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的信度、效度与标准分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3
教育评价中的信度与效度分析教育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科能力时,需要对教育评价中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
一、信度分析教育评价的信度是指其结果在可重复性的测试过程中的一致性程度。
简单来说,就是如何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教育测评上,信度是很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因此,教育评价中的信度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1.维持测试条件的一致性对于同一测试,评估者、测验的难度、时间分配、测试的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测试的结果,所以需要尽可能保持稳定的测试条件。
例如,对于一项语言测试,在时限、环境、评分标准等方面,需要保持一致性,这可以增加测试的信度。
2.减少误差误差可能产生于测验对象的变化以及评估者或者测验本身的差错。
在评价中,我们希望避免这样的误差,因此需要考虑多元素测试的策略。
在这样的框架下,误差可能会分两次抵消,从而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3.进行信度检测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评价者需要对测试的信度进行检测。
常用的方法有测试重测法、内部互表法和平行测试法等。
如果测试结果可重复性好,则说明测试具有较高的信度。
二、效度分析教育评价的效度是指评估结果与被测评对象真实水平的相关程度。
效度分析的目的在于确认评估内容是否涵盖了今后的学习以及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1.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是指测验内容与测量目标的相关程度。
学生的学习和待测能力需要符合被评价内容的范畴,这样才可以评价出考生的真实水平。
2.结构效度结构效度是指测验结构与测量目标的相关程度。
例如,在某种语言测验中,语法和词汇选择是非常重要的考察内容,因此需要对考生的词汇和语法能力进行精确的测评,确保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3.预测效度预测效度是指通过测验结果预测学生未来能力表现的能力。
学生未来的表现不仅受到以前学习的影响,还受到个人意愿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预测效度的测量和分析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信度难度效度区分度计算公式信度、难度、效度和区分度是测量学中常用的指标,用于评价测量工具的质量。
它们有着不同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1. 信度的计算公式
信度是指测量工具所测得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通常使用相关系数来度量。
计算公式为:
信度 = (测量工具A和B的得分相关系数) / (测量工具A的得分方差 + 测量工具B的得分方差)
2. 难度的计算公式
难度是指测量对象的整体得分水平。
通常使用平均分数来衡量。
计算公式为:
难度 = 所有测量对象的得分总和 / 测量对象的数量
3. 效度的计算公式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是否能准确地反映出测量对象的某个特征或行为。
通常使用相关系数或回归分析来度量。
计算公式为:效度 = (测量工具得分和标准参考值的相关系数)²
4. 区分度的计算公式
区分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否区分不同水平的测量对象之间的差异。
通常使用平均分数或标准差来衡量。
计算公式为:
区分度 = 不同分数段得分之间的平均差 / 总体标准差
以上就是信度、难度、效度、区分度的计算公式。
它们在测量学中都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评估测量工具的质量,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查复习内容201406一、概念解释教育评价、测验的信度、形成性测量与评价、诊断性测量与评价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或非测量的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教育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教育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测验的信度:即测验的可靠性,指的是测量的一致性程度。
简单地说就是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
形成性测量与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在性质上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单元测验。
诊断性测量与评价:是对经常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测量与评价,它的目的是对个人的问题行为及其原因进行诊断。
二、选择题1.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在性质上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单元测试,我们称之为【形成性测量与评价】。
2.在编制客观性试题时,题干要尽可能地采用【正面陈述】。
3.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朝(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4.测量与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5.被称为教育评价的催生物的是美国的一项著名研究,它是【八年研究】。
6.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指【信度】。
7.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的特性的程度,这一概念是【效度】。
8.衡量测量题目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是【难度与区分度】。
9.表示每项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所占得重要性程度,并赋予相应的值,这一概念是【指标权重】。
10.最早的测量理论是【经典测验理论】11.一般将测量理论分为【经典测验理论】、概化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三大类,或称三种理论模型。
12.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测量与评价科学研究】、教育发展理论研究。
13.教育测量的质量指标有:【信度】(可靠性)、【效度】(有效性)、【难度】(难易程度)和【区分度】(鉴别度)14.测量的分类,从低级到高级分:【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三、简答题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与评价》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教育测量:教育测量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对学习者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或学业成就进行量化测定的过程。
2. 信度:信度是评价测量工具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反映的是同一份测验或者不同时间重复同一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高信度意味着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 效度: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准确测出其所要测量内容的程度,即测量结果与实际要考察的目标之间的符合程度。
它是评价测量工具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4. 标准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是一种基于预先设定的标准或目标来进行评价的方式,主要关注个体是否达到了特定的学习标准或发展目标,而不是将个体之间的表现进行比较。
5. 形式效度:形式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在形式上是否与预定的测量目的和理论构想相一致,包括题目的编制、题目难度分布、题目类型的选择等是否恰当合理。
二、填空题1. 教育评价的核心任务是对教育活动的______进行价值判断。
答案:质量和效果。
2. 常见的教育测量方法有纸笔测验、观察法、访谈法和______等。
答案:项目反应理论(IRT)。
3. 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一种常用的______。
答案:内容效度依据。
4. 教育评价中,______是指评价系统对所有被评价对象公平对待的程度。
答案:评价的公正性。
5. 在进行教育测量时,为了确保分数的稳定性,我们通常会通过计算______来评估测量工具的质量。
答案:信度系数。
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长?()A. 形成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配置性评价D. 标准参照评价答案:A2. 在教育测量中,若一个测验的信度系数为0.85,这意味着该测验的可靠性()。
A. 较低B. 一般C. 较高D. 不确定答案:C3. 关于效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效度反映的是测量工具能否准确测出所要测量内容的程度B. 内容效度是指测验题目对整个待测内容范围的代表性程度C. 结构效度只能通过实证方法验证D. 同一测验的效度是固定不变的,不受被试者群体变化的影响答案:D4. 下列关于项目难度和区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及其在试卷分析中的使用教学测量(instructional measurement)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
这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与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2。
在教学测量中应注意什么(1)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教学成效,也就是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因此,教学测量的目标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测量目标应与教学目标一致,而不能偏离教学目标(2)教学测量的对象是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德等的形成状况,它不可能像物理测量那样直接进行,只能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与方式间接进行.(3)教学成效是通过量化的学绩进行考察的。
也就是说,教学成效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直接考察依据的,而学绩是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因此命题的合理性与评分的客观性是有效教学测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教学评价(instructional evaluation)就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它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教学评价必须对学绩测验数据所表明的教学成效作出确切的诊断。
(2)教学评价必须对教学的成败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改进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
评价(估)的功能:为家长提供信息,为选拔提供信息,为学生提供信息,为教师提供信息,为学校(间)提供信息教学目标,有时也称为行为目标,是指对学生在一段时间教学后应该掌握的技能与概念的陈述。
❖信度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信度是衡量一个量表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信度不高的量表是不能使用的。
3.常见的信度种类(1)重测信度(2)复本信度(3)分半信度(4)同质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5)评分者信度影响信度的因素♦被试♦主试者♦施测情境♦测量工具信度是指考试的可靠性,即考试结果的可信程度。
信度高的试题很少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任何学生的多次测定都会产生比较稳定的、前后一致的结果。
提高试卷信度的因素大致可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使用ABC卷随机抽取试题。
信度和效度社会学系02研王丽云当我们建构和评估测量时,我们通常使用信度和效度这两个技术性指标。
简单地说信度就是指测量数据和结论的可靠性程度,也就是说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事项的程度。
我们可以举例说明信度的问题:如果想知道某人的体重,我们可以叫两个人来估计,一个人的估计为150镑,另一个人的估计为300镑,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叫别人来估计体重是非常不可信的方法。
如果用磅秤,连续测量两次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可以说,在测量体重方面,用磅秤的方法要比叫人来估计更可信。
我们可以用信度系数来表示信度的大小。
我们知道在进行测量时,误差是难免的,这就使得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是不可能完全一致。
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真实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关系。
X=T+B+ET表示真实值,B表示偏差即系统误差,E表示测量误差即随机误差。
由于系统误差很难分解,因而有些书中的分解式将系统误差包括在真实值之中,因而X可以简单地概括为X=T+E对于测量误差E,一般假定他的期望值是0,却与真实值相独立,在此假定下,可以证明:E(x)=E(T)实得分数和真分数的总体均值相等。
σ2x=σ2T+σ2E实得分的方差等于真分数的方差与误差方差之和。
信度一般规定是真分数的方差在总体方差中所占的比例,即:信度系数Rxx=σ2T/σ2X=1-(σ2E/σ2X)信度系数越大,表明测量的可信程度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信度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 重测信度这种方法通常是重复同样的测量来检验信度信度系数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
假如我们第一次测量时的观测值是X,第二次的观测值是Y,那么重测信度就等于X与Y的相关系数。
但重复测量时,我们要注意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要恰当。
如果时间间隔太久,可能会发生一些变故,影响到被调查者的态度,那么前后的测量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二)复本信度复本是针对原本而言的,它使原本的复制品。
对一项调查的问题,让被调查者接受问卷测量,并同时接受调查问卷的副本的调查,然后根据结果计算原本和复本的相关系数,就得到复本信度。
什么是信度?教育测量中,如何保证测验的客观性,取决于测验的几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因素,这就是测验要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测验题目要具有比较高的区分度和比较适当的难度。
只有保证了测验的这些要求,就可以做到将想要测验的内容测出来,把被评价者区分开,这也就达到了测量的目的。
可以说,保证测验是科学的和有价值的,必须关心测验的信度、难度、测验题目区分度以及测验的难度。
从测量与评价的结果来说,测验的科学性指的就是测评结果能准确地反映被测对象的真实情况,达到测量的目的,即测量要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一、教育评价与测量的信度信度,简单地说就是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
信度(reliability)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如果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同一种特质对象,则多次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就叫信度。
各种类型的测量,无论是物理测量还是教育与心理测量,先后向同一对象施测后,所得数值很难做到绝对一致。
每次测量结果实际上包含了被测量特质对象的实际水平和测量误差两部分。
如果每次测量结果中误差部分都很小,那么测量结果必然是稳定的。
教育测量,由于对象的特殊性,出现测量误差的可能性更大,如施测环境、完成时限、主被试关系、被试的动机和情绪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测量的结果。
信度在这里就是指对这种随机误差的控制。
测验本身排除无关变量影响的能力强,测验实施过程各方面偶然误差因素控制得好,多次施测所得分数的一致性就高,测量信度也就高,测验就比较可靠。
测验信度是对测验工具及其操作的整体质量的一种量度,是测验性能的重要质量指标。
1.信度定义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
如果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特质,多次测量结果间的一致程度就叫信度,也可以叫做测量的可能性。
一个好的测量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信度。
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只要遵守操作规则,其结果不应随工具的使用者或使用时间等方面的变化而发生较大变化。
信度有如下三个等价的定义:定义1,信度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钟变异数与观察分数变异数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