沸点:7.6 °C•密度:0.68 g/cm³•熔点:-93 °C•溶解度:可溶于水、醇类和醚类溶剂3. 合成方法二甲胺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以下是其中两种常用的合成方法:3.1 胺化法在胺化法中,乙烯与氨反应生成乙烯胺,然后通过甲醛与乙烯胺反应得到二甲胺。
反应方程式如下:CH2=CH2 + NH3 → CH2=CHNH2CH2=CHNH2 + HCHO → (CH3)2NH + H2O3.2 氰胺法氰胺法是一种通过氰化钠和甲醛反应合成二甲胺的方法。
反应方程式如下:CH2O + NaCN → CH2(OH)CNCH2(OH)CN + 2NaOH → (CH3)2NH + NaOCN + H2O4. 应用领域4.1 农业二甲胺是一种重要的农药中间体,广泛用于合成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农药。
它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4.2 医药二甲胺在医药领域有多种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造多种药物,如抗生素、镇痛剂和抗癌药物等。
此外,二甲胺还可作为一种溶剂用于注射液和口服液的配制。
4.3 化妆品在化妆品中,二甲胺常用作 pH 调节剂、中性化剂和柔软剂。
它可以调整产品的酸碱度,并提供柔软舒适的触感。
4.4 其他应用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外,二甲胺还被广泛用于橡胶工业、塑料工业和纺织工业等。
它可以作为溶剂和反应中间体,参与多种化学反应。
5. 安全注意事项•二甲胺具有刺激性气味,长时间接触可能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伤害,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通风。
•避免与强氧化剂和酸性物质接触,以防发生危险反应。
钛酸四异丙酯还原胺化钛酸四异丙酯还原胺化,简称为TIPT(Titanium isopropoxide reduction with phosphine and subsequent amination)反应,是一种常用的羰基化合物还原和胺化的方法。
该反应主要利用钛酸四异丙酯作为还原剂和胺化试剂,通过反应生成胺化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TIPT反应机理、应用以及优缺点。
一、TIPT反应机理TIPT反应包括两个步骤:钛酸四异丙酯还原羰基化合物和胺化试剂与还原物质反应生成胺化产物。
其中,钛酸四异丙酯的还原能力来源于其中的Ti(IV),Ti(IV)通过接受PPh3发生还原成Ti(III)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有机基,还原剂的还原能力随同有机基增强,从而实现对羰基化合物的还原。
而胺化试剂与还原物质反应生成的中间物仅仅是由N—Ti化学键和N—H键两对原子键构成的络合物,以及可能得到的一些配体取代产物,最后产生热力学稳定的胺化产物。
TIPT反应的机理如下所示:Ti(OPri)4 + 4H2O → Ti(OH)4 + 4OPriHTi(OPri)4 + PPh3 → [Ti(OPri)3(OPriH)(PPh3)][Ti(OPri)3(OPriH)(PPh3)] + RC(=O)R' →RC(=O)R'H + [Ti(OPri)2(OPriH)(PPh3)](R)(R')[Ti(OPri)2(OPriH)(PPh3)](R)(R') + H2NR''R''' → [Ti(OPri)2(OPriH)(PPh3)(NR''R''')] (R)(R')二、TIPT反应应用TIPT反应适用于各种羰基化合物,包括酮、醛和酸酐等。
该反应在合成纯度高、产率高、反应剩余少等方面具有优点,可以被应用于制备有机分子及其衍生物的过程中。
一种高分子硼化冰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的合成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硼化冰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即无灰分散剂)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润滑油添加剂,以其优良的油溶性,优异的低温分散性解决了金属型清净分散无法解决的低温油泥分散问题,同明具有高温分散性能和良好的配伍性能,与ZDDP及其他添加剂可调制出各种高档内燃机油,是调制高档及世界顶级内燃机油的主剂之一。
同时也广泛应用于民爆乳化炸药行业。
中间产品烯酐也是其他工产品的原料。
高分子无灰剂是在改变原聚异丁烯分子量的基础上,利用嵌段加合工艺在一定条件下,使聚聚异丁烯和马来酸酐烃化加合得到高分子聚异丁烯基丁二酸酐(简称烯酐),烯酐再与多烯多胺进行胺化反应,生成高分子聚异聚异丁烯基二酰亚胺。
高分子聚异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除保持其优良的油溶性,优异的低温分散性解决了金属型清净分散无法解决的低温油泥分散问题,同时具有高温分散性能和良好的配伍性能外,以其良好的粘温特性和油膜强度,在国内外高档润滑油,特别是重负荷机油中得到广泛应用。
高分子硼化聚异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即高分子硼化无灰是在高子聚异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的基础上,再与硼酸进行络合反应而得到一种即保持原有的优良特性外,又具有抑菌抗磨性能的清净分散剂,数据证明硼酸可以润滑油中的厌氧菌起到很好的抵制作用延长了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同时硼分子在润滑油中以半胶球状颗粒存在。
在活塞的往复运动中,在活塞环缸壁之间形成一种半胶体球状颗粒的粒子膜,减少了活塞在运动中对缸体的直接摩擦起到了抗磨作用。
同时由于半胶体球状颗粒滚动改变了活塞与缸壁之间的摩擦方式,由原来的现行摩擦变为多点摩擦减少了摩擦阻力和启动阻力,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因此在高档润滑油中得到了广泛引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分子硼化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的合成方法,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分子硼化冰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的合成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本装置烃化采用热加合工艺,在一定条件下,高分子聚异丁烯和马来酸酐烃化加合,得到高分子聚异丁烯基丁二酸酐(简称烯酐),高分子烯酐再与多烯多胺进行胺化反应,生成高分子聚异丁烯基丁二酸亚胺和水。
2-羟基-2-(邻氯苯基)环己酮胺化反应文献
摘要:
1.反应物和产物简介
2.反应条件和机理
3.实验过程与结果
4.结论与展望
正文:
邻氯苯基环己酮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领域有重要应用。
2-羟基-2-(邻氯苯基) 环己酮胺化反应是将该化合物进行胺化,从而形成新的化合物,对其性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
反应条件和机理方面,通常采用氢氧化钠和三乙胺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在室温下进行,反应时间一般为数小时。
该反应的机理主要是通过亲核加成和消除,形成新的化学键。
实验过程通常包括反应物的准备,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产物的分离和纯化。
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生物活性实验对产物的生物活性进行评价。
我国科研人员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反应条件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且成功开发了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
然而,该领域仍然存在许多挑战,例如反应的选择性、产物的生物活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大分子还原胺化一、大分子还原胺化是什么鬼?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这个大分子还原胺化。
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啊,它就是一种在化学领域里很有趣的反应呢。
简单来说呢,就是大分子在某些条件下发生的一种胺化反应,而且这个过程还涉及到还原的步骤哦。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哈,就像是一群小伙伴(大分子)要参加一个特殊的聚会(反应),这个聚会有特定的规则(反应条件),在这个聚会里呢,他们要进行一些特殊的互动(胺化过程),而且这个互动还得有个特殊的环节(还原)。
哈哈,这么说是不是很形象呢?二、大分子还原胺化的重要性这大分子还原胺化啊,在化学合成领域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呢。
比如说在药物合成方面,很多药物的分子结构很复杂,就需要通过这种反应来构建特定的结构。
就好像盖房子一样,我们需要特殊的工艺(大分子还原胺化)来搭建那些复杂的部分(药物分子结构)。
再比如说在材料科学领域,一些高性能的材料也离不开它。
就像我们想要制作超级坚固又轻便的材料,就得靠这种反应来调整分子的结构,让材料具备我们想要的性能。
三、大分子还原胺化的反应条件1. 反应物的选择这个反应啊,首先反应物就很关键。
我们得选择合适的大分子,不是随便哪个大分子都能进行这个反应的。
就像我们做饭,食材得选对,不然做出来的东西可就不是我们想要的啦。
而且还得有合适的胺化试剂,这两者就像是搭档一样,得互相匹配才能顺利进行反应。
2. 反应环境反应环境也很重要哦。
温度、压力这些条件都得控制好。
温度高了或者低了,就可能导致反应失败或者得到不理想的产物。
就像我们养小宠物,环境太暖和或者太寒冷都不行,得给它们营造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反应环境)。
压力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压力不合适,反应就可能走偏啦。
3. 催化剂的使用还有催化剂呢。
这就像是反应的小助手,有了它,反应就能更快更顺利地进行。
不同的反应可能需要不同的催化剂,就像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工具一样。
我们得找到那个最适合的小助手(催化剂),才能让大分子还原胺化这个反应顺利进行。
四甲基乙二胺生产工艺
四甲基乙二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染料、油墨、染料中间体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四甲基乙二胺的生产工艺。
四甲基乙二胺的生产主要分为两个步骤:乙二胺的乙醛胺化反应和乙醛胺的四甲基胺化反应。
首先,以乙二胺和乙醛为原料进行乙醛胺化反应。
反应的主要方程式如下:
CH3CHO + H2NCH2CH2NH2 → H2NCH2CH2N(CH3)2
乙醛和乙二胺按照2:1的摩尔比混合,加入反应釜中。
反应温
度一般为100-150℃,反应时间为3-6小时。
反应产物为四甲
基乙二胺和副产物水。
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却、蒸馏等操作将产物纯化,得到乙醛胺。
接下来,以乙醛胺为原料进行四甲基胺化反应。
反应的主要方程式如下:
H2NCH2CH2N(CH3)2 + 4CH3I → (CH3)4NCH2CH2N(CH3)2I2四甲基胺和乙醛胺按照4:1的摩尔比混合,加入反应釜中。
反
应温度一般为50-70℃,反应时间为6-8小时。
反应产物为四
甲基乙二胺甲碘化物和副产物甲碘化物。
反应结束后,通过冷却、蒸馏等操作将产物纯化,得到四甲基乙二胺。
以上就是四甲基乙二胺的生产工艺概述。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考虑反应条件的控制、安全生产、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改进反应条件、优化反应工艺,可以提高产物的收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工业化生产。
2023年湖南省安全员-C证备考押题2卷合壹(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全能考点(共100题)1.【多选题】安全检查根据检查内容和检查形式可分为()。
A、日常安全检查B、定期安全检查C、专业性安全检查D、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E、个人检查和集体复查参考答案:ABCD2.【单选题】作业中,当桩锤冲击能量达到最大能量时,其最后10锤的贯人值不得小于()。
A、10mmB、7mmC、5mmD、3mm参考答案:C3.【判断题】排放有毒或者可燃性介质时可选用微启式安全阀。
参考答案:×4.【判断题】上一级安全培训机构可以承担下一级安全培训机构的培训工作。
参考答案:√5.【单选题】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A、计划中B、突发性C、常规性参考答案:B6.【单选题】火炬置换采用的置换介质是()。
A、氮气B、空气C、蒸汽参考答案:A7.【单选题】探照灯离井口应在()m之外。
A、15B、25C、10参考答案:C8.【多选题】下列属于矿井透水征兆的有()。
A、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B、出现雾气C、顶板淋水加大D、底板涌水参考答案:ABCD9.【判断题】10月25日,当日12时20分左右,某小区8号楼2楼一处商住房发生火灾。
这个房间被附近一个工地租下来临时当做农民工的宿舍,里面住了40多名农民工。
火是从二楼着起来的。
附近的邻居一边报警,一边急忙跑到工地报信。
“汪、汪……”人群中传来两声狗叫,只见—个头戴安全帽的工人紧紧地抱着一条狗,坐在一堆刚刚抢出来的被子上。
据这位工人介绍,着火时,他刚刚走出宿舍,当时屋内火苗已经蹿起老高,不知道里面什么样。
1简介
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氨基(-NH2)生成胺的反应过程,有时也称氨解。
最常用的胺化剂是氨水、氨气和液氨,有时也用碳酸氢铵、尿素、伯胺和仲胺等。
2过程类型
胺化的类型很多,最重要的有:
①卤化物的胺化通常用氨水作胺化剂,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
芳环上的卤素不够活泼时要用铜盐作催化剂,如从2-氯蒽醌制2-氨基蒽醌。
脂链上的卤素以及芳环上被邻位或对位硝基活化了的卤素可不用催化剂,前者如二氯乙烷胺化制乙二胺,后者如邻硝基氯
②醇或酚的胺化易挥发的醇或酚可用氨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在气相和高温、高压下胺化,例如:甲醇胺化得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采用硅酸铝或磷酸铝催化剂);苯酚胺化得苯胺(采用硅酸铝催化剂)。
难挥发的醇或酚可用氨水在液相和高温、高压下胺化,如用亚硫酸铵催化剂,从辛醇制辛胺,从2-萘酚-1-磺酸制2-萘胺-1-磺酸(吐氏酸)。
③芳磺酸盐的胺化主要用于蒽醌系,如蒽醌-2,6-二磺酸与氨水在高温、高压下胺化得2,6-二氨基蒽醌。
为防止生成的亚硫酸盐的还原作用,反应物中要加入温和氧化剂间硝基苯磺酸。
④羰基化合物的氢化胺化在催化剂和氢的存在下利用氨或胺可使醛、酮或羧酸转化为胺。
如用镍-铜-白土的气相接触催化剂从丙酮制异丙胺:
(CH3)2CO+NH3+H2─→(CH3)2CHNH2+H2O
又如脂肪酸与氨液相高温胺化得脂肪腈,加氢得脂肪胺:
⑤加成胺化只限于高度活泼化合物的胺化,如:
(CH3)2NH+CH2=CHCN─→(CH3)2NCH2CH2CN
3过程特点
氨水是应用最广的胺化剂,优点是操作方便、普遍适用,能溶解铜催化剂,在高温时,对被胺化物有一定溶解度。
用氨水胺化时,为了避免生成仲胺、叔胺以及水解生成羟基化合物等副反应,氨水一般要过量许多倍,过量的氨还可以防止卤化物胺化时生成的氯化铵对设备的腐蚀。
氨气用于气相接触催化胺化,要用催化剂并在高温、高压下进行。
胺化是放热反应,加成胺化在常压液相低温进行,需要冷却。
高温胺化时为了补偿热损失,需要加热或将反应物预热。
用芳伯胺作胺化剂时只生成仲胺,例如:从苯胺制二苯胺;从苯胺与2-萘酚制2-苯基萘胺(橡胶防老剂丁);这些反应都在酸性催化剂(见酸碱催化剂)存在下,在液相和高温进行。
4反应器
低温常压胺化时可用搪瓷锅;高温液相胺化时用高压釜或高压管式反应器(连续操作)。
卤化物胺化时要用不锈钢材质的反应器。
气相接触催化胺化时,常将反应物预热至反应温度,用高压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