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回小说的形成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06.50 KB
- 文档页数:11
章回小说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它的雏形时期,其范本是唐末俗讲和宋元讲史话本;第二阶段是它的初起期,其范本是《三国志通俗演义》、《忠义水浒传》等;第三阶段是它的成熟期,其范本是《西游记》、《金瓶梅》等明代中期以后出现的章回小说。
最早刊本为明代嘉靖壬午(155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把书名定为《三国演义》的人是毛纶、毛宗岗父子容与堂本是现存最完整的《水浒传》百回繁本,附有李贽的评语。
七十回本是金圣叹删改而成。
现存元末明初杨讷所作的《西游记》杂剧,共六本二十一折,其第一本全部敷演唐僧出世的故事,是后来《西游记》小说的重要内容,猪八戒的形象也第一次在剧中出现。
大约从万历二十年(1592)开始,社会上已经有《金瓶梅》的传抄本出现。
现存最早刻本为万历四十五年(1617)《金瓶梅词话》本。
基本上实现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转变的小说是《金瓶梅》。
1、明代神魔小说的题材分类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由宗教故事演化而来。
第二类是由讲史故事分化而来,即在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加上神怪的想象,敷衍成神怪化的历史。
第三类是由民间传说故事演化而来。
2、沈璟与吴江派沈璟,江苏吴江人。
精研曲律,著《南词全谱》,传奇有十七种,合称《属玉堂传奇》。
他曲论的核心是对“场上之曲”的强调,具体表现为格律至上和推崇语言“本色”。
这是为纠正案头之曲的弊病,纠正骈俪派堆砌辞藻而提出来的。
但他将这一点加以绝对化,根本无视戏曲还有表情达意的功能。
吴江派的成员多为沈璟的子侄、门生和追随者。
3、临川派作家追随汤显祖艺术风格的临川派作家主要有吴炳、孟称舜和阮大铖等人。
他们大多只是继承了汤显祖注重文采、才情,不受形式、格律约束的特点,而忽略了汤氏注重立意、以情反理的思想追求。
《二拍》对市民文学的题材作了哪些开拓?①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经商的题材在《二拍》中占据较大的比重,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以。
这些故事不是《三言》同类题材的简单重复,而是较为深入地反映出经商题材的许多内在规律和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