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 第五章 一阶电路分析3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9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第 3 节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输入响应:电路无外加激励,仅由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作用所产生的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 zero-input response )。
一、 RC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图 5.3-1 ( a )电路, t=0 时开关 S 由位置 1 拨到位置 2 ,讨论换路后时的电容电压、电容电流等响应的变化规律。
电路换路之前开关 S 处于位置 1 ,直流电压源 Us 对电容 C 充电,电路已处于稳定状态,换路前的等效电路如图5.3-1 ( b )所示。
时刻,电容电压等于直流电压源的电压 Us ,即时刻,电容与电压源断开,与电阻 R 形成新的回路,这时的等效电路如图 5.3-1 ( c )所示。
由换路定则得换路后电容电压的初始值电容电流的初始值为图 5.3-1 ( c )电路,由 KVL ,可得用积分变量分离法进行求解,得式中,为 RC 电路的时间常数( time constant ),当 R 的单位为Ω, C 的单位为 F 时,τ的单位是秒( s )。
时间常数:时间常数是反映一阶电路过渡过程进展快慢的一个重要的参数,其大小仅取决于电路的结构和参数。
τ越大,响应衰减的速度就越慢;τ越小,响应衰减的速度就越快。
用表示电路换路后的响应,用表示该响应的初始值,则 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可表示为RC 电路零输入响应的规律RC 电路换路后,各处的零输入响应都是从初始值开始,按指数规律衰减。
衰减得快慢由时间常数τ决定。
二、 RL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图 5.3-3 ( a )是 RL 动态电路。
电路换路之前开关 S 处于位置 1 , t=0 时开关 S 由位置 1 拨到位置 2 。
下面讨论换路后时的电感电流、电感电压等响应的变化规律。
时刻,电路换路之前开关 S 处于位置 1 ,直流电流源 Is 对电感 L 充电,电路已处于稳定状态,换路前的等效电路如图 5.3-3 ( b )所示。
t=0 时,开关 S 拨到位置 2 ,时,电感与电流源断开,而与电阻 R 形成新的回路,这时的等效电路如图5.3-3 ( c )所示。
一阶电路分析的三要素法采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电路,可以省去建立和求解微分方程的复杂过程,使电路分析更为方便和高效。
适用于直流激励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我们仍以简单一阶RC 电路为出发点。
图1 所示RC 电路的全响应结果如下:图1 一阶RC电路图( 1 )( 2 )由图1 容易知道,电容电压的初值为,电容电压的终值为;而电流的初值为,电流的终值为。
观察式( 1 ) 、式(2) 可见,一阶电路中任意电路变量的全响应具有如下的统一形式:( 3 )可见,为求解一阶电路中任一电路变量的全响应,我们仅须知道三个要素:电路变量的初值、电路变量的终值以及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
我们称式( 6-5-3 ) 为一阶电路分析的三要素法。
三要素法同样适用于一阶RL 电路,但是二阶以上动态电路不可采用此法。
推广的三要素法在前面分析一阶电路时,我们采用的独立源具有共同的特点,即所有独立源均为直流(直流电压源或直流电流源)。
对于直流激励电路,换路前电路变量为稳定的直流量,换路后经历一个动态过程,电路变量过渡到另外一个稳定的直流量。
我们容易根据电路的原始状态和电路结构确定电路变量的初值f(0+)、电路变量的终值f(∞)以及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
如果电路中激励源不是直流,而是符合一定变化规律的交流量(如正弦交流信号),则换路后电路经历一个动态过程再次进入稳态,此时的稳态响应不再是直流形式,而依赖于激励源的信号形式(如正弦交流信号)。
此时,我们无法确定电路变量的终值f(∞),故无法采用式( 3 ) “三要素法”确定一阶电路全响应。
对于这类一阶电路,我们可以采用推广的三要素法:〔4 )式中,为全响应的初值、为电路的稳态响应、τ为电路的时间常数,称为一阶线性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为全响应稳态解的初始值。
“三要素”的计算与应用利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电路的全响应时,必须首先计算出电路变量的初值、电路变量的终值以及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
假设激励源为直流电压源或电流源。
一阶电路分析一阶电路:只含有一个动态元件的电路.一阶电路的描述方程为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稳态:电路达到的稳定状态.过渡状态(暂态): 由一种稳态到达另一种新的稳态的过程.一、分析方法(激励为直流量时);1.经典法:根据KCL,KVL,VCR(动态元件)列写线性常微分方程,求解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方法。
2.三要素法:f(t)=f(∞)+[f(0+)- f(∞)]e-t/гf(0+)是暂态过程中变量的初始值,f(∞)是变量的稳态值,г是暂态过程中的时间常数,这三者称之为三要素。
三要素法适用于零输入,零状态,全响应的求解。
但是他的先决条件是其只适用于直流激励作用下的一阶电路。
换路定则:Uc(0+)=Uc(0-), i L(0+)= i L(0-)初值的计算1.计算Uc(0-)和i L(0-), (画0-时刻等效电路图,L短路,C开路.)2.确定独立初始值Uc(0+)和i L(0+)(换路定则)3.计算非独立初始值U(0+)和i(0+)(画出0+时刻等效电路,L、C分别用电流源、电压源代替eg:电路如图1所示,在t=0时,开关S闭合,开关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求初始值Uc(0+)和i(0+)解:(1)求初始状态Uc(0-)。
开关S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直流稳态,电容看做开路,得到环路前0-时刻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得Uc(0-)= -10V(2)确定独立初始值Uc(0+)一阶电路中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由换路定则得:Uc(0-)= Uc(0+)= -10V(3)由0+时刻等效电路确定初始值i(0+)。
电容用电压值为Uc(0+)的电压源替代,换路后的0+时刻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则根据回路电压方程得10 i(0+)+10【i(0+)-1】+ Uc(0+)+10=0i(0+)=0.5mA二、分析方法(激励为正弦量)方法:相量法。
将时域转化到复数域进行运算。
(但激励必须是单一频率的正选信号)。
*当激励为多个不同频率正选信号作用时,先借助相量法,分别求出各个不同频率正弦信号作用下的正弦稳态响应分量。