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及肾脏损害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12
【疾病名】高尿酸血症肾病【英文名】hyperuricemic nephropathy【缩写】【别名】gouty kidney;nephropathy caused by hyperuricemia;尿酸肾病;痛风肾【ICD号】N15.8【概述】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率正迅速增加。
临床上,高尿酸血症常伴有高尿酸尿症,无论高尿酸血症还是高尿酸尿症,均可使尿酸(盐)在肾组织沉积引起肾损害称尿酸肾病。
尿酸和尿酸盐可引起痛风、急性尿酸肾病(acute uric acid nephropathy)、尿酸性肾结石、慢性痛风肾病(chronic gouty nephropathy)以及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等。
1960年,Talbot和Terplan的研究结果认为痛风的唯一本质性病理学特征是尿酸晶体的出现,肾脏的病理表现有显微痛风石、肾硬化和尿路感染。
现认为肾脏的显微痛风石是痛风肾(gouty kidney)本质性病理特征。
关于痛风和肾疾病之间的关系,需要认识两种不同的综合征:一种是由原发性肾疾病并发痛风性关节炎,如铅肾病引起痛风;另一种是由痛风引起肾脏病变。
最早记录的痛风性肾损害可追溯到公元2世纪。
17世纪Sydenham记载了“痛风时肾脏有结石生成”,19世纪注意到痛风病人有蛋白尿,Garrod发现本病肾小管间有尿酸晶体沉积。
1930年的统计结果,痛风患者肾炎发生率为30%,因并发尿毒症而死亡的病例占8%,这些病例都有超过10年的痛风关节炎病史,伴发的全身性血管疾病和高血压也对肾脏病变有影响。
【流行病学】本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状态的改变,近年来发病率迅速增加,但具体统计资料不详;各年龄均有发生,但以中年以上男性多见。
1930年的统计结果,痛风患者肾炎发生率为30%,因并发尿毒症而死亡的病例占8%,这些病例都有超过10年的痛风关节炎病史。
【病因】引起尿酸肾病与痛风肾病的病因是血和(或)尿中尿酸浓度增高,而使持续性尿酸浓度增高的许多因素有:1.尿酸生成增加(1)遗传因素:酶基因突变,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
尿酸高会引起什么病,最常见的是这三种
尿酸高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出现了这种现象的话,可能会引起痛风急性关节炎,肾脏病变以及尿路结石之类的疾病,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尽可能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
★痛风急性关节炎
长期的尿酸过高不及时救治会导致痛风,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痛风是反复发作且顽固,在救治上面也是很难的,严重者会出现痛风石,会兖州高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活动。
★2
★会引起肾脏病变
长期的尿酸高会导致人们的机体处于酸性,这样会给很多疾病创造了机会,引发肾脏疾病,长期的尿酸高会引起审计师,肾功能不全或肾炎等,在此提醒,痛风病人会常常伴有肥胖,高血压等疾病。
★3
★尿路结石
痛风病人的体质是偏向于酸性的,当尿液中的酸性增加会形成尿路结石,一些小的尿路结石虽然可以自行排出体外,但是打的结石就需要进行手术,对人体有很大危害。
注意事项
尚雯婕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尿酸高会引发的疾病,想必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尿酸高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一旦发现自己有了疾病的症状就应该及时的去当地较为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这样才能让自己尽快的恢复。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1. 引言高尿酸血症,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尿酸的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血尿酸水平就会升高,引发高尿酸血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在临床上,高尿酸血症不仅可导致痛风,还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对其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风险因素2.1 遗传因素高尿酸血症的遗传因素在病因中占有重要位置。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的个体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目前已知的遗传性疾病,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过度活跃症、Lesch-Nyhan综合症等,都会导致尿酸生成或排泄的异常。
2.2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影响血尿酸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合理饮食,如富含嘌呤的食物摄入过多(如海鲜、肉类、啤酒等),会增加血尿酸的产生。
此外,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也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导致了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的上升。
2.3 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也是高尿酸血症的风险因素。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患者往往伴有高尿酸血症。
这是因为这些疾病状态下,机体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同时,长期使用利尿剂、免疫抑制剂、抗结核药物等,也可能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综合以上分析,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与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遗传、生活方式和慢性疾病等多个层面。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
3. 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1 临床表现3.1.1 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往往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疲乏无力 - 关节疼痛或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 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肾脏结石或痛风结节3.1.2 体征•关节炎患者可见关节肿胀、变形、触痛明显•有肾脏损害的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水肿等体征•长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肾脏等部位,形成痛风石或痛风结节3.2 诊断方法3.2.1 实验室检查•血尿酸测定:空腹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男性)或360μmol/L(女性)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指导高尿酸血症是一种由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常见疾病。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高尿酸血症的困扰,对于该方面的健康指导尤为重要。
一、高尿酸血症的危害1.关节部位的损伤当人体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时,尿酸会通过血液流向各个关节,进而在关节软组织中沉积。
这一过程引发的尿酸盐沉淀会对关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非出现关节局部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等现象。
此外,骨膜、软骨长时间受尿酸盐侵蚀的可能会产生纤维化,若局部缺血严重,甚至走向坏死的道路。
这样的损伤不仅局限于关节自身,还可能导致骨折等更为严重的问题。
2.痛风疾病的患发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痛风实际上是尿酸盐沉积于关节软组织中引起炎症反应,通常伴随着关节麻木、剧烈疼痛、肿胀、皮肤发热和暗红等症状。
这一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长时间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由于与高尿酸血症相互作用,痛风的防治也成为了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3.肾功能的减退及损伤肾脏作为人体内部清除尿酸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高尿酸血症无疑对其构成了过重压力。
当血液中尿酸浓度长时间偏高时,尿酸盐在肾脏中过多地堆积,堵塞肾小管和肾间质,引发肾脏慢性炎症,从而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可能走向肾脏功能衰竭。
这一严重后果将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造成极大危害。
二、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指导1饮食指导中医尤为重视饮食指导。
(1)蛋白质的选择和控制优质蛋白的摄入:一些健康研究表明,摄入一定的牛乳蛋白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
乳制品摄入水平与尿酸水平呈负相关。
因此,建议每日饮用2杯或以上牛奶,以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
限制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如鸭肝、鸡肝、猪大肠、猪肝、猪肺、猪肾等)、蚌蛤、牡蛎、鲢鱼、乌鱼、白带鱼、白鲳鱼、香菇等食物中嘌呤含量相当高,应严格限制。
豌豆、坚果等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应减少食用。
增加低嘌呤食物:谷类(如:米、面、玉米、高粱等)、乳蛋类及部分水果(如石榴、葡萄、梨、枇杷、桃子、西瓜、柠檬、橘子、橙子、哈密瓜等)等食物嘌呤含量较低,可适量增加摄入。
慢性肾脏病与高尿酸血症摘要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以肾损伤和肾功能下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性疾病,全球发病率约为13.1%,且会导致心血管及全因死亡率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
目前,CKD的治疗仍存在很大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明确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以延缓疾病进展。
既往人们认为高尿酸血症(HUA)是肾功能下降的标志物,最近的观察性研究表明HUA是CKD发生和进展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CKD患者血尿酸水平随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而升高,血尿酸与CKD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争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UA可导致肾功能下降,通过促进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促肾脏纤维化等机制损伤肾脏。
目前,降尿酸治疗是否可延缓CKD的发生和进展尚存在争议,未来需要更多大型随机对照研究来确定干预时机和阈值。
慢性肾脏病(CKD)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与功能损伤,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矿物质代谢改变、贫血、代谢性酸中毒和心血管事件)。
CKD患者发生透析、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的升高,全球CKD患病率约为13.1%,2023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CKD 患病率为8.2%。
目前,CKD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医生只能针对危险因素和并发症进行治疗。
早期识别CKD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饮食方式的改变,我国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HUA 是CKD常见的临床表现,近年来,多项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HUA不仅是CKD患者肾功能下降的标志物,也是CK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HUA与CKD、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微小病变肾病、IgA肾病等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6-7]。
尿酸可通过炎症、氧化应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促进肾脏纤维化等机制损伤肾脏。
在CKD患者中,HUA与CKD的先后关系并不是十分明确,确定两者之间因果关系存在一定难度。
第37卷2013年第10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V 01.37.N o .10O cL2013929临床研究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张峰1,黄永富2(1.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226300;2.扬州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江苏省南通瑞慈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22601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方法在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随机选取患者40例,组成观察组,同时在我院体检的非慢性肾脏病者中随机选取30例,组成对照组。
分别检测并计算两组患者的血尿酸及肌酐清除率,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间的相关性。
同时根据肌酐清除率将观察组患者分4个亚组,分析血尿酸水平与慢性肾脏病分期的相关性。
结幂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患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高尿酸血症的患者∽=7.675;P=o .006)。
同时随着慢性肾脏病分期的提高,其血尿酸含量也明显升高,经方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F=5.785,P=O .002),且与肌酐清除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 =一O .550,P=O .000)。
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更易患慢性肾脏疾病且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相关性doi :10.3969/j .i s sIL 1004—5775.2013.10.008学科分类代码:320.2435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R da6∞蛳p&睡w e 蚰H 邓盯眦i 僦ni aandaI 咖i c 黝血ey Ⅸs 明se /ZH A N G Feng ,卸叭N GYo 呜一fIl //(DI 哪朋lD ,肠西n ,扭幻-,y 腻诚c 妇,蛐’s 凰印豇缸巧砌啊酾b 口口恤廊,^『埘幻孵226300,CIm 临)A b 岫I n :O bje 曲eT o 蚰al y 舱出e r ek 血∞s hi p bet ween devel 叩呲ntofhypem r i c 咖i a and chm I l i c ki dI I eydi se 够e .M e 削sI tar l-dol Il l y sel ect i ng 40cas 鹤of p 撕∞tsw i nlchH 证cl 【i dI le ydi sea 鸵p 出ent si n tl l e D e panm ent 0f I nt em al M edi ci 舱i n tl I e ho s pi t al ,com pos ed 0fobs er vat i on 伊伽p .W hi l e i n 出e out pa t i ent s of tl I e hos pi t alheal 山ex 锄i n 撕on ,30p 砒i ent s w i t|In0C K Dw ere 砌doIIl :l y select ed ,c 吣posedof cont m lgr oup .ne de 魄t i on 蚰dcal cl l l at i on of b100d I l ri c aci d 蚰dc 瑚t ini necle 籼cem t e of t het w ogroup sof p 鲥ent s ,蚰d tt l e co 玎el a .t i on 锄al ysi sbe №en hype 训ceI I l i a 蚰dchm ni c ki dI l ey di se 硒e w er e don e .A t t hes 锄et i Ine ,ac coIdi ng t 0cr eat i I I i neck 啪ncem t e of t hepat i en 协,t I l e ob ∞r vat i on 铲叫p w蹈di vi d ed 如t o 4sI l b 伊叫ps t 0e V al uat e con .e l at i on 锄a l ysi s of s em m ur i c aci d l evel 粕d st age of chr 蛐i cl 【i dI le y di 8eas e .R 姻m 协R 鸭eaI ch s ho w s t l l at ,i n t lle obs e nr ed gm up ,hypem dce m i a hypedi p i dem i a pa t i ent s w e 他s i 印击cand y hi ghe r t l l 蛐t ht i n tI l e cont m lgr0岬∽=7.675;P=o .006)锄d hypemr i c 咖i a .w hi le di 艉陀ntst age sof chr 0I I i c ki dm y di se 鹳e i n cr ea sed ,t l l e bl oodur i caci d 咖扫叨tw ∞al ∞i ncr B as ed by&nal ysi s of v 捌粕ce ,t ber ew er es tat js £i calsi gn 访c 锄ce(F=5.785,P=0.()02),粕dt l l er e w 鹅al i n ear m l 撕帆w i tI l t llecl ea 瑚1cer at e ofcr eat i I li ne(r =一0.550,P=0.(×)o).C lm du 菇蚰H ypem ri cel l l i a pat i en t s we 陀m or e 1i kel y t ohavecl l H 沛ck 池eydi 8e 鹊e 明d hadal i ne 盯condal i on 访t l l 嘲l al f unct i ∞i nj uryde 伊ee .K ey 啪rds :蝴舢l 抵m i a ;C l l roI l i cki 蛔dise 踟;R e 舢vi ty高尿酸血症是由于体内嘌呤核苷酸代谢异常所导致的体内尿酸异常升高的一种疾病,本病与饮食结构存在密切的关系。
高尿酸血症:详细信息高尿酸血症:详细信息高尿酸血症大部份发生在关节柔软组织处,尿酸与钠结合成尿酸钠盐,致使关节肿胀,是非常疼痛的一种疾病,就像有千只针在扎肉似地。
很多人一听到高尿酸血症,就会联想到不能吃腺嘌呤(adenine)高的食物,因其主成分为嘌呤(或称普林purine)。
而国内一谈到普林purine,就会指向黄豆类制品,其实并不是那回事,在国外并无此一说,反而常提到的食物是肝、酵母类等,故黄豆就成代罪的羔羊。
其实血液中尿酸偏高,并非全由高普林purine的食物而来,也不是因食物中的高purine就会导致高尿酸血症。
导致高尿酸血症的正确说法应该是:(一)、一个人摄食不良蛋白质或不平衡的胺基酸,又无适当的合成蛋白质所需之维生素,如叶酸、维生素B6、B12等,导致DNA合成困难,才会有多馀的purine待处理及排出。
因叶酸是合成普林所必需,维生素B12是合成DNA所必需,而维生素B6是涉及胺基酸的代谢物质。
(二)、一个人很少摄食抗氧化的食物或营养素,如维生素(叶酸、菸硷酸、维生素B6、B12、C、E等)或矿物质(铁、锌、硒等),以致细胞的DNA遭氧化而破坏,破坏的DNA主成分腺嘌呤(adenine)、胍嘌呤(guanine)会释放出purine,若处理或排出困难,就会有造成高尿酸血症的可能。
(叁)、体内白蛋白(Albumin) 在生理上是排除废物的物质,若白蛋白物质缺乏,造成移除代谢废弃物困难。
细胞内之废弃物质、尿素、尿酸、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由组织分解後的代谢物质,会因白蛋白缺乏而移送排出困难。
若尿酸过多而排出困难,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症状。
(四)、腺嘌呤(adenine)分解后的普林(purine),本由肾脏重吸收后,再由肾小管分泌加入尿液中,若肾吸收功能有问题,就会造成purine排出体外困难而导致高尿酸血症,故肾脏功能受损者有更大机会发生高尿酸血症。
(五)、一个人长期处在工作紧张压力下,会造成细胞大量死亡[1],死亡细胞的遗传基因物质DNA、RNA会释放出purine,若purine的生化处理不当(缺维生素及辅)就会导致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性肾病名词解释
高尿酸性肾病(HyperuricemicNephropathy)是一种心血管系统相关的疾病,也称为“高尿酸血症性肾病”。
它主要指尿酸水平超过正常值,并且影响肾脏功能的疾病。
高尿酸性肾病是一种复杂病,其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本身具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另一方面是不具有高尿酸血症但由于其他药物,不良饮食,精神压力等原因导致尿酸水平升高的患者。
高尿酸性肾病的主要症状有肾炎、水肿、血尿、血糖异常、高血压等。
如果没有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慢性肾衰竭,甚至是急性肾衰竭。
高尿酸性肾病的治疗主要是缓解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如药物及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控制血压,改善饮食,控制体重,心理治疗等。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改善血酸的药物,如降酸药、抑制尿酸代谢药物等。
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定期进行详细的血液检查,对血尿酸水平进行监测,以及注意菌素耐药性测试,以及按时检查尿液检查,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机体的健康。
高尿酸性肾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必须正确把握其发病机制,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患者应听从医生的建议,遵循正确的治疗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从而减少发病的风险,改善肾功能。
总之,高尿酸性肾病是一种治疗起来比较困难的疾病,患者必须
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以避免发展出更严重的后果。
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改善饮食,规律运动,控制血酸水平,改善心理状态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尿酸血症性肾病的发病率。
很多人的尿酸常年高于420μmol/L,甚至有的人说自己尿酸已经高达700μm o l/L多了,但自我感觉良好,说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然而事实上,你已经非常危险了!如果长期高尿酸这几个部位会很受伤:
1.毁关节:
尿酸水平越高,尿酸盐结晶形成的可能性就越大。
尿酸盐结晶是痛风性关节炎的致病因子,尿酸盐结晶沉积得越多,痛风的发生率就越高。
尿酸盐结晶长期沉积,会侵蚀、损坏软组织、软骨、关节,导致关节畸形、残疾,丧失生活能力,甚至不得不进行截肢来维持生命!
如果痛风石破溃,会由于血液供应差和长期磨损,导致骨髓炎,严重时还会引发败血症或脓血症,最终死亡。
2.伤血管:
尿酸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会导致心脏血管容易发生动脉硬化的情形,使血液无法充分送达心脏,血液循环机能不良,引起狭心症或心肌梗塞的机率就特别高,尤其患有高脂血症的,更是容易发生心脏疾病,而且高尿酸血症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较血尿酸正常者也要高出很多。
3.害肾脏:
肾脏是痛风患者除关节以外最常受到侵犯的部位,事实上,几乎每一个患者都有肾脏损害,只是轻重的程度不同而已。
痛风直接引起的肾脏病变,包括急性高尿酸血症性肾病、慢性肾脏病变及尿酸结石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血尿酸升高的患者,没有急性痛风发作时的疼痛提醒,这些患者警觉性就会降低,疏于监测和治疗,导致尿酸沉积于肾间质及血管,最终发展成慢性肾衰竭,所以高尿酸、痛风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肾脏功能。
兰葛牌清风茶,国家食药总局批准增强免疫力的植物代用茶,内含黄芪、三七、绞股蓝、葛根、茯苓、蛹虫草等药食同源成分,面市多年,很多人当日常茶饮,免疫力明显提升,深受嘌呤代谢有问题的人群好评!
本产品不能代替药物!。
高尿酸血症及临床分析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体内尿酸水平的异常升高。
尿酸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物之一,但过多的尿酸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本文将对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饮食因素、肾脏功能异常等。
遗传因素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某些基因突变会导致尿酸生成、排泄过程的失调,进而引发高尿酸血症。
此外,饮食习惯也与高尿酸血症相关,摄入过多的嘌呤食物会增加尿酸的生成,如内脏、海鲜等食物。
肾脏功能异常也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常见原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会导致尿酸排泄不畅,进而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患者的临床表现是高尿酸血症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说,高尿酸血症在早期并不会出现特殊症状,但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病情会逐渐显现。
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炎、尿路结石、尿酸性肾病等。
关节炎是高尿酸血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尿酸结晶在关节中沉积,导致关节红肿、疼痛。
尿路结石的发生也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尿酸结晶在尿液中聚集形成结石,从而引起尿路堵塞和疼痛。
此外,高尿酸血症还可以导致尿酸性肾病,进而损害肾功能。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非药物治疗主要针对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调整,如减少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等。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规律的生活习惯是控制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手段。
药物治疗方面,主要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布洛芬、扑尔敏等,来降低体内尿酸水平,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结合药物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本文只是对高尿酸血症进行了简要分析,实际治疗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因此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尿酸高的人,减少肾衰竭,这5种食物要少吃,再喜欢也别贪嘴展开全文高尿酸,“五高”之一。
近年来,高尿酸者越来越多,超过一个亿。
一旦尿酸升高,会诱发痛风,还会损害肾脏,诱发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人体的尿酸,主要通过肾脏,经过尿液,排出体外。
当大量尿酸,沉积在肾脏中,易导致肾结石,出现肾绞痛、血尿等。
而肾脏受损,影响肾脏生理机能,又会导致排泄尿酸水平下降,导致体内尿酸堆积,又进一步危害肾脏,进入恶性循环。
体内尿酸超期超标,损害肾脏健康,日积月累,容易诱发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高尿酸,多导致的肾病中,男性要高于女性,男性高尿酸者,更要格外注意保护肾脏健康。
身体出现4种迹象,十有八九尿酸已“超标”,别忽视迹象1:关节剧痛、肿大当尿酸,积累到一定程度,首先,容易沉积在关节、软骨等位置,多表现为关节剧痛、肿大,并且发病急。
多半在夜里,突然关节剧痛、被疼醒,病情反复,还可能伴有头痛、脑热、疲倦、厌食等等症状。
迹象2:夜晚排尿异常夜晚起夜次数增多,排尿夜色较深,甚至浑浊,要警惕尿酸超标了。
尿酸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一旦尿酸过多,会损害肾脏功能,影响排尿。
如果,你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需小心尿酸超标,已经损害肾脏健康。
迹象3:经常腰痛夜晚睡眠时,常常感到腰酸、腰痛,也要警惕尿酸高,损害肾脏所致。
在人体睡觉时,尿酸容易形成尿酸盐结晶,堆积在肾脏,便容易导致肾结石、肾绞痛等,危害肾脏健康,进而导致腰部容易出现疼痛。
如果,尿酸超标严重,此时,还容易导致失眠,要格外注意。
迹象4:身体水肿晚上睡觉时,尿酸结晶最易沉淀。
如果,尿酸结晶盐堵塞肾小球,甚至出现坏死,那么,体内的水分就不能正常过滤、排泄,从而导致身体水肿。
尿酸高的人,减少肾衰竭,这5种食物要少吃,再喜欢也别贪嘴01:动物内脏猪腰子等动物肾脏,一般含有较多的毒素、重金属等,不利于健康。
动物内脏属于高嘌呤食物,过量食用容易导致高尿酸,甚至引起并发症。
临床上,并没有"以形补形"一说,所以,千万不要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