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美术 《漂亮的手工灯饰》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第3课漂亮的手工灯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13年10月第1版)教案一、教材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制作漂亮的手工灯饰;•了解手工灯饰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创意和想象力。
1.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如何发挥创意,添加新的元素,让手工灯饰更具个性化。
1.3 教学内容•手工灯饰的概念和种类;•手工灯饰制作工具和材料;•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骤和细节注意事项。
二、教学步骤2.1 导入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或实物来引入手工灯饰的主题,并通过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手工灯饰种类。
2.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手工灯饰,可以提供一些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进行制作。
在学生自主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指导和帮助。
2.3 分享交流在学生制作完成后,让学生自行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2.4 拓展延伸若有时间,可以让学生进行手工灯饰的更多尝试,如添加新的元素,调整颜色和形状等,培养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
三、教学评价3.1 教学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制作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评价;•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作品时的评价和点评;•成果展示过程中的评价和点评。
3.2 教学评价标准教师可以根据以下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制作手工灯饰的方法和技巧是否掌握;•创意和想象力的发挥程度;•作品是否具有美感和个性化。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制作出漂亮的手工灯饰,发挥了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增强了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感受。
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在制作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确保学生的制作安全和顺利。
《漂亮的手工灯饰》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纸质材料制作圆筒基本形及其变式。
2、学生愿意尝试借鉴某种形式,运用适当的装饰手法美化灯饰。
3、学生能有兴趣地表述自己对灯与光的综合知识及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1、手工制作与民间工艺相结合的素质培养。
2、制作方法步骤及外观造型设计。
3、灯饰制作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性。
教学难点:好的制作如何去欣赏,分析好在哪里?需要学生去发挥想象和创造,作业的难度和要求要有一个定位。
教学过程:一、交流讨论:1、学生交流收集的诗文资料,进一步深化对灯与光的审美体验。
2、思考不同的时间、地点、季节、节日对灯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3、学生交流讨论,注意灯光的不同效果给人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设计要根据要求考虑色彩、造型、材质的定位。
不同氛围中的灯饰图片欣赏,让学生为其选择适宜的环境,感受灯饰对渲染气氛的作用。
二、尝试体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不同地点进行灯饰设计,谈出创意,教师提出指导性意见。
(客厅灯光,卧室灯光,餐厅灯光等)三、造型处理:1、根据圆筒造型进行的变化处理。
2、从其他领域获得启示而进行的造型处理。
3、欣赏不同造型的灯饰图片,学生分析造型特点。
四、材质处理:教师在纸质灯饰上进行其他材料的装饰处理(羽毛、小贝壳、树叶等),并展示运用其他材料制作的灯饰,鼓励学生运用合适材料设计制作。
五、设计制作:请大家以纸质材料为主结合其他材料装饰,注意造型的变化处理,分组制作一个漂亮的灯饰。
六、学生作业:1、学生分组设计制作小样;2、技术指导:结合灯饰实物对透光性、耐热性予以提示,灯饰的造型应考虑灯光效果,同时注意结构强度以及空气流通性等方面的问题。
七、成功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展开自评和互评、教师综合评价。
2、师生共同总结设计与制作的新知识、新结论。
3、选出好的灯饰作品进行灯光演示,同学观摩,教师给予肯定。
八、教学拓展: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更多的手法、材料设计制作灯饰装饰家居。
《漂亮的手工灯饰》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的个性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但是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本课采用直观性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美术教学的视觉感知特征和实践创新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燃烧思维的火花。
二、教学工具灯饰图片、手工用纸张、剪刀、生活中环保易得的废品、胶水、多媒体课件等。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简单的手工灯饰制作方法,借助立体构成的造型方法,设计制作一件有创意、富于美感的手工灯饰,为生活增添情趣。
2.过程与方法:欣赏漂亮的手工灯饰,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设计,感受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统一。
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体验创造乐趣,增强敢于创造的信心。
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灯饰,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环保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位。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灯饰的功能,它不仅仅是一件日用品,同时还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传达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向往。
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环保材料,进行立体组合设计,制作具有现代感的、造型美观新颖的、色彩搭配和谐的手工灯饰。
通过设计和制作,让理解和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方法和构成方式,如何运用几何形体的重复组合、点线面的组合来进行设计和造型,同时尝试运用方法和技巧将二维设计转化为三维立体造型,提高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大胆运用环保材料,运用合作或团队的方式,掌握细致的制作工艺,引导学生考虑制作过程的美和价值,从整体造型的创意到局部装饰的完成,手工灯制作的每个步骤无不体现了人们回归自然、崇尚原创的精神追求。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分析法、观察法、讨论法、实物展示法等。
六、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布置学生从生活中准备用来做灯饰的简易材料、手工用剪刀。
(一)导入1、猜谜语:一根藤上结瓢瓜,生根结果在你家,年年看瓜瓜不长,夜夜看瓜瓜开花(猜一日用品)2、灯不仅起到照明的作用,而且它还起到了装饰,营造氛围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漂亮的手工灯饰》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有创意、富于美感的手工灯饰。
【过程与方法】欣赏漂亮的手工灯饰,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灯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能够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件手工灯饰。
【难点】借助立体构成的造型方法,制作一件有创意、富有形式美感的灯饰作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合作学习法、练习指导法等。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剪刀、胶棒、透明塑料片、刀具等。
五、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灯光秀的视频,学生初步感受灯光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同色彩。
学生感知交流,教师总结: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近年来,灯具工业不断向前发展,各种功能、各种色彩、各种形状的灯具不断出现,达到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揭示课题:《漂亮的手工灯饰》。
(二)展示图片,深入探究1.欣赏收集的不同灯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以下问题:这些灯具都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材料的运用给你怎样的启发?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废旧可乐瓶、玻璃瓶、易拉罐都可以成为我们制作灯饰的材料。
利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可以变废为宝,使材料的特点完全发挥。
2.欣赏优秀的灯饰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一件优秀的灯饰设计作品应该具备哪些特征?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总结:造型新颖独特,色彩丰富,装饰美观,材料选择合理。
(三)示范讲解,实践练习1.教师示范,做实用美观的灯饰。
(1)将大饮料瓶在距离瓶口五厘米处剪开,将漏斗形部分倒立,把灯固定在上面。
(2)运用立体构成的方法,对剩下的瓶身进行加工,可以用瓶盖或其他材料进行装饰,也可以剪出动植物造型,可以在瓶身上镂空出透光的点状图案等。
(3)安装线路和灯泡,连接低压电源,制作完成。
2.教师总结常用技法:剪、刻、折、粘、画等。
《漂亮的手工灯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强调的是手工制作的意义和价值,从环保材料的利用到细致的制作工艺,从整体造型的创意到局部装饰的完成,手工灯饰制作的每一个步骤,体现了人们回归自然,崇尚原创的精神追求,让学生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有创意、富于美感的手工灯饰,为生活增添情趣。
2.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灯饰,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位。
教学重难点1.欣赏漂亮的手工灯饰,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设计,感受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统一。
2.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激发创作灵感,体验创造的乐趣,增强敢于创造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师: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是人类照明历史上的一次彻底革命。
特别是自19世纪70年代发明家爱迪生的第一个电灯泡问世以来,灯具工业不断向前发展,各种功用、各种色彩和形状的灯具不断出现,满足了人们照明的需要,也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它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欣赏古代、现代灯饰制品,今天我们要试着用环保材料来设计制作一盏漂亮的手工灯饰。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将其带入学习情境。
二、感受灯饰创意灵感提问:哪些材料可以手工制作一盏灯呢?设计制作灯包含哪些元素?学生发挥想象开展讨论。
教师总结:材料、造型、图案、装饰、色彩、生活等方面展开。
【设计意图】利用丰富多彩的元素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发现制作材料的材质美欣赏用纸筒、纸杯、易拉罐制作的灯饰。
细心感受这些艺术品,思考:它们来源于身边的哪些物品?这些材质给你怎样的美感?展示课件:用易拉罐制作的电池灯灯饰。
(国际环保组织曾计算过,每年光制造提供美国人使用的瓶装水塑料所需要的石油,就可以供1万辆汽车使用一年,即约1500万桶。
第3课漂亮的手工灯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借助立体构成的造型方法,设计一件有创意、富于美感的手工灯饰,为生活增添情趣。
2、过程与方法:欣赏漂亮的手工灯饰,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设计,感受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统一。
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体验创造的乐趣,增强敢于创造的信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味。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动手制作能力还是很好的,在灯饰制作的时候,多在选材、制作方法上引导。
3重点难点1、发现材质,利用材料,选取有代表性的创意作品,引导学生分别从发现、利用、创造三方面分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运用不同的构成方式以及装饰手法,完成一件实用美观、有创意的灯饰作品。
4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激趣导入1、猜谜:“屋里一根藤,藤上结个瓜,太阳一落山,瓜里开红花。
”2、揭晓答案:教室关灯、关门,拉上窗帘,使室内光线变暗。
通电展示灯饰,把学生引入灯的世界。
(板书课题:漂亮的手工灯饰)三、引导阶段1、知识链接:A、简单介绍灯的历史2、欣赏感受:展示图片(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灯饰依靠不同色彩、造型、材质来营造不同灯光效果。
四、发展阶段1、欣赏图片艺术家利用立体构成、色彩和明暗等美术语言,将材质的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欣赏用不同材料制作的灯饰,仔细观察并分析艺术家在利用材质方面用了哪些方法,做了哪些创意?(主要材质分为两大类:透光与不透光)2、装饰处理手法:(板书)A、绘画从民间美术作品、大自然、优秀的造型艺术中获取灵感。
B、粘贴一张纸通过简单的粘贴便成为一个可以进行装饰美化的圆筒造型。
C、切挖折叠D、镂空E、综合运用3、教师示范制作步骤:A、选材构思B、设计草图C、动手制作外形:圆形、方形、及多变组合形五、作业阶段分小组,注重协调合作,明确每人分工,尝试用合适的材料制作灯饰,并用适当的装饰手法美化灯饰。
漂亮的手工灯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手工灯饰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享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手工灯饰的种类和特点2. 手工灯饰的制作材料和工具3. 手工灯饰的基本制作方法4. 手工灯饰的创意设计5. 手工灯饰的欣赏和评价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制作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制作手工灯饰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漂亮的手工灯饰,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手工灯饰的美。
2. 讲解:教师讲解手工灯饰的种类、特点、制作材料和工具。
3. 示范:教师示范手工灯饰的基本制作方法。
4. 制作: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制作方法,创作自己的手工灯饰。
5. 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经验。
6. 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创意、技巧、美观等方面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
五、教学总结1. 学生总结自己在制作手工灯饰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 教师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拍摄照片留念。
4. 清理工作现场,收拾工具和材料。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尝试制作不同风格和功能的手工灯饰,如中国风、现代简约、田园风格等。
2. 学生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和物品制作手工灯饰,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七、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手工灯饰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的作文。
2. 学生设计一个关于手工灯饰的家庭装饰方案,包括灯饰的选择、摆放和搭配。
八、教学反馈1. 教师通过学生的作文和家庭装饰方案,了解学生在课堂外的制作情况和应用能力。
2. 教师对学生的家庭装饰方案进行评价,给予建议和指导。
九、课程复习1. 学生通过观看制作视频或回顾教案,复习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学生针对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请教和讨论。
十、课程总结1. 学生总结自己在整个课程中的学习收获和成长。
漂亮的手工灯饰美术组教学目标:1、了解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借助立体构成的造型方法,设计制作一件有创意、富于美感的手工灯饰,为生活增添情趣。
2、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灯灯饰,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位。
教学重难点:1、欣赏漂亮的手工灯饰,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设计,感受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统一。
2、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激发创作灵感,体验创造的乐趣,增强敢于创造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播放:灯光逐渐点亮城市延迟视频师:当黑夜降临,世界就沉浸在灯的海洋里了,出示幻灯片(济宁夜景)师:万家灯火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点点灯光让我们倍感温馨,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灯的世界,去发现美、创造美。
(板书课题)二、新授灯的发明——爱迪生灯是人类光明的使者,它可以照亮我们漆黑的夜晚,帮夜行的人找到回家的路,可见他的作用之大(实用性),你知道是谁发明了灯吗?生:爱迪生师:灯具历史悠久,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19 世纪70 年代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使人类进入了电器照明的时代,灯具工业不断向前发展,各种功能、色彩和形状的灯具不断出现,满足了人们照明的需要,也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欣赏几组灯饰,请大家思考一盏漂亮的灯饰是依靠什么来营造特定的灯光效果的?灯光效果的不同灯饰的颜色对灯光效果的影响灯饰的形状对灯光效果的影响灯饰的材质对灯光效果的影响光纤灯材质:一种传输光能的波导介质,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
灯与生活灯就像是环镜中的眼睛,是至关重要的,如今人们将照明的灯具叫做灯饰,可见他具有?生:装饰性。
师:现代家居对灯具的选择很重要,不仅要考虑灯饰本身的特点还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请同学们为家里的居室选择合适的灯具。
(看图巧搭配)生:各抒己见师:通过同学们的帮助,客厅变得稳重大方,中央放一个吊灯(主体灯)可以让空间更和谐,简单提卧室、书房等室内空间……生活中的灯饰多种多样,为环境增添魅力,如果再加入一些创意,生活会变得截然不同。
《漂亮的手工灯饰》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纸质材料制作圆筒基本形及其变式。
2、学生愿意尝试借鉴某种形式,运用适当的装饰手法美化灯饰。
3、学生能有兴趣地表述自己对灯与光的综合知识及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1、手工制作与民间工艺相结合的素质培养。
2、制作方法步骤及外观造型设计。
3、灯饰制作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性。
教学难点:
好的制作如何去欣赏,分析好在哪里?需要学生去发挥想象和创造,作业的难度和要求要有一个定位。
教学过程:
一、交流讨论:
1、学生交流收集的诗文资料,进一步深化对灯与光的审美体验。
2、思考不同的时间、地点、季节、节日对灯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3、学生交流讨论,注意灯光的不同效果给人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设计要根据要求考虑色彩、造型、材质的定位。
不同氛围中的灯饰图片欣赏,让学生为其选择适宜的环境,感受灯饰对渲染气氛的作用。
二、尝试体验: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不同地点进行灯饰设计,谈出创意,教师提出指导性意见。
(客厅灯光,卧室灯光,餐厅灯光等)
三、造型处理:
1、根据圆筒造型进行的变化处理。
2、从其他领域获得启示而进行的造型处理。
3、欣赏不同造型的灯饰图片,学生分析造型特点。
四、材质处理:
教师在纸质灯饰上进行其他材料的装饰处理(羽毛、小贝壳、树叶等),并展示运用其他材
料制作的灯饰,鼓励学生运用合适材料设计制作。
五、设计制作:
请大家以纸质材料为主结合其他材料装饰,注意造型的变化处理,分组制作一个漂亮的灯饰。
六、学生作业:
1、学生分组设计制作小样;
2、技术指导:结合灯饰实物对透光性、耐热性予以提示,灯饰的造型应考虑灯光效果,同时注意结构强度以及空气流通性等方面的问题。
七、成功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展开自评和互评、教师综合评价。
2、师生共同总结设计与制作的新知识、新结论。
3、选出好的灯饰作品进行灯光演示,同学观摩,教师给予肯定。
八、教学拓展:
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更多的手法、材料设计制作灯饰装饰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