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8
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纶.巾(guān) 城铺.(pù) 妯.娌(zhóu)笑容可掬.(jū)B.叩.击(kòu) 炫.耀 (xuàn) 揶.揄(yē) 窸窸窣.窣(shù)C.抚.掌(fǔ)骇.然(hài) 言讫.(qǐ)言行拘谨.(jǐn)D.熹.微(xǐ) 悉.意(xī)颀.长(qí)寥寥可数.(shǔ)2.下列各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锋拥、瞑目、捻子、斩钉接铁B. 镌刻、谨慎、荡漾、恍然大悟C. 远遁、无银、暗淡、汗马功劳D. 宽敞、辍学、劳碌、节衣宿舍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没有结合句意解释的一项()(3分)A.忽然十余次飞马报道。
(飞马:这里指骑着快马传送紧急军情的人)B.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走:这里指走掉)C.京京有点儿发窘。
(发窘:这里指感到为难,不知所措)D.像多数跳伞运动员一样,他长得比一般美国军人颀长些,而且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孔武有力的硬汉子。
(孔武有力:这里指勇武而有力量)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格尽职守....。
B.梯田上面,有漫漫云海的覆盖;梯田旁边,是茫茫森林的掩映。
此景真是神奇瑰丽莫可名状....,让人惊叹。
C.十四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长城上萍水相逢....,共叙别后之情。
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提高。
B.多读书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途径之一。
C.通过开展“捐助”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关爱他人。
D.只有一到暑假,他就去游泳。
6.依照例句,仿写句子。
七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亲爱的同学,初中第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即将结束,本学期,我们憧憬美好的人生,热,感受美的力量;步入科学世界,激发求知欲望;聆听亲,为想象插上神奇的翅膀……此刻,只要你能静下心,沉着冷静、相信自我、把握时间、慎思精答,就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共24分).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伫.(zhù)立酝酿.(ràng)枯涸.(hé) 骇.(hài)人听闻.藏匿.(nì)御聘.(pìn)看.(kān)护忍俊不禁.(jìn).堕.落(duò)雏.(chú)形收敛.(liǎn)猝.(zú)然长逝.玷.(diàn)污泯.(mǐn)灭欹.斜(qī)苦心孤诣.(yì).下列各项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2分).肥硕各得其所慷慨轻飞慢舞().倔强班门弄斧磅薄一年之际在于春().诀别头晕目眩憔悴获益非浅().行乞走投无路弥漫厉厉在目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这支动人的歌声,同学们百听不厌。
、有没有崇高的理想,是决定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关键.、参加课外活动的同学比昨天减少了一倍。
、边区军民热烈响应毛主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分).绿色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读下面的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2分)如果如果你是,何必;如果你是,何必;.根据语境,填入下边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走进这片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着青翠的手势。
B。
密封线考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水平测试卷班级: 学号: 姓名:(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四 总分 ㈠ ㈡ ㈢ ㈣ 得分一、语文知识积累(1—5小题,每小题2分,第6小题8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伫(zh ù)立 聘请(p ìn ) 教学相长(zh ǎng ) B .栖(x ī)息 嫌恶(è) 头晕目眩(xu àn ) C .湛(sh èn )蓝 静谧(b ì) 一丝不苟(g ǒu ) D .厄(è)运 滑稽(j ī) 忍俊不禁(j ìn ) 2.下列书写有错别字的—项是( ) (2分) A .海枯石烂 千姿百态 惊慌失措 历历在目 B .骸人听闻 塞翁失马 心旷神贻 更胜一畴 C .各得其所 瘦骨嶙峋 恍然大悟 水波粼粼 D .踉踉跄跄 诲人不倦 神通广大 莽莽榛榛 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 .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搞好这次活动,老师征求了同学们广泛的意见。
B .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C .他的艺术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戴,也是我们青年演员们学习的榜样。
D .只有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社会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发展。
5.下面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钱塘湖春行》选自 《白氏长庆集》,作者李白,字乐天 ,自号 香山居士。
B .《天净沙》选自元散曲 ,作者马致远 , 元代著名散曲家。
二〇一二~二〇一三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网民在《中日钓鱼岛对峙jiūgě之我见》中分析:中日钓鱼岛争端开始到现在,日本政府频频挑衅,中日钓鱼岛争端将以日本tuǒxié结束!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只要穿上这种衣服,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B.“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
”C.《十三岁的际遇》选自《精神的魅力》(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有改动。
D.早上,万里无云,风和日丽;中午,烈风猛刮,日照当头。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筹备这次活动时,全班同学出谋划策....,各抒己见。
B.爸爸从澳大利亚回来了,我高兴得喜出望外....。
C.步行街上悠扬的曲调、艳丽的鲜花,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D.随着南极科考队对南极的不断探索,开发和利用南极资源已经近在咫尺....。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9分,⑴—⑸每题1分,⑹⑺每题2分)⑴,谬以千里。
⑵晴空一鹤排云上,。
⑶,盛必虑衰。
⑷沾衣欲湿杏花雨,。
⑸不信,,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天上的街市》)⑹看吧,,,好像日本看护妇。
(《济南的冬天》)⑺古代有很多诗句蕴涵着新旧事物交替的必然规律,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5.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6分)⑴汤姆是美国著名作家的作品《》中的主人公。
(2分)⑵作品刻画了汤姆这一人物形象,他那乐观善良、沉着勇敢、聪明睿智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一个情节,来体现汤姆的“聪明睿智”。
(2分)⑶汤姆的表现中想必有你不喜欢的方面,请举一例并谈谈你的看法。
(2分)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7分)七年级(1)班举行了一次“狼”专题辩论会。
会上,老师说: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着两种民族性:一是狼性,以游牧文化为代表;一是羊性,以农耕民族为代表。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题卷七年级语文一、基础(16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6分)(1)子曰:“,可以为师矣。
”(《为政》)(1分)(2)何当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李商隐)(1分)(3)《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2分)(4)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分)2.根据拼音写词语。
(3分)(1)又像一个rěn jùn bù jīn()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2)理想是肥皂,xǐ zhuó()你的自私心。
(3)“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īng wén()了。
”3.下列语段中有语病的一处是(3分)(A)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人生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B)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的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C)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
(D)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从下面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写一段描述景物的话并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方法,(80字以内)(4分)花枝招展空灵贮满肥硕融融宛转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6分)5.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归纳其中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
(3分)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
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剩下的肉骨头扔给幼虎;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上前要吃,它就冲着它怒吼一声,伸出爪子阻挡它,不让它吃。
这样过了好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会离开母亲,自己出去找食吃,且再也不回来。
材料二:孟子曰:“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若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材料三: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
2012年秋季七年级 (上) 期末考语文试卷(本卷共18 小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5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6分)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泼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娱松风等。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língdīng 地显出qiáocuì可怜的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língdīng qiáocuì(4分)②文中划线句属于描写,渲染出儿时故乡的温温馨。
(2分)2.诗文默写。
(10分,每空一分)(1),夜泊秦淮近酒家。
(《泊秦淮》) (2)正入万山圈子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沈溪沙》) (4)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5),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屯标遥有此寄》)(6)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荷叶·母亲》)3.按提示填空。
(4分)七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在《走一步,再走一步》里,我们感受到了;在《散步》里,我们体悟到了。
4.综合性学习:茶文化。
(7分)茶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为增进对茶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参与“茶文化”的探究,感受它的魁力。
①【茶之名】按要求作答。
(2分)除了“安溪铁观音”,请你再写出至少两种不同产地的不同茶名称。
A. B.②【茶之用】按提示把下列空格补充完整。
(2分)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样东西,俗称开门七件事,那就是“、、、、酱、醋、茶“。
③【茶之韵】请参照示例,另写一个句子,让它形成对偶句。
(3分)示例: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
5.名著导读。
(8分,每空一分)①填空:《伊素寓言》大部分是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广泛采用手法,表现动物的个性,以一句话揭示蕴含的道理。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班级:学号:姓名:一、积累与运用(29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写出汉字,书写要规范、准确,标点要占格。
(3分)2.给下面选文中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
(2分)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 )。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 )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 )亮地响着。
3.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2分)返老还童德高望众花枝招展繁弦急管4.下面是四幅新春对联的上联,请选择相应的下联填在横线上。
(填序号)(2分)(1)四面青山看画展,。
(2)大地时时腾紫瑞,。
(3)春风吹绿千枝柳,。
(4)窗前细雨传春讯,。
A.时雨催红万树花B.春风处处醉芳菲 C.枝头黄鹂送好音D.三溪碧水听诗吟5.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2分)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
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
6.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⑴.《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⑵.历代诗人留下了无数吟咏花草的名句。
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现代名家又何尝逊色,如朱自清《春》中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写尽了春草的活力、质感和颜色。
(3分)⑶.孔子曰:“,。
”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思考,要学会用脑筋学习。
只有把学和思真正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分)⑷.“怎么,不高兴我来吗?”分别了多年的好友,如今笑盈盈地站在我面前开玩笑。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建湖县沿河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这次语文学习回溯之旅,相信你会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此,我友情提醒:本试卷共8页,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试卷满分为103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请仔细审题,认真书写。
祝你取得好成绩!一、书写·养成习惯(3分)1、请你用自己最满意的正楷或行楷字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
一、学海拾贝:(共25分)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
(4分,每空1分。
)每当五星红旗在晨风中冉冉升起时,我思绪万千:那奔腾不息的长江,气势p áng b ó( )的黄河,f ú( )员辽阔的土地,蜿蜒盘旋的长城……此时此刻让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中国国歌是世界上最雄壮最缭亮的歌声。
(1)根据拼音写汉字。
p áng b ó___________ f ú_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
冉._______ (3)这段话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1分) 2、名句填空。
(8分,每空1分。
)(1) 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晴空一鹤排云上, _____。
(刘禹锡《秋词》)(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写景兼点时令,同时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融情入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蝉噪林逾静,__________________。
(王籍《入若耶溪》)(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6)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社戏》)(7)在中秋传统佳节,赏月吟诗别有情趣。
请积累2句咏月的名句。
(2分)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①。
2012年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注:本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项中对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伫(zhù)立酝酿(rǎng)枯涸(hé)骇(hài)人听闻B.附和(hè)落难(nàn)看(kān)护忍俊不禁(jìn)C.诱(yòu)惑雏(chú)形收敛(liǎn)猝(zhú)然长逝D.玷(diàn)污泯(mǐn)灭宽恕(shù)苦心孤诣(yì)2.下列语境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B.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C.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形容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翼翼,谨慎、严肃)D.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形容言语、动作有意思)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台隆重的节目。
B. 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C. 兰州市文明办、城管局、绿化委联合开展、策划的“我给金城添抹绿”大型爱心志愿活动,得到了市民很多的响应。
D.在韩国学生赵承熙制造了校园枪击惨案后,立即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B.某些部门稍一放松,那些制假造假的地下工厂又如雨后春笋一般兴旺起来。
C.我们班的语文科代表学写散文一举便成功,他已在校刊上发表了好几篇散文,真是妙手偶得啊!D.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根深蒂固的人,都看不见这种有奇特功能的衣服。
中学教学调研(七年级)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6分】 (一)汉字与拼音【本题满分4分】1.依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填写汉字;在括号里给相应的汉字注音。
(4分)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 )(二)诗文默写 【本题满分10分】2.请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杜牧的《泊秦淮》两首诗补充完整。
(4分,每句1分)3.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每句1分,共6分)①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写鸟儿行为来描摹初春景象的诗句是: , 。
②岁寒, 。
(《论语》)③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设想和妻子未来相逢情景的两句诗是: , 。
参 差 不 齐④,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三)语言运用【本题满分12分】4.下面的句子有语病,请划出来并在原句上修改。
(2分)对于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热情而深切的爱,我无时无刻都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
每当想起小时候在老家的那些趣事,我总会忍俊不禁的大笑起来。
5.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下面语句进行赏析。
(3分)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济南的冬天的水”的好处:6.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请根据语境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入语段的空缺处。
(4分)①读小说②读诗词③读历史④读传记博览群书是读书的一大要诀。
,让我们知悉社会的变迁、民族的盛衰、政治的演变,激发自己的信念;,可以让我们目睹艰难的境遇、坚忍的性格、事业的成败,振兴自己的志气;,可以让我们体验人间的百态、世道的崎岖、沧桑的演变,增加自己的阅历;,可以让我们陶冶性情,体会韵律……7.读下面的一首小诗,填写后面语句中的空白。
(3分)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这首哲理小诗作者是。
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0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4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1)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2)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 ,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5)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6) ,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7)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8) ,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9)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10)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驯.良(xùn)阔绰.(chuò)窥.伺(guī)B.嗔.视(chēng)畸.形(jī)娴.熟(xián)C.逞.能(chěng)蓦.然(mù)阴霾.(mái)D.销蚀.(shí)羸.弱(léi)悲怆.(chuàng)3.下列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组是()(2分)A.癫狂遒劲变幻多姿 B.幅射晦暗眼花缭乱C.告罄剽捍养精蓄锐 D.搏击真谛迫不急待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油价大幅上涨,是自己开车,还是乘坐公交,许多有车一族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B.为了牟取暴利,一些药企竟使用皮革废料来制造药用胶囊,这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两只足球强队势均力敌,西班牙队在拼抢上具有优势,但巴西队在脚法上略胜一筹....。
D.罗老师天籁般的嗓音和张小凡充满激情的琴声相得益彰....,大家听得如痴如醉。
5.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写出它所隐含的大道理。
(2分)有一位妇人梦见自己走进一家新型的商店,不可思议的是,柜台后面站着的竟然是一位天使。
“您都卖些什么?”妇人兴奋地问道。
“您心中所想要的一切。
”妇人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后决定要了一些人心最渴望的:“我要买平安、快乐、智慧以及坚强。
现在就可以提货吗?”天使含笑着说:“太太,我想你弄错了,我们这里不卖果子,只卖种子。
”大道理: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3分)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
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它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不光是动作奇特,它还会发出一种声音。
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
它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全都放置在后足上面。
显然,它已经摆出了一副时刻迎接挑战的姿态。
这段文字选自(填写人名)写的《昆虫记》,它生动地描写了(填写昆虫名)捕食时的情态。
从这段文字可以理解:难怪鲁迅把这部书奉为“”的楷模。
7.下面是某教育机构的徽标,请依据图形,写出它构图的含义。
(3分)图形说明:在一个镂空的心形图案中,有一只手托起了一颗稚嫩的幼苗和一棵茂盛的大树。
构图含义:二(43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3题。
(15分)【古诗阅读】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诗句中一个“”字,表现了诗人对涧边野草的喜爱之情。
(1分)9.请展开想象,描写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所展现的画面。
(2分)【古文阅读】【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狼》)【乙】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
熟视之,乃鹜①也。
妇就②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
妇奉③之归,治之旬日,创愈。
临去,频频颔④之,似谢。
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
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
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①鹜:野鸭子②就:靠近③奉:通“捧”。
④颔:点头。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标一处)(2分)(1)其一犬坐于前(2)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1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1)屠自后断其股. (2)妇不忍市.之(3)止.露尻尾 (4) 临去.,频频颔之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13.甲文中的“狼”表现出的特点;乙文中的鹜具有的品质。
(2分)(二)阅读《社戏》选段,完成14~18题。
(14分)社戏鲁迅①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的这一年,这日期也看看等到了。
不料这一年真可惜,在早上就叫不到船。
平桥村只有一只早出晚归的航船是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
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
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
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
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说万不能装模装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又不准和别人一同去,说是怕外祖母要担心。
②总之,是完了。
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③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
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
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
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
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
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我高兴了。
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
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④诚然!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
⑤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便不再驳回,都微笑了。
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⑥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⑦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⑧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⑨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4.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4分)15.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③段中的加点词“底细”具体指什么。
(2分)16.联系人物言行,请说说以“双喜”为代表的一群少年是怎样的人。
(2分)17.赏析下列句子。
(3分)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文章记叙了看社戏前的波折,着重描写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曲折生动的情节、波澜起伏的心理,使得文章引人入胜。
B.第②段写“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既表明了没能看戏的“我”对看戏的急切向往之情,也说明戏台距离平桥村并不遥远。
C.第③段写外祖母“说我应当不高兴”,体现了外祖母对“我”的宽慰,并且和上文“(外祖母)怪家里的人不早定(船)”照应。
D .第⑦⑧⑨三段,作者描写月夜行船时所见景色,绘出一幅优美的水乡夏夜图。
三次提及“赵庄”,渲染了“我”的迫切心理。
(三)现代文阅读,完成19~23题(14分)蝈蝈赵丽宏○1窗台上挂起一只拳头大小的竹笼子。
一只翠绿色的蝈蝈在笼子里不安地爬动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须不时从竹笼的小圆孔里伸出来,可怜巴巴地摇晃几下,仿佛在呼唤、祈求着什么。
○2“怪了,它怎么不肯叫呢?买的时候还叫得起劲。
真怪了……一位白发老人凑近蝈蝈笼子看了半天,嘴里在自言自语。
○3老人的孙子和孙女,两个不满8岁的孩子,也趴在窗台上看新鲜。
○4“它不肯叫,准是怕生。
”小女孩说。
○5“把它关在笼子里,它生气呢!”○6小男孩说着,伸出小手去摘蝈蝈笼子。
○7“小囡家,别瞎说!”老人把笼子挂到小孙子摘不到的地方,然后又说:“别着急.它一定会叫的!”○8整整一天,蝈蝈无声无息。
两个孩子也差点把它忘了。
○9第二天,老人从菜篮里拿出一只鲜红的尖头红辣椒,撕成细丝塞进小竹笼里说:“吃了辣椒,它就会叫的。
”他很自信。
两个孩子又来了兴趣,在窗台上看蝈蝈怎样慢慢把一丝丝红辣椒吃进肚子里去。
○10整个白天,蝈蝈还是没有吱声,只是不再在小笼子里爬上爬下。
夜深人静的时候,蝈蝈突然叫起来,那叫声又清脆又响亮,把屋里所有的人都叫醒了。
○11“听见么,它叫了,多好听!”老人很有点得意。
○12两个孩子睡眠蒙眬,可还是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床板蹬得咚咚直响。
○13蝈蝈一叫就再也没有停下来,从早到晚,不知疲倦地叫,叫……它不停地用那清脆洪亮的声音向这一家人宣告它的存在。
很快.他们就习以为常了。
蝈蝈的叫声仿佛成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
○14蝈蝈的叫声毕竟太响了一点。
在一个闷热得难以入睡的夜里,屋子里终于发出了怨言:○15“烦死了,真拿它没办法。
”说话的是孩子的父亲。
○16“爸爸,蝈蝈为什么不停地叫呢?”○17男孩问了一句,可大人们谁也不回答。
于是两个孩子自问自答了。
○18“它大概也热得睡不着,所以叫。
”○19“不!它是在哭呢!关在笼子里多难受,它在哭呢!”○20大人们只是静静地听着两个孩子的议论,只有白发老人,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叹息了一声……○21早晨醒来时,听不见蝈蝈的叫声了。
两个孩子趴在窗台上一看,小笼子还挂在那儿,可里面的蝈蝈不见了。
小笼子上有一个整齐的口子,像是用剪刀剪的。
○22“它咬破了笼子,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