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2018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 阶段性测试(二)(扫描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40 MB
- 文档页数:6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阶段学情诊测八年级历史试题(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4分)1、西藏地方政府派出的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的首席代表是()A、十世班禅B、帕巴拉.格列朗杰C、十一世班禅D、阿沛.阿旺尽美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这个“新纪元”是①国家独立自主②人民当家做主③现代化强国④社会主义国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B、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以下有关抗美援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抗美援朝,是为了援助朝鲜,更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B、抗美援朝是一场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C、由于中国这个大国和朝鲜一起和美国作战,在军事实力上大大超过美国,所以取得了最后的胜利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5、电影《上甘岭》和《英雄儿女》都是取材于()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抗美援朝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6、“美丽的半岛变成了一片废墟……战争开始于三八线上,三年之后,战争结束于几乎同一地点……”该战争是()A、苏德战争B、太平洋战争C、解放战争D、朝鲜战争7、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
这一情景的出现与列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A、进行了土地改革B、粉碎了“四人帮”C、实行了土地开放D、镇压了反革命8、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是()A、解放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占有农村70%—80%土地的阶层是()A、贫农、雇农B、中农C、小资产阶级D、地主、富农10、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任务,成就最大的是()A、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B、工业和农业C、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D、农业和商业11、有史以来,我国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A、《临时约法》B、《共同纲领》C、《宪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2、中国社会义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就有①鞍山大型轧钢厂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③南京长江大桥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3、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B、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14、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A、动员农民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B、动员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对民族资历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D、对农业、手工业、资历本主义工商业同时进行改造1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两大题,共40分,16题20分,17题20分)16、材料一按照中央的要求,所有渡江部队,从每日黄昏开始行动,至翌晨4时停止,天亮前隐蔽完毕,不露痕迹,入夜开拔,奔赴前线。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青云中学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在()A.中国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C.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3.1952年底,我国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4.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5.如表中的数据说明了()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B.人民生活有待改善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D.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6.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一五计划”的完成D.三大改造的完成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B.开展合作化运动C.组织生产合作社 D.实行公私合营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A.一五计划任务完成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大跃进”运动开始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10.党中央错误地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你认为有以下哪些原因导致的()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缺少经验③又急于求成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学八年级历史学情调研测试新人教版班级姓名一.选择题。
1.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七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这首诗反映的战役是()A.挺进大别山战役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D.孟良崮战役2.国民政府统治垮台的标志是()A.三大战役胜利 B.北平和平解放 C.南京解放 D.新中国成3.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其主要原因是()A.中共力量的壮大 B.国内人民要求和平 C.美国提出和平主张 D.内战准备不充分4.毛泽东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
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谈论的历史事件是()A.重庆谈判 B.中共七大召开 C.日本投降 D.国共北平和平谈判5.重庆谈判的最大功绩是()A.争取了国内和平 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C.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D.实现了第三次国共合作6.抗日战争胜利后,美蒋发动的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A.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上党地区7.全面内战爆发于()A.1945年8月 B.1945年10月 C.1946年2月 D.1946年6月8.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9.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A.收复延安 B.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三大战役10.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是()A.彭德怀、贺龙B.陈毅、粟裕 C.刘少奇、邓小平D.刘伯承、邓小平11.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主攻方向是()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中原地区12.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是()A.青化砭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13.1947年是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历史转折的一年,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展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C.发动对国民党的战略决战 D.解放长江以北广大地区14.当人们站在长春市内公园的解放碑前,不禁会想到1948年使长春获得解放的那场战役,它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5.《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一书描绘了一场战役,它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这次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16.小兰的爷爷参加过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他所在的部队属于()A.华北解放军 B.东北解放军 C.华东解放军 D.中原解放军17.解放战争期间,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指挥的,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18.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19.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三次主力大决战。
山东省临沂市青云镇中心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单元综合诊断题新人教版姓名:班级:等级:一、选择题1、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
其中一句“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西藏和平解放,它发生在()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2、美国人说:这是我们在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对象,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指()A、第二次世界大战B、中国国内的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3、“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主要是因为()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C、解放战争的胜利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4、毛泽东在一部著作中说道:“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你认为在20世纪50年代的这场“暴风骤雨”是指()A、整顿经济秩序B、抗美援朝C、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D、土地改革5、下列哪些节日的产生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①端午节②劳动节③青年节④建军节⑤国庆节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6、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向全世界宣告:雄狮已醒。
从此,中国将以新的姿态屹立在全世界面前。
这里的“新”包括()①社会制度的变化②人民社会地位的变化③国际地位的变化④国家性质的变化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7、新中国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的措施有()①和平解放西藏②抗美援朝③召开政治协商会议④土地改革⑤开国大典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A.西藏和平解放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C.建成青藏铁路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10.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11.1956年初,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
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中学八年级历史学情调研测试班级姓名一.选择题。
1.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七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这首诗反映的战役是()A.挺进大别山战役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D.孟良崮战役2.国民政府统治垮台的标志是()A.三大战役胜利 B.北平和平解放 C.南京解放 D.新中国成3.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其主要原因是()A.中共力量的壮大 B.国内人民要求和平 C.美国提出和平主张 D.内战准备不充分4.毛泽东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
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
”毛泽东谈论的历史事件是()A.重庆谈判 B.中共七大召开 C.日本投降 D.国共北平和平谈判5.重庆谈判的最大功绩是()A.争取了国内和平 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C.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D.实现了第三次国共合作6.抗日战争胜利后,美蒋发动的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A.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上党地区7.全面内战爆发于()A.1945年8月 B.1945年10月 C.1946年2月 D.1946年6月8.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9.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A.收复延安 B.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三大战役10.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是()A.彭德怀、贺龙B.陈毅、粟裕 C.刘少奇、邓小平D.刘伯承、邓小平11.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主攻方向是()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中原地区12.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是()A.青化砭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13.1947年是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历史转折的一年,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展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C.发动对国民党的战略决战 D.解放长江以北广大地区14.当人们站在长春市内公园的解放碑前,不禁会想到1948年使长春获得解放的那场战役,它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5.《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一书描绘了一场战役,它是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这次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16.小兰的爷爷参加过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他所在的部队属于()A.华北解放军 B.东北解放军 C.华东解放军 D.中原解放军17.解放战争期间,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指挥的,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18.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19.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三次主力大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