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段填筑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2
过渡段路基技术要求过渡段类型主要有:桥路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过渡段、隧路过渡段、堤堑过渡段、桥桥或桥隧过渡段、半填半挖路基及不同岩土组合的横向过渡段等。
过渡段与相邻路堤和锥坡按水平分层同时填筑,填料虚铺厚度控制在20cm以下,压实遍数由试验确定。
过渡段范围内的级配碎石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的原则,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同路基基床底层施工工艺,大型压路机碾压困难时,用小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遍数由试验确定。
一、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工艺见图。
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1、桥路过渡段(1)填方桥台图“桥路过渡段形式二”适用于驻马店以南第四系地层较薄的正线地段。
无砟轨道路基(路堤)与桥相连接不小于4h+b2+5(形式二的倒梯形,b2≥5.0m)范围内、且不小于20m的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5%水泥。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底宽5m的倒梯形部分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并掺入5%水泥,其填筑压实标准应满足K30≥150MPa/m,Ev2≥80MPa,Evd≥50MPa,Ev2 /Ev1≤2.3,n<28%的要求,且级配碎石粒径与级配应满足规范中的要求。
桥台基坑回填混凝土,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厚0.2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C15无砂混凝土块砌筑,厚20cm。
渗水墙底部设直径100mm的透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
过渡段路基填筑前,应采用冲击碾压技术进行地基的填前压实,但受既有建筑物影响(如距桥台、防洪堤等50m范围的路堤段)不应使用冲击压实,改用小型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
桥路过渡段形式二图1 桥路过渡段形式(2)挖方桥台台尾为土质、极软岩或强风化硬质岩路堑时,桥台基坑回填C25砼,基坑外路堑表层20m范围内换填级配碎石掺5%水泥;基床底层底宽5m的倒梯形范围内填筑级配碎石掺5%水泥,其压实标准应满足K30≥150MPa/m,Ev2≥80MPa,Ev2/ Ev1≤2.3,Evd≥50MPa,n<28%的要求,基床底层换填厚应满足相应的基床底层换填厚度要求。
施工技术交底通知单单位名称: 编号:《施工技术交底》资料――过渡段填筑一、简述因桥涵与路堤承载特点不同,为了确保路桥、路涵承载均匀,使铁路行车安全、平稳,根据《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及新建铁路太中银路基设计图纸要求,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设置过渡段。
如下图:本标段设计设有简支梁大中桥6座,框构桥3座,横向结构物28座,旅客地道1座,其中路桥过渡段12处,路涵(横向结构物)过渡段64处。
二、施工准备1、施工前对工点地形和地质进行施工复查核对工作,如与设计图不符及时通知项目部进行处理。
2、施工前进行图纸审核,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如发现设计遗漏或失误及时通知项目部上报设计进行修改、完善。
3、过渡段填筑A组填料,施工前先对周边可取料源进行调查和选择,并取样由试验室试验确定,试验检测填料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填筑。
三、施工方法1、采用施工机械1.1挖掘机:EX300—3型1.2装载机:50型1。
3推土机:160型1。
4压路机:YZ—18D型振动压路机1.5自卸车:运载30T2、施工步骤2。
1桥台及涵洞防水层施工完毕后,人工清除基坑内杂物,采用碎石分层填筑,并采用高频冲击夯充分夯实,直至填筑至原地面标高。
2。
2根据各区段路基顶宽及原地面标高推算出过渡段A组填料区域,采用红油漆在桥台和涵身砼面上标出A组料填筑区域及过渡段分层填筑尺寸线,0.2m/道,以便填筑时进行厚度控制。
2。
2.1路桥填筑区域宽度为路基顶宽向内侧平移1m,按1:1坡比延伸至原地面,长度为基床底层顶面自桥台或涵身砼面平移5m,按1:2坡比延伸至原地面。
(详见附图1)2.2。
2横向结构物以上填土高度不大于1。
5m时,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正梯形范围内及横向结构物顶面以上采用A组填料填筑;横向结构物顶面以上填土高度大于1.5m时,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仅正梯形范围内采用A组填料填筑。
(详见附图2)2。
3路桥过渡段填筑前先进行透水管埋设,埋设前填筑层面须找出5%横坡。
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MHTJ-21标挖除换填施工三级技术交底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蒙华铁路MHTJ-21标段项目经理部二工区
二O一六年四月
过渡段填筑施工三级技术交底
)当路堤与土质、软质岩石路堑连接时,应先沿地面挖成1:1.5的坡面后,再在坡
路堑基床底层换填厚度d按设计原则确定,路堑基床底层底面和路堤基床底层底面之间设置不小于10m的渐变段。
开挖回填部分的填
路堤与硬质岩路堑连接时需设置堤堑过渡段。
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
4、不同岩土组合过渡段
1)地面坡率为1:5~1:2.5斜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挖方部分路基面以下至少
范围内需挖除换填,且满足路基基床设计要求;挖方顶面设4%的向外排水坡。
同时沿原地面挖台阶,每级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0m;当地面横坡陡于1:2.5时,接陡坡路基设计台阶高度不大于0.6m。
组填料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虚铺厚度35cm,压实厚度为30㎝,结构。
路基过渡段级配碎石填筑施工交底一、级配碎石级配范围要求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
过渡段级配碎石范围表二、过渡段设置方式路堤与桥台连接处、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连接处、路堤与路堑连接处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级配碎石不掺加水泥。
1、桥台与路堤过渡(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长度: L=5+2×(H-0.6)。
式中 L----过渡段长度(m)H----台后路堤高度(m)(2)路堤与桥台连接处设置图示:L=5+2×(H-0.6)桥台与路堤过渡段设置方式图Ⅰ-Ⅰ断面图(3)路堤与桥台连接处设置过渡段,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采用级配碎石填筑。
桥台台背设置渗水墙,渗水墙采用C15无砂混凝土块砌筑,长30cm、厚10cm、宽15cm。
在渗水墙底部横向设高1m、厚0.5m 的中粗砂层,砂内埋设φ200mmRCP-20NG(A)渗排水管( RCP-20NG(A)材料性能:聚丙烯复合材料,管径为200mm的内支撑型圆形管材,脆化温度-45°,环刚度≥32KPa)将渗水排出路基以外。
无砂混凝土块技术要求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连接处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构、箱涵等)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长度: L=2+2×(H-h1);高度不高于结构物顶标高。
除横向结构物顶面距地面高度小于1.0m且不足路堤高度的1/2时不设置过渡段外,其它情况均设置过渡段。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置方式图Ⅱ-Ⅱ断面图坡脚坡脚路堤与斜交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置平面示意图(横向结构物顶与路肩高差小于2.5m)当构筑物轴线与线路中线斜交时,首先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斜交部分,然后再设置过渡段,过渡段尾部应与线路垂直。
(如上图)3、路堤路堑过渡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坚硬岩石路堑时,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 ,并应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本试验段路基起止桩号为DKxxx+376.09~DK172+835,全长458.91m。
试验段内包括桥路过渡段、路隧过渡段、涵路过渡段、路基正线段,其中桥路、涵路、隧路过渡段长度均为20m。
桥路过渡段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基床底层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
路隧过渡段接隧道仰拱及填充层前5m基床采用C25混凝土,其余部分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
涵路过渡段基坑采用C25混凝土回填,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基床底层为级配碎石掺3%水泥。
路基正线段机床表层为级配碎石掺5%水泥,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基床底层以下为A、B、C组填料。
2.2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2、正线数目:双线3、正线间距:5.0m4、速度目标值:设计速度250km/h,预留提速条件5、设计竖向荷载:“ZK活载”6、轨道类型:CRTS-Ⅲ型板式二、作业内容1.过渡段基底的验收及处理。
2.桥台台背基坑混凝土回填。
3拌制水泥级配碎石。
4.台背渗水设施施工。
5.过渡段分层摊铺。
6.分层碾压。
7.检测。
8.养护。
三、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1.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施工图要求。
碎石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应不大于 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 10﹪;黏土团及有机物含量不得超过2﹪,过渡段用碎石的级配范围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试验结果应符合表3.1的规定。
表3.1 过渡段用碎石级配范围表2.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料应符合施工图要求,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其检验应符合表3.2规定:表3.2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注:表列数字为进行一次试验的填料体积。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路基与涵洞(桥台)过渡段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交底部位:路基过渡段交底编号:施(技)LJ-006交底单位:接受单位:编制:审核:技术负责人:施工技术交底项目名称:编号:施(技)LJ-006单位工程名称交底日期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交底内容:一、技术交底范围本次技术交底仅适用于xx段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工程。
二、施工准备1、过渡段地基加固工程宜在涵洞(桥台)基础施工前完成。
2、过渡段的涵洞(桥台)的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并用小型振动设备碾压。
3、过渡段路堤基底原地面应平整后,用压路机碾压碾压密实,其压实质量应满足K≥150MPa/m。
304、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
确保降水及地表径流对过渡段施工无不利影响。
三、路堤与涵洞过渡段设置形式及填筑施工1、当涵洞顶面至路肩距离h≥2.0m时,采用倒梯形过渡段,过渡段纵向总长度不小于2倍基床表层以下路堤高度+2m,且不小于20m。
在涵洞顶面及两侧各1.5m范围和距基底2m向上按1:2的坡度至基床表层底范围填筑掺3%水泥的级配碎石,涵洞横向以外填料与相邻路堤相同,如图3-1设置。
图3-1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2、当涵洞顶面至基床表层顶面距离h≤1.0m时,如图3-2设置。
图3-2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3、当涵洞顶面至基床表层顶面距离h>5.0m时,如图3-3设置。
图3-3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4、路堤与涵洞过渡段填筑施工(1)涵洞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2)靠近涵洞的部位,应平行于涵洞进行横向碾压。
(3)涵洞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4)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
四、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置形式及填筑施工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置成倒梯形的结构形式,过渡段纵向总长度不小于5倍基床表层以下台尾路堤高度+5m,且不小于20m。
施工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交底部位:路基过渡段交底编号:施(技)LJ-006交底单位:接受单位:编制:审核:技术负责人:施工技术交底单位工程名称交底日期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交底内容:一、技术交底范围本次技术交底仅适用于xx段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工程。
二、施工准备1、过渡段地基加固工程宜在涵洞(桥台)基础施工前完成。
2、过渡段的涵洞(桥台)的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级配碎石分层填筑,并用小型振动设备碾压。
3、过渡段路堤基底原地面应平整后,用压路机碾压碾压密实,其压实质量应满足K≥150MPa/m。
304、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
确保降水及地表径流对过渡段施工无不利影响。
三、路堤与涵洞过渡段设置形式及填筑施工1、当涵洞顶面至路肩距离h≥2.0m时,采用倒梯形过渡段,过渡段纵向总长度不小于2倍基床表层以下路堤高度+2m,且不小于20m。
在涵洞顶面及两侧各1.5m范围和距基底2m向上按1:2的坡度至基床表层底范围填筑掺3%水泥的级配碎石,涵洞横向以外填料与相邻路堤相同,如图3-1设置。
图3-1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2、当涵洞顶面至基床表层顶面距离h≤1.0m时,如图3-2设置。
图3-2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3、当涵洞顶面至基床表层顶面距离h>5.0m时,如图3-3设置。
图3-3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4、路堤与涵洞过渡段填筑施工(1)涵洞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2)靠近涵洞的部位,应平行于涵洞进行横向碾压。
(3)涵洞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4)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0cm。
四、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置形式及填筑施工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设置成倒梯形的结构形式,过渡段纵向总长度不小于5倍基床表层以下台尾路堤高度+5m,且不小于20m。
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本技术交底适用于新建宁安城际铁路NASZ—1标段路基工程DK209+335。
9~DK213+700里程段的过渡段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在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路基与桥梁、桥梁与隧洞的连接按设计要求设置过渡段。
本段范围主要有:1、路桥过渡段3处,DK209+355。
9石岭大桥安庆端、DK210+887.5白沙铺特大桥南京端、DK210+537.62白沙铺特大桥安庆端;2、路涵过渡段8处,DK209+680。
02涵洞、DK209+793。
68涵洞、DK209+985.07涵洞、DK210+035。
74涵洞、DK210+153。
1涵洞、DK212+711.32涵洞、DK213+407.95涵洞、DK213+621。
83涵洞;3、路堤与路堑过渡段8处,DK209+410、DK209+690、DK210+180、DK210+790、DK212+670、DK212+870、DK213+350、DK213+640处。
过渡段施工必须在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
过渡段范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处理完毕。
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
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过渡段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压实,采用小型打夯机,每层摊铺厚度20cm,碾压8遍,碾压时一夯压一夯,对有集料窝的地方人工处理消除后在夯实平整。
每压实层路拱坡面应符合要求,无积水现象.过渡段台背与回填料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排水层.具体施工工艺要求见下页,后附过渡段施工图纸“宁安(三院)施路通-03、04、05”。
一、过渡段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1.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1。
1。
1施工方法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过渡段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作出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和相应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完善的施工工艺及处理措施。
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书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书1、2路基施工架子队:根据施工进度,即将开始路桥、路涵过渡段填筑,现将有关施工要求交底如下:一、压实标准过渡段范围内基床表层的压实标准同基床表层压实标准要求,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的压实标准为:压实系数K≥0.95、地基系数K30≥150Mpa/m、动态变形模量Evd≥50 Mpa。
二、沉降控制标准路桥的差异沉降不大于5mm,过渡段沉降造成的路基与桥梁的折角不大于1/1000。
三、过渡段级配碎石必须满足的条件过渡段碎石级配范围注:颗粒中针状、片状碎石含量不大于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超过10%。
四、路桥过渡段1、本工程桥台处全部为填方路基段,路基与桥台连接处设置过渡段,采用沿线路纵向倒梯形过渡形式。
过渡段的填料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掺加3%P.O42.5水泥),过渡段范围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掺5%P.O42.5水泥。
2、在路基与桥台结合部设渗水板,渗水板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无砂混凝土块长30cm、厚10cm、宽15cm,并于无砂混凝土渗水板基础内横向设置直径100mm透水软管将渗流水排出路基以外。
3、承台施工完毕,在台背侧回填混凝土至承台顶面,在其他三侧分层回填砾石土。
4、级配碎石填筑范围:距桥台背5m处算起,沿路基段纵向坡度不陡于1:3(且长度不得小于20m),无咋轨道底座板范围(左右线路中心线各向外1.7m,共8.4m宽)、两侧边坡比为1:1。
桥台锥体及其余范围填筑B组填料,压实标准同路基相应部位压实要求。
5、过渡段需同与其连接的路基一体填筑,如不能同时填筑,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必须预留出过渡段填筑范围,路基填筑预留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0m,每台阶高度0.6m。
6、级配碎石填料必须分层填筑,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得超过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5cm。
7、在过渡段填筑过程中,必须保证桥台的稳定、无损伤,靠近桥台2.0m范围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必须用小型压实设备压实。
过渡段填筑安全技术交底机械要求1、启动前应将离合器或将变速杆放在空档位置。
确认机械周围无人和障碍物时,方可作业。
2、行驶中人员不得上下机械和传递物件;禁止在陡坡上转弯、倒车停车,下坡不准空档滑行。
3、停车以及在坡道上熄火时,必须将车刹住、刀片、铲斗落地。
4、钢丝绳禁止打结使用,如有扭曲、变形、断丝、锈蚀等应及时更换。
5、机械、器具必须有轮有罩、有套有轴、防护装置齐全、良好,严禁超负荷或带病运转。
6、机械夜间进行作业时,施工段应有照明设施。
7、严禁对运行中的机械设备进行修理或保养工作。
一、挖掘机1、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斗不应过猛。
一次挖土高度一般不能高于4米。
2、向汽车上卸土应待车子停稳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3、铲斗回转半径内遇有堆土机工作时,应停止作业。
4、行驶时,臂杆应与履带平行,要制动住回转机构,铲斗离地1米左右。
上下坡时,坡度不应超过20度。
5、装运挖掘机时,严禁在跳板上转向和无故停车。
上车后应刹住各制动器放好臂杆和铲斗。
6、联接电动挖掘机电源电缆时,必须取出开关箱上的保险丝。
二、液压挖掘装载机1、操纵手柄应平顺。
臂杆下降时,中途不得突然停顿。
2、行驶时,须将铲斗和斗柄的油缸活塞杆完全伸出,使铲斗、斗柄和动臂靠紧。
三、推土机1、用手摇启动时,必须五指并拢。
用拉绳启动时不得将绳缠在手上。
2、推土机使用钢丝绳索引生物起步时,附近不得有人。
3、向边坡推土,刀片不得超出坡边,并在换好倒档后才能提升刀片倒车。
4、推土机上下坡不得超过35度,横坡行驶不得超过10度。
四、铲运机1、在新填的土堤上作业时,铲斗离坡边不得小于1米。
2、行驶时,驾驶室不得载人。
3、拖式铲运机上下坡不得超过25度,横坡不得超过6度。
4、多台拖式铲运机同时作业时,前后距离不得小于10米。
多台自行式铲运机两、机间距不得小于20米。
五、平地机1、自行式平地机,调头和转弯应减速。
2、行驶时,必须将刮刀和齿粑升到最高处,刮刀两端不得超出后轮胎外侧。
改建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路基工程编号:路基过渡段填筑施工技术交底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峨米EM-14标段项目经理部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14标一工区施工技术交底书单位工程名称:路基工程 No.分部工程名称:过渡段填筑分项工程(工序)名称:桥台与路堤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一、交底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成昆铁路EM14标一工区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
二、施工程序及操作要点2.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填筑试验段→确定工艺→结构物基坑回填→原地面整平压实→测量放样→A组料拌和→运输→填筑→摊铺平整→碾压→检验验收。
2.2施工工艺2.2.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路堤与桥台连接处设置倒梯形桥路过渡段。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形式见下图:(1)过渡段采用A组填料分层填筑,压实标准同基床底层要求。
桥台基坑回填C15混凝土,桥台与路基结合部,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厚10cm。
渗水墙底部设直径100mm的透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管壁四周用中粗砂回填进行保护。
桥路过渡段的填筑必须待桥台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地基加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2)过渡段路基填筑前,应采用振动碾压技术进行地基的填前压实,但受既有建筑物影响时不得使用振动压实,改用小型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
桥台后1.0m范围外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1.0m范围内采取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大于23cm,压实厚度不得大于20cm。
(3)过渡段路基应与其连接的路堤为同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其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2.2.2路堤与结构物过渡段施工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路堑地段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形。
过渡段浸水时,浸水部分填料应满足渗水土要求。
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应与相邻路基同步施工。
新建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工程HNCJS—NO.2标段施工技术交底书工程名称:交底编号:交底项目:跨郑焦晋特大桥0#桥台过渡段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填筑接受单位:技术负责人:交底人:复核人:接受人:交底日期: 接受日期: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工程项目二分部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编号:工程名称交底单位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工程项目二分部交底项目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交底日期1、在过渡段施工前,确认台背渗水墙已施工完成,渗水墙采用C20无砂混凝土块砌筑。
2、基坑采用级配碎石回填,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震动压路机碾压密实,使动态变形模量Evd≥30Mpa。
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填筑前由测量队进行放样,放出线路的中桩,再根据边线位置标高计算出线路宽度,然后放样出边桩,现场技术人员根据填筑区长度、宽度、厚度计算出级配碎石填筑方量.4、桥台过渡段采用沿线路纵向倒梯形过渡段形式,详见下图:5、在结构物上弹出线路中线及分层的标高线,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压实标准项 目地基系数K 30(MPa/m)动态变形模量E vd (MPa )压实系数K压实标准 ≥150≥50≥0。
957、施工工艺:8、施工方法填筑至设计标高施工准备基底处理 与本体、基床底层 同步分层填筑 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碾 压不合格检查厚度合格不合格检测 压实质量合格测量下层填筑中线 、 边线记录签证 结构物施工配比试验退 场填 料检验合 格不合格拌 合运 输检测(交底一式三份,生产班组一份、工程部、安质部各存档一份、)。
第1页共4页
注:本表一式三份:执行负责人一份,现场带班一份,技术员存挡一份各类人员履行签字0
第2页共4页
注:本表一式三份:执行负责人一份,现场带班一份,技术员存挡一份各类人员履行签字0
第3页共4页
注:本表一式三份:执行负责人一份,现场带班一份,技术员存挡一份各类人员履行签字0
第4页共4页
注:本表一式三份:执行负责人一份,现场带班一份,技术员存挡一份各类人员履行签字0
第5页共4页
注:本表一式三份:执行负责人一份 ,现场带班一份,技术员存挡一份各类人员履行签字
③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
非绿化区边坡压实采用夯实设备进行边坡压实,对于设计有绿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夯拍与 种植植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过渡段与路堤、路堑边坡连接处顺接采用人工挂线精细顺接,过渡段本体填筑局部不利于机 械操作地段也采用人工挂线精细刷坡。
(2)质量检测标准
②采用A 组填料时填筑压实质量应满足:
填料类别
压实指标
砾石类
碎石类
块石类
地基系数K 30(MPa/m)
120 130 150
孔隙率n
31
31
一
工程 名称 交底 项目
接受交底 作业队 交底日期
交底人:
复核:
项目负责人:
接受人:
第6页共4页
交底人: 复核: 项目负责人: 接受人:
注:本表一式三份:执行负责人一份,现场带班一份,技术员存挡一份各类人员履行签字0。
交底内容:1、、工程概况:施工里程为DK209+331.35~DK214+100,正线全长4428.08m,前接长塘特大桥,后接柯家纺大桥。
2.工程数量:长塘桥尾,冻溪头桥头和桥尾,柯家纺桥头。
209+895,210+072,210+800等涵洞过度段。
3.作业准备:(1)对施工图的审核已经完成,要求各工序操作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熟练掌握相关工序的施工方法及验收标准,经过考核合格后上岗。
(2)过度段填筑前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地面松软表土及腐植土清除干净,翻挖回填压实。
(3)准备施工所需的各种A、B组填料、水泥、碎石等原材料。
4.技术要求:4.1填料要求(1)过度段填料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的要求。
(2)过度段级配碎石填料的种类、规格、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级配碎石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碎石颗粒中针状和片状碎石含量不应大于20%,质软和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应大于10%。
级配碎石材料由块石、天然卵石或砾石经破碎筛选而成。
4.2施工要求;(1)过度段基底处理过程中及处理后应按照设计要求作好地面排水,软土、松软土、膨胀土和黄土地基地段,应确保降水及地表流径对施工质量无不利影响。
(2)过度段基底范围及其俩测的排水、防渗和地下水的拦截、引排应符合设计要求。
地下水的出露位置和处理前、后的出水情况应有记录。
(3)过度段采用级配碎石掺按照设计要求掺加水泥,具体过渡形式按设计施工图执行。
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4h内使用完毕。
(4)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鉴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5)掺水泥级配碎石不宜在雨天和气温5摄氏度以下时填筑,降雨前应对已经摊铺的级配碎石尽快碾压密实并覆盖。
(6)过度段与混凝土结构物连接时,应在结构物防水层与保护层完工、圬工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工。
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