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查因
- 格式:ppt
- 大小:5.36 MB
- 文档页数:40
住院病历病史主诉:左侧腹部胀痛1天余现病史:患者昨晚凌晨2时无诱因出现上、中、下腹均有轻压痛,呈阵发性,无放射,呕吐白色泡沫1次,无咖啡样物、血块,伴有畏寒,无发热,无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自行在家服用消化道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拟“腹痛查因”收入我病区。
起病后患者精神、食欲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余,血压最高达200/120mmHg,平素服用圣通平降压(早晚各2粒),有乙肝小三阳病史和双肾结石2年。
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外伤、中毒及手术史。
个人史:出生在广东省,无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无冶游史,无烟酒嗜好。
婚育史:已婚,育有3子,配偶及儿子体健。
月经史:初潮13岁,1~4/28天,绝经年龄50岁,经量一般,无痛经,经期规则。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祥),否认类似家族遗传病史。
以上病史经审核确认属实。
签字:与患者的关系:体格检查生命征:体温 36.9 ℃脉搏 80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163/77 mmHg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痛苦面容,自如表情,自主体位,正常步态,神志清楚,语态清晰,检查合作。
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未见皮疹,未见出血点,未见脱屑,未见紫癜。
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未见水肿,未见肝掌,未见蜘蛛痣。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未及压痛,未及包块,未及凹陷。
眼睑正常,结膜未见水肿,巩膜无黄染,眼球未见异常,角膜未见异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耳廓正常,无耳前瘘管,无外耳道分胸部:及大血管枪击音。
腹部:视诊:外形略膨隆,腹式呼吸正常,未见胃型, 未见肠型,未见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 未见手术疤痕,脐正常,无疝。
触诊:未及腹肌紧张,下腹有明显压痛,以右下腹为甚,麦氏点明显压痛,反跳痛阳性,,未及液波震颤, 未及振水声。
未及腹部包块。
肝脏:肝脏未触及。
腹痛查因:鉴别诊断:1、消化性溃疡: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可有反酸、嗳气、烧心,确诊需X线钡餐和或胃镜检查。
2、急性胰腺炎:急性上腹痛,呕吐,寒热、发热、黄疸,B超,CT有炎症改变,血尿淀粉酶高。
3、肠梗阻:有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体检见腹膨隆,腹部压痛,可闻气过水音,腹立位片可有气液平;4、胃癌:多见老年男性,表现为腹痛、呕血、解黑便、消瘦等,行电子胃镜检查可确诊。
急腹症: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有反复剑突下不适病史,进食或饱餐后疼痛;起病急骤,发病时有刀割样或钻顶样疼痛,查体腹肌紧张呈“板状腹”,X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2、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疼痛位于右上腹,起病后早期疼痛多局限于右上腹或右侧腹部较少波及全腹,可有黄疸,多有右上腹局限性腹肌紧张及右上腹压痛,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有水肿,可呈“双边征”。
3、急性胰腺炎:可有酗酒、暴饮暴食、过度疲劳等诱因;腹痛多位于左上腹,查体腹肌多不紧张,可有左上腹压痛,查B超可见胰腺肿胀。
4、急性胆管炎:剑突下区剧烈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伴有寒战、高热,可有黄疸,病情加重时可出现休克和精神症状。
B超发现胆管扩张及结石影,可辅助诊断。
5、小肠急性梗阻:首发症状为突然剧烈的腹部绞痛,腹痛时伴肠鸣,疼痛部位位于脐周,间歇期无疼痛,腹痛时常立即发生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可以减轻。
腹部立位片显示小肠扩张充气并见明显的液气平面。
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1.急性盆腔炎:以下腹疼痛为主,可伴腰胀,发热等不适。
体查以下腹部压痛为主。
2.右输尿管结石:症状以剧烈右下腹疼痛伴腰背部、会阴部放射,阵发性加剧,可伴有发热、血尿等表现,查体压痛点不明确,多以输尿管行程有关,行B超多可鉴别。
3.异位妊娠:育龄妇女、有明确停经史,腹痛以下腹为主,破裂大出血时可出现疼痛加剧、休克等表现,可行B超、HCG检查可明确诊断。
4.上消化道穿孔:多有溃疡病史,发作时腹膜刺激征明显,腹部立位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腹痛鉴别诊断(超全表格版)腹痛分类根据病程:急性腹痛,慢性腹痛(病程>6个月)根据机制: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感应性防御塔、心理性腹痛。
根据腹痛部位:右上腹、中上腹、左上腹、脐周、右下腹、下腹部、左下腹、弥漫性或部位不固定。
急性腹痛不同部位可能病因慢性腹痛不同部位可能病因根据临床特点:急性腹痛分类一、病史采集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职业、毒物接触史等。
现病史:腹痛诱因,起病方式,腹痛部位、性质、节律、程度、放射、伴随症状,加重缓解因素,既往史,月经史。
查体:重点查生命体征、腹部查体、直肠检查。
实验室检查,必要时手术探查。
二、急诊处理1.总原则:评估全身情况判断是否危重,观察腹部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同时考虑是否有急诊手术指征,若暂无急诊手术指征,应在观察过程中把握中转手术指征。
2.危重情况评估:①血压↓、休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脉速>130次/分、T>39℃或T <36℃、烦躁、冷汗等脓毒症症状,WBC>20E+9/L,NEU%↑。
②黄疸伴高热,胆道系统严重感染,可能发生感染性休克。
③呕吐、腹泻、尿少,脱水征明显,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血Na<130mmol/L、K<3.5mmol/L、CO2结合力<18mmol/L或>32mmol/L、碱剩余>4mmol/L、氧分压<60mmHg,氧合指数低,警惕ARDS。
④腹部手术后出现急性腹痛,与多次手术有关,如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或腹腔爆发感染、术后急性胰腺炎、血管栓塞致器官梗死等,病情重且复杂。
3.保守内科治疗同时动态评估危重者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必要时转ICU,吸氧、补液,留置尿管,记24h出入量,对有手术指征或输血指征者,做输血前准备(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感染八项,填写输血同意书、申请单,同时联系血库)。
一般治疗:禁食水,必要时胃肠减压,予胃肠外营养;半卧位(减轻腹肌紧张,利于腹腔液体引流至盆腔);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因禁食状态,注意见尿补钾);抗生素(抗G-杆菌和抗厌氧菌);对症治疗:止痛、退热、抑制消化液分泌、通便、灌肠等。
住 院 病 历病 史主 诉: 左侧腹部胀痛1天余现病史:患者昨晚凌晨2时无诱因出现上、中、下腹均有轻压痛,呈阵发性,无放射,呕吐白色泡沫1次,无咖啡样物、血块,伴有畏寒,无发热,无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自行在家服用消化道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拟“腹痛查因”收入我病区。
起病后患者精神、食欲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余,血压最高达200/120mmHg ,平素服用圣通平降压(早晚各2粒),有乙肝小三阳病史和双肾结石2年。
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外伤、中毒及手术史。
个人史: 出生在广东省,无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无冶游史,无烟酒嗜好。
婚育史: 已婚,育有3子,配偶及儿子体健。
月经史: 初潮13岁,1~4/28天,绝经年龄50岁,经量一般,无痛经,经期规则。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祥),否认 类似家族遗传病史。
以上病史经审核确认属实。
签字: 与患者的关系:体 格 检 查生 命 征: 体温 36.9℃ 脉搏次/分 呼吸20次/分血压 163/77mmHg一般状况: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痛苦面容,自如表情,自主体位,正常步态,神志清楚,语态清晰,检查合作。
皮肤粘膜: 色泽正常,未见皮疹,未见出血点,未见脱屑,未见紫癜。
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未见水肿,未见肝掌,未见蜘蛛痣。
颈部:胸部:叩诊:相对浊音界正常,如右表:听诊:心率80 次/min ,心律齐心音S1正常S2正常A2=P2S3 无S4 无无额外心音,无奔马律,无开瓣音,无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血管:未及异常,未及脉搏短绌,未及奇脉,未及水冲脉,未及交替脉,未及毛细血管搏动征,未及大血管枪击音。
腹部:视诊:外形略膨隆,腹式呼吸正常,未见胃型,未见肠型,未见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手术疤痕,脐正常,无疝。
触诊:未及腹肌紧张,下腹有明显压痛,以右下腹为甚,麦氏点明显压痛,反跳痛阳性,,未及液波震颤,未及振水声。
住 院 病 历病 史主 诉: 左侧腹部胀痛1天余现病史:患者昨晚凌晨2时无诱因出现上、中、下腹均有轻压痛,呈阵发性,无放射,呕吐白色泡沫1次,无咖啡样物、血块,伴有畏寒,无发热,无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自行在家服用消化道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拟“腹痛查因”收入我病区。
起病后患者精神、食欲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余,血压最高达200/120mmHg ,平素服用圣通平降压〔早晚各2粒〕,有乙肝小三阳病史和双肾结石2年。
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外伤、中毒及手术史。
个人史: 出生在广东省,无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无冶游史,无烟酒嗜好。
婚育史: 已婚,育有3子,配偶及儿子体健。
月经史: 初潮13岁,1~4/28天,绝经年龄50岁,经量一般,无痛经,经期规则。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祥〕,否认 类似家族遗传病史。
以上病史经审核确认属实。
签字: 与患者的关系:体 格 检 查生 命 征: 体温 36.9℃ 脉搏次/分 呼吸20次/分血压 163/77mmHg一般状况: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痛苦面容,自如表情,自主体位,正常步态,神志清楚,语态清晰,检查合作。
皮肤粘膜: 色泽正常,未见皮疹,未见出血点,未见脱屑,未见紫癜。
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未见水肿,未见肝掌,未见蜘蛛痣。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未及压痛,未及包块,未及凹陷。
眼睑正常,结膜未见水肿,巩膜无黄染,眼球未见异常,角膜未见异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耳廓正常,无耳前瘘管,无外耳道分泌物,无乳突压痛,听力粗测无异常。
鼻外形正常,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鼻旁窦区无压痛。
口唇红润,粘膜正常,腮腺导管开口无红肿、溢脓,舌苔薄匀,无舌震颤,伸出居中,牙龈正常,牙列齐,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声音正常。
颈部:无抵抗感,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无震颤,无血管杂音。
住院病历科别:普外科床号:住院号:患者ID:~~ 性别:年龄:婚:职业:民族:一籍贯:入院日i.次入院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 可靠程度:病史主诉:左侧腹部胀痛1天余现病史:患者昨晚凌晨2时无诱因出现上、中、下腹均有轻压痛,呈阵发性,无放射,呕吐白色泡沫1次,无咖啡样物、血块,伴有畏寒,无发热,无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自行在家服用消化道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拟“腹痛查因”收入我病区。
起病后患者精神、食欲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余,血压最高达200/120mmHg,平素服用圣通平降压(早晚各2粒),有乙肝小三阳病史和双肾结石2年。
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外伤、中毒及手术史。
个人史:出生在广东省,无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无冶游史,无烟酒嗜好。
婚育史:已婚,育有3子,配偶及儿子体健。
月经史:初潮13岁,1〜4/28天,绝经年龄50岁,经量一般,无痛经,经期规则。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祥),否认类似家族遗传病史。
以上病史经审核确认属实。
签字:与患者的关系:体格检查生命征'体温36.9'C脉搏¥分呼2。
次/分压血163/77岫;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痛苦而容,自如表情,自主体位,正常步态,神志清楚,语态清晰,检查合作。
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未见皮疹,未见出血点,未见脱屑,未见紫瘢。
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未见水肿,未见肝掌,未见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未及压痛,未及包块,未及凹陷。
眼睑正常,结膜未见水肿,巩膜无黄染, 眼球未见异常,角膜未见异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耳廓正常,无耳前痿管,无外耳道分 泌物,无乳突压痛,听力粗测无异常。
鼻外形正常,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鼻旁窦区无压痛。
口唇 红润,粘膜正常,腮腺导管开口无红肿、溢脓,舌苔薄匀,无舌震颤,伸出居中,牙龈正常,牙列齐, 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声音正常。
中医关于“腹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腹痛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症。
其疼痛性质各异,若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者,属于急性腹痛;病因内伤,起病缓慢,痛势缠绵者,则为慢性腹痛。
2.腹痛性质多为胀痛、刺痛、绞痛、钝痛、灼痛、牵扯痛、隐痛等。
3.进一步结合病史、起病经过、诱发因素及伴发症状等,辨别病变脏腑、病理性质,区分内科腹痛与外科腹痛、妇科腹痛。
4.血、小便、大便常规检查,血、尿淀粉酶检测,胃镜、肠镜、腹部X线、CT、MRI、B超等检查有利于本病诊断。
二、鉴别诊断
1.胃痛
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常需鉴别。
胃痛是以胃脘疼痛为主症,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常伴有脘腹痞闷胀满、吞酸嘈杂等症。
腹痛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疼痛为主症,疼痛范围比较广,发病与脾胃、肝胆、肠道多脏腑相关,常伴有腹部胀满、大便不通或腹泻等。
2.其他内科疾病中的腹痛症状
许多内科疾病常见腹痛的表现,此时的腹痛只是该病的症状
之一。
如痢疾之腹痛,伴有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霍乱之腹痛,伴有吐泻交作;积聚之腹痛,以腹中包块为特征;鼓胀之腹痛,以腹部外形胀大为特点等。
而腹痛病证,当以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住院病历病史主诉:左侧腹部胀痛1天余现病史:患者昨晚凌晨2时无诱因出现上、中、下腹均有轻压痛,呈阵发性,无放射,呕吐白色泡沫1次,无咖啡样物、血块,伴有畏寒,无发热,无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自行在家服用消化道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拟“腹痛查因”收入我病区。
起病后患者精神、食欲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余,血压最高达200/120mmHg,平素服用圣通平降压(早晚各2粒),有乙肝小三阳病史和双肾结石2年。
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外伤、中毒及手术史。
个人史:出生在广东省,无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无冶游史,无烟酒嗜好。
婚育史:已婚,育有3子,配偶及儿子体健。
月经史:初潮13岁,1~4/28天,绝经年龄50岁,经量一般,无痛经,经期规则。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祥),否认类似家族遗传病史。
以上病史经审核确认属实。
签字:与患者的关系:体格检查生命征:体温℃脉搏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163/77mmHg一般状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痛苦面容,自如表情,自主体位,正常步态,神志清楚,语态清晰,检查合作。
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未见皮疹,未见出血点,未见脱屑,未见紫癜。
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未见水肿,未见肝掌,未见蜘蛛痣。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未及压痛,未及包块,未及凹陷。
眼睑正常,结膜未见水肿,巩膜无黄染,眼球未见异常,角膜未见异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耳廓正常,无耳前瘘管,无外耳道分泌物,无乳突压痛,听力粗测无异常。
鼻外形正常,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鼻旁窦区无压痛。
口唇红润,粘膜正常,腮腺导管开口无红肿、溢脓,舌苔薄匀,无舌震颤,伸出居中,牙龈正常,牙列齐,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声音正常。
颈部:无抵抗感,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无震颤,无血管杂音。
普外科电子病历腹痛查因普外科电子病历腹痛查因腹痛是指腹部疼痛感受,是常见的症状之一。
腹痛是由于内脏疾病或外科疾病引起,如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内脏疾病以及腹部肌肉和骨骼等外科疾病。
对于腹痛的诊断,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根据各项指标的分析和判断,而普外科电子病历就是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普外科电子病历腹痛查因的具体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一、病历信息填写患者来院后,接待医生需要先进行记录患者的病历信息,包括个人信息、病史、临床症状等。
特别是需要注意患者的过敏史、疾病史、用药史、手术史等,这些方面都有可能对病情有所影响,进行系统地记录会对病历分析和判断非常有帮助。
更好的普外科电子病历可以在不同的分类上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病历记录,方便病历家医生进行后期诊治分析。
二、临床检查对于腹痛病人,医生往往会通过临床检查来进一步确定疾病原因。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血生化、尿常规等多项检查。
通过各项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依据。
三、诊断思路和注意事项在进行普外科电子病历腹痛查因时,需要保证对患者病情全面准确的了解。
对于腹痛的病因,需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以及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判断。
常见病因包括:胃肠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女性疾病、神经性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等等。
在进行病因判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判断疼痛部位以及放射范围,确定腹痛在特定器官或部位的表现,并进行筛查。
2、注意各项检查结果,特别是血液、尿液、肝肾功能等方面的异常,这些异常结果有可能是原因之一。
3、根据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方面进行分析。
不同疾病的表现有可能会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区别,因此对这些信息的记录和分析非常重要。
4、采用结合临床实际及科学知识的方式进行综合分析。
在进行病因判断时,需要采用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尽量避免盲目猜测,从而保障医疗的质量和效果。
患儿男性,7岁,因“反复腹痛2月余”入院。
患儿2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腹痛,呈隐痛,主要位于脐周部,疼痛与进食是否及昼夜无关,与是否排便无关。
能自行缓解但易反复发作,无发热、畏寒,多次在外及本院门诊就诊,症状无缓解。
今遂到我院就诊,拟“腹痛查因”收入我科,患儿起病以来,精神、胃纳、睡眠一般,二便正常。
既往有慢性咽炎病史,患儿皮肤反复起风团并伴有瘙痒。
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氯霉素过敏。
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肝、胆、脾、胰、双肾正常。
治疗给予克林霉素、西咪替丁、补液、驱虫等处理
患儿症状未缓解,与患儿反复起荨麻疹是否有关?请问考虑什么病?如何治疗?。
腹痛的鉴别诊断:1.急性胃肠炎:发病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或共餐者也有类似症状病史。
腹痛以上腹部及脐周围为主,常呈持续性痛伴阵发性加剧。
常伴恶心、呕吐、腹泻,亦可有发热。
可有上腹部或脐周围压痛,多无肌紧张,更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可有异常发现。
2.急性阑尾炎:大多数病人起病时先有中上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
少数病人起病时即感右下腹痛。
中上腹隐痛经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痛是急性阑尾炎腹痛的特点,约占70%至80%。
可伴恶心、呕吐或腹泻。
重者可有发热、乏力、精神差。
右下腹固定压痛点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最重要体征,典型的是麦氏压痛或伴有肌紧张、反跳痛;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或闭孔内肌试验阳性不仅有助于诊断,还有助于术前阑尾定位。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B超检查:可发现阑尾肿胀或阑尾周围液性暗区。
稀钡灌肠造影:对反复发作右下腹痛疼痛,疑为慢性阑尾炎者有助于诊断。
3.急性胆囊炎:好发于中老年妇女,尤其是肥胖者。
急性胆囊炎多伴有胆囊结石,常在脂肪餐后发作,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向右肩部放射,多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但一般无黄疸。
当结石嵌顿胆囊管或排入胆总管后可引起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向右肩背部放射,并可有黄疸。
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阳性是急性胆囊炎的特征。
有时可触及肿大胆囊,伴有胆道梗阻者可有黄疸。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B 超可发现胆囊肿大,囊壁肿胀,壁厚或周围有渗出。
4.急性胰腺炎:多数有胆石症病史,常在暴饮暴食或酗酒后突然发作,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向腰背部放射,可有恶心、呕吐;重症病人腹痛迅速扩散至全腹,常有发热,并早期出现休克或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上腹压痛或伴有肌紧张、反跳痛,可有黄疸、移动性浊音阳性,脐周围或侧腹壁皮肤可出现紫红色瘀斑。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
住 院 病 历病 史主 诉: 左侧腹部胀痛1天余现病史:患者昨晚凌晨2时无诱因出现上、中、下腹均有轻压痛,呈阵发性,无放射,呕吐白色泡沫1次,无咖啡样物、血块,伴有畏寒,无发热,无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自行在家服用消化道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拟“腹痛查因”收入我病区。
起病后患者精神、食欲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余,血压最高达200/120mmHg ,平素服用圣通平降压(早晚各2粒),有乙肝小三阳病史和双肾结石2年。
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外伤、中毒及手术史。
个人史: 出生在广东省,无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无冶游史,无烟酒嗜好。
婚育史: 已婚,育有3子,配偶及儿子体健。
月经史: 初潮13岁,1~4/28天,绝经年龄50岁,经量一般,无痛经,经期规则。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祥),否认 类似家族遗传病史。
以上病史经审核确认属实。
签字: 与患者的关系:体 格 检 查生 命 征: 体温 36.9℃ 脉搏次/分 呼吸20次/分血压 163/77mmHg一般状况: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痛苦面容,自如表情,自主体位,正常步态,神志清楚,语态清晰,检查合作。
皮肤粘膜: 色泽正常,未见皮疹,未见出血点,未见脱屑,未见紫癜。
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未见水肿,未见肝掌,未见蜘蛛痣。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未及压痛,未及包块,未及凹陷。
眼睑正常,结膜未见水肿,巩膜无黄染,眼球未见异常,角膜未见异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耳廓正常,无耳前瘘管,无外耳道分泌物,无乳突压痛,听力粗测无异常。
鼻外形正常,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鼻旁窦区无压痛。
口唇红润,粘膜正常,腮腺导管开口无红肿、溢脓,舌苔薄匀,无舌震颤,伸出居中,牙龈正常,牙列齐,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声音正常。
颈部:无抵抗感,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无震颤,无血管杂音。
腹痛的原因有哪些文章目录*一、腹痛的原因有哪些1. t腹痛的原因有哪些2. 腹痛如何检查3. 腹痛如何缓解*二、腹痛吃什么药*三、腹痛吃什么食物好腹痛的原因有哪些1、腹痛的原因有哪些 1.1、胃部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患者都是以小腹胀痛为极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的。
1.2、肠道疾病:小肠及结肠疾病,常见的有肠梗阻、阑尾炎、肠炎、痢疾、肠道寄生虫病。
1.3、肝胆疾病:胆道和胰腺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胰头癌、急慢性肝炎、肝癌等会引起小腹胀痛。
1.4、其他疾病:腹膜炎,常继发于胃肠穿孔,脾破裂,胸部脏器引起小腹胀痛,如大叶性肺炎早期,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常误诊为腹腔脏器病变等疾病。
1.5、全身性疾病:泌尿生殖器官疾病,如肾及输尿管结石、宫外孕、输卵管炎、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膀胱炎、泌尿系感染、痛经、糖尿病等都会引起小腹胀痛。
2、腹痛如何检查 2.1、腹部检查腹部外形,有胃型蠕动波是胃幽门梗阻,肠型及蠕动波见于肠梗阻,腹胀满多见急性胰腺炎或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和肠麻痹,舟状腹见于穿孔或出血致急性腹膜炎,腹壁静脉怒张多是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症;触诊注意肝脾是否肿大,腹内有肿块考虑囊肿和肿瘤,腹肌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多是急性腹膜炎;叩诊有明显移动性浊音多是腹腔炎性液体、多为出血或肝硬化腹水,肺肝浊音界消失腹部高度鼓音多见胃十二指肠穿孔。
听诊肠鸣音亢进、气过水声是急性肠梗阻或绞窄性肠梗阻。
直肠指检右侧隐窝压痛或软包块提示低位阑尾炎或盆腔腔肿。
2.2、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在急腹症时增高,在急性阑尾炎、溃疡穿孔、肠梗阻一般不超过 20 X109/L,若超过考虑感染中毒性休克、酸中毒、肠梗阻或肺炎、心肌梗死等;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化脓病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多见过敏、寄生虫病;嗜碱性粒细胞增高提示霍奇金病、铅中毒;淋巴细胞增高多见结核病等;单核细胞增高提示结核、伤寒、原虫病等;核左移见于各种传染病;核右移可见于恶性贫血危兆;中毒颗粒见于严重性感染;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内脏出血疾病。
住 院 病 历病 史主 诉: 左侧腹部胀痛1天余现病史:患者昨晚凌晨2时无诱因出现上、中、下腹均有轻压痛,呈阵发性,无放射,呕吐白色泡沫1次,无咖啡样物、血块,伴有畏寒,无发热,无腰痛、尿频尿急尿痛,自行在家服用消化道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拟“腹痛查因”收入我病区。
起病后患者精神、食欲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7年余,血压最高达200/120mmHg ,平素服用圣通平降压(早晚各2粒),有乙肝小三阳病史和双肾结石2年。
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无输血史、外伤、中毒及手术史。
个人史: 出生在广东省,无地方病地区居住情况,无冶游史,无烟酒嗜好。
婚育史: 已婚,育有3子,配偶及儿子体健。
月经史: 初潮13岁,1~4/28天,绝经年龄50岁,经量一般,无痛经,经期规则。
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祥),否认 类似家族遗传病史。
以上病史经审核确认属实。
签字: 与患者的关系:体 格 检 查生 命 征: 体温 36.9℃ 脉搏次/分 呼吸20次/分血压 163/77mmHg一般状况: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痛苦面容,自如表情,自主体位,正常步态,神志清楚,语态清晰,检查合作。
皮肤粘膜: 色泽正常,未见皮疹,未见出血点,未见脱屑,未见紫癜。
毛发分布正常,皮肤温、湿度正常,弹性正常,未见水肿,未见肝掌,未见蜘蛛痣。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部: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未及压痛,未及包块,未及凹陷。
眼睑正常,结膜未见水肿,巩膜无黄染,眼球未见异常,角膜未见异常,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耳廓正常,无耳前瘘管,无外耳道分泌物,无乳突压痛,听力粗测无异常。
鼻外形正常,鼻腔未见异常分泌物,鼻旁窦区无压痛。
口唇红润,粘膜正常,腮腺导管开口无红肿、溢脓,舌苔薄匀,无舌震颤,伸出居中,牙龈正常,牙列齐,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咽部无充血,声音正常。
颈部:无抵抗感,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无震颤,无血管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