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肾脏的沉默杀手
- 格式:ppt
- 大小:5.26 MB
- 文档页数:42
长期尿酸高肾脏伤不起痛苦不堪的陈大伯忍着疼痛来到家附近的树兰(杭州)医院(浙江大学国际医院)就诊。
结果一查,尿酸竟然有700μmol/L,而正常值应该在420以内,这着实把陈大伯吓了一跳。
尿酸高引起痛风可能会危及肾功能浙大国际医院副院长、肾脏病中心主任寿张飞教授告诉记者,现在痛风趋于高发,最近几个月不少类似病人从风湿免疫科、内分泌科转诊到他这里,原因几乎都是尿酸值过高,痛风反复发作,影响到了肾功能。
一般来说,人体血清中尿酸的浓度男性超过420μmol/L ,女性超过360μmol/L,就是高尿酸血症。
超过此浓度时尿酸盐即容易沉积在关节腔、肾脏等组织中造成痛风及脏器功能障碍。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高尿酸血症患者达1.2亿,痛风患者约1700万,17%—25%的痛风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
也就是说,反复痛风真的很危险。
反复痛风发作为什么容易导致尿毒症?寿张飞教授告诉记者,因为血内尿酸含量持续过高,所产生的尿酸盐结晶会沉积在肾脏内,加上痛风发作时长期服用止痛药等危害极大,可能造成间质性肾炎,最终引起肾脏硬化。
此外,一旦形成尿酸性结石,结石跑到输尿管,堵住了尿液的去路,导致肾积水,也会引起肾功能衰竭。
研究发现,血尿酸水平>420 μmol/L (7mg/dl)患者,新发慢性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约3倍。
所以,痛风非小事,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
寿院长解释道,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
现代人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变,摄入肉类、虾类、贝类等高嘌呤食物的增加,是造成高尿酸血症的原因之一,更有年轻化趋势。
这部分人身体的其他指标也会或多或少出现问题。
80%血尿酸由自身代谢生成饮食摄入占约20%研究数据表明,通过饮食途径摄入的嘌呤只对尿酸的升高起到了大约20%的作用,80%还是和机体的代谢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在严格进行饮食控制的基础上,更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及时就医,在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分别采用控制症状和降低尿酸的药物,这样利于肾功能的保护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市第十人民医院彭艾教授:揭秘高尿酸不为人知的一面2012年11月28日 E08:E08-健康·热点稿件来源:新闻晨报作者:解雯赟在代谢性疾病这个大家族中,原本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辈”近年来出镜率甚高,它就是高尿酸。
对医学知识了解得多一点的人,或许知道它是导致痛风发作的直接原因。
但是,高尿酸还有不为人知的更为危险的一面——诱发肾功能减退甚至尿毒症!对此,本刊请教了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肾脏风湿科彭艾教授。
让人既爱又恨的尿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遭受代谢性疾病困扰的人越来越多。
基于这样的情况,血尿酸水平检测已成为体检的常规项目。
成年男性血尿酸水平的上限是416微摩尔/升,女性为357微摩尔/升。
要是发现自己的检查结果高于上述水平,相信每个人都会紧张,恨不得能一夜间将尿酸水平打压下去。
那血尿酸的水平是不是越低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
从生物化学角度来看,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终产物,过去在人们眼中它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代谢废物。
然而自从1981年的一项意外发现之后,人们对尿酸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观。
原来,尿酸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人类血液中的尿酸浓度极高,几乎是很多其他哺乳动物的10倍以上。
正是有了尿酸的强抗氧化作用,人类的寿命才显著高于其他多种哺乳动物。
有人甚至认为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尿酸扮演了维生素C的角色(很多低等动物自身都能合成维生素C,而人类及某些高级灵长类动物不具备这一功能)。
医学统计也已经证实:血尿酸水平高的家族,罹患癌症的几率相对较低。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过高的尿酸水平也会让人体不堪重负。
症状显著者会遭受痛风的折磨;无症状者,高尿酸在悄无声息间吞噬着肾脏的健康。
尿酸这一原本平平无奇的物质,让人既爱又恨。
尿酸高:内部矛盾是大头对高尿酸血症、痛风防治知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尿酸水平高和贪嘴脱不了干系。
因此,在他们看来只要严格控制饮食,就能减轻乃至彻底消除疾病的困扰。
在肾脏风湿科专科医生看来,这样的观点只是一厢情愿。
这些沉默杀手正在损害你的肾,护肾要牢记!吃错食物会损害肾脏健康,那么吃什么东西对肾不好呢?不良饮食习惯会成为肾脏健康的杀手,今天就告诉你吃什么东西对肾不好,看了以后要避免这些伤肾饮食习惯。
★1.不喜喝水生成尿液是肾脏主要功能之一,当人体内水分过多或过少时,会由肾脏对尿量进行调节,使体内水分保持平衡。
如果长期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增加。
肾结石、肾积水等都和长期不喝水有密切的关系。
充分喝水,不仅可稀释尿液,保护肾脏,还能有利于排出废物和毒素。
★2.煎炸食物配甜饮料《美国肾病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煎炸食物+甜饮料”式的饮食会导致肾病死亡危险增加50%。
加工食品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盐和磷,甜饮料中加入了大量的糖,煎炸食物含有大量的有害脂肪,而肾病患者很难将这些物质从血液中过滤掉,因而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危险大增。
而肾病死亡病例中,大部分与心脏病有密切关联。
★★★3.常喝果蔬汁饮料果蔬汁饮料是以水果或蔬菜浓缩原浆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为延长保质期,有的添加了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等防腐剂。
饮用这种果蔬汁容易导致体内钠、钾含量超标,增加肾脏的负担。
此外,饮料中的香精、色素等会加剧肾小球滤过及排毒负担,损害肾功能,加重肾性水肿与肾性高血压。
★4.过多食豆腐过多食豆腐促使肾功能衰退。
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若大量食用豆腐,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5.酒后喝浓茶茶叶中的茶碱可以迅速地对肾发挥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
乙醛是一种对肾脏有较大刺激性的有害物质。
而肾脏并无此解毒功能,所以会影响肾功能,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
★6.爱喝啤酒如果已经患了肾脏方面的疾病,又无限制地大量喝啤酒,会使尿酸沉积导致肾小管阻塞,造成肾脏衰竭。
★7.多喝运动性饮料这些饮料中富含钾、钠、钙、镁等电解质,中老年人饮用后,因运动量小,这些电解质只能通过肾代谢排出,会加重肾脏负担,引起肾功能异常。
高尿酸患者选择食物的注意
目前高尿酸已经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一说尿酸高大家都会想到痛风,但高尿酸除了会导致关节疼痛引发痛风之外,还是一个潜伏在肾脏的“杀手”,可以引发不同程度的肾损害甚至肾脏衰竭。
高尿酸久了,会给肾脏带来这三个伤害,最怕最后一个!
1、尿酸升高,尿酸盐沉积于肾间质,会导致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小管萎缩变形、间质纤维化,严重者还会引起肾小球缺血性硬化。
2、出现尿酸性肾结石,尿酸结晶沉积于小管间质部位,会引起血尿、尿路结石、继发尿路感染等问题。
3、发展成急性高尿酸性肾病,尿酸急剧升高,大量尿酸结晶在集合管、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内沉积,阻塞双侧输尿管,尿液突然减少,引起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5类食物超伤肾,不想变尿毒症,一口别碰
一、高汤
汤,很多汤里都富含嘌呤,特别是煮的时间越久的汤,但是蔬菜汤一般不含,主要见于肉汤,鸡汤,用动物的内脏
熬制的汤
二、动物内脏
动物的内脏,动物的内脏富含高嘌呤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动物的肝,肾,脑,牛羊肚,鱼子等等。
三、浓茶
浓茶水、咖啡等饮料本身不含嘌呤,但咖啡因会使自主神经兴奋,加重痛风,也可能会诱发急性痛风。
四、鱼类
鱼类,青鱼,金枪鱼等含有的嘌呤比较少,但是沙丁鱼,凤尾鱼,比目鱼,鲈鱼,鳝鱼等则含有的嘌呤比较多。
五、豆类食物
豆腐、豆芽能吃,豆浆能喝,但都要少吃。
鱼豆腐和炒黄豆不要吃!一把炒黄豆就会使痛风发作,而黄豆经过加工,嘌呤被水溶解带走一部分,豆制品就成了中嘌呤食物。
痛风一定要忌口,另外像是海鲜这类高嘌呤食物也一定要少吃!。
慢性肾脏病管理与用药1. 慢性肾脏病的概述1.1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肾脏结构和功能逐渐丧失的疾病,通常是由于长期的肾脏炎症、肾血管病变或其他慢性疾病引起。
CKD 可以逐渐进展到肾功能衰竭,导致尿毒症和其他严重健康问题。
1.2 慢性肾脏病的症状和分期慢性肾脏病在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疲劳、腰酸背痛、水肿、尿量改变等症状。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变化,慢性肾脏病通常分为五个分期,即G1-G5期,分别代表肾脏功能的不同程度。
2. 慢性肾脏病的管理2.1 早期筛查与诊断由于慢性肾脏病早期常无症状,对于高风险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家族中有CKD患者的人群,需要进行定期的肾功能检查。
常规检查包括测量肌酐和尿蛋白定量,以及计算肾小球滤过率。
一旦发现异常,建议进一步进行肾脏影像学检查和肾脏穿刺活检,以确定病因和病变程度。
2.2 饮食与生活方式的管理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在慢性肾脏病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患者应当限制高盐、高脂、高糖、高蛋白的食物摄入,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血压控制。
此外,戒烟和限制饮酒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习惯会加重肾脏负担。
2.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肾脏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控制病因、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等目标。
常用的药物包括血压控制药物(ACEI、ARB、钙离子拮抗剂等)、血糖控制药物(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利尿剂(控制水肿)、纤维连接酸(治疗高尿酸血症)等。
3. 慢性肾脏病的继续教育答案3.1 问题1: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答案:慢性肾脏病早期常无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疲劳、腰酸背痛、水肿、尿量改变等症状。
3.2 问题2:慢性肾脏病的管理方法有哪些?答案:慢性肾脏病的管理方法包括早期筛查与诊断、饮食与生活方式的管理以及药物治疗等。
高尿酸血症与肾病作者:槐鹏字陈秀丽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8年第06期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正迅速增加。
临床上,高尿酸血症可使尿酸(盐)在肾组织沉积引起肾损害,称高尿酸血症肾病。
1960年,Talbot和Terplan的研究认为肾脏的病理表现有显微肾硬化和尿路感染。
长期高尿酸血症的严重后果主要为痛风性关节炎和肾损害。
肾损害仅次于关节病。
关节常有明显的症状,而肾脏病变是隐匿的。
急性高尿酸血症肾病主要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肾病1.高尿酸血症肾病:尿液改变主要为轻度蛋白尿和少量红细胞尿。
早期的肾功能变化是浓缩功能的减退,随后逐渐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
当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肾囊肿和淀粉样病变等同时存在时,则可发生肾功能衰竭,也是高尿酸血症肾病的归宿。
2.急性高尿酸血症肾病:高尿酸血症伴白血病、淋巴瘤等骨髓增生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广泛播散时,尤其接受放疗和化疗时,大量尿酸往肾脏排泄,尿酸结晶在肾小管、集合管和肾盂急骤沉积,引起肾小管腔内压力增高,肾小球囊内压增高,致使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
其临床特征为初期排出尿酸增加,尿中有多形结晶,发生血尿及少量蛋白尿。
病变进展时出现少尿和无尿,可伴有腰痛、恶心、呕吐和嗜睡等尿毒症状。
急性高尿酸血症肾病血尿酸和尿尿酸均显著上升。
文献报告:血尿酸>1189微摩尔/升(20毫克/分升)占60%;而原发性痛风仅占14%;20%病人24小时尿尿酸排出量>19.48微摩尔/升,而原发性痛风仅占6%。
3.尿酸盐结石:10%~25%痛风病人有肾结石,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200倍。
每天尿酸排出1000毫克者约20%有结石,排出1100毫克时近半数有结石。
尿酸盐结石同样和高尿酸血症有关,血尿酸1.37微摩尔/升,则50%有肾结石。
尚有一些疾病不伴有高尿酸血症和尿尿酸排出过多,但由于尿量少,尿液酸性高,仍可发生尿酸结石。
长期尿酸高对肾脏有什么影响近几十年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尿酸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多年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尿酸也是肾脏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危险性甚至高过蛋白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根据各地患病率的报道,在我国约有1.22亿高尿酸血症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0%。
高尿酸血症有原发性、继发性之分,也存在无症状、症状性(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不同,造成的肾损害也包括急性、慢性尿酸性肾病和尿酸性肾结石。
那么,长期高尿酸状态对肾脏会有什么影响呢?一、什么是尿酸尿酸是一种弱酸,以尿酸盐的形式存在于整个细胞外液中,它是人及灵长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在肝脏及小肠内合成。
内源性核酸分解产生以及食物中摄入的嘌呤经核苷酶分解为次黄嘌呤,后者经黄嘌呤氧化酶作用变为黄嘌呤,并进一步降解为尿酸。
在非灵长类哺乳动物尿酸可被进一步氧化为尿囊素。
进化过程中尿酸氧化酶的基因突变使人类体内尿酸不能进一步代谢为尿囊素,而直接以原形经肾脏及消化道排出,这也使得高尿酸血症成为可能。
二、正常的尿酸值和高尿酸值分别是多少受种族性别、年龄、生活饮食方式及尿酸排泄能力的影响,不同个体之间血清尿酸水平有很大差异。
由于雌激素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正常成年男性血清尿酸水平较女性高,而绝经后女性的尿酸水平则显著升高。
据报道美国成年男性血清尿酸水平为132-450μmoI/L,女性为126-396μmoI/L,我国男性为148.7-416.4μmol/L,女性为89.2-356.9μmoI/L。
高尿酸血症通常被定义为男性>7.0mg/dl(416.4μmoI/L),女性>60mg/dl(356.9μmoI/L),分为急慢性两种,前者多见于大量酒精的摄入、肿瘤溶解综合征及高嘌呤、高蛋白饮食,后者则多源于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肾小管尿酸分泌的减少及重吸收的增加。
关于高尿酸的科普文章高尿酸,你不得不了解的沉默杀手!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一个无声的杀手正在悄悄地侵蚀着我们的健康,它就是高尿酸。
你可能对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却并不多。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沉默的杀手。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高尿酸。
高尿酸,也被称为“尿酸高”,是指非同日两次血清空腹检测,血尿酸水平达到或超过男420umol/L,女360umol/L。
尿酸是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当体内生成的尿酸和排泄掉的尿酸无法保持平衡时,多余的尿酸就会被滞留在血液中。
嘌呤代谢紊乱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遗传、性别、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些人可能更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
高嘌呤食物摄入过多是常见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动物性食品,如红肉、海鲜等。
然而,低嘌呤饮食可以帮助降低血尿酸水平。
通过控制动物性食品的摄入,如红肉和海鲜,可以使血尿酸下降10%~18%。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对于肾功能不全和高嘌呤饮食摄入者也有明显的益处。
但请注意,某些富含嘌呤的海鱼,如鲭鱼和沙丁鱼,对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高尿酸患者并非完全禁忌。
适量食用这些鱼类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对改善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是有益的。
然而,尽管饮食调整对高尿酸管理很重要,但这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药物治疗。
因此,定期进行体检和尿酸检测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控制高尿酸。
总之,高尿酸血症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可以导致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如痛风、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损害等。
通过了解其成因和影响,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低嘌呤饮食和定期检测,我们可以有效地管理这个沉默的杀手,保护我们的健康。
记住,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战胜高尿酸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