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熔炼作业指导书
- 格式:pdf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13
水泥化验室电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1、要确保安全用电,电炉丝不要凸出凹槽,电炉丝穿过电炉底盘时要用小瓷管套好,勿使其裸露。
电炉与电源用瓷接线柱连接,螺钉要拧紧,防止因热将连接部分烧焦。
如电炉丝烧断,要及时更换,不要勉强搭接使用;
2、炉盘凹槽中要经常保持清洁,在断电的情况下及时清除杂物,保持电炉丝传热良好,以延长使用寿命;
3、要根据加热的要求选择电炉的功率。
如用来加热试验溶液,电炉功率不要太高。
使用1500----2000w电炉时,应在炉前加调压器,调节电炉的供电电压,从而调节电炉的温度,使加热缓和;。
序号重要度1一一级回炉料1.1B 二级回炉料1.2B 1.3A炉料名称重量预热温度180℃~250℃二镁锭<7kg/块 涂料名称浇勺涂料镁锭<5kg/件涂料厚度1㎜~1.5㎜610℃0.1%~0.2%650℃炉内精炼反应时间5min~10min 加料方案230℃~290℃5min~10min 700℃炉内氮气压力>0.4Mpa 650℃保护气压力>0.04Mpa650±10℃630℃~700℃2.4A 2.5A 2.6A 2.7A2.8B 三3.1A 3.2B 3.3B1次/班5100%41次/周3100%2频次保护气体氮气辅料名称会 签处数签字一级回炉料一车(100kg)加料方案AAA 加料:按分别加入镁锭、 一级回炉料、 二级回炉料的顺序进行加料;根据现场炉料情况,选择下面所列配料方案进行加料;料斗车装满炉料后进行称量,一次称量后,后续加料可根据料斗车装料情况按经验加料;炉料检查:加料前检查镁锭外观质量,不合格的选出、单独摆放整齐并打捆后退回库房;对回炉料进行检查,将回炉料中的杂物选出,严禁将含铁杂物混入镁料中投炉。
二级回炉料镁锭一炉(500kg)序号方案1目视方案2控制要求炉前镁锭每捆镁锭表面应清晰地标明合金牌号或代号、炉号;表面整洁,不允许有霉斑、油污、水渍、熔渣及外来夹杂物。
质量检查项目一车(80kg)一车 (200kg)标 准 化批 准日期2.12.22.31更改文件号编 制校 对审 核回炉料回炉料不得含有氧化杂物。
目视检查方法100%炉前分析符合材料的成分要求光谱分析仪镁液含氢量≤0.25ml/100mg测氢仪检测按《高频熔解炉维护保养规程》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清洁整理熔炼设备、工具和生产现场,按现场5S管理要求将工具定置摆放。
镁液温度达到生产温度时,注意穿戴好防护用品,镁水不能溅到地面上。
二次精炼除气:按2.3条处理后,按工艺要求进行二次精炼除气(针对质量工程部和保全工艺部出通知要求的产品)。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岗位作业指导书文件名称:感应电炉熔炼工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编号:编写部门:生产制造部安全科编写人: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1 感应电炉熔炼工安全操作规程2 本岗位的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不慎跌入熔炼炉内、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3 要达到的标准通过规范岗位元素操作,达到控制岗位元的危险源/环境因素。
4 作业程序和要求4.1、操作前4.1.1、必须穿戴好劳防用品,检查炉体冷却系统、电气控制装置、感应器铜管、机械转动装置及吊运设备和加料小车,检查所有警示标志;警示线是否清晰、明了,确认完好、正常。
4.1.2、炉壁熔损超过规定时,应及时与当班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联系,确定能否修补,如不能修补,应停止熔炉。
4.1.3、熔炼过程中,试样包、扒渣棒、撬棒等所使用的工具,确保齐备、干燥,严格执行5S定置管理要求,确保炉台整洁、干净,无绊脚、磕碰等隐患。
4.1.4、加入炉内的炉料必须符合规定,严禁超长,炉料长度不得大于60cm,严禁混入密封盒子、箱、管类物件及易燃易爆品,不准加潮湿炉料。
4.1.5、炉体及使用的盛铁水包必须预热、烘干。
4.1.6、熔炉前必须检查吊钩、钢丝绳、链条等是否有裂纹、断丝、变形等,一经发现必须立即调换,方能使用。
4.2、操作中4.2.1、熔炼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冷却水,保证水箱处于充满状态,水箱缺水时应立即断电,停止熔炼。
4.2.2、熔炼过程中,经常检查炉底和功率表,若发现有漏炉迹象,应立即停止熔炼,以免烧坏感应圈,引起爆炸事故,若发现炉衬烧损超过规定,应停止修炉。
4.2.3、调换电压时,应先断电后调整,禁止带电倒闸。
4.2.4、倾侧炉体倒金属液前,必须清除回转台上的异物,以免滑落伤人,炉台作业时,严禁在炉台边缘作业,防止不慎跌下地面。
仪器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一、电炉作业指导书1、要确保安全用电,电炉丝不要凸出凹槽,电炉丝穿过电炉底盘时要用小瓷管套好,勿使其裸露.电炉与电源用瓷接线柱连接,螺钉要拧紧,防止因热将连接部分烧焦。
如电炉丝烧断,要及时更换,不要勉强搭接使用;2、炉盘凹槽中要经常保持清洁,在断电的情况下及时清除杂物,保持电炉丝传热良好,以延长使用寿命;3、要根据加热的要求选择电炉的功率。
如用来加热试验溶液,电炉功率不要太高.使用1500-———2000w电炉时,应在炉前加调压器,调节电炉的供电电压,从而调节电炉的温度,使加热缓和;4、电炉不应直接放置在木制实验台上,以免因长时间烘烤而使台面木材燃烧;5、电炉外壳应接地线。
二、箱式电阻炉作业指导书电阻炉也叫马弗炉,电阻炉的温度由热电偶及温度控制仪表自动控制。
1、电阻炉应放在室内平整的工作台上,控制器应避免震动,其位置不得与电炉太近,防止过热而使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2、在使用前,将调节旋钮调节到最小,通电后将调节旋钮逐渐向大处调节,并观察- 1 - 贵州长顺凯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文件电流表的显示情况,使用完毕后,必须将调节旋钮调回到最小,防止下次使用时,功率过大烧毁控制元件。
3、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表示进入工作状态,仪表显示工作室温度,然后将控温仪旋钮调节到所需温度,如果数显仪表,将转换开关拨至“设定”,然后拧动电位器设定温度,设定完毕后将转换开关拨至“显示"状态。
工作室内开始加热,温控仪表上绿灯亮表示通电升温,红灯亮表示断电保温,红绿灯交替变化表示进入恒温状态,当仪器恒温30分钟后仪表显示温度和设定温度基本一致。
4、熔融试样时,应在炉膛底板上放置耐火板。
如果熔融体溢出坩埚,冷却后取出耐火板,用水洗净烘干后重新放入,以保护炉膛;5、电炉周围不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6、电炉外壳应可靠接地;7、无人值守时,不要启用高温炉,以免控制器失灵,烧毁炉内的容器或炉丝;8、使用完立即切断电源.三、电热恒温干燥箱作业指导书1、将仪器置于室内干燥处的平台或工作台上,并处于水平状态,在电源线路中安装插座和漏电保护开关,并安装接地线。
1.目的
1.1规范台式封闭电炉操作程序,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保证操作人员
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范围
2.1适用于本实验室台式封闭电炉的使用操作。
3.职责
3.1仪器管理人员负责台式封闭电炉的日常维护保养
3.2SCMC QAR负责对设备状态的确认。
3.3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应按本规程执行,做好相关记录。
4.定义
无
5.操作程序
5.1接通电源,指示灯亮。
5.2将需要加热物品放入加热盘上,根据加热温度的需要按所标方向顺时针旋转温控调节钮,加
热盘开始加热工作。
旋转范围越大,加热温度越高。
5.3当加热物品达到所需要温度或需降低温度时,则按相反方向旋转。
在停止加热时关闭温控调
节钮,仪器开始停止加热工作。
6.注意事项
6.1应保持加热盘清洁卫生。
6.2严禁空烧,以防损坏表面涂层。
6.3在首次使用时加热盘产生烟迹,属于正常现象。
7.参考文件
《台式封闭电炉》使用说明书
7.1记录:无。
1吨炉体打炉和操作规程(草案)打炉前,将炉台清理干净,确保没有水泥碎块、金属颗粒等杂物在炉台上,准备好使用工具,检查电炉电源是否切断。
1.炉底粗料准备好粗料和玻璃水,搅拌均匀后成潮料,待用;使用耐火砖和潮料做好炉嘴基础,要求炉嘴伸出炉体5CM左右,后将潮料铺在整圆石膏板上面,捣紧锤实;2.炉底细料在感应圈周围铺盖上石棉布,使用2到3层,确保每个点都被覆盖住,不能露出感应圈;后倒入6袋炉料,每袋25KG,刮平后使用振动叉捣紧,确保每个点叉到,但注意不要破坏到石棉布,这个过程约15分钟;后使用振动平面锤,继续锤紧,约5分钟;3.打炉衬检查坩埚模,确保外围内壁没有上锈,如有发现,使用砂纸打净,后放入坩埚模,注意保证垂直以及周围的壁厚距离,并使用卷尺等测量工具检测,坩埚模内必须放入不得低于100KG的重料,以确保在过程中,坩埚模不上浮,后将坩埚模用斜楔固定;每次开始投料前,要使用细钎将坩埚底根部划刮几下,使之松散一点,后加入炉料,以保证炉料相互之间有很好的衔接,不出现缝隙断层;每次投入3包料,共投入3次,在此过程中,使用振动叉和振动月牙锤在坩埚模周围均匀捣紧锤实,注意不要破坏石棉布,发现破坏,要立即修补!此过程约45分钟。
4.做炉嘴和炉槽将炉嘴完成,确保锤紧无裂纹;加高炉槽,确保锤紧无裂纹;5.烘烤坩埚模留在炉内(也可以拔出。
这个具体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定),低功率送电,控制电流在150~200KA之间,通电10小时,此过程中必须有人值班,以确保烘烤过程中电炉的安全;6.第一包水第一包水必须控制在1550~1600度左右保温一小时方可出炉,合金元素可以在即将出炉时加入,以防止过分烧损;7.冷炉启动低功率送电,加入生铁等原材料,后逐步拉高功率。
不允许一上来就大功率送电,要让炉体逐步受热,不易产生裂纹;每天冷炉第一炉水,要保证在1个半小时出炉。
8.加料严禁加料时出现扔、掼等现象,加料要轻轻放入炉内,尤其在加第一批料时;使用铁屑时,要将铁屑和大模铁或浇口等混合加入,严禁单纯加入铁屑,而导致炉口被完全覆盖,看不到下面铁水的熔化情况。
无锡市灵通铸造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Z/LTZZ/RLJZ-2015A/0铸钢熔炼和浇注操作工艺规程1、目的本工艺规程通过对中频电炉筑炉、烘炉以及铸钢熔炼和浇注工艺等相关技术要求的描述,以达到确保中频电炉正常熔炼和指导铸钢件生产的目的。
2、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中频电炉筑炉、烘炉工艺规程。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中频电炉筑炉材料规格及混制备料工艺规程。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铸钢熔炼和浇注操作的基本要求。
3、职责本工艺规程由技术质量部归口管理。
材料员按本作业指导书的规定提供各种原材料。
筑炉工按本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筑炉、烘炉操作。
熔炼、浇注工按本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熔炼、浇注操作。
4、程序4.1 原材料要求4.1.1 所有炉料如低碳碳素废钢、浇口或废铸件等回炉料、各种合金等,都必须明确其化学成分,无标识或化学成分不明的炉料严禁使用。
4.1.2 炉料必须无油、干燥、干净,潮湿、泥土、严重锈蚀、表面油污的炉料不准入炉;严禁任何有色金属混入;严禁爆炸物品混入雷管、密闭空气罐和有水的钢管等。
辅料:a、脱氧用1)锰铁Mn 2)硅铁Si-75 3)铝2#Al 4)硅钙5)硒土b、增碳用石墨电极100%c、覆盖剂:珍珠岩覆盖剂,干燥、洁净。
4.2 常用铸钢材料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常用铸钢材料化学成分主要原材料:中性炉料修补辅助材料:水玻璃左右硼酸工业硼酸应经过筛选后再用。
石棉布厚度>1mm,应柔软。
中性炉配料配比:320目石英粉 8袋1-3目石英砂 6袋3-5目石英砂 4袋5-10目石英砂1袋酸性水玻璃 4%按比例将粉和砂放在干净的容器中仔细搅拌均匀。
坩埚的打筑1)、首先清理被打筑的中频炉体,检查各部位是否正常,打扫干净感应圈。
2)、将石棉布紧贴在感应圈内侧不可漏贴。
3)、将搅拌均匀的炉料放入感应圈内打筑炉底。
分层打筑一层20-30mm用平底锤捣实,划松表面再加20-30mm炉衬料打实,重复操作到炉底厚度120-150mm。
序号重要度1一一级回炉料1.1B 二级回炉料1.2B 1.3A炉料名称重量预热温度180℃~250℃二镁锭<7kg/块涂料名称浇勺涂料镁锭<5kg/件涂料厚度1㎜~1.5㎜610℃0.1%~0.2%650℃炉内精炼反应时间5min~10min 加料方案230℃~290℃5min~10min 700℃炉内氮气压力>0.4Mpa 650℃保护气压力>0.04Mpa650±10℃630℃~700℃2.4A 2.5A 2.6A 2.7A2.8B 三3.1A 3.2B 3.3B1次/班5100%41次/周3100%2频次保护气体氮气辅料名称会 签处数签字一级回炉料一车(100kg)加料方案AAA 加料:按分别加入镁锭、 一级回炉料、 二级回炉料的顺序进行加料;根据现场炉料情况,选择下面所列配料方案进行加料;料斗车装满炉料后进行称量,一次称量后,后续加料可根据料斗车装料情况按经验加料;炉料检查:加料前检查镁锭外观质量,不合格的选出、单独摆放整齐并打捆后退回库房;对回炉料进行检查,将回炉料中的杂物选出,严禁将含铁杂物混入镁料中投炉。
二级回炉料镁锭一炉(500kg)序号方案1目视方案2控制要求炉前镁锭每捆镁锭表面应清晰地标明合金牌号或代号、炉号;表面整洁,不允许有霉斑、油污、水渍、熔渣及外来夹杂物。
质量检查项目一车(80kg)一车 (200kg)标 准 化批 准日期2.12.22.31更改文件号编 制校 对审 核回炉料回炉料不得含有氧化杂物。
目视检查方法100%炉前分析符合材料的成分要求光谱分析仪镁液含氢量≤0.25ml/100mg测氢仪检测按《高频熔解炉维护保养规程》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清洁整理熔炼设备、工具和生产现场,按现场5S管理要求将工具定置摆放。
镁液温度达到生产温度时,注意穿戴好防护用品,镁水不能溅到地面上。
二次精炼除气:按2.3条处理后,按工艺要求进行二次精炼除气(针对质量工程部和保全工艺部出通知要求的产品)。
1 目的为获得优质铁水,保证电炉熔炼过程正常进行,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铸铁铸造车间电炉熔炼过程。
3 内容要求3.1 熔化前的准备操作者在工作前穿戴齐全劳保用品,检查所用的工具、设备、器具是否齐全、合格;浇包、炉衬、炉口、包嘴是否光滑顺畅,并备好合格炉料。
3.2 烘炉大修后的炉衬应在开炉前预热烘烤,先将炉内放少须铁屑,再放入废铁件,要小心轻放,不要碰炉壁,烘烤通常用“空炉低功率慢升温”的方法,先小电流≤300A工作半小时,再缓慢升温至废件发红(约1000度),保温1小时,然后升高电流600A至铁水熔化满以后(铁水温度1450℃)烧结炉衬1小时,以使炉衬结壳。
3.3 熔炼3.3.1按工艺部出具的《熔炼配料通知单》要求的比例称重加料。
3.3.2各炉料的块度和长度要符合要求:a.生铁块度一般在2Kg-10Kg,10Kg以上及2Kg以下块度含量不超过5%;b.废钢单件外形尺寸不大于炉口直径2/3(具体如下表),单件重量不大于13kg ;c.硅、锰铁的块度不大于70×70mm;d.回炉料、废铸件外形尺寸不大于炉口直径2/3,具体如下表严禁加入密封管件及其它有害杂物。
3.3.4 炉料加料顺序铁屑---增碳剂---生铁---废钢---回炉铁---铁合金3.3.5 炉料加入后,即可通小电流(≤500A)预热,然后再改用大电流(>600A)送电,以使炉料自下而上慢慢预热和熔化;熔炼中发现有棚料现象时,应把电炉倾斜至一定角度,用铁水融开炉料。
3.3.6 待炉料完全熔化后,加入铁合金或所需金属,升温至约1400℃,用取样小勺伸入铁液表面下100~300mm取样,通过铁水成分快速分析仪示值确定调整碳硅量,时间一般为3~5分钟,同时加温至要求的出铁温度。
3.3.7 用快速热电偶测量铁水温度;出铁温度一般控制在:灰铁1450~1500℃,球铁1530~1560℃;轻薄小件取上限,厚重大件取下限。
铁水烫包回炉后温度升至规定要求方可出炉。
窑炉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窑炉作业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窑炉进行操作、维护和管理
的工作。
窑炉是一种用于进行高温加热和烧结、熔炼等工艺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陶瓷、玻璃、建材等领域。
为了确保窑炉操作的
安全和高效性,制定本指导书,以便作为窑炉操作人员的参考工具,帮助他们正确进行窑炉作业。
二、窑炉分类及基本原理
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和应用领域,窑炉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
蓄热窑炉、回转窑、龙窑、电炉等。
不同类型的窑炉有其特定的工
作原理和操作要求。
在进行窑炉作业之前,操作人员需要详细了解
所使用窑炉的类型和基本原理,以确保正确操作和维护。
三、窑炉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1. 熟悉窑炉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禁止擅自更改或跳过操作步骤。
2. 在进行窑炉作业之前,必须戴好个人防护用具,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服等。
3. 掌握窑炉的防火和灭火措施,必要时立即切断电源或其他能源,并及时启动应急救援措施。
4. 严禁烟火、易燃物品进入窑炉作业区域,确保作业环境的清洁和整齐。
5. 定期进行窑炉设备检查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四、窑炉作业操作流程
1. 开机准备
- 检查窑炉设备及其周围区域的安全状态。
- 确保所有控制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 准备好所需要的原料和工具。
2. 点火操作
- 按照操作规程,正确点燃窑炉燃烧器并设置适当的燃烧参数。
- 注意观察燃烧情况,确保炉温升高符合设定要求。
电炉熔炼作业指导书一、生产准备:1・准备好生产时所需的工具,并整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
2.正确佩戴手套、安全帽和防护眼镜。
3.熟悉《电炉操作规程》。
二、操作方法:1.备料送料1.1在熔炼之前,必须准备好符合本次生产配料要求的以下物料:生铁、回炉料、废钢、硅铁、卡孟铁、增碳剂、銘铁等。
1.2各种炉料要分类堆放,有明显标记,保持干燥(以上各种材料必须符合工厂材料标准的技术要求,并能追溯到产品合格证)。
1.3炉料用小车运至炉前炉料区。
2.配料加料2.1根据《熔炼配料单》的成分配比填写《电炉熔化记录表》。
2.2加料顺序:铁屑-生铁-废钢-回炉料-铁合金。
2・3熔炼原材料:牛铁、回炉铁、废钢用大电子秤称量,增碳剂、铁合金用电子秤称量。
3.熔化3.1调整适当的电炉功率:电流:400-1000-1250A电压:200-800-850V。
3. 2第一次扒渣:当铁水熔炼至1450度左右的时候,洒上5±lKg(5Kg定量斗)聚渣剂,30秒后进行第一次扒渣。
3. 3取原铁水试样:第一次扒渣后取样做白口试样、热分析、光谱分析、C.S分析。
取样方法:A舀勺要至铁水液面10cm以下,B取出铁水后快速浇到试样模里,C20秒后取出试样水冷,I)快速送交化验室化验,同时取铁水试样浇注到试样杯屮用热分析仪检验碳硅成分。
3. 4调质:如成分合格,则进行第二次扒渣,如成分不合格则根据实际数据与工艺数据之差进行调整,调整后重新取样重复第二步,直至铁水成分符合工艺规范。
表1:炉内调幣成分合金调幣量元素Si Mn Cr Cu C 1kg硅铁+0$07/T1kg中碳猛铁+0. 055/T1kg辂铁+0. 06/T1kg铜+0. 1/T1kg增碳剂+0. 09/T10kg废钢-0. 02/T-0.03/T3.5第二次扒渣:铁水升温至1500度左右时,洒上5±lKg (5 Kg定量斗)聚渣剂,30秒后进行第二次扒渣。
3.6应用SY-903热电偶测温仪测定铁水的温度(见熔炼浇注工艺卡),符合铁水的出炉的耍求。
电炉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电炉是一种常用于金属加热和熔炼的设备,由于其操作涉及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为了确保电炉工的安全,制定了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旨在保障电炉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并规范电炉操作流程,降低工作风险。
二、安全操作要求1. 电炉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操作技能,并具备有关电炉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措施。
2. 操作前必须检查电炉设备及相关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汇报至主管或维修人员。
3. 操作时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 操作时必须确保操作区域的通风良好,设备周围不得有可燃、易爆物品和其他危险品。
5. 严禁在电炉周围吸烟或散布易燃物质,以防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6. 操作时必须保持机器周围的工作区域整洁,不得乱堆放杂物,以确保操作空间的安全性。
7. 使用电炉进行工作时,严禁触摸热表面或放置非耐热材料,以免烫伤或引发事故。
8. 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脚或其他身体部位置于电炉内部或设备运转部位,以防伤害。
9. 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更改电炉设备的工作参数和操作程序,如需修改,必须经过上级批准并在规定程序下操作。
10. 操作结束后,必须及时关闭电炉设备并断开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并做好清理工作。
三、紧急情况处理1. 遇到突发火灾或爆炸事故,首先要立即切断电源,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灭火或紧急撤离。
2. 发现设备损坏、漏电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有关人员进行维修和处理。
3. 电炉工在作业过程中意外受伤或不适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寻求相关医疗救助,并及时报告主管人员。
四、应急预案和培训1.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电炉工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和应对措施,并进行定期演练和培训。
2. 电炉工必须定期接受安全知识培训,学习应急处理措施和操作规程,并进行相关考核。
五、总结电炉工安全是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只有确保电炉工的安全,才能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行。
熔炼作业指导书关于熔炼的作业指导书操作批准日期文件号审核日期版次编制日期页数目的:1目的:为使铁水品质满足产品要求,保证熔化操作工的正确有序的操作,特制定本文件。
作业范围:2作业范围炉前备料、加料、出铁。
适用岗位:3适用岗位电炉操作岗位,禁止非本岗人员操作。
作业内容及步骤:4作业内容及步骤(一)灰铸铁熔化操作1.熔化操作工依照每日的生产指令启动熔解作业。
首先进行领料和备料工作,所用原料要干燥,领到现场的原料按分类标识进行存放。
2.按《电炉操作规程》进行电炉操作。
3.化学成份控制:3.1正常调质时C、Si不得同时做上限或下限,在包内调整合金含量时合金块度<20mm,Si的调整幅度≤0.2%且只能用硅铁调整不可用接种剂调整。
3.2按时查看分光仪和C/SI仪检测结果(分光试验人员接到分光试片测试后,将分析结果报告到炉前),用C.E.METER及分光仪同时测碳,当两个结果差值>0.2%时,必须进行重新调质,直到两差值≤0.2%时方可出炉,C含量依C.E.METER测量结果,其余成分依分光仪。
各元素成分须控制严格执行《熔解作业基准书》中的规定。
当化学成分测得在下限时,熔化工在熔化工程师的指导下计算出达到目标值所需添加的量并负责添加。
此时不必再测成分。
3.3对“熔解作业基准书”中要求不明确的微量元素控制目标为:Sn≤0.020%、Sb≤0.015%,其它元素≤0.05%。
如化学成分微量元素不在控制目标内,需要电炉重新调质,调质合格后方可出炉。
如成品化学成分微量元素不在控制目标内,按每包首尾模的插牌,将该包次回炉。
3.4电炉铁液分析结果在标准范围内时,则可以出炉。
铁液调好后30分钟不出炉,需重新确认成份及白口长度3.5铁液保温时间超过1小时,需重新调质。
3.6每炉铁液冲入返回铁液≥两包时需重新调质。
4.温度和出铁控制:为保证铁水满足浇注要求,熔化操作工每包出铁前先进行除渣,然后用浸入式测温枪对铁液温度进行检测并记录,(预热浇包或浇注盆之铁液需在炉内测温一次),如果温度达不关于熔炼的作业指导书操作到要求,不能出铁。
熔铜电炉安全操作规程1烤炉1.1清理炉膛内杂物,加干燥木炭,烘烤炉膛4小时。
开冷却水,第一级送电60V,5小时;第二级送电100V,10小时;第三级送电110V,12小时;第四级送电120V,12小时;第五级送电130V—140V,直到化通熔沟。
1.2 烤炉应根据本级的温度控制范围送电,若高于温度或升温过快可降电压,反之可升一级电压。
1.3送第三级电压时,炉体倾斜15°~25°左右。
1.4烤炉的全过程不得有停电、停水情况发生,烤炉工要认真巡查电炉、电压变化情况,并作详细记录。
1.5新炉烧结:1.5.1当新炉熔沟化通后电炉回原位,要对炉膛进行烧结,烧结方法是:第一次在熔沟化通电压位置上逐渐加小块料500㎏阴极铜充当保温料,8~10小时加完,加完后保温8小时;第二次在第一次电压高20~30V,逐渐加入500㎏阴极铜,8小时加完,加完后保温8小时。
保温电压以铜液不凝固为宜。
1.5.2第二次保温8小时后方可投料生产,生产时注意:如生产紫铜,第一炉要用调压化料生产,其后方可全压运行;如生产黄铜,第一炉要用调压化半炉后方可全压运行;全压运行时不要把铜液提的过高,以防烧坏熔沟槽砂子。
2生产准备2.1工作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劳保鞋、手套、防尘口罩、防护头盔、围裙、披肩等专业防护品,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2 工作现场应保持整洁、光线明亮、道路安全畅通,护栏、标识等保持完好齐全。
2.3 熔炉、铸造现场严禁有油桶、氧气瓶、乙炔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存在,消防器材按规定配足配全,并保持器材的有效性。
2.4 炉区通风、排气、排尘系统保持有效运转完好。
2.5 检查机械、液压、电器等设备处于运转良好状态。
2.6 检查冷却水循环良好,水压保证、水温等满足生产需要。
2.7 检查结晶器组合完好,牢固、无漏水、渗水现象,内壁无沾附杂物及铜屑、表面无麻坑、脱铬、划拉伤,保证表面光滑和干燥。
2.8 托座要求干燥,安装的结晶器应与托座、浇管保持三者同心,液流浇铸调节的丝杠、塞棒、套杯应配合良好,调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