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电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七章 电化学7.3 用银电极电解AgNO 3溶液。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在阴极上析出0.078g 的Ag ,并知阳极区溶液中23.376g ,其中含AgNO 30.236g 。
已知通电前溶液浓度为1kg 水中溶有7.39g AgNO 3。
求Ag +和3NO -迁移数。
解法1:解法1: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显然阳极区溶液中Ag +的总量的改变如。
n 电解后(Ag +)= n 电解前(Ag +)+ n 电解(Ag +)- n 迁移(Ag +)则:n 迁移(Ag +)= n 电解前(Ag +)+ n 电解(Ag +)- n 电解后(Ag +)n 电解(Ag +)=()()4Ag 0.0787.22910mol Ag 107.9m M -==⨯()3323.3760.2367.3910(Ag) 1.00710mol 169.87n -+--⨯⨯==⨯解前电30.236(Ag ) 1.38910mol 169.87n +-==⨯电解后n 迁移(Ag +) = 1.007×10-3+7.229×10-4-1.389×10-3=3.403×10-4mol()44Ag 3.40310Ag 0.477.22910n t n +-+-⨯==⨯移解()=迁电 则:t (3NO -)= 1 - t (Ag +)= 1 – 0.471 = 0.53解法2: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
显然阳极区溶液中3NO -的总量的改变如下:n 电解后(3NO -)= n 电解前(3NO -) + n 迁移(3NO -)则:n 迁移(3NO -)=n 电解后(3NO -)- n 电解前(3NO -)n 电解后(3NO -)=30.236(Ag) 1.38910mol 169.87n +-==⨯解后电n 电解前(3NO-)=()3323.3760.2367.3910(Ag) 1.00710mol 169.87n -+--⨯⨯==⨯解前电n 迁移(3NO -) = 1.389×10-3-1.007×10-3 = 3.820×10-4moln 电解(Ag +)=()()4Ag 0.0787.22910mol Ag 107.9m M -==⨯()4334NO 3.82010NO 0.537.22910n t n ----⨯==⨯移解()=迁电 则: t (Ag +)= 1 - t (3NO -)= 1 – 0.528 = 0.477.5 已知25℃时0.02mol·dm -3KCl 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S·m -1。
第一章 气体的pVT 关系 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nRT RT M m pV ==)/(或 RT n V p pV ==)/(m式中p ,V ,T 及n 单位分别为Pa ,m 3,K 及mol 。
m /V V n =称为气体的摩尔体积,其单位为m 3· mol -1。
R =8.314510 J · mol -1· K -1,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近似地适用于低压的真实气体。
2. 气体混合物 (1) 组成摩尔分数 y B (或x B ) = ∑AA B /n n体积分数/y B m,B B *=V ϕ∑*AVy Am ,A式中∑AA n 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A m,*V 表示在一定T ,p 下纯气体A 的摩尔体积。
∑*AA m ,A V y 为在一定T ,p 下混合之前各纯组分体积的总和。
(2) 摩尔质量∑∑∑===BBBB B BB mix //n M n m M y M式中 ∑=BB m m 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BB n n 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上述各式适用于任意的气体混合物。
(3)V V p p n n y ///B B B B *=== 式中p B 为气体B ,在混合的T ,V 条件下,单独存在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B 的分压力。
*B V 为B 气体在混合气体的T ,p 下,单独存在时所占的体积。
3. 道尔顿定律p B = y B p ,∑=BB p p上式适用于任意气体。
对于理想气体V RT n p /B B =4. 阿马加分体积定律V RT n V /B B =*此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5. 范德华方程RT b V V a p =-+))(/(m 2mnRT nb V V an p =-+))(/(22式中a 的单位为Pa · m 6 · mol -2,b 的单位为m 3 · mol -1,a 和b 皆为只与气体的种类有关的常数,称为范德华常数。
第七章电化学思考题解答一、是非题1.错2.错3.对4.错5.错6.错7.对8.对9.对10.错11.对12.错13.对14.对15.错16.错17.错二、选择题1.D 2.C 3.A 4.D 5.A 6.B 7.A 8.D 9.C 10.C 11.C 12.B13.C 14.B 15.C 16.B 17.D习题解答1. 在K2SO4溶液中通过500C电量时,在阴极和阳极上分别生成KOH和H2SO4的质量是多少?解:n (KOH) = n (1/2 H2SO4)= Q/ F = 500C/ 96485C · mol1-= 0.0052 mol所以m (KOH) = 0.0052 mol×56.106g · mol1-= 0.2917gm (1/2 H2SO4) = 0.0052 mol×49.035g · mol1-= 0.2550g2. 在AgNO3溶液中插入两个银电极,通电前溶液中含AgNO3的量为0.001mol,通电后银电量计中有0.0007 mol的银析出。
电解后阳极管中含AgNO3的量为0.0014 mol,计算Ag+和NO-3的迁移数。
解:用银电极电解AgNO3溶液时的电极反应为阳极Ag →Ag++ e-阴极Ag++ e-→Ag在阳极管电解前Ag+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电解时在阳极管中溶解下来的银的物质的量为0.0007mol,电解后阳极管中Ag+的物质的量为0.0014mol,所以阳极管中迁移出去的Ag+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 + 0.0007mol − 0.0014mol= 0.0003molt+= t (Ag+)= 0.0003mol/ 0.0007mol = 0.428t -= t (NO-3)= 1 −t+= 1 − 0.428 = 0.5723.已知298K时0.01mol · dm3-KCl溶液的电导率为0.1410S · m1-,装入电导池测得电阻为4.2156Ω。
一遍过必修一化学答案【篇一:2015年天大物理化学复习】>二、整体感觉:自我感觉,热力学和实验部分出题比以往更加灵活,其他题目比如化学平衡,动力学,电化学等很中规中矩,概念题每年都会出几道新题,建议看看其他学校真题,有几道填空题我在北航的真题见过类似的,但当时我也没在意。
三、给学弟学妹的复习建议:推荐参考书目:天大教研室编《物理化学》,《解题指南》,古风才编《基础化学实验教程》,李志伟编《物理化学考研复习指导》,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物理化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想考140+的看看这本,要求不高的不用看)教材一定要看透,真题要吃透,八九十年代的题不用太死抠,但2000年以后的真题一定要不留死角。
第一章:气体pvt变化,重点在压缩因子部分第二章、第三章:热力学定律,几大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方法是重中之重,各种情况要熟稔于心,各种情况的热力学函数的变化(绝热啊,等温啊,反应啊,相变啊,可逆不可逆的等等),热力学方程,麦克斯韦关系式(重中之重,今年没考证明,16年弄不好就来个证明)第四章:多组分,重点在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用的不多,了解就行,其次是各种情况的化学势的计算,活度和逸度的计算,稀溶液依数性不是重点,几乎不考。
第五章:化学平衡,这章核心就是求转化率a和平衡常数,就是等温方程和饭特霍夫方程的运用。
第六章,相平衡,今年没考固液相图,16年必考二组分固态相图!杠杆不是重点,了解就行,相律一定要吃透,必考!第七章:电化学,大题就是计算电池电动势和电池热力学部分,小题就是电导相关计算和电极极化,这章不难的第八章、第九章:统计,该记的公式记住,一般都是简单的套公式过程。
第十章:表面,重点在开尔文,朗缪尔,杨氏方程,吉布斯吸附等温式,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区别,亚稳态的形成(这章小概念多的一比,都得看!要是考大题就很简单了)第十一章:动力学,每年就是俩大题,一个二级反应+阿伦尼乌斯,一个稳态近似推速率方程,艾琳方程不知道这两年咋了,一个劲的出,往年真题根本没有!第十二章:重点在写胶团,判断聚沉能力实验:这个就看真题就行,能出的基本都出了,看完你会发现,有几个实验基本上就不会考了,因为没题可出(比如最大泡压法,平衡常数测定等)(重点还是电池热力学、热分析法、乙酸乙酯、二组分气液相图,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等几个)搞清原理最重要,重点仪器的使用(阿贝,电导仪,粘度计,贝克曼温度计),这些真题都写得很清楚!另外,我发现天大这两年真题总会出点新花样的题,所以建议看看别的学校真题!建议九月份开始复习物化,第一遍过教材,做课后题,大概一个月;第二遍一边看教材,一边看李志伟的复习指导,把重点都整理出来(整理好的笔记应该有厚厚的一本,最起码得四五十页),李志伟的真题只到2006年,而且分章节整理的,所以不用担心最后没题估分,第二轮复习结束可以拿07——12年任意一年的真题检验一下,大概半个月;第三轮复习,教材可以扔了,因为你的笔记本应该涵盖了所有知识点,这轮复习再从头过真题,这次是一套一套的做,一天一套,91年到06年(这种成套的网上可以下载,淘宝上也买得到),大概20天;第四轮,这个时候大概11月中旬了,把没做的07到14年真题以模拟的形式做掉,仔细分析,然后再过一遍李志伟上的自己感觉做的不好的题目,看不懂的背下来,各章看不懂的概念题也背下来,笔记也是越看越薄,会的删去,不会的记下来,没事的时候反复背,反复翻看李志伟书上自己做的不好的题目;进入12月开始以实验为主,考前用11、12年检验一下,不用担心自己做过而没法测出水平,因为你根本记不住答案,这个时候用做过的卷子测出来的应该差不多就是最终成绩了!我考前分别用07、08、11、12四年真题测的,平均大概在140左右,考完感觉成绩应该在135+【篇二:实验考试题总结】=txt>529、使用离心机时,当部分装载时,离心管可随意放在转头中而不用考虑平衡。
第七章 电化学(一)基本公式和内容提要1 Faraday (法拉第)定律定义: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通过每个电极的电量与发生在该电极上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Q = nzF2 离子迁移数定义:每种离子所传输的电量在通过溶液的总电量中所占的分数,以t 表示 Q r t Q r r ++++-==+, Q r t Qr r ---+-==+3 电导G ,电导率κ,摩尔电导率m Λ1I G RU -==1κρ=, A G lκ=m m V cκκΛ== 1c e l ll K R R Aκρ===其中,cell l K A=为电导池常数,c 为电解质的浓度,单位是mol/m 34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m ∞Λ = v+()m A λ∞+ + v-()m B λ∞-对于强电解质,在浓度较低的范围内,有下列经验关系(科尔劳乌施经验关系):(1m m β∞Λ=Λ-对于弱电解质: m m α∞Λ=Λ (其中,α为解离度)5 离子平均活度a ±和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电解质的活度:(/)v v v va a a a m m θγ+-+-±±±===其中,1/()v v v γγγ+-±+-= , 1/()v v vm m m +-±+-=6 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ln Az z γ±+-=-式中I 为溶液离子强度212i iI m z =∑;在298 K 的水溶液中,11221.172kg molA -=,上式适用于10.01m ol kg I -≤ 的稀溶液。
7 可逆电池热力学r m G n E Fθθ∆=- (只做电功) r mG nEF ∆=-(只做电功)ln R T E K nFθθ=()()r mr m p pG ES nF T T∂∆∂∆=-=∂∂式中,()p E T∂∂是电池电动势随温度的变化率,称为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第7章 电化学
思考题
1. 什么是正极?什么是负极?两者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阴极?什么是阳极?两者有什么不同?
2. 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如何?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如何?
3. 在温度、浓度和电场梯度都相同的情况下,氯化氢、氯化钾、氯化钠三种溶液中,氯离子的运动速率是否相同?氯离子的迁移数是否相同?
4. 为什么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淌度和摩尔电导率的数值比同类离子要大得多?
5. 强电解质如氯化镁的摩尔电导率与它的离子摩尔电导率之间是什么关系?
6. 在电解质溶液中,如果有i 种离子存在,则溶液的电导用哪个式子计算?为什么?
(1)12111i G R R R =+++ (2)121i
G R R R =+++ 7.标准电极电势是否就等于电极与周围活度为1的电解质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8.为什么标准电极电势的值有正有负?
9.某电池反应可以写成如下两种形式
(1)22H ()Cl ()2HCl()p p p O O O += (2)221/2H ()1/2Cl ()HCl()p p p O O O += 则所计算出的电动势E ,标准摩尔Gibbs 自由能变化值和标准平衡常数值是否相同?
10.如果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1V ,则各可逆电极的还原氢标电势值(标准电极电势值)有什么变化?电池的电势有什么变化?
11.如何用电化学的方法测定H 2O 的标准生成Gibbs 自由能?
12.为什么实际分解电压总要比理论分解电压高?
13.在电解池和原电池中,极化曲线有何异同?
14.以金属铂为电极,电解Na 2SO 4水溶液。
在两极附近的溶液中各滴加数滴石蕊试液,观察在电解过程中两极区溶液颜色有何变化?为什么?
概念题
1. 按物质导电方式的不同而提出的第二类导体,下述对它特点的描述,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A )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其导电的原因是离子的存在 (D )当电流通过时在电极上有化学反应发生
2.使2000A 的电流通过一个铜电解器,在1h 内,能得到铜的质量是:
(A )10g (B )100g (C )500g (D )2700g
3.298K ,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0.01mo l ﹒kg -1增加到0.1 mo l ﹒kg -1时,其电导率k 和摩
尔电导率∧m 将:
(A )k 减小,∧m 增大 (B )k 增大,∧m 增大
(C )k 减小,∧m 减小 (D )k 增大,∧m 减小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1)0.01 mo l ﹒kg -1和(2)0.1 mo l ﹒kg -1的两个电解质溶
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Ω和500Ω,则(1)与(2)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A )1:5 (B )5:1 (C )10:5 (D )5:10
5.在298K 的含下列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A )Al 3+ (B )Mg 2+ (C )H + (D )K +
6.有4种浓度都是0.01 mo l ﹒kg -1的电解质溶液,其中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
(A )KCl (B )CaCl 2(C )Na 2SO 4(D )AlCl 3
7.AgBr(s)在纯H 2O 和浓度都是0.1 mo l ﹒kg -1的下列电解质溶液中(1)NaNO 3 (2)NaI
(3)Cu(NO 3)2 (4)NaBr (5)H 2O ,AgBr(s)溶解度递增的次序为
(A )(1)<(2)<(3)<(4)<(5) (B )(4)<(5)<(2)<(1)<(3)
(C )(5)<(2)<(4)<(1)<(3) (D )(4)<(5)<(1)<(3)<(2)
8.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的电动势与Cl -离子的活度无关?
(A )Zn|ZnCl 2(aq)|Cl 2(g)|Pt (B )Zn|ZnCl 2(aq)||KCl(aq)|AgCl(s)|Ag
(C )Ag|AgCl(s)|KCl(aq) |Cl 2(g)|Pt (D )Hg|Hg 2Cl 2(s)|KCl(aq)||AgNO 3(aq)|Ag
9.用对消法(补偿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主要为了:
(A )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B )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
(C )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D )简便易行
10.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电池反应是:
(A )正向进行(B )逆向进行
(C )不可能进行(D )反应方向不确定
11.某电池反应为2Hg(l)+O 2+2H 2O(l)=2Hg 2++4OH -1,当电池反应达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E 必然:
(A )E >0(B )E =E Θ(C )E <0(D )E =0
12.某电池在298K ,标准压力下可逆放电时,放出100J 的热量,则该电池反应的焓变值△r H m 为:
(A )100J (B )>100J (C )<-100J (D )-100J
13.在等温、等压下,电池以可逆方式对外做电功时的热效应Q R 等于:
(A )△H (B )(/)p zFT E T ∂∂(C )(/)p zFE E T ∂∂(D )nEF
14.有两个电池,电动势分别为E 1和E 2
Pt|H 2(p Θ)|KOH(0.1 mol ﹒kg -1)|O 2(p Θ)|Pt E 1
Pt|H 2(p Θ)|H 2SO 4(0.1 mol ﹒kg -1)|O 2(p Θ)|Pt E 2
(A )E 1<E 2(B )E 1>E 2(C )E 1=E 2(D )不能确定
15.反应Cu 2+(a 1)→Cu 2+(a 2),已知a 1>a 2,可构成两种电池
(1)Cu(s)| Cu 2+(a 2)|| Cu 2+(a 1)|Cu(s)
(2)Pt| Cu 2+(a 2), Cu +(a’)|| C u 2+(a 1), Cu +(a’)|Pt
这两个电池电动势E 1与E 2的关系为:
(A ) E 1=E 2(B )E 1=2E 2(C )E 1=1/2E 2(D )无法比较
16.以石墨为阳极,电解0.01 mol ﹒kg -1NaCl 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已知:E Ө(Cl 2/Cl -)=1.36V ,η(Cl 2)=0V ,E Ө(O 2/OH -)= 0.401V ,η(O 2)=0.8V 。
):
(A )Cl 2(g)(B )O 2(g)(C )Cl 2与O 2混合气体(D )无气体析出
17.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A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B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
(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
概念题:
1.B 2。
D 3。
D 4。
B 5。
C 6。
A 7。
8。
C 9。
C 10。
B 11。
D 12。
C
13.B 14。
C 15。
C 16。
A 17。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