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煤矿开采2014年第5期-02-孟巴矿高地温高湿环境采空区特厚遗煤自燃规律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77.13 KB
- 文档页数:4
孟巴矿强含水体下分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余学义;穆驰;李剑锋【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22(47)S01【摘要】孟巴矿地质条件特殊复杂,多种灾害交织,特别是矿井水害对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与保水开采密切相关,控制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是为了保证LDT隔水层稳定性,避免在承压水体的作用下使隔水层被击穿。
结合孟巴矿特殊地质条件,给出矿井地质开采条件具有开采煤层厚、开采煤层顶板砂岩层厚硬和上覆松散含水层UDT厚的“三厚二硬一强”特征,覆岩为隔水——结构关键层结构类型,基岩中缺少有效的隔水层的结构特征,提出基岩含水层随分层开采递进疏放,保证LDT隔水层的有效隔水性能,阻滞UDT水体渗漏到井下,形成强含水体下特厚煤层分层开采的“上保下疏”安全开采模式。
借助360°旋转井下电视全孔壁成像系统,分析钻孔冲洗液漏失量和水位变化情况,应用物理模拟方法和数值计算模拟方法,模拟分析了不同分层、不同采高,采用不同采煤方法,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和覆岩移动破坏规律,完成了钻孔探测工作和数据分析,并与物理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实验模拟与探测数据结果基本一致。
研究表明,当累计开采高度为8.5 m时,分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呈快速增长模式;当累计开采高度介于13~15 m时,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趋于平缓且不再增长;1,2分层开采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增长率贡献大,主要是1,2分层开采使覆岩裂缝增多,裂缝增多表现为岩性变软;1,2分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开采厚度基本呈线性增长,2分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增幅为1分层的109%,随分层厚度增加导水裂隙带高度有增大趋势,导水裂隙带高度整体呈马鞍形分布。
工作面分层协调开采有效降低了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保护了UDT含水层不发生泄露,形成了孟巴矿强含水体下厚煤层安全开采模式。
【总页数】10页(P29-38)【作者】余学义;穆驰;李剑锋【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45【相关文献】1.富水层下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及覆岩周期破断规律研究2.鲍店煤矿综放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探测3.老空区下煤炭资源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数值模拟4.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发育规律模拟研究5.浅埋煤层群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第一节目的、任务、要求及编写依据一、目的全面普查煤矿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做的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防范措施全面有效,从根本上遏制事故的发生。
二、任务查明影响煤矿生产的各种隐蔽致灾因素,为制定防止措施和做好相应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
三、要求重点查明本矿的“采空区、废弃老窑(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等隐蔽致灾因素。
四、编写依据(1)《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2)《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4)(3)《煤炭煤层气地震勘探规范》MT/T97-2000(4)《煤、泥炭地质勘探规范》DZ/T0215-2002(5)《煤炭电法勘探规范》MT/T898-2000(6)《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规范》DZ/T0187-1997(7)《煤矿水害防治规定》(8)雄山常蒋煤业有限公司相关资料。
第二节矿井概况一、矿井基本情况1、位置与交通山西长治县雄山常蒋煤业有限公司位于长治市长治县城南的常蒋村东,行政区划隶属八义镇管辖。
其地理坐标:东经113°02′29″~113°03′30″,北纬35°57′59″~35°59′33″。
井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井田西距长(治)至晋(城)二级公路约3km。
村与村之间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交通位置详见图。
2、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太行山脉中段西侧、长治盆地东南部边缘。
井田中部及南部有基岩出露,松散层分布也较为广泛,受剥蚀后形成众多黄土陡坎及沟壑。
地貌类型划分为低山丘陵地带。
井田内沟谷纵横,山梁绵延,沟深坡陡,地形较复杂。
总的地势为中东部高,南、北、西三面低;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中南部的山梁,海拨高程1178.7m,地形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北沟谷,海拔高程约983.0m,最大相对高差195.7m。
孟巴矿厚松散含水层下协调保水开采模式余学义;毛旭魏;郭文彬【摘要】孟巴矿的地质采矿条件具有近地表松散富含水层厚、煤层顶板厚、煤层厚的“三厚”特征,开采煤层覆岩中含有多个含水层组,矿井水害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在覆岩多水体条件下,为了有效防止近地表厚松散UDT含水层进入井下,导致淹井灾害发生,提出上保下疏的开采水害防治模式.一分层安全开采的关键技术是控制复合关键层的结构稳定,应用初始后屈曲理论解析其稳定性,得出结构关键层的极限破坏长度,通过线性回归给出分层开采覆岩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预计计算公式,分析确定了一分层开采工作面宽度不超过150 m,限高开采3 m;依据对UDT含水层防护的安全煤岩柱高度确定二分层开采高度,二分层开采后覆岩结构关键层发生破坏,既能够有效疏放LDT隔水层以下含水层水,又能够保证LDT隔水层的完整性,达到UDT水体不发生下泄的目的,保障了矿井安全开采;根据工作面协调减损开采原理,确定开采分层合理错距约为82 m,下分层的巷道布置在上分层开采采空区下的厚煤层分层错距协调限高开采布置模式,实现有效降低了覆岩应力的叠加效应,减轻LDT隔水层的变形破坏程度.开采结果表明:厚煤层分层协调布置开采方法,有效减轻了UDT含水层下LDT隔水层应力叠加损伤程度,保护了隔水层的完整性;一分层限高综采,二分层限高综放开采分次疏放了煤层顶板至LDT底板2个含水层组,解决了矿井排水能力较小条件下的水害防治问题;分层工作面错距协调布置开采方法,有效降低了开采边界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减小了LDT变形破坏程度,同时释放了一分层区段煤柱应力,实现了覆岩整体下沉,不但有效地降低了覆岩破坏高度,而且减小了冲击矿压冲击强度,开采期间UDT水位变化幅度稳定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多水体条件下上保下疏的厚煤层分层安全开采模式.【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9(044)003【总页数】8页(P739-746)【关键词】厚松散含水层;限高协调开采;上保下疏开采模式;保水采煤(保水开采);导水裂缝带【作者】余学义;毛旭魏;郭文彬【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与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与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与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呼伦贝尔学院矿业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23.8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矿(以下简称“孟巴矿”)是我国承建、承包生产的矿井,也是目前孟加拉国惟一的煤矿。
邹庄煤矿7401工作面采空区动态自燃“三带”变化规律研究孟刚;武向强
【期刊名称】《采矿技术》
【年(卷),期】2024(24)2
【摘要】通常一个工作面只测定一次采空区自燃“三带”。
但工作面遇到断层、
煤厚变化时,会阻碍推进速度,同时也影响采空区的氧化进程,因此,采空区自燃“三带”是动态变化的。
为了研究采空区动态自燃“三带”变化规律,通过在现场铺设束管
系统测量采空区氧气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基于氧气浓度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煤
温变化的升温幅度法,并利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监测实时温度进行“三带”划分。
结果表明:研究断层复杂地区使得自然“三带”扩大;煤层越厚,氧化带越窄;推进速度加快时,整体氧化带发生后移现象。
【总页数】8页(P165-172)
【作者】孟刚;武向强
【作者单位】安徽神源煤化工有限公司邹庄煤矿;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东矿;中
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
【相关文献】
1.煤矿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测定及气体变化规律研究
2.辛置煤矿10-428B综采工
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研究3.辛置煤矿2-208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
分布规律实测分析4.高家梁煤矿401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研究5.柴里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孟加拉国Barapukuria矿厚煤层分层协调减灾开采模式余学义;穆驰;王皓;窦林名;文虎【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22(47)6【摘要】针对孟加拉国Barapukuria矿井开采中的顶板水害、冲击地压、煤层自然发火等危害矿井安全的灾害问题,在分析矿井“三厚二硬一强”地质特征及UDT 强含水砂层水害、厚硬顶板断裂强冲击灾害和厚煤层多分层开采采空区遗煤的易自然发火灾害的致灾条件,LDT隔水层隔水性能和覆岩结构关键层稳定性的控灾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厚煤层分层协调减灾开采理论。
应用协调减灾开采理论、原理,构建了孟巴矿厚煤层分层协调减灾开采模式和顶板水害上保下疏,冲击地压动静转移和自燃火灾时空适配的多灾源防控技术体系,实现了孟巴矿厚煤层多分层安全开采。
通过在孟巴矿的应用与实践表明,厚煤层分层限厚开采能够充分利用覆岩结构控灾机制,避免厚硬顶板整体断裂冲击灾害发生;厚煤层分层协调错距布置方法开采,能够分散转移厚煤层边界高应力、避免覆岩拉伸区叠加破坏,有效保护隔水层的完整与隔水性;厚煤层分层整体错距协调开采方式,能够有效释放上分层采空区煤柱应力,实现覆岩整体快速沉降,密实覆岩垮裂带空隙,降低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性。
在多灾害叠加的矿井开采条件下,应用协调减灾开采方法能够从源头控制开采致灾强度,与常规灾害防治方法相结合,能够起到更明显的灾害防治效果。
【总页数】8页(P2352-2359)【作者】余学义;穆驰;王皓;窦林名;文虎【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23.8【相关文献】1.邢台矿厚煤层分层开采垂直布巷技术2.煤峪口矿厚煤层分层开采巷道布置的探讨3.窑街三矿特厚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地表移动实测分析4.邢台矿厚煤层分层充填开采技术实践5.露天矿特厚煤层端帮采某分层开采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炭有限公司阿尔巴斯一矿全风压火灾救灾演习总结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炭有限公司阿尔巴斯一矿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八日阿尔巴斯一矿矿井全风压火灾救灾演习预案审核表矿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技术部长:审核:编写:阿尔巴斯一矿2014年3月28日阿尔巴斯一矿矿井全风压火灾救灾演习总结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生产方针。
根据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做到“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生产和预防为主、救灾有效”的原则。
加强煤矿抗灾救灾能力,阿尔巴斯一矿于2014年3月27日举行了矿井全风压火灾救灾演习,演习达到了预期效果,达到了演习的目的现将本次演习总结如下:一、矿井概况阿尔巴斯一矿位于鄂尔多斯市棋盘井镇,年设计生产能力45 万吨,井田面积约为4.83k㎡,资源储量878.2万吨,现开采9号煤层,煤层自燃鉴定为Ⅱ级自燃,煤尘有爆炸危险性,2013年该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瓦斯矿井,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41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18m3/t;矿井的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4.63m3/min;矿井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4.39m3/t。
阿尔巴斯一矿为中央并列式通风,副井和主井进风、风井回风,风井主扇型号为FBCDZNO15/2×55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转速为1480r/min,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电机型号为YBF2-250M-4,转速为1480r/min。
目前矿井有效风量为1940m3/min,总进风量为2100 m3/min,矿井总回风量为2200m3/min。
我矿2014年举行的救灾演习为:矿井全风压火灾救灾演习,设计工作面为:1906采煤工作面和1910运顺掘进工作面,1906运顺掘进工作面采用双风机、双电源供风、供电。
二、演习的目的和要求当矿井进风井口附近、主、副井筒、井底车场(包括井底车场主要硐室)或与井底车场直接相通的进风大巷发生火灾或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时,为防止事故扩大、波及采、掘工作面、危及井下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应及时实现矿井反风,便于灾害的处理和救灾工作。
山东XXXXXX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报告二О一四年十二月山东XXXXXX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报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3‟99号文件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政办法[2014]4号)文件精神和要求,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矿井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矿长组织了生产技术、“一通三防”、机电提运、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六落实”的原则及时整改。
一、成立隐蔽致灾排查领导小组为切实做好矿井蔽致灾因素排查,特成立了排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职责组长:全面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排查工作的指挥及安排、监督,负责整改所需资金的落实。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等措施,重点负责隐蔽致灾排查工作的跟踪、督促检查。
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成员:根据分工进行检查,同时负责督促落实整改方案及措施,确保整改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二、矿井概况山东XXXXXX煤矿位于陶枣煤田,枣庄市薛城区邹坞镇境内,属陶枣煤田黄贝勘探区,是原甘霖井田黄贝煤矿的一部分。
2007年10月份开始技改,2010年年底通过省煤炭工业局竣工验收,2011年正式投入生产。
矿井采用立井开拓,单水平上下山开采,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副井进风,主井回风,矿井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
批准可采煤层为:柴煤、6层、9层、12层、14层、16层、17层、18层煤。
井田面积8.8308km2,开采深度由100米至-1000米标高。
矿井现开采14、16煤层,开采标高为: -590m~-710m。
其中14煤层倾角平均为160,平均厚度为1.1m,直接顶为泥质页岩,厚度为0.8~2.2m,平均厚度为1.4m,老顶为八层灰岩,平均厚度为2.8m,直接底为砂泥岩,平均厚度为17.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