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元件技术要求与检验国际新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55
氯化钠光学元件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氯化钠光学元件(以下简称氯化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氯化钠光学元件的制造与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85-2006 光学零件表面疵病GB/T 2831-2009 光学零件的面形偏差GB/T 7661-2009 光学零件气泡度GB/T 32561.1-2016 红外光学硫系玻璃测试方法第1部分:均匀性GB/T 32561.2-2016 红外光学硫系玻璃测试方法第2部分:条纹度GB/T 34184-2017 红外光学玻璃红外折射率测试方法偏折角法GB/T 903-2019 无色光学玻璃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技术要求4.1 密度在25 ℃时,氯化钠的密度为(2.164±0.1)g/cm3。
4.2 晶向氯化钠晶向为<111> ,<110>,<100>。
4.3 维氏硬度载荷为200 g时,沿(100)方向维氏硬度值为(22.01±0.5)kg/mm2。
4.4 熔点氯化钠熔点为(801±1)℃。
4.5 溶解度不同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应符合表1要求,溶剂为水,误差不得超过±3%。
表1氯化钠的溶解度1在(0.4~14)μm波段内,氯化钠的平均透过率不小于90.5%。
4.7 反射损耗在10.6 μm处氯化钠两个表面的反射损耗为7.6%±0.1%。
4.8 折射率氯化钠折射率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氯化钠的折射率在2.7 μm处氯化钠光吸收系数不大于1.64×10-4cm-1。
4.10 折射率温度系数氯化钠折射率温度系数应符合表3要求。
国际10110光学制图标准的执行——适用于国家点火装置此文件为国际讨论会第44届年会之光学科学、工程学、仪器学会专供材料1999年7月国际10110光学制图标准的执行——适用于国家点火装置摘要1996年,国家点火装置(NIF)工程决定选取ISO-10110标准作为NIF光学制图标准。
7000个大型NIF光学器件和20000多个小型NIF光学器件都将依照ISO-10110标准生产制造。
ISO-10110标准满足NIF光学规范中的所有要求。
它为光学工程师统计、交流光学规范提供了平台。
当没有单独的制图标准能够满足高能量激光系统所需时,ISO-10110标准(及详细备注)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成功的将国际制图标准应用到了NIF激光系统当中。
本文将简述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和ISO-10110制图标准的实施,并列举NIF光学制图的某些案例,以及应用ISO-10110标准的正反意见。
本文重点是NIF光学器件的表面缺陷规格,称为5/。
1. 序言1996年,经172个 ISO技术委员会和1个分技术委员会批准并颁布了ISO-10110文件,文件第1-13章的总标题为“光学和光学仪器——适用于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制图”。
ISO-10110标准具体说明了设计情况,以及技术图纸(生产制造和检测中的技术图纸)中对光学元件的功能要求。
此标准已被国际光学供应社团所广泛认可,同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美国商家的注意。
在NIF早期作业的准备过程中,采购7000个大型光学器件(孔径尺寸≥40cm)和20000多个小型光学器件(孔径尺寸≤15cm),这将大大超过未来几年的采购量。
在NIF工程未来30年的运作中,美国光学制造业将继续提供返修和更换的器件。
我们试图购买能够满足NIF高端技术、生产安排及成本需求的光学器件。
为研发成功,我们为每个光学器件寻找合适的标准,以便可以向光学供应商清晰的表述要求。
三年半前,当着手为NIF光学器件制定规格时,我们需要一份能够满足光学规范和制图需要的标准。
光学元件检验标准《光学元件检验标准,你知道多少?》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神奇的光学产品背后,可有着一套严格的光学元件检验标准呢!这就好像是一场超级重要的考试,只有通过了才能成为优秀的“光学小战士”。
比如说我们常见的眼镜片,这小小的东西可有着大讲究。
检验人员就像是超级侦探,拿着各种神秘的工具,对镜片进行仔细的“审查”。
他们会看镜片的清晰度,哎呀,这要是不清晰,戴上眼镜不就跟没戴一样啦?难道你愿意看东西还是模模糊糊的吗?还有那些望远镜的镜片,要是检验不过关,那我们用望远镜看星星的时候,看到的难道是一堆模糊的光斑?那多扫兴呀!检验的时候,可不光是看看这么简单。
他们要测量镜片的厚度是不是均匀,这就好像做蛋糕,要是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那能好吃吗?镜片也是一样呀,不均匀怎么能给我们带来清晰的视野呢?还有啊,光学元件的表面不能有划痕。
这就好比我们漂亮的脸蛋,如果有了划痕,那得多难看呀!你想想,要是镜片上有划痕,看东西的时候不就总有个道道挡着吗?而且,对于镜片的折射率也要严格把控。
这折射率就像是镜片的“本领”,本领大不大,决定了它能不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要是折射率不对,那成像效果能好吗?我曾经好奇地问过检验员叔叔:“叔叔,这么严格的检验标准,不累吗?”叔叔笑着说:“孩子,这可关系到大家使用的效果和安全,累也值得!” 听到这话,我心里可敬佩他们啦!其实,光学元件检验标准就像是给光学元件们设立的一道道关卡,只有那些真正优秀的才能通过。
这就好像我们参加比赛,只有实力最强的才能拿到冠军。
如果没有这些标准,那市场上不就会有很多不合格的产品吗?那我们的生活不就会变得乱糟糟的?所以呀,光学元件检验标准可太重要啦!它能保证我们用到高质量的光学产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清晰、更加美好!小伙伴们,你们说是不是呀?。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像增强器、变像管、像增强型CCD或CMOS等光电器件中使用的光学纤维传像元件的制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903-2019 无色光学玻璃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标志GB 7962.14-2010 无色光学玻璃测试方法第14部分:耐酸稳定性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GB/T 26597 光学纤维传像元件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GB/T 2659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光学纤维传像元件fiber optic elements for image transmission光学玻璃纤维按一定规则排列和成型,能将图像从输入端面传输到输出端面的功能元件。
3.2光学纤维面板fiber optic plate光学玻璃纤维按一定规则排列和成型,能将图像从输入端面等比例且不改变方向地传输到输出端面的功能元件。
3.3光学纤维倒像器fiber optic twister光学玻璃纤维按一定规则排列和成型,能将图像从输入端面倒转180°且等比例传输到输出端面的功能元件。
3.4光学纤维锥fiber optic taper光学玻璃纤维按一定规则排列和成型,能将图像从输入端面放大或缩小传输到输出端面的功能元件。
一、引言光学元件是指能够对光进行调制、放大、传输、检测等功能的器件,在各种光学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而光学元件的外形尺寸对于其性能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精确的检测来保证其质量。
zwb 289-2009是我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光学元件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的标准,本文将围绕该标准进行介绍和讨论。
二、标准内容概述zwb 289-2009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光学元件的外形尺寸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了对光学元件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和检测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各种光学元件的检测,包括透镜、棱镜、反射镜、光栅等。
三、光学元件外形尺寸的重要性1.精确的外形尺寸保证光学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光学元件作为光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形尺寸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光学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例如在光学成像系统中,如果透镜的外形尺寸不准确,将会导致成像质量下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效果。
2.外形尺寸的精确度对于光学元件的功能正常使用具有重要影响除了光学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外,光学元件的外形尺寸精度还会对其功能正常使用产生影响。
例如在激光器中,光栅的外形尺寸如果不符合要求,将会影响激光的调制和传输效果,降低设备的使用效率。
四、zwb 289-2009标准对光学元件外形尺寸检测的要求1.对光学元件外形尺寸的精度要求zwb 289-2009标准对光学元件外形尺寸的精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了形状公差、尺寸公差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光学元件的外形尺寸达到标准要求。
2.检测方法该标准还详细列出了光学元件外形尺寸的检测方法,包括了使用精密仪器测量、光学显微镜观察等具体的检测步骤和技术要求。
3.表面质量要求除了外形尺寸的精度要求外,zwb 289-2009标准还对光学元件的表面质量进行了要求,包括了表面平整度、表面清洁度、表面无损伤等方面的规定。
五、zwb 289-2009标准的应用与推广1.在光学元件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应用zwb 289-2009标准的发布对于光学元件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光学元件质量检验美军标1、目的:规范光学元件表面质量的检测标准2、适用范围:光学元件表面质量的检测3、技术要求:总则:所有元件,除具体仪器技术条件或合同所附有关图纸另有规定外,均须符合本标准的各项要求4、定义:表面缺陷:有效通光面积内表面缺陷的最大允许尺寸和数量的定量(数值)的描述,数值表示“道子/点子”,“S/D”5、检测内容:如加工单要求的20/10即:道子20#,点子10#,具体对应如下:道子:道子号数道子宽度10# 0.001mm20# 0.002mm40# 0.004mm60# 0.006mm80# 0.008mm点子:点子号数点子直径1# 0.001mm5# 0.005mm10# 0.01mm20# 0.02mm30# 0.03mm40# 0.04mm50# 0.05mm60# 0.06mm6、等效直径折算法6.1当φ2mm<元件≤φ20mm时,按等效直径折算最大道子(S)和最大点子(D),S(D)=S(D)X/2(X为元件等效面积的直径,S为指标中要求的最大道子,D为指标中要求的最大点子)例:φ10元件,要求40/20,允许的最大道子宽度S=40*10/2=200#,即最大道子宽度为0.02mm;允许的最大点子D=20*10/2=100#,即最大点子为0.1mm6.1.1当元件≥φ10mm时,检测方法:通过肉眼观察元件抛光、膜层表面质量6.1.2当φ2mm<元件<φ10mm时或元件<φ10mm且该元件通光尺寸>3mm时,检测方法:用8倍放大镜透过观察元件抛光、膜层表面质量6.2当元件>φ20mm 时,要求40/20,有效孔径内任意一个φ20mm 区域都得满足S/D(0.04mm/0.2mm)要求,否则该元件不合格。
6.3当元件≤φ2mm 时,按质量指标要求的最大标准值6.3.1检测方法:擦拭干净后的产品统一在放大倍率为40倍的体视显微镜下进行检测(在放大倍率为38倍下分化板上每格约为0.025mm ,而分化板上的黑线宽度约为0.006mm ),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元件抛光、膜层表面质量(此检测方法仅限通光尺寸≤3mm 的产品) 6.3.2判定方法┅道子道子的定义:道子是指长与宽比例大于4:1的缺陷(单位:0.0001mm ) 最大道子的定义:道子宽度等于质量指标要求的最大值例:质量指标要求为40/20元件,最大道子宽度:40# =0.004mm ,在有效通光孔径内不允许有大于40#的道子,只允许40#道子的长度累加不超过有效通光孔径直径的1/4且所有道子的长度之和不超过有效通光孔径直径的1/2(1)通光孔径内存在一条道子,宽度大于最大允许道子的宽度拒收(2)通光孔径内存在多条道子,如这些道子宽度小于最大允许道子的宽度;且这些道子的长度累加不超过有效通光孔径1/2 允收(3)通光孔径内存在多条道子,这些道子宽度等于最大允许道子的宽度, 同时这些道子的长度累加不超过有效通光孔径直径1/4 允收60# 道子 道子L1(4)通光孔径内存在多条道子,这些道子中既有道子宽度等于最大允许道子的宽度也有道子宽度小于最大允许道子的宽度时,累加最大道子的长度不超过有效通光孔径直径1/4,同时累加所有道子的长度不超过有效通光孔径直径1/2 允收L2+L3不大于1/46.3.3判定方法┅点子点子的定义:点子是指长与宽比例小于4:1的缺陷(单位:0.001mm ) 最大点子的定义:即点子的实际直径尺寸等于质量指标要求的最大标准值,不规则点子取最大长度和宽度的平均值(以下举例用规则点子表示) 例:质量指标要求为40/20元件,最大点子为:20# =0.020mm ,在有效通光孔径内不能有一个大于20#的点子,只允许有2个20#的点子且直径之和不超过20#点子的2倍。
光学行业标准导言:光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科学,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光学行业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产品规范、质量标准和工作流程三个方面,阐述光学行业的标准化要求。
一、产品规范1. 光学元件规格:光学元件是光学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规格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对于系统性能至关重要。
在制定光学元件规格时,应包括元件的尺寸、表面特性、光学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尺寸规格应精确到亚微米级别,表面特性包括光洁度、平整度等要求,光学性能需注重折射率、透射率和色散等参数。
2. 光学设备安全规范:光学设备常涉及激光、红外线等对人眼和皮肤具有潜在危害的辐射,因此必须制定安全规范以确保人员安全。
规范应涵盖设备的辐射安全等级、警示标志、防护装置的要求与使用等方面内容,同时还应包括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人员必须遵守的操作规程。
3. 光学器具标定规范:对于需要准确度高的光学器具,如测量仪器、检测设备等,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定规范。
标定规范应涵盖器具的精度、准确度以及标定方法和周期等要求,以保证器具的可靠和一致性。
二、质量标准1. 光学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光学产品质量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
规定光学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以及相应的合格标准。
例如,光学透镜的表面瑕疵、光学仪器的分辨率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质量控制流程和指导文件,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满足质量标准。
2. 光学产品可靠性评估标准:光学产品应具备耐用性和稳定性,以保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稳定的性能。
可靠性评估标准应涵盖产品的环境适应性、振动耐受性和温度稳定性等方面,以确保光学产品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3. 光学产品检测标准:光学产品检测标准应包括产品的外观检查、光学性能测试方法等方面。
在光学产品的制造、组装和调试过程中,需要依照相关标准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测试。
只有确保产品符合检测标准,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