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35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要求重点难点讲授学时内容提要1 基本要求[TOP]1.1 掌握膜两侧pH对药物跨膜转运的影响及其有关运算;掌握首过消除、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的药理学意义和计算公式;掌握肝药酶的特性、肝药酶诱导剂、肝药酶抑制剂及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掌握肾小管重吸收和肝肠循环的药理学意义及两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掌握药物消除及消除速率的基本概念,熟悉典型的量效曲线、房室模型、多次定时定量重复给药的动力学及其计算;掌握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K)、半衰期(t1/2)、消除率(Cl)、稳态血浓(Css)等的药理学意义及其表达公式。
1.2 熟悉药物的吸收、分布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熟悉一级动力学消除及零级动力学消除和应用。
1.3 了解药物跨膜转运的主要形式和特点;了解药物体内生物转化(代谢)的概念及主要方式;了解药物排泄的概念和排泄的主要途径。
2 重点难点[TOP]2.1 重点1.药物的跨膜转运: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重点阐明单纯扩散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3.基本参数及概念:生物利用度、血药峰值浓度、血浆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和房室概念。
肝药酶诱导剂及抑制剂,首过消除等基本概念。
4.药物消除动力学:零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与药物半衰期(t1/2)•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连续多次给药的血药浓度变化:经5个t1/2血药浓度达稳态坪值;首次负荷剂量。
2.2 难点1.药代动力学数据的意义和应用2.如何应用这些参数优化治疗方案和个体Wq21270;用药3 讲授学时[TOP]建议3学时4 内容提要[TOP]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药物代谢动力学第一节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TOP]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滤过(水溶性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和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
(一)滤过(filtration)(二)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绝大多数药物按此种方式通过生物膜。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指药物的体内过程,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血药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
常用数学公式和图解表示。
第一节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需要通过各种生物膜。
生物膜基本结构:液态脂质双分子结构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功能蛋白质(载体、酶、受体)膜孔转运小分子物质转运方式1.被动转运:不耗能,顺浓度差(高→低)转运。
(1)简单扩散:称脂溶性扩散,高浓度→低浓度,转运数度取决膜二侧浓度差、脂溶性、极性、分子量。
药物属弱酸、弱减性,以离子、非离子型存在,非离子型易转运,解离程度取决药物的pK a(解离常数的负对数),并受pH的影响。
弱酸性药物:解离方程式HA ===H+ +A- Ka(解离常数) =〔H+〕〔A-〕/〔HA〕(两侧取负对数)-logKa = - log〔H+〕-- log〔A-〕/〔HA〕pKa = pH - log〔A-〕/〔HA〕(以指数表示)10 pH - pKa = A-(离子型)/HA(非离子型)当pH = pKa(100 = 1),解离型 = 非解离型既pKa = 药物解离一半时的pH值。
药物的pKa是不变的,pH的变化明显影响药物的解离。
苯巴比妥(弱酸性),pKa = 7.4,在胃中的吸收。
血浆(pH = 7.4) 胃粘膜胃液(pH = 1.4)HA HA‖‖A- A-+ +H++结论: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易吸收;″″″在碱性″,″多,难吸收;弱碱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多,难吸收;″″″在碱性″,″少,易吸收;2.主动转运: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逆浓度差转运,耗能,可发生竞争性抑制(丙磺舒抑制青霉素的排泄)。
第二节药物的体内过程一、吸收吸收:药物经给药部位进入血循环。
1.胃肠道给药口服:经胃肠道粘膜,主要由小肠被动吸收。
(1)胃内pH = 0.9--1.5;小肠内5--8,多数药物都可吸收。
(2)小肠比胃吸收面积大;小肠血流丰富蠕动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