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测量分析表
- 格式:xls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2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ISO9001-2015)1目的1.1应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制定标准工时,编制标准工时表;1.2将标准工时导入标准工时库应用于生产管理。
2范围2.1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车间。
3职责3.1车间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制定工艺流程,测量标准工时,编制标准工时表;积累、分析工时数据,制定通用作业工时标准(运用综合数据法);3.2生产车间经理:负责标准工时表的执行,按标准工时表排定的工位及作业内容组织生产,审核各班组生产日报表;3.3工艺工装职能:负责对标准工时表校对、审核;3.4燃具产品部长:负责对标准工时表审定、批准;3.5综合管理职能:负责标准工时导入标准工时库,各功能模块应用输出,并应用于生产管理;3.6技术管理职能:负责标准工时表归档管理,发放;4工作流程图5工作程序5.1标准工时制定原则5.1.1在产产品:所有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必须制定相应品名的标准工时,超过3年未生产产品的标准工时表可以不维护更新,但保留旧版电子档,以备查看;5.1.2新增产品:新产品试产时需制定一个临时工艺流程图,在批量生产后5个工作日须发行新版正式标准工时表;新版标准工时表版本号统一定为“00”版;5.1.3工艺变更:当生产工艺发生变更时,须调整相应变更工位的工时数据,并升级发行新的标准工时表,版本号为原版本号加“1”,并在表上相应位置注明升级原因。
例:原版为“00”版,升级后发行版本为“01”版,以此类推。
5.1.4制程改善:当对生产制程进行改善时,改善成果将通过“标准工时”的降低,“线平衡率”的提高来体现;改善完成后须升级标准工时表,以进行相应措施的固化;5.1.5与实际差异过大:当正式版标准工时表投入使用后,若发现与生产实际存在较大差异时,需要就部分或全部工位进行重新观测分析,再升级发行新版标准工时表;差异过大的标准为:在去除外部影响与内部问题后的产出工时与投入工时的差异超过10%;5.2数据测量标准工时制定初期阶段以秒表法为主,待积累了大量的作业单元数据进行分析后,再运用综合数据法制定常用作业的工时标准参数表,以在后期制定标准工时时直接取用,提高制作效率。
3W球泡标准工时表
1、“*”为线外作业工序;
2、标准工时会随着生产改善、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不定时会进行更新。
T8(长1.2米)灯管标准工时表
说明:1 “*”为线外作业工序;
2 标准工时会随着生产改善、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不定时会进行更新。
3 T8灯管第二工序贴灯按照240颗灯珠计算,每颗灯珠工时3秒,如果
实际灯珠数量不够240颗,按照实际计算。
3W筒灯标准工时统计表
说明:
1 “*”为线外作业工序;
2 标准工时会随着生产改善、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不定时会进行更新。
3W天花灯标准工时统计表
说明:
1 “*”为线外作业工序;
2 标准工时会随着生产改善、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不定时会进行更新。
标准工时作业规范(ISO9001-2015)1.目的规范标准工时作业流程,为人力设备需求评估、产能估算、生产计划、费用率及成本析等相关工作提供可靠之工时数据。
2.范围适用标准工时管理作业3.名词解释3.1.标准工时(S/T):具有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在标准作业条件和环境下,以正常的作业速度和标准的程序方法,完成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总时间。
其计算公式为:『标准工时=实测作业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3.1.1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经培训认可合格,在某工种有5个月以上的工作实践经验者,可视为该工种之平均熟练程度的操作者。
3.1.2标准作业条件和环境:即工作区域之设备、工装夹具、物料、微气候等处于安全合适的条件下。
3.1.3正常的作业速度和标准的程序方法:在不至于引起过度的精神或身体的疲劳的速度下,以规定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进行作业。
3.1.4实测作业时间:即观测者测得的作业人员在标准条件实际作业所需时间。
3.1.5正常作业时间:合格工人按规定的作业规范进行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正常作业时间=实测作业时间×评比系数』3.1.6工作评比:即把操作者的实际绩效与标准绩效进行比较,亦随之将实测作业时间调整为正常作业时间之方法。
3.1.6.1.评比系数:由于操作者的作业速度存在个体差异,需要在实测作业时间的基础上加入的修正系数。
3.1.6.2.平准化法(Leveling):又称西屋法(Westinghousesystem)﹐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所首创﹐是时间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评比方法。
它将熟练﹑努力﹑工作环境﹑一致性四者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评比因素﹐每个评比因素再分为超佳(或理想)﹑优﹑良﹑平均﹑可﹑欠佳六个高低程度的等级。
3.1.7宽放率(%):指操作者因为生理因素、操作方法、客观条件等因素造成的时间延误比率,在正常时间基础上加入的修正系数,通常以工作抽样法获取基础数据来确定。
工时测量表格
以下是一份简单的工时测量表格模板:
这个表格可以帮助你记录每个员工的工时情况。
每一行代表一个特定的工作任务或工作时间段,包含日期、员工姓名、工种/职位、工作内容描述、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等信息。
通过填写这些信息,你可以轻松地跟踪每个员工的总工作时间和平均每小时的工作量。
同时,你也可以根据需要增添其他字段,如特殊说明或备注等。
在使用此表格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 请确保所有数据准确无误,包括日期、时间、任务描述等。
2. 在结束一项工作任务后,及时更新该行的结束时间并计算总时长。
3. 对于某些复杂的工作任务或长时间的工作,可能需要多次测量以确保准确性。
4. 可以定期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率。
5. 如果你的公司使用自动化工具进行工时管理,那么可以使用相应的软件来创建和管理工时测量表格。
这样可以提升效率并减少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第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