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4.2议会制和责任内阁相关史料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高二历史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人教版第二册第二节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责任制内阁的形成2.责任制内阁的完善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1.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2.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影响重点: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影响难点:代议制民主是间接民主【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组织和处理教材,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前后呼应,脉胳清楚;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导入新课】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那么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是怎样形成的呢?代议制下民主化的发展趋势又是如何呢?英国的新制度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又是如何不断发展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述的内容。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内阁是由封建时代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发展而来。
封建时代亨利二世(1422--1461)时,御前会议人员过多,不能经常集会,于是就挑选自己的亲信组成了小型的枢密院。
1660--1680年查理二世时,他感到原来枢密院人数太多,不便于保密和处理紧急事务,于是在枢密院中选择若干人成立了一个更小的机关,由于他们经常聚集在国王的寝宫中的内室开会,因而后人称这个机关为内阁(cabinet),•但是这时的内阁只对国王负责。
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随着王权的削弱,议会权力的增加,政党政治的开展,内阁便逐渐转向对议会负责。
内阁制则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
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
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一、选择题1.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汉诺威选帝侯即英国王位,由于乔治一世来自德意志汉诺威,对英语和政务不熟悉,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料理国事。
乔治一世的以上特点()A.有利于内阁制的形成B.造成了英国统治的极端腐败C.有利于改善德意志和英国的关系D.标志着内阁制的形成【解析】根据材料可得出英王乔治一世对英语不熟悉,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国家事务逐渐转由内阁大臣处理,英王逐渐“统而不治”,有利于内阁制的形成。
【答案】 A2.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最终确立的是()A.《权利法案》颁布B.内阁制开始形成C.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D.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位实际上的首相【解析】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答案】 C3.(2013·长春高二检测)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中,首相是权力的核心。
下列关于首相在国家机构中所处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议会党团领袖②国家元首③政府首脑④下院多数党领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中,首相身兼政府首脑、议会党团领袖和下院多数党领袖,手握行政与立法大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而国家元首是英国国王。
【答案】 D4.卡梅伦作为英国保守党领袖,是1974年以来首个“无多数议会”下联合政府的首相。
那么,他上台执政的经历依次是()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②党内竞选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④正式出任首相A.②→③→①→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要想成功当选英国首相,首先要参加党内竞选;在取得多数支持成为领袖后,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然后觐见女王,获得授权;最后正式出任首相。
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基础达标(36分)1.近代英国“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
”这突出表明了()。
A.国王在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B.英国国王可以任意组成内阁C.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英国已经实行责任制内阁解析在英国,国王虽是国家的元首,但是“统而不治”,是“虚位”。
首相既是政府首脑,又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成为一身二任、掌握国家实权的关键人物。
由题干中“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关键信息,可判断与选项A对应。
B与材料明显不符;C、D两项也不以材料为标志。
答案 A2.经过议会与国王反复曲折的斗争,最终在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
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B.“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的颁布C.《三年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的颁布D.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完善解析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答案 D3.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下的政治的表述,错误的是()。
A.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对提交议会讨论的政策作出最后的决定,并按照议会规定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B.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全权负责C.首相既是政府首脑又是议会多数党领袖,掌握国家实权D.内阁和政府必须接受国王的监督和领导解析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是虚君,没有实权,受议会限制,故D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 D4.《大国崛起》这样评价英国:三方面的优势造就了它的崛起,一是制度,二是科技,三是工业。
其中“制度”是指()。
A.君主立宪制、联邦制B.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C.总统制、联邦制D.议会制、总统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题时注意联系17、18世纪英国的政治制度分析,联邦制、总统制都不符合英国,议会制普遍存在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不是英国独具的,英国典型的制度是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制内阁。
议会和责任制内阁相关史料解读一.《权利法案》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为防卫起见,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置备武器。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0.不应要求过多之保释金,亦不应强课过分之罚款,更不应滥施残酷非常之刑罚。
11.陪审官应予正式记名列表并陈报之,凡审理叛国犯案件之陪审官应为自由世袭地领有人。
13.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
【解读】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正式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政体。
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此结束。
此前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使英国资产阶级深深意识到,在革命胜利后必须有一个法律文件来巩固他们所已取得的成果。
所以,1689年10月,议会通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法案,即《权利法案》(The Bill of Rights)。
该项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法律或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和支配赋税;不得征集和维持常备军;臣民有向国王请愿的权利;议员在议会内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不得对臣民要求超额的捐税和罚款;
不得对臣民采用残酷的刑罚;不得设立宗教法院和特别法院;议会议员应由自由选举产生;议会应经常召开会议,今后任何天主教徒不能担任英国国王,任何国王不能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等等。
这个法律巩固并扩大了议会的权力,进一步限制了王权,提出了议会至上的宪法原则。
英王虽继续在位,但英王的权力不再是固有的和绝对的,而是来源于议会的承认和同意,从而奠定了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基础。
自此以后,英国政制一直是沿着这条道路发展的。
二.艾格蒙特勋爵在他的日记中评论首相沃尔波尔
1730年3月25日,星期三。
──今天我听说议院讨论托马斯·爱斯顿爵士的当选问题①直到夜晚11点钟……罗伯特·沃波尔爵士一直等到表决完毕才走,其目的是想影响议院来帮助布列列顿……现在沃波尔爵士……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由于他的首相地位,继之也必得到朝廷的赞许……而实际上王座除了从首相那儿,很少可能得知某些个别人的优点与品格……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
【解读】这条资料表明英国内阁中首相的职位在18世纪30年代时已确立;组阁的政党依靠该党在国会中所占的多数席位。
这是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的一个重要表现。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逐步形成,开始于汉诺威王朝。
乔治一世(1714—1727)和乔治二世(1727—1760)以外国人身份入主英国,对英国的情况不甚了解,无法对许多政治问题发表中肯的意见,而且他们都不懂英语,在内阁会议上也无法和内阁会议的成员讨论问题、交流意见,遂不出席内阁会议,而把一切政务委托内阁处理,内阁决定之后,再向他们报告,取得批准。
这样,英王不出席内阁主持阁议,便成了宪法上的惯例。
而且,自从1714年乔治一世继承王位以来,国王从来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
英王既不出席内阁会议,内阁开会时,就不能不推举一人为临时主席来主持会议,并把意见归纳、集中,以便向国王汇报,时间久了,这个临时主席就成为内阁的领袖,即内阁首相。
罗伯特·沃尔波尔(1676—1745)(也译为沃波尔)是英国政治史上被公认的第一个首相。
他是1715至1717年和1721至1742年的财政大臣,领导着全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