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1.06 KB
- 文档页数:3
《狼》蒲松龄翻译_蒲松龄《狼》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3、体会儿狼与屠夫的形象,在叙事中归纳故事的主旨。
【学习重点】1、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学习难点】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加字的注音缀()行甚远屠大窘()苫()蔽成丘目似瞑()眈眈()相向意将隧()入狼亦黠()止露尻()尾前狼假寐()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止有剩骨()(2)缀行甚远()(3)并驱如故()(4)屠大窘()(5)顾野有麦场()(6)驰担持刀()(7)一狼径去()(8)犬坐于前()(9)狼亦黠矣()(10)变诈几何哉()3、翻译下列句子(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填空(1)表现狼贪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狼阴险狡诈的句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表现屠户的勇敢。
(2)一狼“径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狼“犬坐于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狼是一种很凶猛的动物,说起狼,同学们的脑海里肯定会跃出很多关于狼的故事,我们时学过的《东郭先生和狼》中,狼给我们留下了阴险狡诈的印象,回顾与狼有关的成语,如狼子野心,如狼似虎等也都是一些贬义词。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跟随蒲松龄进入《聊斋志异》去欣赏两只狼的表现,板书:狼。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自主探究,释疑解惑(一)读《狼》1、听一听听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狼》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实词虚词(“之”“其”“以”)的用法和意义。
2、积累文言词汇。
3、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认识狼的另一面,让学生意识到看待事物应该全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目标1、请你说出与狼有关的成语。
2、你知道郭沫若的这句诗中包含的作家和作品名吗?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作家:作品:3、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重点识记:蒲松龄。
字,一字,别号,世陈,清代文学家、小说家。
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他毕生精力完成《》,该书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二.学生自学合作交流1、有感情的朗读古文,至少两遍。
2、朗读后,给下列字注音缀.行大窘.苫.蔽眈眈..暝.隧.入尻.尾黠.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翻译课文,争做翻译小能手.5.整体感知:①、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请两位学生毛遂自荐讲述故事大意,其他同学共同品评其得失。
)②、故事中的狼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你是从文中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③、故事中的屠夫是怎样一个形象?表现在哪些地方?三.教师精讲学生练习1、试翻译课文,明确课文内容。
可以用两个字的动宾短语对本文内容概括,是_ __狼,_ __狼,__ _狼,__ _狼。
2、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狼的哪些特性?3、上题中狼的特性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去相关词语或句子写在下面)4、找出课文中描写屠户的语句写在下面,想一想这些语句注重于人物的哪方面描写?可看出他有什么性格特点?5、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想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8、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狼》专题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
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屠夫是否从东郭先生身上汲取了教训,或又重蹈旧辙?狼也许变善良了?1.理解、积累文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及其现实意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揣摩语言,体会文章的情味,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有谁能够说出带“狼”字的成语?(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的确,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着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三则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感受一屠杀两狼的智勇。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为下列汉字注音。
缀(zhuì)窘(jiǒng)苫(shàn)弛(chí)眈(dān)黠(xiá)瞑(míng)暇(xiá)隧(suì)尻(kāo)寐(mèi)少(shǎo)时2.作者链接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
早岁即有闻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
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
补博士弟子员。
后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0岁才撤帐归来。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家境贫困。
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能够接触底层人民生活,并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3.作品链接《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狼》导学案壹·课前预习案【资料助读】1、关于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
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为贡生。
创作有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关于《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内容为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预习要求】1、熟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停顿。
2、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掌握课文注释中的重点词句;3、标记出自己的不懂之处。
4、想想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下来。
【预习自检】1、填空: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朝著名的文学家,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 。
2、给划线的字注音:缀行甚远()屠大窘()苫蔽成丘()眈眈相向()一狼径去()目似暝()意暇甚()意将隧入()止露尻尾()()乃悟前狼假寐()狼亦黠矣()顷刻两毙()2、给划线的字释义: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恐前后受其敌。
()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方欲行。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2、培养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合作探究】1、请用一句话分别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
(分别用带有“狼”字的二字短语概括)________狼→ ________狼→ ________狼→ ________狼→狼2、试着总结文章的脉络。
(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
)第一部分:()表达方式以__________为主。
第二部分:()表达方式以__________为主。
3、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4、屠户是个怎样的人?5、怎样理解本文的主旨?【当堂巩固】1、解释下列加点词。
《狼》导学案与解析学习目标】1、把握重要实词虚词(“之”“其”“以”)的用法和意义。
2、能从文中认识狼贪欲、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明白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3、认识狼的另一面,让学生意识到看待事物应该全面【课前预习】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
郭沫若先生曾为蒲松龄故居题联,赞扬其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特的故事。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闻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500多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奇。
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代表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其中“神狐鬼精魅故事”的内容大致能够分为以下几类:(1)、是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2)、是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抵抗故事;(3)、是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记录各地奇闻怪事的文章,如《山市》。
其中,大部分我们现在认为的爱情故事在原书中并没有表达,其爱情色彩多是现代影视作品加入改编的。
狼:外形和狼狗相似,但吻略尖长,口稍宽敞,耳竖立不曲。
尾挺拔状下垂;毛色棕灰。
栖息范畴广,适应性强,凡山地、林区、草原、荒漠、半沙漠以至冻原均有狼群生存。
中国除台湾、海南以外,各省区均产。
狼既耐热,又不畏严寒。
夜间活动。
嗅觉敏捷,听觉良好。
性残酷而机警,极善奔驰,常采纳穷追方式获得猎物。
杂食性,要紧以鹿类、羚羊、兔等为食,有时亦吃昆虫、野果或盗食猪、羊等。
《狼》导学案呼家庄中学于敏【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从故事中悟出一些道理。
【课前预习】1、资料链接: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
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读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即《聊斋志异》。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集。
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松龄:“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2、圈画出你认为重要的生字词。
3、熟读课文。
【课堂学习】一、检查预习1、检查读书情况。
2、给加点字注音。
缀.()窘.()苫.()蔽成丘奔倚.()少.时()目似暝.()意暇.()甚毙.()之尻.()股假寐.()黠.()隧.()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想想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温馨提示:从记叙文的六要素入手,说一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理清文章思路。
狼--- 狼--- 狼--- 狼--- 狼三、合作研读,精讲点拨1、看文中哪些地方反映了狼的性格特点?2、哪些地方反映了屠户的性格特点?(温馨提示: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一下)四、情感升华,感悟道理文章在最后一段议论嘲讽的仅仅是狼吗?从故事中你悟出怎样的道理?五、拓展延伸,展开想象,以第一人称,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文。
把自己融入到文章中去,用你的心灵感受作者的心跳,用你的感情体会人物的情感。
示例:【屠户】天这么晚了,快半夜了吧。
这路上怎么一个人都没有啊?真有点阴森森的。
听说这儿常有狼出没。
可别让我碰上了。
我的心怎么这么慌呢,还是想点高兴的事吧。
今天生意做的不错。
肉卖完了,只剩点骨头了。
啊?前面有黑影在晃,不会是狼吧。
《狼》导学案课前预习案【复习自检】1、填空:本文的作者是____,他是____朝著名的文学家,其代表作《聊斋志异》是一部____集。
《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名,“志异”的意思是。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⑴屠自后断其股()⑵其一犬坐于前()⑶一狼洞其中()⑷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翻译句子(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
(2)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户突然跳起,用刀劈狼的头,又几刀把狼杀死了。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课内探究案【学习目标】1、品读语言,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2、品读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自主学习】1、用第一人称“我”的口气复述课文内容,注意:(1)记叙文的六要素要齐备;(2)合理添加对人物的心理描写。
(资料链接1: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读课文,按照表达方式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表达方式以__________为主。
第二部分:表达方式以__________为主。
(资料链接2: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
)3、第一部分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可以分为四层(分别用带有“狼”字的二字短语概括)________狼→ ________狼→ ________狼→ ________狼【合作探究】1、探究人物形象。
(请用如下句式谈谈自己的看法)从 _____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位 ___________ 的屠夫。
从 ______句可以看出,这是两只的狼。
2.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_____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愚蠢的恶人,说明对待这种象恶狼的恶人就应该象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
【当堂巩固】1. 本文借助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刻画了狼的贪婪、凶狠、狡诈的本性,以及屠夫的心理变化,请分别找出这些句子。
《狼》一、文学常识积累代 家。
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2、《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
“聊斋”是他的 名称。
“志”是 的意思,“异”指 。
二、注音缀.行( )大窘.( )积薪.( )苫蔽..成丘( ) 眈眈.相向( ) 目似瞑.( )意暇.甚( )少.时( )尻.尾( )假寐、( )狼亦黠.矣( )隧.入( ) 顷刻( )变诈( )三、词语解释1、缀行甚远( )2、一狼仍从(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4、屠大窘( )5、顾野有麦场( )6、场主积薪其( )7、苫蔽成丘( )8、弛担持刀( )9、眈眈相向( )10、一狼径去( ) 11、目似瞑,意暇甚( )( )( )12、屠暴起( ) 13、又数刀毙之( )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15、乃悟前狼假寐( )16、盖以诱敌( )17、狼亦黠矣(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四、通假字止有剩骨: 通 ,译为:五、词类活用1、一狼洞其中2、其一犬坐于前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六、一词多义1、敌:恐前后受其敌( ) 盖以诱敌( )2、止:一狼得骨止( ) 止有剩骨( )3、之:久之,目似瞑( ) 又数刀毙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意:目似瞑,意暇甚(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伤仲永》5、前:狼不敢前( ) 恐前后受其敌( )七、填空1、全文分两部分。
前一部分是 ,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第一段写屠户 ,点明 、 和 ,这是故事的 。
第二段写屠户 ,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 和狼的 ,这是故事的 。
第三段写屠户 ,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 ,也是故事的 之处,屠户开始由 转入 ,双方形成相持局面。
第四段写屠户 ,表现屠户的 和狼的 ,这是故事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狼的成语或俗语?翻译: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狼》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读通、读懂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简洁传神;积累文言词语:顾、暴、盖、止。
2.了解“之”等词的不同含义,理解文言词语活用的知识和古代文学常识。
3.了解故事旨意,把握文章善于识破狼一样的伎俩、除恶务尽的思想意义。
【学习重点】了解“之”等词的不同含义,理解文言词语活用的知识和古代文学常识。
【学习难点】了解故事旨意,把握文章善于识破狼一样的伎俩、除恶务尽的思想意义。
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知识链接: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广读经史,学识渊博。
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郭沫若曾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课前预习】1.给下列文字注音。
缀窘苫蔽弛眈瞑隧尻黠2.词类活用洞:一狼洞其中()前:狼不敢前()隧: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犬:其一犬坐于前()敌:恐前后受其敌()3.一词多义顾:顾野有麦场()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意:意暇甚()意将隧入()前:狼不敢前()进)犬坐于前()去:一狼径去()西蜀之去南海()止增笑耳()故:并驱如故()问其故()其: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屠乃奔倚其下()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断其股()之:久之()两狼之并驱如故()复投之亦毙之()4.把下列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现代词语:惧:恐:径:去:蔽:悟:增:尻:股:诱:5.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狼不敢前()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又数刀毙之()亦毙之()6.重要语句翻译两狼之并驱如故——恐前后受其敌——苫蔽成丘——=犬坐一一洞其中——A层【探究学习】任务一:理清结构层次任务二:故事开头只说两狼“缀行甚远”,你能设想屠者此时的处境吗?屠人发现狼跟踪自己之初为什么不呼救?任务三:屠者为什么不一次将骨投尽,使两狼并止?你认为投骨的办法好不好?任务四:文中写一狼诱敌于前,一狼隧入而攻其后,两狼如此“合作”,其心计与人无异,令人称奇。
《狼》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导言】一屠户和两只狼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战争”。
现在就让我们在反复朗读中熟悉文章,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并且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理清文章思路,感受这场“战争”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学习过程】课前尝试:熟读课文、了解常识、感知课文【熟读课文】1.反复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2.给加点字注音,然后读一读,查一查,写一写:缀.行甚远()屠大窘.()苫.蔽成丘()弛.担()眈.眈()少.时()目似瞑.()尻.()黠.()【了解常识】1.课文选自,作者是朝著名文学家,字。
我们以前还学过他的作品。
2.《聊斋志异》一书中的志异是什么意思?【感知课文】1.《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2.在自行疏通文意过程中,我整理了一些文言词语:止.有剩骨()缀.行甚远()并驱如故.()屠大窘.()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弛.担持刀()少时..()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洞.其中()盖.以诱敌()狼亦黠.()假寐..()课内对话:读读译译、读读想想、读读悟悟【读读译译】初读课文,疏通文意:请你结合课文注解,先自己疏通文意,不同的词句可在小组内质疑交流。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请你再次朗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
【读读想想】1.课文是如何写出狼的狡猾的?3.屠户的机智表现在什么地方?【读读悟悟】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课后学习:拓展延伸(课后巩固)成语名句填空。
(1)不入虎穴,(2)桃李不言,(3)百足之虫,(4)己所不欲,(5)它山之石,。
《狼》学案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家,他的字是,别号,世称先生。
2、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
窘()眈()瞑()寐()黠()倚()缀()尻()苫( )3、解释下列词语。
屠大窘.()眈眈..相向()目似瞑.()一狼假寐.()狼亦黠.矣()倚()顷刻()少时()久之()缀行()并驱..如故.()屠暴起()止增笑耳.()苫蔽..成丘()弛担持刀()意.暇甚()4、翻译句子。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5、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
6、一词多义。
顾:顾野有麦场()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意:意暇甚()意将隧入()前:狼不敢前()犬坐于前()去:一狼径去()西蜀之去南海()止:一狼得骨止()止露尻尾()止增笑耳()故:并驱如故()问其故()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其屠乃奔倚其下()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断其股()久之()之两狼之并驱如故()复投之()亦毙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又数刀毙之。
( )7、古今异义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屠自后断其股(古义:)盖以诱敌(古义:)一狼径去(古义:)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狼(故事的开端)--- 狼(故事的发展)----- 狼(故事的进一步发展)----- 狼(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30.《狼》导学案清·蒲松龄【学习目标】1.读通、读懂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简洁传神;积累文言词语:顾、暴、盖、止。
2.了解“之”等词的不同含义,理解文言词语活用的知识和古代文学常识。
3.了解故事旨意,把握文章善于识破狼一样的伎俩、除恶务尽的思想意义。
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窘jiǒng 眈dān 瞑míng 寐mèi 黠xiá倚yǐ缀zhuì尻kāo 苫(shàn)2、积累词语——解释下列词语屠大窘.(紧迫、为难、困窘急迫)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目似瞑.(闭上眼)一狼假寐.(睡觉)狼亦黠.矣(狡猾)倚(靠)顷刻(一会儿)少时(一会儿)久之(很久)缀行(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并驱..如故.(一起追赶;旧,原来。
《狼》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并能基本背诵课文。
2.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3.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自然的态度。
4.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学习重难点】
1.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2.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知识链接】
1.文言语句的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逐字对应翻译,同时做好留、补、删、换、调。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①留。
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
②补。
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
③删。
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
④换。
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
⑤调。
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的习惯。
2.作者名片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他自幼勤学、聪敏,自学成才,但一生考场不利,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3.作品简介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
【自主学习】
1.注音。
眈( )瞑( ) 尻( )
黠( ) 隧( )
2.解释加粗词语。
缀行甚远( ) 一狼仍从( ) 弛担( ) 眈眈相向( ) 目似瞑( ) 假寐( )
意暇甚( )
屠暴起(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而顷刻两毙( ) 止有剩骨(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屠自后断其股( )
【课中交流】
一、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自由放声朗读课文。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
3.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二、质疑问难,深层指导。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你觉得文中哪个字最能反映狼的本性?除了这一本性外,还有哪些特点?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3.屠户是如何与两狼展开搏斗的呢?从中可看出屠户具有怎样的品质?
4.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
5.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课后拓展】
狼,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为邪恶、残忍、贪婪的象征,摘抄有关“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并熟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