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换新中央风井主扇风机安全技术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矿井主扇风机调节风叶角度安全技术措施1.定期维护检修:矿井主扇风机的调节风叶角度系统需要定期维护与检修,包括清理风叶表面的灰尘和积聚物、检查风叶叶片的磨损情况、调整风叶的平衡状态等。
定期检修能够确保风叶能够灵活地调节角度,并且有效地防止风叶失衡或无法正常调节角度的情况发生。
2.安全操作程序:矿井主扇风机的调节风叶角度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所有操作人员都应该熟悉风叶角度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程序,并且按照相关的安全规定和程序进行操作。
例如,在调节风叶角度之前,操作人员必须确保风叶停止旋转,并且采取适当的锁定装置以防止意外启动。
3.全面的安全保护装置:矿井主扇风机调节风叶角度系统应该配备全面的安全保护装置,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这些安全装置可以包括风叶旋转速度监测装置、风叶位置监测装置、风叶角度限制装置等。
这些装置可以及时发现和报警风叶异常情况,如风叶超速、偏位或角度异常等,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风叶角度自动调节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矿井主扇风机调节风叶角度的安全性,可以使用自动调节系统。
该系统根据矿井内部的空气流动情况自动调整风叶角度,以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
此外,自动调节系统还可以监测风叶的工作状况,并在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以方便维修和保养。
5.停电保护装置:在矿井主扇风机调节风叶角度时,应配备停电保护装置。
该装置可以在断电时将风叶自动调整到安全位置,以避免停电时风叶角度的异常调节或运动,从而保证在紧急情况下的人员安全。
总之,矿井主扇风机调节风叶角度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定期维护检修、安全操作程序、全面的安全保护装置、风叶角度自动调节系统和停电保护装置等。
通过采取这些安全措施,可以有效保障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贵州景盛矿业有限公司播州区马蹄镇南方煤矿主要通风机切换安全措施单位:机电科编制:编制日期:2018年10月规程措施会审意见表会审时间:年月日会审地点:矿综合办公室规程措施贯彻学习记录负责人:传达人:班次:根据相关规定,主要通风机主、备机都必须处于安全稳定状态,并且在检修主机或遇到特殊情况时备机能可靠的启动,我矿决定每月对主通风机主、备机进行一次切换。
为了保证切换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组织机构为确保在切换期间各部门和各级人员能够达到统一认识,职责分工明确具体,特成立专门的领导指挥小组。
总指挥:冯现经副总指挥:宋发文陈武阳刘家吉成员:王跃善王永利秦继光陈柱执行单位:安全科机电队通风队调度室指挥部设立在调度室。
二、职责冯现经:担任风机切换期间的总指挥工作和处理突发事件。
宋发文:负责风机切换期间的各项安全工作并协助总指挥。
陈武阳:负责风机切换期间人员的调动安排并协助总指挥。
刘家吉:负责风机切换的机电技术总指挥。
其他成员:服从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指令,完成交代的各项任务。
安全科:负责停风期间井下撤人、井口警戒及其它安全监督工作。
机电队:负责风机切换的机电操作任务。
通风队:负责瓦斯检查及井下各用风地点风流的控制和主扇排放瓦斯工作并配合机电队完成风机切换调度室:传达总指挥的各项命令,接收各单位工作汇报并及时汇报总指挥。
三、切换时间:原则上间隔一个月切换一次,具体时间由机电科在调度会提出申请,矿领导研究决定。
四、切换前的准备1、机电队提前一天对备用主扇风机、配电柜、蝶阀等主通风机附属装置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备用风机能再10分钟内正常启动,由机电科在调度会上提出切换申请。
2、切换前,调度室安排井下现场安全员负责将所有作业人员全部撤到井底车场并清点人数,由跟班矿长确认后汇报调度室,调度室将人数与灯房及检身房核实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3、带班矿领导要安排现场瓦斯员密切注意井下风量变化和瓦斯增长情况,如果瓦斯增长异常立即将所有人员撤到地面。
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通防技术科编制人:杨震2018年9月16日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一、编制目的根据《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系统变更初步设计》要求,待后期风井装备完成具备挂网运行条件后,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调整,为保证新旧通风系统切换时的安全,特制定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二、编制依据1、《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系统变更初步设计》;2、临煤审发【2017】10号文,关于山西天润煤化集团德通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系统变更初步设计的批复;3、《煤矿安全规程》(2016);4、《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 AQ1028—2006。
三、风险辨识1、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贯彻不到位,参与人员未按照系统调整顺序进行系统调整,造成系统紊乱、风流短路、用风地点风量不足,造成窒息、中毒.防范措施:通风系统调整前,制定详细通风系统调整流程图,召开预备会,进行详细安排部署,将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传达至每个参与人员并签字确认。
2、通风设施施工不到位或施工质量较差,造成通风系统紊乱,局部地点风量不足。
防范措施:通风设施严格按设计施工,系统调整前要经通防技术科和安全监察科共同验收合格,方可进行通风系统调整。
3、系统调整过程中,仪器仪表不完好或操作不当,导致通风参数测定不准确,影响通风。
防范措施:各种仪器仪表不完好不得入井,现场使用仪器仪表时,必须再次检查完好性.4、系统调整过程中,现场警戒未设置或设置不到位,人员进入微风、无风区,造成窒息、中毒。
防范措施: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对可能存在微风、无风区域要设置警戒,悬挂“严禁入内”警戒牌,严禁人员进入。
四、组织机构为保证调整工作顺利进行,成立通风系统调整领导组.组长:孙毅(矿长)副组长:李云义(总工程师)魏庆阳(生产矿长) 徐衍超(通风矿长)孙玉宝(机电矿长)王荣年(安全矿长)成员:王志刚(通防副总)徐小波(机电副总)周成(安全副总)李建华(技术副总) 娄峰(生产副总)于刚(地测副总)阴法滨(通防技术科科长)武明刚(安全监察科科长)刘院(机电技术科科长)杜建廷(采掘技术科科长)高照全(地测技术科科长)孙兆军(调度室主任)巩金涧(监测监控队队长)张广勇(通防工区区长)设立井筒贯通与风机挂网运行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调度室。
矿井通风系统调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因工作需要,需将通风井筒格局三进一回(主斜井、副斜井、立井为矿井总进风井,箕斗斜井为矿井专用回风井)改为三进一回(主斜井、副斜井、箕斗斜井为矿井总进风井,立井为矿井专用回风井)。
为保证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人员分工成立通风系统调整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一)通风系统调整指挥部设在调度室,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1.地面指挥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全面指挥和指令下达,并对突发的问题做出处理办法,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2.动力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协调各单位进行各区域的停、送电工作。
3.主要通风机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前、后检查主要通风机、闸板、防爆盖的维护和就位情况,并负责收集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主要通风机及电动机的全部参数及风机风叶角度的调整操作;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全面检查配电系统,主要通风机及电动机,及时处理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各主要通风机启动时可能出现的故障工作。
(通风系统调整前郭兴喜负责箕斗斜井主要通风机,确保正常运转;刘海生负责立井主要通风机)。
4.通风设施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井下通风设施的新建与拆除,负责相关风门的开启与关闭。
5.通风瓦斯组:由等组成,负责测定通风系统调整期间及调整前、后的风量、风流方向及瓦斯浓度情况并做好记录,有问题及时处理。
主要测风地点::立井、26回风下山、箕斗斜井、立井、2604主巷掘进工作面、2604副巷掘进工作面。
:-120大巷进风、-135大巷进风、25采区回风、2503采煤工作面。
6.通讯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期间指挥部与箕斗斜井主要通风机房、立井主要通风机房及各地区工作面和拆除、新建通风设施处的通讯工作,确保通讯畅通。
7.调度协调组:由等组成,在通风系统调整总指挥的带领下负责各单位的调度协调工作。
8.安全监督组:由等组成,负责通风系统调整措施的落实,必须在现场监督检查,杜绝违章作业。
浙商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修文县红星煤矿更换地面主扇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核:编制日期:会审人员签名表姓名职务专业签名韦时刚矿长采矿周龙总工程师采矿朱训标生产矿长采矿李应兴安全矿长采煤专业陈学虎机电矿长机电邓盟地测工程师采矿更换地面主扇及主扇配电系统安全技术措施工程简介:我矿由于其他原因,于2015年7月停产,停产期间只需通风排水,故使用了两台型号为FBCZNO.16/2×55的风机,根据《红星煤矿二采区开采设计方案》该主扇风机已不能满足整个矿井生产所需风量的要求,决定将原通风机更换为: FBCDZ-6-NO 2×132及配套的高压开关柜。
为保证此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安装质量,特编制本措施。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电机功率为132kW×2 额定电压:380V额定频率:50 Hz(变频范围10—50Hz)额定转速:960r/min 风量: 24.3—78.1 m3/s负压: 1426—3965Pa(标态下)更换通风机期间,计划采用一台运行,更换备用的作业方式。
5、施工协调和责任分工(一)、成立更换风机指挥领导小组:组长:韦时刚副组长:周龙、陈学虎、李应兴组员:罗文卓、严静、陈辉銮、谭克学、厂家技术人员(二)、责任分工1、由领导小组组长韦时刚负责统一协调,副组长和厂家技术人员负责现场协调和技术支持。
2、风机拆除、安装和风机电控等附件拆除、安装,由陈辉銮负责组织施工。
3、周龙、李应兴负责更换风机期间的安全监督。
五.施工前准备1、提前组织有关部门、施工人员及厂家人员进行图纸会审。
2、提前组织有关单位及人员查看图纸和现场,弄清原来机房施工设施、设备、供电线路等布置情况,交待好施工任务以及各分工范围。
3、施工人员准备本次施工两天内完成,计划投入施工人员15名,其中电气焊工3名,电工3名,机修工7名,瓦检工2名。
4、风机到货后进行全面检查,对照图纸校核各种数据、配套的设备及零部件。
5、提前通知风机厂家在更换风机之前到现场指导安装调试。
文件编号:RHD-QB-K9014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风机倒台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风机倒台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主扇每三月应进行一次倒台。
为了保证倒台的顺利进行,安全完成倒台任务,特制定本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倒台时间:20xx年3月30 日,13;30分至13:38分,由2#风机倒1#风机。
2、风机倒台前必须与调度室、通风科联系,经调度室同意后,将井下所有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未能正常通风前,任何人不准进入工作地点。
通风队要安排通风瓦检人员密切注意井下风量变化和瓦斯增长情况,如果瓦斯超限立即通知调度室。
3、在风机倒台切换时如果出现故障不能顺利倒台,应立即将风机恢复到原运转风机,确保风机在10分钟内恢复正常,并通知调度室和有关领导。
4、操作人员必须由机电队派专职电工持证上岗。
5、操作前,负责人要组织所有参与人员认真学习本措施,将所用工具和绝缘用具按质按量准备齐全,参与人员必须穿戴合格的劳保用品。
必须听从施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
同时要巡视检查备用风机的完好状况,确认高低压电气设备绝缘情况、电控部分、小绞车、钢丝绳、防爆门、风板、风门等处于良好状态时再执行倒台操作,否则严禁倒台操作。
6、操作司机必须严格执行倒台操作规程,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7、现场负责人要配合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风机启动及运行时电流、电压变化情况并把有关数据填写记录。
倒台完成后应通知调度室恢复井下工作。
8、风机倒台期间变电所配电工加强值班,坚守工作岗位,注意电源盘电流、电压指示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9、倒台过程中,请调度室保持风井电话线路畅通,风井人员时刻与队及调度室保持联系。
附2:主扇反风及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22 条:生产矿井每年应进行一次反风演习的规定,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我公司计划于2011年停产期间(复产前一天)进行全矿井反风演习,反风时间为2小时,届时将停止井下所有供电,全部井下停电。
为保证反风任务的安全顺利完成和井下的瓦斯排放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反风准备1、由安全部负责8时前将井下所有人员撤至地面,并在主井和副井两井口设置警戒,严禁人员入井。
2、由监控中心负责将停电及反风报告传真至县、市煤管局、漳村矿调度室和公司调度室(或公司监控中心),传真发出后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井下停电时间安排为09点00分至12点00分,共计3小时。
3、各队技术员要将本方案对所有员工进行贯彻学习,并由各队队长负责合理安排反风前注意事项及反风期间人员。
4、安全设施、消防设施不完好,不得使用,反风前必须按标准要求补充(更换)。
5、反风前对井下排水点进行检查,排干净水仓剩余全部水量,保证反风期间水泵不被水淹。
二、停送电、停送风程序:1、停电、反风1)调度室在落实清楚井下人员升井情况及各排水点排水情况后下达停电、反风命令。
2)确认井下除参加反风人员以外无其他作业人员,各排水点排水完成后,在井口设置警戒并下令切断井下中央变电所全部供电及所有照明和信号电源。
3)调度通知地面变电所切断井下所有供电,开始反风演习。
2、恢复送电、送风1)反风演习完成后,通知机运队及风机房恢复主扇运行,通防队派专人在副井260m处控制风门开关,排放井下大巷内的瓦斯。
2)当总回风巷道内瓦斯低于0.7%,其它岗位作业人员和排放瓦斯人员入井进入岗位。
3)检测变电所瓦斯低于0.5%时,恢复井下中央变电所供电,经瓦斯检查采区运输巷各供电设备附近10m范围内瓦斯浓度降到0.5%以下时,方可恢复风机专线送电,开始各作业地点的瓦斯排放。
4)所有地点的瓦斯降至规定值以下时,通知调度恢复井下所有供电。
XXX局部通风机更换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人:审核人:2020年X月XX日XXX局部通风机更换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概况由于XX局部通风机在切换倒机过程中发现一级电机烧坏,根据XXX瓦斯涌出情况,如主用局部通风机发生故障或停电,局部通风机一级难以满足正常通风的需要,存在瓦斯预警或超限的风险,需要把XXX局部通风机进行更换,为确保局部通风机施工安全特制订本措施。
二、职责分工(一)施工及验收负责人:XX职责:负责此次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协调及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落实。
(二)现场负责人:XX职责:负责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辨识工作,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三)安全技术措施学习人及反馈人:XX职责:针对当班现场作业人员认真学习此安全技术措施,并将现场危险源进行交底。
(四)通风科负责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要求掘进区队相关作业人员进行贯彻学习。
三、危险源辨识及管控措施(一)危险源辨识1、物品吊挂不牢固,坠落伤人;2、与铲车司机联系协调不到位,配合不默契,造成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3、人员登高作业未系保险绳;4、风筒三通连接不牢靠造成风筒脱节。
5、铲车吊装时,人员靠的太近造成人员伤害。
6、风筒接设不牢靠,启动风筒时或者后期脱节,造成瓦斯超限。
(二)管控措施1、物品必须摆设牢固可靠。
2、与铲车司机协调联络到位,确保配合默契。
3、登高作业,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带必须拴在锚杆、锚索或其他固定地点;4、风筒采用铁质三通时必须连接可靠;5、铲车吊装作业时,人员必须保持安全距离。
6、风筒接设必须符合要求,做好风筒反压边,上好卡箍,风筒捋顺,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四、准备工作掘进区施工人员安排到位,铲车司机及铲车安排到位,电工安排到位,其它铁丝、链条、工具等准备到位。
五、作业流程(一)先拆除XXX局部通风机;(二)对拆下来的局部通风机运输至不妨碍施工地点;(三)XXX安设新局部通风机;(四)XXX新局部通风机连接三通(分流器)。
风井维修安全技术措施随着建筑物的不断发展和交通机动化的日益普遍,需要在建筑物外墙装置风井以增强新风换气、排烟风险,而风井的维护和维修也成为建筑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在风井维修过程中,为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正确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一、风井维修前的准备1. 确定维修安排事先制定维修计划和维修方案,合理安排维修日期、时间和人员,以保证工作的有序、高效和安全。
2. 科学的维修方案建立完整的维修方案,综合考虑风井维修的条件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风井维修方案和维修流程并确保维修方案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3. 预先做好安全检查准备期间,对风井本身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检查须要从安全配置角度出发,防范危险及事故发生。
二、风井维修中的安全措施1. 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安装安装风井时,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保证风井能够承受工作时的负荷,并防止安装过程中意外伤害的发生。
2.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在操作时须遵守操作指南和规范,严格按照维修方案操作,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3. 配置适当的安全设施风井周围设立限制范围隔离线,防止无关人员的入内或逗留,同时,应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栏杆、安全网和护栏等,保证维修人员和过路行人的安全。
4. 严格考虑维修所需设备维修作业所需设备和工具的选择要考虑到安全和实用性的要求,维修设备要检查有无损坏或老化,以确保工作设备符合工作要求的标准,维修工具会进行必要的校验或检验,防止维修工具本身带来危险。
5. 做好材料保存与处理风井维修过程中,要妥善保存好维修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避免因材料管理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维修后,要妥善处理工作场地,确保工作场地的卫生和安全。
6. 全程监控在风井维修过程中,必须全程监控,确保工人的安全,严密履行人事消防等规定。
三、风井维修后的追踪和检查风井维修后,还需要进行追踪检查。
如有必要,要进行检测,防止忽略了风井内部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新风井抽风机反风演习安全技术措施一、作业名称:新风井抽风机反风演习二、施工时间:三、施工负责人:四、主要参加施工人员:五、工作标准及要求:1、利用风机反转,使矿井抽出式通风变为压入式通风。
2、操作全过程必须在10分钟之内完成,反风风量不得小于正常风量的40%。
六、施工方法与步骤:(一)、施工前的准备1、指定专职人员对反风装置及设施全面检查,风门启臂小绞车电拉系统、钢丝绳、绳卡、吊环、导向轮和风门必须完好。
2、将风门处和反风风道内杂物清理干净。
3、锁固防爆门和风机周围小门。
4、风机供电电压不能超过风机额定电压的+5%。
反风操作示意图(二)方法与步骤(1)、接到反风指挥部反风开始的操作命令。
(2)、停(手动或电动)风机Ⅱ级真空断路器,正转倒闸拉下。
(4)、停(手动或电动)风机Ⅰ级真空断路器,正转倒闸拉下。
(5)、合上风机Ⅰ级反转倒闸,送(手动或电动)真空断路器。
(6)、合上风机Ⅱ级反转倒闸,送(手动或电动)真空断路器。
(7)、检查电压、电流、正压,各部位温度变化情况及运行声音是否正常。
(7)、由现场施工负责人向指挥部汇报反风操作完成。
七、安全技术措施:1、反风操作前,施工负责人必须与矿调度联系,经矿调度允许后方可施工。
2、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操作人员要穿合格的高压绝缘胶靴,戴完好的高压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台上,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3、所有参加风机和维修人员必须熟悉反风操作程序和过程,严禁出现操作失误,从而影响反风试验进程。
4、反风前,负责人要组织全体参加反风人员不少于两次学习反风文件及措施,不少于两次现场模拟演练。
5、反风过程中,抽风机司机及现场指挥人员注意观察电压、电流、风机的正压变化情况和各部位温度变化情况,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每20分钟向指挥部汇报一次。
6、闲杂人员不得接近反风设施操作区域。
7、反风期间所有参加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地点。
8、反风前,必须对高低压电气设备、设施详细进行检查,防止事故发生。
倒换新中央风井主扇机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述:
根据国投新集[2001]237号文件规定,矿井主扇风机每月进行倒换风机一次,为使此次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待领导批准后执行。
二、倒换时间:年月日时分—时分
三、施工步骤:
在上位主画面中点击“一键倒机”按钮1#风机的叶片角度开始下降到零角度,1#风机的风门关闭,1#风机的电机停机
2#风机的风门打开,启动2#电机,在上位机上将叶片角度达到设定值,完成操作。
(1#风机倒换为2#风机)
在上位主画面中点击“一键倒机”按钮2#风机的叶片角度开始下降到零角度,2#风机的风门关闭,2#风机的电机停机
1#风机的风门打开,启动1#电机,在上位机上将叶片角度达到设定值,完成操作。
(2#风机倒换为1#风机)
四、安全技术措施:
1、在倒换风机前必须对备用风机内部进行认真检查清理,检查风机内部检修时必须将制动器处于制动位置并安排专人监护防止有人误将其打开,风机旋转伤人。
对风道及扩散塔进行认真检查清理,确保无任何异物。
2、试运行风机前,必须对风机进行盘车,观察风机有无卡阻情况。
3、对备用风机风叶进行全面检查,螺栓有无松动,风机风叶角度调整安装位置是否正确;风叶与机壳间隙是否符合标准。
4、对风机机壳、联轴器、传动轴、叶片、轴承箱、导流体、液压站、润滑站、消音器、电动执行器、叶片顶间隙、各道风门及各监测监控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
5、对刹车装置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刹车装置动作灵活可靠,间隙符合要求。
6、对软启柜、直流屏进行检查,并进行模拟传动试验,确保合、分闸动作灵敏可靠,软启装置投入、切除动作正常。
对各保护装置进行检查试验,确保动作灵敏可靠。
7、对各仪器、仪表进行检查,确保指示正确,读数准确。
8、对液压站、电动执行器及动叶可调执行机构进行检查试验,确保动叶可调装置动作正常,上下限位正确,执行机构动作灵敏可靠。
9、倒换风机之前,必须对润滑站进行全面检查,启动两台油泵观察油泵运行是否正常;检查润滑站油位、油质是否正常;检查冷却水管道、供水是否正常;试验高、低油位,过压、欠压,压差等是否正常;同时对各闸阀、电磁阀、仪表、管接头等进行全面细致检查,有渗油处立即处理,仪表指示不正确的立即更换。
10、检查润滑站,确保转子轴承润滑可靠。
11、检查循环水系统,确保水泵运转中无异常声音,各密封部位不泄漏,压力等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12、对电动插板风门进行开闭试验,确保电动、手动、远控、近控各种方式开闭灵活可靠,风门开启位置指示正确。
13、倒换风机之前,必须对高、低压电控设备进行全面检修;检查真空断路器闭合、断开情况是否正常;检查各部位螺栓是否紧固高压接
线鼻子有无过热、发黑、烧焦等现象;分闸动作是否正常;电气机械闭锁是否正常;仪表及其他元气件进行检查并对各部接线进行紧固。
将手车拉至试验位置,试验分、合闸动作情况是否正常。
同时对电流表、电压表、继电器等进行详细检查,电流、电压、各种元器件、继电器动作逻辑关系是否正常。
14、对控制及监控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各种逻辑关系正确。
15、操作高压柜时必须严格按照《停送电管理制度》进行操作,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操作。
16、试验风机和倒换风机时变电所安排专人对616#柜,617#柜进行监控。
17、倒换风机由司机按《操作规程》执行。
18、倒换风机前,机工先将防爆门用专用压板压住,防止风机停运后防爆门自动掀起;待风机启动后再将防爆门专用压板拆除。
19、倒换风机由司机按《操作规程》执行。
20、倒换风机时间不得超过十分钟。
21、如果10分钟备用风机没有切换过来,必须倒回原风机运行。
风机运行过程中,如果有异常情况,也必须倒回原风机运行。
22、倒换后风机运转稳定24小时,观察无异常后,方可对备用风机进行检修。
23、如出现主备风机在10分钟内都启动不起来,值班司机应立即汇报矿调度,并启动《新集一矿事故应急预案》。
24、倒换风机操作时,请矿领导现场指挥,生产办、安监处、通风区安排人员到现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