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感“人”起兴
在演讲活动中最切实可行、最容易做到的就是 用自己做例子或从听众的身份、职业、爱好、语言、 籍贯等方面入手寻找演讲兴奋点。
(四)感“事”起兴
在社会生活中,热门话题生活小事可以 成为富有启发性和感召力的话题。
(五)感“景”起兴
特定的景象同样也能给演讲者带来一吐 为快的冲动。
(六)感“物”起兴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牧场归来送我荑, 荑草美得真出奇。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不是荑草真的美, 美人送我含爱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文雅的姑娘。 其姝:姝,美丽。其,形容词词头。 俟:等待,等候。 城隅:城边的角落。 爱:隐藏,遮掩。通“薆(ài)” 见:通“现”,出现。 踟蹰:心里迟疑,犹豫徘徊,要走不走的样子。
诗经
《诗经》主要表现手法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是直接叙述。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是比喻,是“以彼物比此物”。
如《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 用贤人。
“兴”是由此物引起他物。“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即 起兴。
“我”赴约前往,却不见静女,“我”搔 首踟躇。表现了一对恋人相约在城墙下,男子 如约而至,但女子却故意躲着不肯出来,男子 着急得抓耳又挠腮。
“姝”、“爱而不见”表现了女子美丽、 调皮、可爱,“搔首踟蹰”表现了男子老实、 憨厚、痴情。
诗歌第二章、第三章又各写了什么?
第二章写静女赠我彤管,我喜欢彤管。
小结
这是一首男女幽会的情歌。少女故意躲在 城角,“爱而不见”,男子急得坐立不安, “搔首踟蹰”,这两句平实如话的描写,极为 传神地表现了一对恋人初会时的情趣。既而约 会之时少女赠送彤管、荑草,男子欣喜若狂语 带双关表达爱意的情态,又写得柔婉细腻,情 意绵绵。全诗清新活泼,生动有趣。吟诵此诗, 读者亦会被其浓浓的青春气息所感动,而诚心 祝愿这对恋人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