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滑极限量规练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4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第六版)》习题参考答案绪言0-1题:写出R10中从250~3150的优先数。
解:公比q10= ,由R10逐个取数,优先数系如下: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0-2题:写出R10/3中从~100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解:公比q10/3= 3;由R10中的每逢3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
0-3题:写出R10/5中从~25的优先数系的派生数系。
解:公比q10/5=5;由R10中的每逢5个取一个数,优先数系如下:,,,,,第一章圆柱公差与配合1-1题 1.1-2题 (1)为间隙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2088d H φ+-H8 最大间隙:Xmax=+㎜ 最小间隙:Xmin=+㎜ 配合公差为:f T =㎜(3)为过盈配合,孔与轴配合的公差带代号为:φ5567r H1-3题(1)为基孔制的间隙配合r 6φ+ 0 -H7 ++ 最大过盈:Ymax=㎜ 最小过盈:Ymin=㎜ 配合公差为:f T =㎜φ+ 0 - H8 孔、轴公差:h T =㎜,s T =㎜; 配合的极限:Xmax=+㎜,Xmin=+㎜ 配合的公差:f T =㎜(2)为基轴制的过渡配合(5)为基孔制的过盈配合1-4题(1)φ600.1740.10000.01996D h ++- (2)φ50018.0002.0025.0067+++k H (5)φ800.0910.12100.01976U h --- 1-5题φ+ 0 -孔、轴公差:h T =㎜, s T =㎜; 配合的极限:Xmax=+㎜,Ymax=㎜ 配合的公差:f T =㎜φ+-H7 u 6 ++ 孔、轴公差:h T =㎜,s T =㎜; 配合的极限:Ymax=㎜,Ymin=㎜ 配合的公差:f T =㎜;(1)Ф2588f H 或Ф2588h F (2) Ф4067u H 或Ф4067h U (3) Ф6078k H 或Ф4078h K (1-6题)孔与轴的线胀大系数之差:△6105.11=⨯=α/℃, 降温-70℃导致的间隙减少量:△X = -0.040 mm设计结果:①Ф5078e H (基孔制);②Ф5078f F (非基准制,X m ax 和 X m in 相同)。
第4章 普通计量器具的选择和光滑极限量规一、判断题1.安全裕度A 值应按被检验工件的公差大小来确定。
( √ )2.验收极限是检验工件尺寸时,判断其合格与否的尺寸界限。
( √ )3.光滑极限量规是根据包容原则综合检验零件尺寸与形状的无刻度专用计量器具。
( √ )4.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公称尺寸等于工件的上极限尺寸。
( × )5. 通规用于控制工件的体外作用尺寸,止规用于控制工件的提取组成要素的局部尺寸。
( √ )6. 校对量规是用来检验工作量规的量规。
( √ )7. 通规、止规都制造成全形塞规,容易判断零件的合格性。
( × )8. 给出量规的磨损公差是为了增加量规的制造公差,使量规容易加工。
( × )9. 规定位置要素Z 是为了保证塞规有一定使用寿命。
( √ )10.环规是检验轴用的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轴的最小极限尺寸设计的。
( × )二、选择题1.用示值误差为±5μm 的外径千分尺验收0016.0640−h φ轴颈时,若轴颈的实际偏差在-21μm和-17μm 之间,此时千分尺的示值误差恰好-5μm ,此时会出现( C )现象。
A.合格B.不合格C.误收D.误废2. 光滑极限量规是检验孔、轴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之间的关系采用( D )的量规。
A.独立原则 B.相关原则 C.最大实体原则 D.包容原则3.工作止规的最大实体尺寸等于被检验零件的( B )A.最大实体尺寸B.最小实体尺寸C.上极限尺寸D.下极限尺寸4. 极限量规的通规是用来控制工件的( C )。
A.上极限尺寸 B.下极限尺寸 C.体外作用尺寸 D. 体内作用尺寸5. 用符合光滑极限量规标准的量规检验工件时,有争议,用的止规尺寸应接近(D )A.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 B.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C.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 D.工件的最小实体尺寸6. 为了延长量规的使用寿命,国标除规定量规的制造公差外,对( A )还规定了磨损公差。
绪论习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零件不经过挑选和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2. 厂外协作件要求采用不完全互换生产。
()3. 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尺寸参数必须制成绝对精确。
()4. 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低于国家标准。
()5. 在确定产品的参数系列或参数时,应最大限度地采用优先数系或优先数。
()二、单项选择题1. 符合互换性的零件应是()。
A. 相同规格的零件B. 不同规格的零件C. 相互配合的零件D. 上述三种都不是2. 互换性按产品的()不同,可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A. 互换方法B. 互换性质C. 互换程度D. 互换效果3. 检测是互换性生产的()。
A. 保障B. 措施C. 基础D. 原则4. 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制成绝对精确是()。
A. 有可能的B. 不可能的C. 必要的D. 必须的5. R10优先数系的公比是()。
A. 1.60B. 1.25C. 1.12D. 1.06三、简答题1. 什么是互换性?为什么说互换性已经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普遍原则?列举几种生产和生活实例加以说明。
2. 什么是误差、公差、检测和标准化?它们与互换性有何关系?3.下列四组数据分别属于哪种系列?公比q分别是多少?(1)某机床主轴转速范围(r/min):200;250;315;400;500;630…(2)电动机转速范围(r/min):375;750;1500;3000…(3)表面粗糙度(μm):0.8;1.6;3.15;6.3;12.5;5;25…绪论习题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 ×;5. √二、选择题1. A;2. C;3. A;4. B;5. B三、简答题1.答:略2.答:略3.(1)R10系列,公比q = 1.25(2)R40/12派生系列,公比q = 2(3)R10/3派生系列,公比q = 2习题一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某一尺寸的上偏差一定大于下偏差。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单选题100道及答案1.基本尺寸是()。
A.测量时得到的尺寸B.设计时给定的尺寸C.加工后得到的尺寸D.装配后得到的尺寸2.实际尺寸是()。
A.测量时得到的尺寸B.设计时给定的尺寸C.加工后得到的尺寸D.装配后得到的尺寸3.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
A.上偏差B.下偏差C.公差D.误差4.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为()。
A.上偏差B.下偏差C.公差D.误差5.尺寸公差是()。
A.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B.最大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C.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D.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6.当孔的上偏差小于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
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D.无法确定7.当孔的下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上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
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D.无法确定8.当孔的上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上偏差,且孔的下偏差小于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性质是()。
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D.无法确定9.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基本偏差B.上偏差C.下偏差D.公差10.基轴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A.基本偏差B.上偏差C.下偏差D.公差11.标准公差等级分为()级。
A.18B.20C.22D.2412.公差带的大小由()决定。
A.标准公差B.基本偏差C.配合公差D.实际偏差13.公差带的位置由()决定。
A.标准公差B.基本偏差C.配合公差D.实际偏差14.φ30H7/g6 是()配合。
A.间隙B.过渡C.过盈D.无法确定15.φ30H8/js7 是()配合。
A.间隙B.过渡C.过盈D.无法确定16.φ30H7/k6 是()配合。
A.间隙B.过渡C.过盈D.无法确定17.φ30H7/p6 是()配合。
A.间隙B.过渡C.过盈D.无法确定18.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
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常见问题及答案1.试述孔和轴的含义。
答:孔通常是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内表面,包括圆柱形内表面和其他由单一尺寸形成的非圆柱形包容面。
轴通常是指工件各种形状的外表面,包括圆柱形外表面和其他由单一尺寸形成的非圆柱形被包容面。
2.试述尺寸、公称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的含义。
答:尺寸是指用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尺寸值的数值。
通过公称尺寸应用上、下极限偏差可算出极限尺寸的数值称为公称尺寸。
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称为实际尺寸。
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极限尺寸。
3.什么叫偏差?什么叫极限偏差?极限偏差是如何分类的?各用什么代号表示?答: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等)减去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偏差。
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极限偏差。
实际尺寸减去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
极限偏差包括上极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
上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上极限偏差。
孔的上极限偏差用ES 表示,轴的上极限偏差用es 表示。
下极限尺寸减其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称为下极限偏差。
孔的下极限偏差用EI 表示,轴的下极限偏差用ei 表示。
4.下列尺寸标注是否正确?如有错请改正。
答:(1)021.0015.020++φ(2)正确(3)0025.035-φ(4)025.0041.050--φ(5)046.0070+φ(6)正确 (7)0052.025-φ(8)013.0008.025+-φ(9)048.0009.050++φ5.什么叫尺寸公差?尺寸公差与极限偏差或极限尺寸之间有何关系?(写出计算关系式)答:尺寸公差是指上极限尺寸与下极限尺寸之差,或上极限偏差与下极限偏差之差,它决定了尺寸允许的变动量。
孔的公差 min max h D D T -=或EI ES h -=T轴的公差 min max s d d T -=或ei es s -=T6.计算下表中空格处数值,并按规定填写在表中(单位:mm )。
长度类计量检定人员试题(光滑极限量规)
长度类计量检定人员试题
(光滑极限量规类)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⒈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控制工件尺寸的定值量具。
⒉量规的测量面不应当有、、划痕等缺陷。
⒊检定环规尺寸时,应选用测头。
⒋检定卡规测量面的平行度时,距测量面边缘mm处允许塌边。
⒌基本尺寸大于或等于18 mm的卡规,其平面度可用或检定。
⒍使用中的量规只检定和两个项目即可。
二、选择题:
⒈检定前,IT6~8尺寸大于50~100 mm的全形塞规置于林板上的恒温时间为小时。
⑴3 ⑵4 ⑶5 ⑷6
⒉对尺寸大于50~120 mm的量规绝对测量时室内温度相对20℃的偏差不应超过℃。
⑴±0.5 ⑵±2 ⑶±3 ⑷±3.6
⒊IT7基本尺寸大于30~50 mm的环规圆度不应超过цm。
⑴1.5 ⑵1 ⑶2 ⑷2.5
⒋下列哪些仪器不能用于检定光滑极限量规。
⑴光学计⑵测长仪⑶孔径测量仪⑷径跳仪
⒌量规的检定周期最长不能超过。
⑴3个月⑵6个月⑶1年⑷2年
三、问答题:
⒈光滑极限量规的检定项目有哪些?
⒉光滑极限量规主要形式有哪些?(写出五种即可)。
第六章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
一、选择与填空题
1.通规做成不全形时,可能出现。
A. 误收
B. 误废
C. 误收和误废
2.按国家标准,工作量规公差带放置在工件公差带之内,其目的是防
止。
A. 误收
B. 误废
C. 误收和误废
3.通规的形状为,止规的形状为。
4.按内缩方案验收工件,可使大大减少。
5.合格工件可能的公差叫生产公差,而合格工件可能的
公差叫保证公差。
6.用普通计量器具测量φ50mm的轴,若安全裕度A=0.019 mm,则该轴的下
验收极限为mm。
7.量规按用途可分为、
和。
8.轴用量规其校对量规是形的。
9.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控制被检验零件的不超出其最小
实体尺寸。
10.已知通规公差为0.008mm,通规公差带中心到工件(孔φ50)最小极限尺
寸的距离为0.011 mm,则此孔用工作量规通规的最大极限尺寸
为mm 。
二、判断题
1.安全裕度越大,产生误收的可能性也越大。
()
2.规定内缩的验收极限,既可防止误收,也可防止误废。
()
3.光滑极限量规通端的磨损极限尺寸,就是被检测零件的最大实体尺
寸。
()
4.用实际尺寸大于d min的止规检验轴,则可能造成误收。
()
三、计算题
1.试确定用普通计量器具测量工件φ25h10时的验收极限并选择计量器具。
2.计算检验φ50H7/f6用工作量规及轴用校对量规的工作尺寸,并画出量规公差带图。
3.有一配合φ50H8()/f7(),试按泰勒原则分别写出孔、轴尺寸合格的条件。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_安阳工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含有下列哪项误差的测得值应该按一定的规则,从一系列测得值中予以剔除()。
参考答案:粗大误差2.13.按照泰勒原则,光滑极限量规测量面的形状应该是。
参考答案:通规是全形,止规是不全形;3.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用来控制工件的尺寸。
参考答案:实际4.按测量方法分类,用游标卡尺测量轴的直径属于直接测量,绝对测量以及测量。
参考答案:接触5.按“级”使用量块时量块尺寸为。
参考答案:标称尺寸6.有关测量精度的几个概念中,其中度表示测量结果中的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
参考答案:正确7.测量器具的分度值是指量值之差。
参考答案: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8.千分尺的分度值是mm。
参考答案:0.019.工作量规通规的磨损极限尺寸等于被检验零件的尺寸。
参考答案:最大实体10.工作量规止规的磨损极限尺寸等于被检验零件的尺寸。
参考答案:最小实体11.量块按级使用时,量块的尺寸为标称尺寸,忽略其___误差。
参考答案:制造12.测量就是被测的量与比较的过程。
参考答案:标准量13.对于尺寸链封闭环的确定,下列论述正确的有( )。
参考答案:在装配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一环。
14.尺寸链由封闭环和构成。
参考答案:组成环15.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参考答案:低速动力齿轮,对运动的准确性要求高16.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形状和()的公差带形状相同。
参考答案:圆柱度17.包容原则采用边界。
参考答案:最大实体18.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
参考答案:相同19.最大实体要求采用边界。
参考答案:最大实体实效20.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的形状公差通常选择的项目是()。
参考答案:轴颈的圆柱度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若齿轮所有检验项目精度为同一等级时,可只标注精度等级和标准号。
22.普通外螺纹的螺距误差和牙型半角误差都使作用中径( )。
参考答案:增大23.国标规定,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的公称尺寸。
第6章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44.光滑极限量规的通端用来控制工件()尺寸,止端用来控制工件()尺寸。
A.极限B.实际C.实效D.最大实体E.最小实体50.光滑极限量规止规的设计尺寸应为工件的。
A. 最大极限尺寸B. 最小极限尺寸C. 最大实体尺寸D. 最小实体尺寸87.光滑极限量规有规和规,应使用。
91.工作量规的止规的最大实体尺寸等于被检验零件的尺寸。
A.最大实体B.最小实体C.最大极限D.最小极限115. 光滑极限量规的止规用来控制工件的()。
A.作用尺寸B.实体尺寸C.极限尺寸D.实际尺寸148.光滑工件尺寸检验标准中规定,验收极限应从被检验零件的尺寸向移动一个安全裕度A。
157、塞规的通端用来控制被测孔与轴的作用尺寸不得超越()。
A、实际尺寸B、最小实体尺寸C、最大实体尺寸D、最大实体实效尺寸159、根据泰勒原则,光滑极限量规通端与被测表面的接触形式应为()。
A、点接触B、线接触C、全面接触D、局部面接触161、光滑极限量规止端用于控制工件的()尺寸,通端用来控制工件的()尺寸。
A、作用B、实体C、极限D、实际E、最大实体F、最小实体163、量规通端的设计尺寸应为的工件的()尺寸,止端的设计尺寸应为工件的()尺寸。
A、最大极限B、最小极限C、最大实体D、最小实体163b、量规通端按工件的尺寸制造,止端按工件的尺寸制造。
165、确定检验工件尺寸的验收极限,国标规定安全裕度A值,一般取工件尺寸公差的()。
A、50%B、2/3C、1/10D、1/5174. 量规的端需要留磨损储备量。
184.根据使用场合,光滑极限量规分为量规、量规、量规三类。
185. 是生产过程中生产工人检验工件时使用的量规,往往选用量规或较少的量规。
185b. 量规是验收工件时检验人员或用户代表所使用的量规,是从量规中挑选磨损较且接近磨损极限的规和接近最小实体尺寸的规来作为该量规的。
232.通规通过被测轴或孔,则可判断该零件是合格品。
§6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6-1为什么规定安全裕度和验收极限?答:按零件的最大、最小极限尺寸验收零件时,当工件的实际尺寸位于极限尺寸附近,存在测量误差,出现两种情况:合格品判为废品——误废;废品判为合格品——误收;国标规定所用验收方法原则上是应只接受位于规定的尺寸极限之内的工件,亦即只允许有误废而不允许有误收。
为了防止误收,采用安全裕度来抵消测量的不确定度。
6-2对于尺寸呈现正态分布和偏态分布,其验收极限有何不同?答:尺寸呈正态分布时,验收极限应按MML 、LML 双边内缩A (方法2,A=0);偏态分布的尺寸,“尺寸偏向边”单边内缩A 。
6-3在用计量器具验收零件时,应怎样选用具体的计量器具?答:(1) 原则11u u ≤': 按照计量器具所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允许值u 1选择计量器具。
见教材表6-2、6-3、6-4,u 1优先选用Ⅰ档;如果没有所选的精度高的仪器,或是现场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大于u 1值。
可以采用比较测量法以提高现场器具的使用精度。
(2);标准器与工件形状相同原则114.0u u ≤' (3)。
标准器与工件形状不同原则116.0u u ≤'6-4零件图样上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按哪种公差原则标注时,才能使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为什么?答:光滑极限量规用于检验遵守包容要求,大批量生产的单一实际要素,多用来判断圆形孔、轴的合格性。
因为检验过程中通规模拟MMB ,检验体外作用尺寸(通过为合格);止规体现LMS ,检验实际尺寸(止住为合格),符合包容要求工件合格的条件:体外作用尺寸和实际尺寸均在最大、最小极限尺寸之内。
6-5用光滑极限量规检验工件时,通规和止规分别用来检验什么尺寸?被检测的工件的合格条件是什么?答:光滑极限量规的通规测头模拟MMB ,通过合格;止规检验局部尺寸是否超过最小实体尺寸,测头止住合格。
合格条件——孔: D fe ≥D M =D min ; D a ≤D L =D max轴: d fe ≤d M =d max ; d a ≥d L =d min6-6光滑极限量规的通规和止规的形状各有何特点?为什么应具有这样的形状?答:通规用来控制工件的作用尺寸,它的测量面应是与孔或轴形状相对应的完整表面,其定形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且测量长度等于配合长度,因此通规常称为全形量规;止规用来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它的测量面应是两点状的(两点式止规),该两点状测量面之间的定形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小实体尺寸。
第一章测试1.凡装配时需要附加修配的零件( )互换性。
A:不具有B:具有C:无法判断答案:A2.以下属于R5系列中优先数的有()。
A:6.30B:1.80C:2.50D:8.00答案:AC3.不经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装配后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A:错B:对答案:B4.按机械产品的互换(),互换性可分为功能互换和几何参数互换。
A:属性B:方法C:效果D:程度答案:A5.()能使分散的、局部的生产环节相互协调和统一,它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武器,是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A:互换性B:标准化C:标准答案:B第二章测试1.相配合的孔与轴,当它们之间是静联结(无相对运动)、且要求可拆卸时,则应采用()配合。
A:过渡配合B:过盈配合C:间隙配合D:间隙或过渡配合答案:A2.()是表征公差带位置的唯一参数。
A:上偏差B:基本偏差C:下偏差D:公差等级答案:B3.下列配合中最松的配合是()。
A:H8/g7B:M8/h7C:H7/r6D:R7/h6答案:A4.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着公差等级的提高而()。
A:增大B:不变C:减小答案:C5.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基本偏差有()个偏差代号。
A:28B:13C:18D:20答案:A6.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A:错B:对答案:A7.零件实际尺寸和极限尺寸均由设计师给定。
()A:对B:错答案:B8.ø75±0.060mm的基本偏差是 +0.060mm尺寸公差为0.06mm。
( )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已知用不同的量具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有下列不同的结果,其中哪个是内径千分尺测量的结果()。
A:2.37cmB:2.4cmC:2.3721cmD:2.372cm答案:C2.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叫()。
A:极限误差B:相对误差C:绝对误差答案:B3.表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综合影响的是()。
一.填空题1.滚动轴承是标准件,其(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内圈与轴颈)采用基孔制。
2.轴承套圈承受固定负荷时配合应(稍松)些,承受旋转负荷时配合应(较紧)些,承受摆动负荷时一般与承受旋转负荷配合相同或(稍松)一些。
3.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配合,公称尺寸为Φ60,孔的偏差代号为J ,精度7级,则该配合在装配图上应标注为(Φ60j7 )。
4.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全形)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 (点状)表面。
5.光滑极限量规按用途可分为(工作)量规、(验收)量规和(校对)量规。
6.用普通计量器具测量Ф10022.00+ 的孔时,若安全裕度A=0.02,则该孔的上、下验收极限分别是(Ф100.20mm )和(Ф100.02mm )。
7.测量mm 010.0060+φ孔用工作量规通规的最大极限尺寸为(Φ60.012) mm 。
(已知量规制造公差T=6μm ,位置要素Z=9μm )8.按GB/T10095.1、2-2008的规定,圆柱齿轮的精度等级分为(13)个等级,其中(5)级精度是各级精度中的基础级。
9.齿轮精度指标Fr 的名称是(齿轮径向跳动允许值),是评定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指标。
10.一齿切向综合偏差Δfi ′是用来评定齿轮(传递平稳性)的非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
11.齿距累积总偏差ΔFp 是用来评定齿轮(传递运动准确性)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
12.螺旋线总偏差ΔF β是用来评定保证轮齿(载荷分布均匀性)的强制性检测精度指标。
13.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ΔFw )是控制(传递运动准确性)的指标,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ΔEw )是控制齿轮副( 侧隙)的指标。
二.单项选择1.滚动轴承内圈孔与轴颈的配合为基孔制,其上下偏差分别是(D )。
A.ES >0,EI >0B.ES <0,EI <0C.ES >0,EI=0D.ES=0,EI <02.滚动轴承外环外圆与外壳孔的配合为基轴制,其外环外圆的上下偏差分别是(D )。
公差与技术测量练习题A一、单项选择题1.检测是互换性生产的( )。
①保证 ②措施 ③基础 ④原则2.用量快组成公称尺寸,其量块数不得超出( )。
①4块 ②5块 ③6块 ④7块3.某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32μm ,最大过盈为-25μm ,配合公差为( )。
①+7μm ②+57μm ③+32μm ④-25μm4.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 )。
①上极限尺寸 ②下极限尺寸 ③体外作用尺寸 ④实际尺寸5.定向公差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 )。
①形状误差 ②位置误差 ③形状和方向误差 ④方向和位置误差6.平面度的被测要素为单一要素,公差框格为( )。
①两个 ②三个 ③四个 ④五个7.表面粗糙度评定表面波距的长度是( )。
①>10mm ②≤1 mm ③1 mm <波距≤10 mm ④任意的8.滚动轴承内圈与公差代号为k6的轴颈配合形成的配合性质为( )。
①间隙配合 ②过渡配合 ③过盈配合 ④不定9.光滑极限量规的通规是用来控制被测零件的( )。
①极限尺寸 ②公称尺寸 ③基本尺寸 ④体外作用尺寸10.径向跳动用来评定齿轮的( )。
①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 ②传动平稳性 ③载荷分布均匀性 ④齿侧间隙二、名词概念解释题, 答出符号的名称及定义1.2.d L3.f pt三、简答题1.矩形花键副配合代号为8×2877h H ×341110a H ×71011d H ,试述代号中H 7, a 11和d 10的含义?2.某齿轮精度标注代号为 8(F i “)7(f i “,F β)GB/T 10095.2,试解释代号中各符号的含义?该齿轮的整体精度为几级?3.一孔的标注为φ40.0.0++ 代表什么含义?四、填空题1测量过程的四要素是 、 、 、和 。
2.单一要素的形状公差特征项目有 、 、 和 四项。
3.用光滑极限量规检测时,实际尺寸的合格条件是 以及 。
4.表面粗糙度的最小值定义为 。
5.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应采用配合制为 ,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应采用配合制为 。
第六章光滑极限量规一. 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光滑量规止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2. 通规公差由制造公差和磨损公差两部分组成。
()3. 检验孔的尺寸是否合格的量规是通规,检验轴的尺寸是否合格的量规是止规。
()4. 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但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
()5. 光滑极限量规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
()6. 当通规和止规都能通过被测零件,该零件即是合格品。
()7. 止规和通规都需规定磨损公差。
()8. 通规、止规都制造成全形塞规,容易判断零件的合格性。
()二.单项选择题1. 光滑极限量规是检验孔、轴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之间的关系采用______的零件。
A、独立原则B、相关原则C、最大实体原则D、包容原则2. 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设计尺寸应为工件的______。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最大实体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3. 光滑极限量规止规的设计尺寸应为工件的______。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最大实体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4. 为了延长量规的使用寿命,国标除规定量规的制造公差外,对______•还规定了磨损公差。
A、工作量规B、验收量量规C、校对量规D、止规E、通规5. 极限量规的通规是用来控制工件的______。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最大实体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E、作用尺寸F、实效尺寸G、实际尺寸6. 极限量规的止规是用来控制工件的______。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C、实际尺寸D、作用尺寸E、最大实体尺寸F、最小实体尺寸G、实效尺寸7. 用符合光滑极限量规标准的量规检验工件时,如有争议,使用的通规尺寸应更接近______。
A、工件最大极限尺寸B、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C、工件的最小实体尺寸D、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8. 用符合光滑极限量规标准的量规检验工件时,•如有争议,•使用的止规尺寸应接近______。
第六章光滑极限量规
一. 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光滑量规止规的基本尺寸等于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
2. 通规公差由制造公差和磨损公差两部分组成。
()
3. 检验孔的尺寸是否合格的量规是通规,检验轴的尺寸是否合格的量规是止规。
()
4. 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线的专用量具,但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
()
5. 光滑极限量规不能确定工件的实际尺寸。
()
6. 当通规和止规都能通过被测零件,该零件即是合格品。
()
7. 止规和通规都需规定磨损公差。
()
8. 通规、止规都制造成全形塞规,容易判断零件的合格性。
()
二.单项选择题
1. 光滑极限量规是检验孔、轴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之间的关系采用______
的零件。
A、独立原则B、相关原则C、最大实体原则D、包容原则
2. 光滑极限量规通规的设计尺寸应为工件的______。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
C、最大实体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
3. 光滑极限量规止规的设计尺寸应为工件的______。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
C、最大实体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
4. 为了延长量规的使用寿命,国标除规定量规的制造公差外,对______•还规
定了磨损公差。
A、工作量规B、验收量量规
C、校对量规D、止规E、通规
5. 极限量规的通规是用来控制工件的______。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
C、最大实体尺寸D、最小实体尺寸
E、作用尺寸F、实效尺寸G、实际尺寸
6. 极限量规的止规是用来控制工件的______。
A、最大极限尺寸B、最小极限尺寸
C、实际尺寸D、作用尺寸
E、最大实体尺寸F、最小实体尺寸G、实效尺寸
7. 用符合光滑极限量规标准的量规检验工件时,如有争议,使用的通规尺寸
应更接近______。
A、工件最大极限尺寸B、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
C、工件的最小实体尺寸D、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
8. 用符合光滑极限量规标准的量规检验工件时,•如有争议,•使用的止规尺
寸应接近______。
A、工件的最小极限尺寸B、工件的最大极限尺寸
C、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D、工件的最小实体尺寸
9. 符合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通规的测量面应设计成______。
A、与孔或轴形状相对应的不完整表面
B、与孔或轴形状相对应的完整表面
C、与孔或轴形状相对应的不完整表面或完整表面均可
10. 符合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止规的测量面应设计成______。
A、与孔或轴形状相对应的完整表面
B、与孔或轴形状相对应的不完整表面
C、与孔或轴形状相对应的完整表面或不完整表面均可
三. 填空题:
1. 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应符合极限尺寸判断原则,即孔和轴的不允许超
过,且在任何位置上的不允许超过。
2. 止规由于,磨损极少,所以只规定了。
3. 光滑极限量规按用途可分为、、。
4. 验收量规是检验部门或用户是使用的量规。
5. 选用量规结构形式时,必须考虑等问题。
6. 通规的基本尺寸等于,止规的基本尺寸等于。
7. 通规的测量面应具有与被测孔或轴相应的。
8. 光滑极限量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量具用以判断孔,轴尺寸是否在_____________
范围以内。
9. 量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
10. 工作量规和验收量规的使用顺序是操作者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量规,验收量规
应尽量接近工件_____________________尺寸。
11. 轴的工作量规是_______________规,其通规是控制_____________尺寸_____________
_于______________尺寸,其止规是制__________ 尺寸_____________于_________尺寸。
12. 孔的工作量规是_______________规,其通规是控制_____________尺寸_____________
_于______________尺寸,其止规是制__________尺寸_____________于____________尺寸。
13. 量规通规的公差由______________公差和______________公差两部分组成,其公差带的
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标准规定了公差带的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对于符合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量规通规是检验_____________•尺寸的测量面应是_____
_____形规,止规是检验__________________测量面应是______________形规。
15.标准规定量规的形状与位置公差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并应限制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内。
四.综合题:
1.极限量规按其不同用途可分为哪几类?
2.怎样确定量规的工作尺寸?
3.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得φ32D11塞规直径为:通规φ,止规φ,试判断该塞规是否合格?(该测量仪器i=)
第六章答案
一、判断题
1-4×√×√ 5-8
二、单项选择题
1-5 DCDEE 6-10 CDDBB
三、填空题
1.作用尺寸;最大实体尺寸;实际尺寸;最小实体尺寸。
2.不经常通过零件;制造公差;
3.工作量规;验收量规;校对量规;
4.验收产品;
5.结构、大小、产量;
6.最大实体尺寸;最小实体尺寸。
7.完整表面;
8、
9、工作量规;验收量规;校对量规。
10、新的或磨损较少的;的最大实体。
11、
12、
13、
14、
15、
四、综合题
1、答:极限量规按其不同用途可分为工作量规、验收量规和校对量规。
工作量规是在工作制造过程中,操作者对工作进行检验时所使用的量规。
验收量规是检验部门或用户代表验收产品是使用的量规。
校对量规是在制造轴用工作量规和用来校对使用中的工作量规是否已达到磨损极限时所使用的量规。
2. 答:极限量规工作尺寸计算的一般步骤是:
(1)根据被检测工件的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基本偏差种类和公差等级,由极限偏差表查出被测孔或轴的极限偏差。
(2)根据工件的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由表查出相应的量规尺寸公差和位置要素Z 值。
(3)计算出相对于工件基本尺寸的工作量规的制造极限偏差。
3. 解:(1)计算塞规的工作尺寸:查表得φ32D11孔的EI=+
ES=+
IT11级φ32量规的制造公差T= 位置要素Z=。
通规 上偏差T sl =EI+Z+
2
T =(+++2
008.0)=+(mm ) 下偏差T il =EI+Z-2
T =(++2008.0)=+(mm ) 最大极限尺寸T ax lim =32+T sl
=(32+)=(mm )
最小极限尺寸T
min
1=32+ T
il
=(32+)=(mm)
止规上偏差Z
sl
=ES=+
下偏差Z
il
=ES-T
=(+)=+(mm)
最大极限尺寸Z
m ax
1=32+ Z
sl
=(32+)=(mm)
最小极限尺寸Z
min
1=32+ Z
il
=(32+)=(mm)
(2)查表可知,该测量仪器的不确定度=,此时,安全裕度A/= u/
1∕=
9.0
001
.0
≈0。
001
(mm)
所以通规的上验收尺寸极限=T
m ax
1
- A/ =()=(mm)
下验收极限= T
min
1
- A/
=(+)=(mm)
止规的下验收极限= Z
m ax
1
- A/ =()=(mm)
下验收极限= Z
min
1
+ A/
=(+)=(mm)
由此可知该塞规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