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步步高】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3-2 氮的循环 鲁科版
- 格式:pdf
- 大小:368.57 KB
- 文档页数:8
3.2《氮的循环》课时训练(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但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NO B.NO2C.NH3D.SO2【解析】NO易被O2氧化,但不溶于水,A正确;NO2、NH3、SO2均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C、D错。
【答案】 A2.(2013届厦门测试)下列反应必须加入氧化剂且一步反应就能完成的是( )①N2→NO2②NO2→NO③NO2→HNO3④N2→NO⑤N2→NH3A.①B.②⑤C.④D.③④【答案】 C3.已知NH3难溶于CCl4,如图所示,下列装置中,不宜用于吸收氨气的是( )【解析】NH3极易溶于水,所以导管直接插入水中吸收NH3时易产生倒吸现象。
A项、D项有效地防止倒吸现象的产生;NH3难溶于CCl4,所以C项也避免了倒吸现象的产生;而B 项易产生倒吸现象,故B项不宜用于NH3的吸收。
【答案】 B4.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里制取氨的是( )A.在烧瓶中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水调成泥状后加热B.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C.将烧瓶中的浓氨水加热D.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解析】NH4Cl分解生成的NH3,又与HCl在管口反应。
【答案】 B5.某同学用滤纸折成一个纸蝴蝶并喷洒一种溶液(保持湿润),挂在铁架台上。
另取一只盛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右图)。
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变为红色。
下表的组合中,能够实现上述变化的是( )①②③④纸蝴蝶上的喷洒液石蕊酚酞酚酞石蕊小烧杯中的溶液浓盐酸浓氨水NaOH溶液浓硫酸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浓盐酸易挥发,酸性气体HCl遇石蕊变红;浓氨水易挥发,碱性气体NH3遇酚酞变红。
【答案】 A6.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
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NH3与浓盐酸挥发出的HCl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 干燥红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NH3是一种可溶性碱【解析】挥发出的HCl与NH3反应生成NH4Cl固体,产生白烟,A项正确。
1.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 .N 2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 3B .NO 与O 2反应生成NO 2C .NH 3催化氧化生成NOD .由NH 3制NH 4HCO 3和(NH 4)2SO 4【解析】 氮的固定是指将空气中N 2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符合题意的为A 项。
【答案】 A2.将盛有12 mL NO 2和O 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 mL 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 2的体积和剩余的2 mL 气体分别是( )A .1.2 mL ,NOB .2.4 mL ,O 2C .3.5 mL ,O 2D .4 mL ,NO【解析】 解题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为:4NO 2+O 2+2H 2O===4HNO 33NO 2+H 2O===2HNO 3+NO设O 2的体积为x ,剩余的气体有两种可能:①若剩O 2,则V 剩=x -14(12 mL -x)=2 mL , 解得x =4 mL ,选项B 、C 不正确。
②若剩NO ,则V 剩=13[(12 mL -x)-4x]=2 mL , 解得x =1.2 mL ,选项D 不正确,选项A 正确。
【答案】 A3.(2010年湛江调研)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向Fe(NO 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 2++4H ++NO 3-===3Fe 3++NO↑+2H 2OB .铜片与浓HNO 3:Cu +NO 3-+4H +===Cu 2++NO↑+2H 2OC .氯化铵浓溶液跟浓NaOH 溶液混合后加热:NH 4++OH -=====△NH 3·H 2OD .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 溶液混合后加热:NH 4++OH -=====△NH 3↑+H 2O【解析】 B 项应为Cu +4H ++2NO 3-===Cu 2++2NO 2↑+2H 2O ;C 项应为NH 4++OH -=====△NH 3↑+H 2O ;D 项中HCO 3-也参与反应,应为NH 4++HCO 3-+2OH -=====△NH 3↑+CO 32-+2H 2O 。
第2节 氮的循环考点1| 氮气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及应用[考纲知识整合]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 2.N 2的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熔点、沸点比O 2的低。
(2)化学性质N 2的电子式为:N ⋮⋮N:,结构式为N≡N。
①与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N 2表现氧化性。
②与M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2+3Mg=====点燃Mg 3N 2,N 2表现氧化性。
③与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N 2表现还原性。
提醒:氮元素是一种活泼非金属,但N 2稳定的原因是N 2分子中氮氮叁键很稳定,不易断裂,难发生化学反应。
3.氮的氧化物(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N 2O 、NO 、NO 2、N 2O 4、N 2O 3、N 2O 5等,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N 2O 3、N 2O 5;NO 2与N 2O 4能相互转化2NO 2N 2O 4(写方程式)。
(2)NO 、NO 2的比较2(1)将充满NO 2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水位上升,最后水充满整个试管的23。
化学方程式为3NO 2+H 2O===2HNO 3+NO 。
(2)当向试管中通入O 2,现象是无色气体又变为红棕色气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充满,继续通O 2试管内液面又下降。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1)食品袋中充氮气可用来防腐(2)(全国Ⅰ卷)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3)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 溶液吸收尾气(4)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涉及氧化还原反应(5)NO 2与溴蒸气的鉴别可以用水,AgNO 3溶液或CCl 4,但不能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6)NO 2通入FeSO 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7)在实验室里,NO 和NO 2均可用排水法收集(8)NO 能够与人体里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9)1 mol NO 与0.5 mol O 2恰好反应生成1 mol NO 2(10)除去NO 中的NO 2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依次通入盛有水和浓H 2SO 4的洗气瓶中(11)NO 2与H 2O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2∶1【答案】 (1)(4)(5)(8)(10)2.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内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 )A .可能是N 2与NO 2的混合气体B .只能是O 2与NO 2的混合气体C .可能是NO 与NO 2的混合气体D .只能是NO 2一种气体C [根据题意①3NO 2+H 2O===2HNO 3+NO ,②2NO+O 2===2NO 2。
第二讲氮的循环一、选择题1.中新网沈阳4月18日电,沈阳市公安局查获掺入非食品添加剂的毒豆芽二十余吨.经检测,毒豆芽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2)等有害物质,过量或长期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会致癌。
亚硝酸钠是一种防腐剂和增色剂,其在酸性条件下会产生NO和NO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NaN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B.亚硝酸钠属于离子化合物C.NaNO2与胃酸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H+===NO↑+NO2↑+H2OD.1 mol NaNO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和N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解析NaNO2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A正确;NaNO2是离子化合物,B正确;胃酸属于强酸,NaNO2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C正确;根据C中离子方程式分析可知:1 mol NaNO2在酸性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NO和N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应为0。
5 mol,D不正确。
答案D2.将22.4 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1。
2 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B.N2O3C.N2O D.N2O4解析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由题知气态氮氧化合物和生成的N2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可知1 mol该氮的氧化物中含有1 mol 氮原子,故设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O x.NO x+x Cu错误!x CuO+错误!N2,可知x=1或2均可(根据原子守恒,观察可得出)。
答案A3.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有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如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H3、NO2、N2B.NH3、NO、CO2 C.NH3、NO2、CO2D.NO、CO2、N2解析由题意,无色混合气体中一定无NO2,100 mL气体通入浓H2SO4后,体积变为80 mL,一定有NH3,经Na2O2后变为红棕色,则含有CO2和NO,最后无气体剩余,则不含N2.答案B4.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物a b c质选项A Al AlCl3Al (OH)3B HNO3NO NO2C Si SiO2H2SiO3D CH2===CH2CH3CH2OHCH3CHO解析A项,Al(OH)3变为Al不可能一步实现;B项正确;C 项,SiO2变为H2SiO3、H2SiO3变为Si都不可能一步实现;D项,CH3CHO不可能一步变为CH2===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