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日语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3
教案新编日语1第一課五十音図一、目標学習者に日本語の発音(清音)を身につけてもらうこと。
二、導入母音は日本語発音の基礎である。
まず、五つの母音から授業を進めて行く。
次に各行ごとに説明する。
三、ポイント母音の発音、い段の発音、片仮名の書き方四、授業時間10時間(そのうち2時間は練習)五、解説1、五十音図は何であるか五十音を声音の種類に従って縦/横に連ねた図で、子音の同じものを同行、韻の同じものを同段としたものである。
すなわちア/イ/ウ/エ/オの母音を第1行に置き、カ/サ/タ/ナ/ハ/マ/ヤ/ラ/ワの順で、各行に配当する。
2、発音のポイントあ①母音の一。
口を広く開き、舌を低く下げ、その先端を下歯の歯ぐきに触れる程度の位置におき、声帯を振動させて発する。
〔a〕②平仮名「あ」は「安」の草体。
片仮名「ア」は「阿」の偏の略体。
い①母音の一。
くちびるを平たく開き、舌の先を下方に向け、前舌面を高めて硬口蓋に接近させ、声帯を振動させて発する。
〔i〕五十音図ではア行/ヤ行に重出するが、発音にちがいはない。
②平仮名「い」は「以」の草体。
片仮名「イ」は「伊」の偏。
う①母音の一。
前舌面を下歯の歯ぐきにわずかに触れる程度に後退させ、後舌面を高め、唇を尖らせ、口腔の狭い部分から声を出すことによって発する。
〔u〕五十音図ではア行/ワ行に重出するが、発音に違いはない。
②平仮名「う」は「宇」の草体。
片仮名「ウ」は「宇」の冠。
え①「あ」と「い」の中間の母音。
前舌面を平らにして歯ぐきのうしろに近づけ、舌の先をややひっこめ、声を口腔内に響かせて発する。
〔e〕②五十音図ヤ行の「え」は、平安初期までは、「い」に近い半母音〔j〕と母音〔e〕との結合した音節で〔je〕と発音し、ア行の「え」と区別された。
例えば、「え(兄/江/枝/柄)」や「さえ(采)」「え(良)し」「絶え」「映え」の「え」など。
③平仮名「え」は「衣」の草体。
片仮名「エ」は「江」の旁。
---一、课题《日语基础会话》二、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日常会话中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日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日常对话。
- 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提高日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基本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 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
2. 教学难点:- 正确发音和语调。
- 在不同语境下灵活运用词汇和句型。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日语基础知识和语法。
2.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日语。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4. 任务驱动法:通过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日语。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日本文化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讲解本节课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2. 通过例句和情境展示,让学生理解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3. 组织学生进行跟读和模仿练习。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1. 课题:《日语基础会话》2. 基本词汇:こんにちは、ありがとう、さようなら、もしもし3. 基本句型:こんにちは、ありがとう、さようなら、もしもし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日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发音和语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新編日本語教程 第三課 教案第3課 今年ことしも田中先生たなかせんせいの下もとで日本語にほんごを勉強べんきょうします。
討論前文新学期しんがっきが始はじまって、新あたらしいクラスが発表はっぴょうされました。
運良うんよく、日本語能力試験にほんごのうりょくしけん3級きゅうに合格ごうかくしたわたしは新中級しんちゅうきゅうクラスに入はいることができました。
クラスメートにはキムさんや陳ちんさんをはじめ、は顔馴染かおなじみのお友達ともだちも大勢おおぜいいます。
そして、今年ことしもまた田中先生たなかせんせいのご指導しどうのもとで、と日本語にほんごを勉強べんきょう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
1いっ週間延しゅうかんのびた「お花見はなみ」も楽たのしかったです。
イギリスへ帰国きこくしたダニエルさんはもちろんいません。
とても寂さびしいですが、その代かわりに新あたらしいお友達ともだちが加くわわりました。
スリランカ人じんのマノリさんです。
彼女かのじょは母国ぼこくで演劇えんげきを学まなんでいたそうです。
桜さくらの木きの下したで彼女かのじょが見みせてくれたダンスは素晴すばらしかったです。
「お花見はなみ」が終おわったら、春休はるやすみの復習ふくしゅうの状況じょうきょうをチェックする確認かくにんテストがあります。
その結果けっかによっては、クラスくらすの変更へんこうも検討けんとうされそうです。
「今いまのクラスに残のこりたい」ということだけに限かぎらず、テストてすとを受うける以上いじょうは頑張がんばりたいと思おもいます。
新学期开始后,新的班级也发布了。
运气真不错,能力考试3级合格的我能够进入中级日语的班级。
同学有很多是像金和陈(敏)等为首的熟人。
并且,今年还是在田中老师指导下学习日语。
延期一周的赏樱也去了,而且很开心。
当然,已经回英国的丹尼尔是不在这次活动中的,虽然感到很寂寞,但有取代他而加入的新朋友——斯里兰卡人玛诺里。
听说在她斯里兰卡学的是戏剧。
新编日语第一册教学设计背景介绍日语学习在国内已经有很长时间了,现如今日本文化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尤其是动漫、游戏等文化形式的流行,更加促进了日语学习的热情。
新编日语第一册是初级日语教学的入门教材,注重日语的发音、基础语法、常用词汇的学习,对于刚开始接触日语的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适合的。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新编日语第一册,学生能够掌握日语的基本发音、基础语法、常用词汇,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教学内容课程安排•第一课:日语的发音•第二课:日常问候语•第三课:数字、时间表达•第四课:家庭成员、职业•第五课:日常饮食•…课程细节第一课:日语的发音•目标:掌握日语五十音的发音及其规则•教学内容:–五十音的读音教学–日语元音与辅音的发音规则–拼音实操练习第二课:日常问候语•目标:掌握常用日语问候语及其用法•教学内容:–常用日语问候语的介绍–日语问候语的场景应用–实际会话练习第三课:数字、时间表达•目标:掌握日语数字及时间表达方式•教学内容:–日语数字及时间表达方式的演示–时间表达的应用练习–数字的听写练习第四课:家庭成员、职业•目标:掌握日语家庭成员、职业等基础词汇•教学内容:–常用家庭成员、职业的日语表达方法–实际会话练习第五课:日常饮食•目标:掌握日常饮食相关的基础词汇•教学内容:–常用食品、饮料的日语表达方法–日本饮食文化介绍–食物名称的听说练习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材、音频、小测验、应用场景模拟等。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鼓励多听、多看、多说、多写,提高日语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坚持学生中心,按照学生能力、兴趣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评估方式•课后小测验: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考核,了解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熟练掌握程度。
•课堂表现评估: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互动沟通等方面进行评估,为教学内容的调整提供依据。
总结通过本学期的教学,相信学生们已经对于日语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于下个学期的日语教学,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日语的语法、词汇、表达方式等方面,让学生们能够体验更为纯正的日语交流及日本文化。
新经典日语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种新的经典日语说课稿模板。
这种模板旨在帮助教师们更有效地准备和进行日语教学,同时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学习框架。
一、课程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日语教学中,我们的目标通常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理解三个方面。
例如,我们可能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语法结构,以及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交流。
二、教学内容接下来,我们要确定教学内容。
这包括词汇、语法、句型、对话练习等。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日常用语,如问候、购物、问路等场景的对话。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课程的成功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接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模拟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适用场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灵活选择。
四、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设计合理的步骤来引导学生学习。
通常,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呈现、练习、产出和总结五个部分。
导入部分可以通过提问、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呈现部分则需要清晰地介绍新知识;练习部分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巩固所学;产出部分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交流;最后,总结部分帮助学生回顾和整合知识。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表现、作业、测试等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态度。
六、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学习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翻译、写作等,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反思最后,教师需要进行教学反思。
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七个部分,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新经典日语说课稿模板。
这个模板不仅有助于教师们系统地准备教学,也有助于学生们有条理地进行学习。
篇一:标准日本语课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瓦房店市职教中心的日语教师一一XX。
我说课的题目是《灭<AJJ:已了必弾<歹》°本课内容出自《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册》第20课。
我将从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悄况、选取教法与学法、设计教学过程、课后总结与反思这四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教材分析:《标准日本语》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日本光村图书株式会社合作编写。
它的特点是:1 •充分考虑中国人学习日语的需要,既注重打好基础也不忽视实用性。
2•在选材方面反映时代发展,注重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3. 注重实际沟通,旨在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学习标准日语。
课程分析:本课的标题是《入乞入 H 怎弋了丿总弾<乙七力、疋吉去歹》。
教学内容以语法知识为主,主要的语法知识点是动词的基本形及其用法。
山此我确定这节课的类型是语法教学课。
根据教材内容我将教学LI标确定如下:知识技能一一认识动词基本形并了解其用法过程方法一一能够把动词的求歹形变换成动词基本形,掌握由动词基本形所构成的两个句型的实际应用情感态度一一在探求新知-练习-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去克服困难、培养意志力和自信力课程地位和作用:本课在标准日本语初级的地位非常重要,在20课之前,谓语动词都是以去歹形结束句子,而本课学习了动词基本形、21课学习了动词上形之后,22课开始学习简体句子(简体主要曲基本形及形结束句子),所以本课程有着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地位。
它的作用是可以对前面所学的动词求歹形进行终结和比较,乂为将来学习句子的敬体向简体过渡打下语法基础。
学情分析:授课班级是二年级日语专业,对学习有兴趣、有基础、也有动力,但意志力薄弱,思维力差,学习态度较端正。
为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学有所得,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制作了PPT教学课件,将每个教学环节直观立体的展示给学生,重点可以反复训练难点可以多次强调;同时注重学法指导与因材施教一一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我预设的LI标是能够完成动词基本形的转换;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是能使用句型造出符合语法的句子;基础较好的学生应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并尝试应用语言进行交流。
课程名称:新编日语语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新编日语语法中的基础语法点,如代词、数量词、动词变化、形容词变化等。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简单的日语表达。
3. 培养学生的日语语感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语法点:代词、数量词、动词变化、形容词变化、连词、副词、助词、句型结构、时态、喜恶、目的、举例和动作的受事与施事等。
2. 实践应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表达方式。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语法点和教学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语法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解新语法点(30分钟)1. 代词:讲解代词的种类、用法和区别,如“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等。
2. 数量词:讲解数量词的用法和区别,如“一”、“二”、“三”、“几”等。
3. 动词变化:讲解动词的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变化形式,以及动词的变形规则。
4. 形容词变化:讲解形容词的肯定、否定、疑问等形式,以及形容词的变形规则。
5. 连词、副词、助词:讲解各类连词、副词、助词的用法和区别。
6. 句型结构:讲解日语的基本句型结构,如主语+谓语、主语+谓语+宾语等。
7. 时态:讲解日语的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时态的用法和区别。
8. 喜恶、目的、举例和动作的受事与施事:讲解相关语法点的用法和区别。
三、实践应用(30分钟)1. 教师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表达方式,如问候、介绍、请求等。
2. 学生跟读练习,注意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3.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实际对话。
四、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评估学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实际对话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日语教案新编日语教案标题:日语教案新编日语教案目标:1. 学习基本的日语拼音和发音规则。
2. 掌握日语中常用的问候语和自我介绍。
3. 学习日语中的数字和基本计数方法。
4. 熟悉日语中的家庭成员称呼和基本家庭介绍。
5. 学习日语中的时间表达方式和常用时间词汇。
教学准备:1. 教材:日语教材《初级日本语》或其他适合初学者的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或电脑,用于展示教学材料和示范。
3. 学习资源:提供学生使用的日语拼音表、问候语和家庭成员称呼表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日语拼音和发音规则1. 通过多媒体展示日语拼音表,解释每个假名的发音和读音规则。
2. 教师示范正确的发音,并让学生跟读练习。
3. 练习一些简单的日语单词和短语,帮助学生巩固拼音和发音规则。
第二课:问候语和自我介绍1. 展示常用的日语问候语和自我介绍用语,如“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和“はじめまして”(初次见面)等。
2. 教师示范正确的语音语调,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3. 练习对话练习,让学生能够用日语进行简单的问候和自我介绍。
第三课:数字和基本计数方法1. 展示日语中的数字表达方式,从1到10的基本数字开始。
2. 教师示范正确的发音和读法,让学生跟读练习。
3. 引导学生进行数字计数练习,如用日语表达自己的年龄、电话号码等。
第四课:家庭成员称呼和基本家庭介绍1. 展示日语中的家庭成员称呼,如“お父さん”(爸爸)和“お母さん”(妈妈)等。
2. 教师示范正确的发音和使用方式,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3. 练习对话练习,让学生能够用日语进行家庭成员的介绍和问候。
第五课:时间表达方式和常用时间词汇1. 展示日语中的时间表达方式,如“今日”(今天)和“明日”(明天)等。
2. 教师示范正确的发音和使用方式,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3. 练习对话练习,让学生能够用日语表达时间和约会安排等。
教学评估:1. 在每节课结束时进行简单的口头问答,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版《标准日本语》第1单元第2课的《これは本です》。
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5个环节来说说本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一、教材分析新版《标准日本语》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日本光村图书株式会社合作编写。
它的特点是:1、充分考虑中国人学习日语的需要既注重打发好基础也不忽视实用性2、注重实际沟通,旨在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学习日语。
二、课程分析本课是第1单元第2课《これは本です》。
是在学习了第一课基础句型——判断句之后编排的,是将指示代词融入判断句中活学活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基础句型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作为全书开始的第2课,意义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信心的建立。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卡片认读练习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表演和简笔画来突破难点。
教学对象是中职对日BPO专业一年级学生。
个性特点是大部分学习态度端正,语言学习欲望强烈,但学习能力较弱,自我约束力不够。
知识基础:已经学习了语音知识和第1课基本句型,学习兴趣处在最佳状态,但缺乏进一步的加深学习。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一谈。
1、创设情境,引导启发,设立一个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调动学习的热情,并培养知识延伸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直观演示,活跃教学,充分利用卡片,绘画,实物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集体谈论,自主总结,针对进一步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集体讨论并归纳总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树立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信心。
学法:我们常说“现代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最新整理日语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日语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出発は何ですか》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说课内容。
一、教材与课标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分析四、教法与学法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评价一、教材与目标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日语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出発は何ですか》本课的核心内容是1.星期说法;2.から、まで、ごろ在实际生活场景中的应用;课标中对本课内容的要求是:1.掌握星期的说法;2.体会星期时间在日常交际的重要作用;3.能用から、まで、ごろ来进行日常会话。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特点:活泼、好动、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初一上学期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日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能力,正逐渐读写过渡,同时,学生们对日语学习还保持着较浓厚的兴趣。
经过一年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实践,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
有了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实验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日语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和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语言知识目标:学习单词:月曜日ー日曜日学习助词からまで。
(2)语言技能目标:1.能正确的进行时间表达。
2.学会和对方表示关切的询问及简单的描述事物。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通过听、说、做游戏等敢于开口说日语,乐于模仿,在鼓励性评价中树立其信心,培养学生爱学日语、爱说日语、想说日语,使其对日语学习投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4)学习策略目标: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带领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的实践中去,通过设定实际场景、游戏等在实践中提高语言的综合使用能力,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5)文化意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本的日常交际习惯,了解日本文化,开阔视野。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星期时间的说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新编日语中的基础语法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日语文化的了解。
教学内容:1. 日语基础语法知识2. 日语词汇、句子结构、时态、敬语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 老师用日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并询问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和期望。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二、新课导入1. 介绍新编日语教材的编写目的和特点。
2. 概述本节课将要学习的语法知识。
三、语法讲解1. 词汇:讲解新编日语中的基础词汇,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 句子结构:讲解日语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以及句子结构的基本规则。
3. 时态:讲解日语中的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等时态的构成和用法。
4. 敬语:讲解日语中的尊敬语、谦让语、丁寧语等敬语的使用方法。
四、例句讲解1. 老师结合教材中的例句,讲解每个语法点的具体用法。
2. 学生跟读并模仿例句,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1. 老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互相批改练习题,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1. 老师提问上节课所学语法知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新课讲解1. 介绍新编日语中的助词、连词等语法知识。
2. 讲解助词、连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用法。
三、例句讲解1. 老师结合教材中的例句,讲解助词、连词的具体用法。
2. 学生跟读并模仿例句,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1. 老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互相批改练习题,老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总结1. 老师对本节课所学语法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新编日语基础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新编日语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日语基础语法和词汇,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二、教学内容
1.日语五十音图及发音规则
2.日语基础语法:主谓宾、形容词、副词、助动词等
3.常用日语词汇:问候、介绍、购物、餐厅用语等
三、教学方法
1.以听说为主,注重实际应用
2.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多参与
3.通过课堂练习、角色扮演等方式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日语五十音图
1.教师介绍日语五十音图及发音规则
2.学生跟读五十音图,纠正发音错误
3.练习五十音图的拼音和汉字
第二课:日语基础语法
1.教师介绍日语基础语法:主谓宾、形容词、副词、助动词等
2.学生学习并练习基础语法
3.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第三课:常用日语词汇
1.教师介绍常用日语词汇:问候、介绍、购物、餐厅用语等
2.学生学习并练习常用日语词汇
3.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估
1.课堂练习成绩
2.角色扮演表现
3.期末考试成绩
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注重实际应用,通过互动式教学和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日语基础语法和词汇,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但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第一課五十音図教学目的:1,了解日语的形成、发展与构成。
2,介绍教材、日语初级阶段工具书的应用。
3,学习、掌握五十音图的发音及书写。
4,完成练习。
课时分配(教学第一周):1/2 课时:日语、あ?か?さ行、相应单词;3/4 课时:た?ま?は?ら?や?ま?わ?ん行、相应单词。
一,何谓日语。
日语,即日本语,为日本的国家官方语言。
与汉语、英语、西语、法语等语言不同,虽然只有日本的一亿三千万国民以此为母语,使用范围也仅限于日本国土,但其在世界上仍是一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语言。
近代以来,随着日本的侵略扩张,曾有包括朝鲜、琉球(冲绳)、中国台湾、中国东北、西太平洋部分岛屿等国家和地区(关岛、帕劳等)以日语为官方语言,这种文化殖民结束于二战。
此后,由于日本逐步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重要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输出国,日语被广泛应用于国际交流的各个领域。
如今,日本动漫、电影、文学、音乐和游戏吸引了世界上无以计数的人们。
日语作为上述事物的载体,进而成为外语爱好者的学习对象。
大家学习日语的动机?1,日语的形成和发展。
《古语拾遗》(斋部广成,AD807)中记载:“盖闻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前言往行(前代圣贤的言行),存而不忘。
”上文表明,日本上古时代并无文字,仅有语言。
直到我国隋唐时期,留学生和留学僧将大量典籍、佛经传入日本,汉字逐渐为日本人使用,成为其正式的文字。
包括原有字形被完全保留的汉字、根据汉字字体和偏旁部首而形成的假名,以及由日本独创的日语汉字。
同时,汉字的读音(古汉音、唐音、吴语和闽语)也逐渐日语化,对日语语音的发展与成熟产生重要影响。
明治维新之后,日语又引入用于标音的罗马字母(拼音的作用),以适用于国际交流。
以上举例。
近代以来,受汉语影响而形成的日语,反而为现代汉语输入了大量词汇,当然这与日本的近代化有着密切关系。
政治、思想、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西化和空前进步,日本人除将西洋语言中的词汇日语化(现代日语中的外来语)之外,在利用原有汉字字义的基础上创造出许多新词汇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比如政党、表决、人权、主义、资本、哲学、货币、出口、物理、化学、博士、教育等等。
课程名称:综合日语第十一課本を借りる一、目的学習者に本を借りる場合に使われる表現を身につけてもらうこと。
二、導入1、みなさんはよくどこで本を読むか。
2、閲覧室で読む場合、注意すべき点はなんだか。
3、本を借りるとき何というか。
4、返却する場合は三、ポイント許可表現、らしい四、授業時間7時間(うち2時間は練習)五、解説1、新しい言葉発表【はっぴょう】世の中へおもてむきに知らせること。
大勢の人々に示すこと。
「合格~発想【はっそう】①思いつくこと。
思いつき。
「~はいい」「~の転換」②思いや考えを形に表すこと。
「奇抜な~」「日本人特有の~」③音楽の曲想、曲の緩急、強弱などを表現すること。
フィーリング。
係り【かかわり】関係。
つながり。
「事件との~がある」「科目に~なくよくできるやはり《副詞》(もとのまま。
前と、または他と同様に。
(動かさないで)そのまま。
「私も~困っている」思ったとおりに。
案の定。
いろいろ考えてみても結局は。
「~すばらしい人だ」「~負けたか」「かしこいといっても~子供は子供だ」「家は~和風がいい」夏目漱石【なつめそうせき】(1867-1916)英文学者/小説家。
名は金之助。
江戸牛込生れ。
東大卒。
五高教授。
1900年(明治33)イギリスに留学、帰国後東大講師、のち朝日新聞社に入社。
05年「吾輩は猫である」、次いで「倫敦塔」を出して文壇の地歩を確保。
他に「坊つちやん」「草枕」「虞美人草」「三四郎」「それから」「門」「彼岸過迄」「行人」「こゝろ」「道草」「明暗」など。
嘗て【かつて】《副詞》(話しことばでは「かって」ということもある)①(打消の語とともに用いて)決して。
全然。
今まで1度も。
「~ない大事件」②昔。
以前。
あるとき。
いつぞや。
「~読んだことがある」。
「~のおもかげはもはやない」求める【もとめる】《他下一》もとむ(下二)①希望するものに向かって、その本をたぐって行って手に入れようとする意。
②手に入れようとして探す。
一、课程名称新编日语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基础词汇、语法、句型和常用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日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对象日语初学者或具有一定日语基础的学生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内容1. 单词:学习10个左右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词汇。
2. 语法:讲解1-2个基础语法点。
3. 句型:学习2-3个常用句型。
4. 听力:听一段与课程主题相关的日语对话或短文。
5. 口语:模拟实际场景进行口语练习。
六、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与课程主题相关的日本文化。
2. 单词学习(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单词,并解释其意思和用法。
- 学生跟读练习,巩固记忆。
3. 语法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本课的基础语法点,结合例句进行说明。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语法练习。
4. 句型学习(10分钟)- 教师讲解2-3个常用句型,结合实际场景进行示范。
- 学生跟读练习,巩固记忆。
5. 听力训练(10分钟)- 学生聆听一段与课程主题相关的日语对话或短文。
-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
6. 口语练习(10分钟)- 教师设置实际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口语对话。
- 学生互相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7.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黑板:板书重点词汇、语法和句型。
3. 教学道具:如卡片、图片等辅助教学。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口语练习环节,评价学生的口语水平。
新编日语修订版第1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针对初学者的新编日语修订版第1册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日语基础语法和日常用语,以便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能够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介绍日语基本发音•学习日语五十音图•学习日语基本的行走意义第二课:•学习数字、时间、日期和询问方式的表达•学习基本的日语句型•通过对话初步练习日常口语第三课:•学习名词的用法、种类、数量和分类•学习形容词、副词的意义和词法•通过练习初步掌握日语基本单词第四课:•学习动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学习日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气的变化规律•通过对话和练习掌握动词的基本用法第五课:•学习日语基本助词的用法和类型•学习如何使用助词将句子进行连结和表达•通过对话和练习掌握基本日语句型的运用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重复练习。
2. 阅读和朗读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阅读日语基础教材并进行朗读,帮助他们提高基础日语语音和语速。
3. 对话和练习利用对话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针对具体场景进行语言交流,帮助他们掌握日语的基础交流技能。
4. 听力测试通过反复进行听力测试,帮助学生理解日语语音和日常用语,并提高听力水平和语音表达能力。
四、学习评估1. 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说读写表现,包括对基础日语语音和词汇的掌握情况、发音和语言表达流畅度等。
2. 练习成果学生在课外练习、课堂练习、考试和日常实际运用中所获得的成果。
3. 学习态度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认真程度、自律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等。
五、学习建议对学生而言,通过以下方式加强日语学习:1. 掌握日常用语日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日常用语沟通,建议学生通过多模仿和实际运用,进一步掌握日语的真正用途。
2. 多读多听多模仿通过阅读和听力练习,模仿日语的语音和语调,是进一步提高日语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3. 课外扩展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翻译、听力和实践等方式,加强日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新编日语第一册第七课「日曜日」说课稿
姓名:***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本次说课我所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日语第一册,所选的课程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キャンパス」。
一.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非常注重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上都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真正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同时,它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汇在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中,为培养学生运用日语进行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围绕“キャンパス・スケジュール”这个题材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它与前文联系紧密,是前文的延续。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运用所学学会场所的指示和对于事物的描述。
通过会话文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名词谓语句的语法现象的理解和运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
两组指示代名词,形容词和形容词的连体形,以及表示类同的助词「も」和表示补充的连词「それから」的用法。
其中,形容词这个知识点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掌握好这一点也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通过对本课重要语法知识点的学习,掌握对于场所的指示和对于物的描述。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和掌握日语中的形容词。
并能够区分形容词中一类形容词和二类形容词。
(2)能够理解和掌握「こそあど」系列指示代词的方位差异。
(3)巩固名词谓语句的用法。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①开拓思维,增加学生对日本礼仪文化的了解。
②通过本课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社交礼仪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重点难点
重点:区分使用一类形容词和二类形容词的连体形和词典型,掌握「こそあど」系列指示代词的用法,能够正确分辨它的“对立型”用法和“融合型用法”,并
且能够灵活运用。
难点:一类形容词和二类形容词在构造形态上的差异和特点,以及两类形容词变为连体形时词尾的变化。
由于日语语言的特殊性,日语的形容词分为一类形容词和二类形容词,并且
两类形容词在连接体言时又会有不同的变形,比较复杂,学生很容易混淆,
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通过本课文本的学习以及课后不断反复的练习,帮
助学生正确区分,并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
四.教法分析
1.以“旧”引“新”——启发法
依据知识迁移规律的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已经学过的知识引出要学的新知识。
比如,在上一课中学到「この、その、あの」连体词的用法,就可以通过学生对这组连体词掌握,引导学生发现「ここ、そこ、あそこ」「これ、それ、あれ」这两组指示代词与连体词「この、その、あの」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2.以“练”促“能”——练习法
学生的技能需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本节课课后设计了课后理解练习,基础练习,会话练习,拓展练习,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在不断地反复练习中就可以掌握形容词的连体形等知识点。
3.融会话教学于情景表演——情景教学法
让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自己编写会话并表演出来,更能突出语言的的实用性和交际性,在表演中逐步掌握本课重点内容,运用指示代词表示场所和方位,用形容词来描述事物。
五.教学手段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文字、声音、图像等多方面内容增加直观性和趣
味性,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更加愉快地学习。
而且可以大量引用书本以外的内容,扩大信息量。
2.日语学习相关网站的利用。
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日语网站,开阔视野,扩大知
识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汲取最新的信息。
例如Yahoo!Japan 是日本著名的综合性网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最新鲜的时事报道,对学生了解日本,激发学习兴趣很有很大帮助。
六.学情分析
1日语专业的学生都是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日语学习有极大的兴趣,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但是由于学生们个人能力不同,相同的教学经验往往在学生中产生不同的认识。
2、自主学习意识不高,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
未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自我思考
的习惯。
尤其是大一的学生接触日语不到一年的时间,一般还没有真正掌握学习日语的方法,每位学生的语言基础和个性差异较大。
七.学法分析
1. 听——利用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日文歌曲、日本动画片、电影、综艺节目、
广告等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化风俗的了解。
2. 说——通过布置发表任务,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起课余时间。
比如,布置一个
问路的场景,两到三个人为一组,进行对话练习,具体内容是学生在课后准备,课堂上发表,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
3. 读——对于零起点的学生,基础阶段采取“手把手”的方法,夯实学生的语言功
底。
鼓励学生多听课文录音,模仿录音读课文。
同时反复纠正学生的错音,培养语感。
4. 写——培养学生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通过记录自己的生活学习,将所学知识
运用到写作中,不仅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能够加深对语法知识的学习。
5. 记——对于日语刚入门的学生来说所要求的记忆量是相当庞大的,从平假名片
假名到词汇,从发音到书写,记忆任务是很繁重的。
因此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和掌握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日语中有很多汉字,而其意义大部分也与中文相近,通过日汉比较,寻找规律来帮助记忆。
八.教学过程
1.学生会话表演:
针对上节课所学内容,学生以两到三人为一组,自编自演对话,在课堂上发表。
2.新课导入:
上节课学习的读解文是怎样介绍学校,这节课和同学们聊聊初入大学的感想和大家生活的大学校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然后从聊天中引入本课需要学习的个别新词汇,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准备。
(3分钟)
3.新课讲解:
在导入的词汇基础上进一步讲解本课的新词汇,讲清楚每一个重要词汇的发音、意义、词性及用法等。
采取联想记忆的方法掌握单词,即同一汉字的不同发音、音读训读的不同发音,不同汉字的相同发音等等。
重点单词在讲解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本课是让学生注意新出现的形容词这一词类,并引导学生发现形1和形2在构造上有何特点,为语法点的讲解做好铺垫。
在熟悉词汇的基础上开始进入会话部分的学习,在讲解课文的同时将本课重要的语法知识点贯穿其中,并举大量例句说明,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涵义及用法。
将一类形容词、二类形容词连体形、词典形在一系列既关联又相对独立的语境中详细讲解,反复演练,使学生全面掌握。
对相似语法,助词「は」和「も」分别列举实例比较分析,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应用语法。
例句所选的单词尽量采用本节课所学的新单词,这样在学习语法的同时兼顾了单词的掌握和应用。
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穿插一些有关日本文化方面的趣闻趣事,避免课堂讲解过程过于枯燥。
(20分钟)
4.反复操练和巩固应用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文中人物,来操练巩固。
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运用日语的能力。
5.归纳总结:
和学生一起把所学的知识点回顾一遍,并向学生强调其中的重点及难点,提醒学生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例如两类指示代词的异同点。
一类形容词和二类形容词变为连体形后的词尾变化。
日本人特有的暧昧用语等等。
并将形容词的用法这一部分内容作为一个小节向学生讲解。
(10分钟)
6.反馈练习:
从课后练习中挑选出一些可以体现本课知识点的题目随堂练习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知识。
(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