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ppt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39
教案第一篇总论学时:3小时学生:临床医学系目的:1.掌握各种成像技术的基本成像原理、方法和图像特点。
2. 掌握图像的观察、分析与诊断方法和不同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与限度,以便正确选择使用。
3. 掌握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技术及应用指征。
4.基本概念:自然对比人工对比造影剂CT CT值DSA 流空效应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学CR PACS难点重点:1.各种成像技术的基本成像原理2.图像的观察、分析与诊断方法3.医学影像学第一章X线成像一.X线成像原理1.X线产生和特性(1)X线是真空管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
X线发生装置主要包括X线管、变压器和操作台。
图1-1-1(2)X线特性:X线属于电磁波,并具有以下几方面于X线成像相关的特点:①穿透性:X线波长短,具有穿强透性,能透性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体,在穿透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吸收和衰减。
X线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②荧光效应:X线激发荧光物质使波长短的X线转换成波长长的可见荧光,荧光效应是透视检查的基础。
③感光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
④电离效应:即生物效应,是放射治疗和放射防护的基础。
2.X线成像基本原理:一方面是基于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之间的密度和厚度差别。
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到达荧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有差别,就可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3.X线成像设备:4.X线图像特点:X线图像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
不同灰度的影像是以密度来反应人体不同组织结构解剖及病理状态。
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有(1)低密度:吸收的X线量少,图像上呈黑影如肺组织;(2)中等密度:图像上呈灰影如肌肉等;(3)高密度:吸收的X线量多,图像上呈白影如骨组织。
二、X线检查技术: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称之为自然对比。
1.普通检查:透视、X线摄影透视可转动患者体位,多方向观察,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操作方便,费用低,可立即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